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四·肝膽部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肝膽部 (6)

1. 胎前淋閉

〔丹〕轉胞病,胎婦稟受弱者,憂悶多者,性急躁者,食味厚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導藥,鮮有應效。因思胞為胎所壓,展在一邊,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舉起,懸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墜下,必有其由。一日吳宅龍人患此,脈之兩手似澀,重取則弦,左手稍和。

予曰:此得之憂患,澀為血少氣多,弦為有飲,血少則胞弱而不能自舉,氣多有飲,中焦不清而溢,則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墜。遂以四物湯加參、朮、半夏陳皮、生甘草生薑,空心飲,隨以指探喉中,吐出藥汁,候少頃氣定,又與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為的確,恐偶中耳。

後有數人,歷歷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婦人本肌盛頭舉身滿,今反羸瘦,頭舉中空減,胞系了戾,亦致胞轉。其義未詳,必有能知之者。

一婦人四十一歲,妊孕九個月,轉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腳腫,不堪存活,來告急。予往視之,見其形悴,脈之右澀而左稍和。此飽食而氣傷,胎系弱不能自舉,而下墜壓著,膀胱偏在一邊,氣急為其所閉,所以水竅不能出也。轉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補血養氣,血氣既正,胎系自舉,則不下墜,方有安之理。

遂作人參當歸、身尾、白芍藥、白朮、帶白陳皮、炙甘草、半夏、生薑煎湯,濃與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天明,又與四帖,藥渣作一帖,煎令頓飲之,探喉令吐,出此藥湯,小便立通,皆黑水。後就此方,加大腹皮枳殼、青蔥葉、縮砂仁,二十帖與之,以防產前後之虛,果得就蓐平安,產後亦健。

一婦人,妊娠七八個月,患小便不通,百醫不能利,轉加急脹。診其脈細弱,予意其血氣虛弱,不然,水載其胎,故胎重墜下,壓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補藥升扶,胎起則自下,藥力未至,愈加急滿。遂令一老婦,用香油塗手自產門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脹急頓解。

一面卻以人參、黃耆升麻,大劑煮服,或少有急滿,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後,胎漸起,小便如故。

〔仲〕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見治法,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產》〕療小便不通及胞轉。桑螵蛸搗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氣,重身,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茯苓(各三兩)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歸母苦參丸,主之。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

上三味末,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兩。)

〔《外》〕治妊娠患子淋。豬苓五兩,一味為末,以白湯三合,服方寸匕,漸至二匕,日二夜一。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一味,去皮尖搗丸,如大綠豆燈心湯吞七粒,立利。

〔丹〕朱宅婦人三十餘歲,四個月胎,大小便閉,因與通利,冬葵子等藥已通,但氣未順。此由性急血耗氣亂,須和其氣,滋其血乃安。

陳皮,青皮,芍藥(一錢),人參,歸身尾,川芎,地黃,白朮(半兩),茯苓,木通,甘草(二分)

〔《甲》〕小便難,水脹滿,溺出少,胞轉,不得溺,曲骨主之。胞轉不得小便,小腹滿,關元主之。

2. 產後淋閉

〔無〕治產前後淋,其法不同,產前當安胎,產後當去血。瞿麥蒲黃,最為產後要藥。

茅根湯,治產後諸淋主之。

白茅根(八兩),瞿麥,葵子(二兩),白茯苓(各四兩),人參(二兩),蒲黃,桃膠滑石甘草(各一兩),紫貝(十個,燒),石首魚,枕石(煅)

上銼為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燈心二十莖,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亦可為末,木通煎湯調下。

〔《大》〕療產後小便不通。用陳皮去白為末,空心服,酒調二錢,一服便通。

治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用鹽填臍中,卻以蔥白剝去粗皮,十餘根作一縛,切作一指厚,安鹽上,用大艾炷,滿蔥餅上以火炙之。覺熱氣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