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五·脾胃部 (7)

1. 積塊癥瘕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丸,如豆大。若一歲以下小兒有疾者,令乳母服兩小豆大,亦以吐利為度。近病及卒病多服,積病久疾即少服常服,微溏利為度。卒病欲死,服三丸,取吐利即瘥。卒中惡口噤,服二丸,漿水下利即瘥。五疰鬼刺客忤,服二丸。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妊娠者,服二丸。

日三夜一,間食服之。蠱毒吐血腹如刺,服二丸,不瘥更服。瘧病未發前服一丸,未瘥更服。諸有痰飲者,服三丸。冷癖,日三服,每服三丸,皆間食,常令微溏利。宿食不消,服二丸取利。癥瘕積聚,服二丸,日三服。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丸。上氣嘔逆,胸膈滿不得臥,服二丸,不瘥更服。

大痢,服二丸,日二服。疳䘌,服二丸或一丸,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水病,服三丸,日再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頭痛惡寒,服二丸,覆取汗。傷寒天行,服二丸,日三服,間食服之。小便不通,服一丸,不瘥,明日更服。大便不通,服三丸。又,內一丸下部中,即通。

耳聾停急,以綿裹如棗核塞之。鼻衄,服一丸。癰腫疔腫破腫,內一丸如麻子大,日一敷之,赤根自出。犯疔腫血出,以豬脂和塗,有孔則內孔中瘥。癩瘡以醋泔洗訖,取藥和豬脂敷之。漏瘡有孔,以一丸內孔中,和豬脂敷上。痔瘡,塗綿筋上,內孔中,即瘥。瘰癧,以醋和塗上,瘥。

癬瘡,以布揩令汗出,以醋和塗上,日一易,瘥。胸背腰脅腫,以醋和敷腫上,日一易,又服二丸。諸冷瘡積年不瘥者,以醋和塗之。惡刺,以一丸內瘡孔中,即瘥。蝮蛇螫,以少許內螫處,若毒入腹,心煩欲絕者,服三丸。蜂螫,以少許敷之,瘥。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丸。

小兒驚癇,服一丸如米許,以塗乳,令小兒嗍之。看小兒大小加減。兒客忤,服一丸如米大,和乳塗乳頭,令嗍之,以意量之。蠍螫,以少許敷之,瘥。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一丸如米許,塗乳頭,令嗍之,即瘥。

〔羅〕,乾柿丸,取虛實積下膈,甚妙。

硃砂(研,為衣),沒藥(研),豬牙皂角(去皮弦子,為細末),乾薑(炮,為末),乾漆(炒煙盡,為末),京三稜(炮,為末),輕粉(一錢),青礞石(煅為末,各一錢),水銀(一錢,鉛一錢結炒乾),巴豆(三十粒,去皮膜,醋煮十沸)

上件各研勻,軟飯和為丸,如綠豆大,煎柿蒂湯冷下三五丸,加減用。婦人有胎不可服。

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久癖為沉。(全文見診病傳變。)

〔《千》〕,消石丸,治癥瘕。

硝石(六錢),大黃(八錢),人參,甘草(各三錢)

上各為末,先將硝黃末以三年苦酒先煎,候將干,卻用參甘二末和勻為丸,每三十丸。米湯下,四日一服,候下如雞肝,或如米泔赤黑色等效。下後忌風冷。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豆子一樣。如果一歲以下的嬰兒生病,讓哺乳的母親服用兩顆小豆大小的藥丸,以產生嘔吐或腹瀉為度。新發生的疾病或突然發生的疾病可以多服,積久成疾的慢性病則少服並經常服用,以輕微腹瀉為度。突然病重快要死亡時,服用三顆藥丸,如果能產生嘔吐或腹瀉就會痊癒。突然中風導致牙關緊閉,服用兩顆藥丸,如果能喝下米漿並產生腹瀉就會痊癒。五種瘟病、鬼怪作祟、或被邪氣侵擾,服用兩顆藥丸。男女得了邪病,胡言亂語、哭鬧不停、腹部腫大像懷孕,服用兩顆藥丸。

每日三次,晚上一次,在飯間服用。因為蠱毒導致吐血、腹部像被刺一樣疼痛,服用兩顆藥丸,如果沒有痊癒就繼續服用。瘧疾還沒發作前服用一顆藥丸,如果沒有痊癒就繼續服用。各種因痰液淤積導致的病症,服用三顆藥丸。冷積,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三顆藥丸,都在飯間服用,並保持輕微腹瀉。食物積滯不消化,服用兩顆藥丸以幫助排便。癥瘕積聚,服用兩顆藥丸,每天三次。胸腹拘急脹滿、心痛,服用三顆藥丸。氣逆嘔吐、胸膈脹滿難以入睡,服用兩顆藥丸,如果沒有痊癒就繼續服用。

嚴重腹瀉,服用兩顆藥丸,每天兩次。小兒疳積,服用兩顆或一顆藥丸,大小像杏仁,用兩合醋調和,灌入肛門。水腫病,服用三顆藥丸,每天兩次,飯間服用,痊癒後停止服用。身體虛弱的人隔日服用。頭痛怕冷,服用兩顆藥丸,蓋上被子取汗。傷寒或流行病,服用兩顆藥丸,每天三次,飯間服用。小便不通暢,服用一顆藥丸,沒有痊癒,隔天再服用。大便不通暢,服用三顆藥丸。另外,塞一顆藥丸到肛門,就能通便。

耳朵聽力下降,用棉花包裹像棗核大小的藥丸塞入耳朵。鼻子出血,服用一顆藥丸。癰腫、疔瘡破潰後,塞入一顆像麻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敷一次,疔瘡的紅根就會自然脫落。疔瘡出血,用豬油調和藥粉塗抹,如果有孔就塞入孔中,就會痊癒。癩瘡用醋淘米水清洗後,用藥粉調和豬油塗抹。漏瘡有孔,塞入一顆藥丸到孔中,再用豬油塗抹。痔瘡,將藥粉塗在棉筋上,塞入肛門,就會痊癒。瘰癧,用醋調和塗抹在患處,就會痊癒。

癬瘡,用布擦拭到出汗,用醋調和藥粉塗抹,每天更換一次,就會痊癒。胸背腰脅腫脹,用醋調和敷在腫脹處,每天更換一次,再服用兩顆藥丸。各種經年不癒的寒性瘡瘍,用醋調和塗抹。惡性肉刺,將一顆藥丸塞入瘡孔,就會痊癒。被蝮蛇咬傷,在傷口處放入少量藥粉,如果毒素侵入腹部,心煩意亂快要昏厥,服用三顆藥丸。被蜂螫傷,塗抹少量藥粉,就會痊癒。婦女各種疾病,胎盤不下,服用兩顆藥丸。

小兒驚風癲癇,服用像米粒大小的藥丸,塗抹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根據小孩的大小酌情增減用量。小孩受驚嚇,服用像米粒大小的藥丸,用乳汁調和塗抹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根據情況掌握用量。被蠍子螫傷,塗抹少量藥粉,就會痊癒。小孩消化不良,腹脹滿,服用像米粒大小的藥丸,塗抹在乳頭上,讓小孩吸吮,就會痊癒。

〔羅〕,乾柿丸,對於清除胸膈以下的實邪或虛邪積滯,效果非常好。

硃砂(研磨成粉末,作為外衣),沒藥(研磨成粉末),豬牙皂角(去皮及筋,磨成細粉),乾薑(炮製後,磨成粉末),乾漆(炒至煙盡,磨成粉末),京三稜(炮製後,磨成粉末),輕粉(一錢),青礞石(煅燒後磨成粉末,各一錢),水銀(一錢,與鉛一錢結成塊後炒乾),巴豆(三十粒,去皮及膜,用醋煮沸十次)

以上各藥研磨均勻,用軟米飯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用煮過的柿蒂湯冷卻後送服三至五丸,可酌情增減用量。懷孕的婦女不可服用。

小腸的熱邪傳到大腸,會形成久積的沉疴。(全文見《診病傳變》)

〔《千》〕,消石丸,治療癥瘕。

硝石(六錢),大黃(八錢),人參,甘草(各三錢)

以上各藥研磨成粉末,先將硝石和大黃的粉末用存放三年的苦酒先煎煮,待快要乾的時候,再加入人參和甘草的粉末混合均勻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每四天服用一次,服藥後如果排出像雞肝、米泔水或赤黑色的東西,就表示藥效發揮。排便後要避免吹風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