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5)
卷之二十四·脾胃部 (5)
1. 水脹通論
〔《本》〕,大棗湯,治四肢腫滿。
用白朮三兩,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半,大棗三枚,拍破同煎,至九分,去渣溫服,日三四服,不拘時候。
〔梅〕治水腫不能服藥。商陸一升,羊肉六兩,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和肉、蔥、豆作臛,如常法食之。商陸白者好。
〔《食》〕醫治十種水氣病,不瘥欲死者,鯉魚一頭,重一斤以上者,煮熟取汁,和冬瓜、蔥白作羹食之。治十種水氣病,不瘥垂死者。青頭鴨一隻,治如食法,細切,和米並五味煮令熟作粥,空腹食之。
〔梅〕治水氣脹滿,小便澀。白鴨一隻,去毛腸,洗淨,饙飯半升,與椒、姜同穰鴨腹中縫定,如法蒸熟食之。
〔子和〕郾之營兵狄家小兒,病風水。諸醫用銀粉粉霜之藥,小便反澀,飲食不進,頭腫肚脹,四肢皆滿,狀若水晶。求治戴人,戴人曰:此證不與壯年同,壯年病水者,或因留飲及房室,此小兒才七歲,乃風水證也,宜出汗。乃置燠室,以屏帳遍遮之,不令見火,若內火見外火,必昏瞶也。
使大服胃風湯而浴之,浴訖以布單重覆之,凡三五重。其汗如水,腫乃減五分。隔一二日,又依前法治之,汗出腫減七分。又三汗而全減,尚未能食,以檳榔丸調之,兒已嬉笑如常日矣。
〔《本》〕治水氣,,羌活散,。
羌活,蘿蔔子(各等分)
上同炒香熟,去蘿蔔子不用,末之。溫酒調下二錢,一日一服,二日二服,三日三服,取效。
〔羅〕,五皮散,治他病愈後,或瘧痢後,身體、面目、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脈虛而大。此由脾肺虛弱,不能運行諸氣,氣虛不理,散漫於皮膚、肌腠之間,故令腫滿也,此藥並宜服之。
大腹皮,赤茯苓皮,生薑皮,陳皮,桑白皮(炒。各等分)
上件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同煎至八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日進三服。
香蘇散,治水氣虛腫,小便赤澀。
陳皮(一兩,去白),防己,木通,紫蘇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
〔《外》〕治水病洪腫,氣脹不消食。用香薷五十斤,細銼,納釜中,水浸上數寸,煮使氣盡,去渣澄清,熬稠丸,如桐子大。日三服,每服五丸,稍加之,以小便利為度。
〔梅〕治水腫作,坐臥不得,頭、面、身體悉腫。取東引花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
〔《兵》〕治水病,初得危急。冬瓜不限多少任吃,神效無比。(丹溪云:冬瓜性急,久病與陽虛者忌之。)
〔丹〕十種水氣。冬瓜去穰,納赤豆在內,蒸熟為丸服。治痢日久,津液枯,四肢腫,口乾。用冬瓜,黃土厚包五寸,煨熟,去土取汁飲之。(《錄驗》)
〔羅〕,白丸子,治遍身腫及單腹脹滿,喘悶不快,小便赤澀,神效。
白話文:
水腫通論
**《本草》**記載,大棗湯可以治療四肢腫脹。
藥方為:白朮三兩,切碎。每次服用半兩,用水一碗半,加三枚拍破的大棗一同煎煮,煮到剩九分時,去除藥渣溫服,每天服用三到四次,不限時間。
**《梅師方》**記載,治療水腫無法服藥的情況。用商陸一升,羊肉六兩,加水一斗煮,煮到剩六升時,去除藥渣,把肉、蔥、豆子一起煮成肉羹,像平常一樣食用。商陸以白色為佳。
**《食療本草》**記載,治療十種水氣病,病重將死的人,可以用一條一斤以上的鯉魚煮熟取汁,和冬瓜、蔥白一起煮成羹食用。又記載,治療十種水氣病,病重將死的人,可以用一隻青頭鴨,按上述方法處理後切碎,和米及五味調料一起煮成粥,空腹食用。
**《梅師方》**記載,治療水氣腫脹,小便不暢。用一隻白鴨,去除毛和內臟,洗淨,放入半升米飯,與花椒、生薑一起塞入鴨腹中縫合,像平常一樣蒸熟食用。
**《子和》**記載,郾城營兵狄家的小孩,得了風水病。醫生們用了銀粉和粉霜之類的藥,反而導致小便不暢,食慾不振,頭腫肚子脹,四肢都腫滿,看起來像水晶一樣。於是去求助戴人,戴人說:這個病和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得水腫,可能是因為宿飲或者房事不節制,這個小孩才七歲,是風水病,應該發汗。於是把小孩放在溫熱的房間裡,用屏風和帳子遮住,不讓他看到火,因為體內有火氣,再見到外面的火,就會昏迷。
先給他服用大量胃風湯,然後讓他洗澡,洗完用好幾層布單蓋住。他的汗像水一樣流出,腫脹就消退了五分。隔一兩天,又按上述方法治療,汗出後腫脹消退了七分。又發了三次汗,腫脹就完全消退了,雖然還不能吃飯,就用檳榔丸調養,孩子又像平常一樣嬉笑玩耍了。
**《本草》**記載,治療水氣,可以用羌活散。
藥方為:羌活、蘿蔔子(等份)一起炒香,去掉蘿蔔子不用,研磨成粉。用溫酒調服二錢,每天一次,第二天服用兩次,第三天服用三次,會見效。
**《羅氏會編》**記載,五皮散可以治療其他疾病痊癒後,或瘧疾、痢疾之後,出現身體、面目、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脈虛而大的情況。這是因為脾肺虛弱,不能運化體內的水氣,氣虛無力,散漫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所以導致腫滿。這個藥也適合服用。
藥方為:大腹皮、赤茯苓皮、生薑皮、陳皮、桑白皮(炒過,等份)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碗煎到剩八分時,去除藥渣溫服,不限時間,每天服用三次。
香蘇散,可以治療水氣虛腫,小便赤澀。
藥方為:陳皮(一兩,去白)、防己、木通、紫蘇葉(各半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二碗,生薑三片一起煎煮。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水病腫脹,腹脹不消化。用香薷五十斤,切碎,放入鍋中,加水浸沒,煮到藥氣盡了,去除藥渣澄清,熬成濃稠的膏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五丸,可以逐漸增加,以小便通暢為度。
**《梅師方》**記載,治療水腫發作,導致無法坐臥,頭、面、身體全部腫脹。取向東生長的桑枝燒成灰,淋汁煮赤小豆,空腹吃飽,餓了就繼續吃,不要吃飯。
**《兵部手集方》**記載,治療水病,初期病情危急。可以大量吃冬瓜,效果非常好。(丹溪說:冬瓜性寒,久病和陽虛的人忌食。)
**《丹溪心法》**記載,治療十種水氣病,可以把冬瓜去瓤,放入赤小豆,蒸熟做成丸子服用。又記載,治療痢疾日久,津液耗竭,四肢腫脹,口乾,可以用冬瓜,用五寸厚的黃土包裹,煨熟後去土取汁飲用。(出自《錄驗方》)
**《羅氏會編》**記載,白丸子可以治療全身腫脹以及單純的腹部脹滿,喘悶不適,小便赤澀,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