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2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28)

1. 少腹脹滿

臍下脹滿是也。若先臍下滿,漸延及臍上滿者,亦用此法。

〔無〕,澤漆湯,治石水。四肢瘦,腹腫,不喘,其脈沉。

澤漆(洗去腥,五兩),桑白皮,射干(洗浸),黃芩,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防己(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三盞,烏豆一合,煎二盞,入藥同煎七分,去渣,空腹溫服,日三。

〔《聖》〕治腹堅脹滿,號石水方。用白石英十兩,捶大豆大,以甕瓶盛,用好酒三斗浸,以泥重封瓶口,用馬糞及糠火燒之,長令酒小沸,從卯至午,即住火候。次日暖一中盞飲,日可三度。如吃酒少,隨性飲之。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燒之。

〔《素》〕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脹。腎肝並沉,為石水。(大奇論)

〔《靈》〕腎脈微大為石水,起臍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腸覃,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羅〕,晞露丸,治寒傷於內,氣凝不流,結於腸外,久為癥瘕,時作疼痛,腰不得伸。

京三稜,廣朮(各一兩。酒浸),乾漆(五錢,洗去腥,炒煙盡),茴香(三錢,鹽炒),硇砂(四錢,另研),輕粉(一錢,另研),川烏(半兩,炮,去皮臍),青皮(去白,三錢),雄黃(另研,三錢),穿山甲(炮,一錢),麝香(五分,另研,巴豆(三十粒,去皮,同廣朮、三稜炒,令深黃色,去巴豆不用)

上除另研四味外,余為細末和勻,生薑汁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生薑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無〕,烏喙丸,治腸覃,亦治乳余。

烏喙(炮,去皮、尖,一錢),半夏(湯洗,四錢),石膏(煅),藜蘆(炒),牡蒙,茯苓(酒浸),桂心,乾薑(炮。各一錢),巴豆(七個,研膏)

上末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後酒飲任下。亦治男子疝病。

經云: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之。

〔《聖》〕,見晛丹,治寒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空大必不消者。

附子(四錢,炮,去皮臍),鬼箭羽(三錢),澤瀉,肉桂,玄胡索,木香(各二錢),紫石英(一錢),檳榔(二錢半),血竭(錢半,另研),水蛭(炒,一錢半,煙盡),桃仁(湯浸,去皮,炒黃,三十個),京三稜(銼,五錢),大黃(銼碎,二錢,同京三稜酒浸一宿,焙乾)

上除血竭、桃仁外,同為細末,和勻,用原浸酒打糊為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醋湯送下;溫酒亦得,食前。

白話文:

腹部肚臍下方脹滿,就是所謂的少腹脹滿。如果脹滿先從肚臍下方開始,然後逐漸向上蔓延到肚臍上方,也適用這裡提到的方法。

澤漆湯,可以用來治療腹部積水(石水)。症狀是四肢消瘦、腹部腫脹、呼吸不喘,脈象沉緩。藥方組成包含澤漆(洗去腥味,五兩)、桑白皮、射干(洗過浸泡)、黃芩、茯苓、白朮(各四兩)、澤瀉、防己(各二兩)。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五錢,加水三碗,烏豆一合,一起煎煮成兩碗,再加入藥材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時溫服,一天三次。

《聖惠方》 提到一個治療腹部堅硬脹滿,俗稱石水的藥方。使用白石英十兩,搗碎成黃豆大小,放入瓦罐中,倒入好酒三斗浸泡,用泥土將瓶口密封。用馬糞和糠火燒,使酒保持微沸狀態,從早上五點到中午十一點,停止加熱。第二天溫熱一小杯飲用,一天可以喝三次。如果酒量少,可以隨意飲用。白石英可以重複燒製一次。

《素問》 認為,陰陽之氣相互結聚成邪,多陰少陽的情況會導致石水,表現為少腹脹。腎和肝的脈象沉緩,也是石水的徵兆。

《靈樞》 提到,如果腎脈浮大,也是石水的徵兆,病起於肚臍下方,延伸至小腹,感覺腫脹,向上到胃脘部位,這種情況通常無法治癒。腸覃是指寒氣侵入腸外,與衛氣相搏鬥,導致氣血無法運行,因某些原因而形成腫塊,惡氣產生,長出息肉。初期大小像雞蛋,逐漸增大,最後可能像懷孕一樣,時間久了會超過一年。按壓感覺堅硬,推動可以移動,月經仍然按時來潮,這是它的特徵。

晞露丸,可以用來治療寒氣傷及內臟,導致氣機凝滯不通,積聚在腸外,時間久了會形成癥瘕,經常疼痛,腰部無法伸直。藥方組成包含京三稜、廣朮(各一兩,酒浸泡)、乾漆(五錢,洗去腥味,炒至煙盡)、茴香(三錢,鹽炒)、硇砂(四錢,另外研磨)、輕粉(一錢,另外研磨)、川烏(半兩,炮製,去皮尖)、青皮(去白,三錢)、雄黃(另外研磨,三錢)、穿山甲(炮製,一錢)、麝香(五分,另外研磨)、巴豆(三十粒,去皮,與廣朮、三稜一起炒至深黃色,去掉巴豆不用)。將除了另外研磨的四味藥以外的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生薑汁調成糊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飯前服用。

烏喙丸,可以治療腸覃,也可以治療乳房腫塊。藥方組成包含烏喙(炮製,去皮尖,一錢)、半夏(用湯洗過,四錢)、石膏(煅燒)、藜蘆(炒)、牡蒙、茯苓(酒浸泡)、桂心、乾薑(炮製,各一錢)、巴豆(七個,研磨成膏)。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丸,飯後用酒送服。也可以治療男性的疝氣。

醫書上說,石瘕發生在胞宮中,寒氣侵入子宮門,導致子宮門閉塞,氣血無法通行,瘀血不能排出,積聚在子宮內,時間久了會逐漸增大,像懷孕一樣,月經也不會按時來。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使其排出。

見晛丹,可以治療寒氣侵入下焦,導致氣血閉塞形成的瘕,體積很大卻無法消除的情況。藥方組成包含附子(四錢,炮製,去皮尖)、鬼箭羽(三錢)、澤瀉、肉桂、玄胡索、木香(各二錢)、紫石英(一錢)、檳榔(二錢半)、血竭(錢半,另外研磨)、水蛭(炒至煙盡,一錢半)、桃仁(湯浸泡,去皮,炒黃,三十個)、京三稜(挫碎,五錢)、大黃(挫碎,二錢,與京三稜一同用酒浸泡一夜,焙乾)。將除了血竭、桃仁以外的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浸泡藥材的酒調成糊狀,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溫醋湯送服;也可以用溫酒送服,飯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