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2)

1. 診虛實法、診寒熱法

(俱入治法)

2. 診病傳變(診病將死期入診生死條)

〔《素》〕帝曰:病成而變,何謂?岐伯曰:風成為寒熱,癉成為消中,厥成為癲疾,久風為飧泄,脈風成為癘。病之變化,不可勝數(《脈要精微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澤,其傳為頹疝。

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膈。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陰陽別論》)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岐伯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膈中。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

白話文:

皇帝問道: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變化,這是怎麼回事?岐伯回答:風寒相搏會形成寒熱病,久咳會發展成消渴,中風會演變成癲癇,長期的風寒會造成腸胃消化不良,脈絡的風邪會導致身體虛弱。疾病變化多端,不可勝數。

皇帝又問道:兩陽經絡生病會表現出心脾方面的症狀,像是心神不安、失眠、女性月經不調等等。如果病情發展下去,會變成風寒型消渴,或者呼吸困難,最終會導致死亡。

皇帝接著問道:三陽經絡生病會出現寒熱交替、下肢癰腫、以及痿厥、腨㾓等症狀,病情發展下去會變成水腫,或者腹股溝疝氣。

皇帝繼續問道:一陽經絡生病會出現氣喘、咳嗽、腹瀉等症狀,發展下去會導致心臟跳動不規律,或者膈肌痙攣。兩陽一陰經絡生病,主要表現為驚恐、背痛、打嗝、打哈欠,稱為風厥。兩陰一陽經絡生病,主要表現為腹脹、心慌、呼吸急促。三陽三陰經絡生病,會導致半身不遂、四肢無力。

皇帝最後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變化是怎麼回事?岐伯回答:腎臟的寒邪移到肝臟,會導致癰腫和氣喘。脾臟的寒邪移到肝臟,會導致癰腫和筋攣。肝臟的寒邪移到心臟,會導致精神恍惚和膈肌痙攣。心臟的寒邪移到肺臟,會導致肺氣虛弱,表現為喝水多、尿量少,最終會導致死亡。肺臟的寒邪移到腎臟,會導致水腫。水腫患者按壓腹部,腹部不堅實,水氣停留在腸道內,走路時會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如同一個袋子裝滿了漿糊,這是水邪的症狀。脾臟的熱邪移到肝臟,會導致驚悸和鼻出血。

肝移熱於心,則死。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肺移熱於腎,傳之柔痓。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不可治。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小腸移熱於大腸,為慮瘕,為沉。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㑊。胃移熱於膽,亦曰食㑊。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衊瞑目,故得之氣厥也。(《氣厥論》)

白話文:

肝臟的熱氣傳到心臟,就會致命。心臟的熱氣傳到肺臟,會導致膈肌消瘦。肺臟的熱氣傳到腎臟,會引起虛弱和水腫。腎臟的熱氣傳到脾臟,會導致脾虛、腸道泄瀉,最終無法治愈而死亡。子宮的熱氣傳到膀胱,會引起尿頻、血尿。膀胱的熱氣傳到小腸,會導致小腸不暢,並向上蔓延到口腔,出現口腔潰瘍。小腸的熱氣傳到大腸,會引起腸道阻塞和腹部積聚。大腸的熱氣傳到胃,會導致胃口好卻體形消瘦,也稱為食慾不振。胃的熱氣傳到膽囊,也會導致食慾不振。膽囊的熱氣傳到腦部,會引起鼻塞、鼻淵。鼻淵是指鼻腔分泌大量膿涕,無法止住。熱氣繼續向上蔓延,會導致鼻出血、眼部昏暗,最終導致昏厥。

3. 診病愈劇

〔《靈》〕黃帝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獨居於身,故甚也。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一日分為四時篇》)

〔《素》〕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

白話文:

黃帝問:「為什麼很多疾病在早上症狀輕微,白天好轉,傍晚加重,晚上最嚴重呢?」岐伯回答:「早晨人體氣血開始生發,病邪力量減弱,所以早上症狀輕微。中午人體氣血旺盛,足以抵抗病邪,所以白天好轉。傍晚人體氣血開始衰退,病邪開始滋生,所以症狀加重。半夜人體氣血進入臟腑,病邪獨留在體外,所以晚上最嚴重。」黃帝又問:「有些時候卻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解釋:「這是因為患者沒有順應四時氣候變化,而某個臟器獨自掌管著疾病。當這個臟氣不勝應時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而當這個臟氣勝應時的時候,病情就會好轉。」

肝臟主宰春天,足厥陰經和足少陽經負責治療,對應的日子是甲日和乙日。如果肝臟有病,在夏天會好轉。夏天沒有好轉,秋天會加重。秋天不死,冬天會維持不變,春天會復發,要注意防風。肝病患者,在丙日和丁日會好轉。丙日和丁日沒有好轉,在庚日和辛日會加重。庚日和辛日不死,在壬日和癸日會維持不變,在甲日和乙日會復發。肝病患者,黎明時症狀輕微,下午加重,半夜安靜。

心臟主宰夏天,手少陰經和手太陽經負責治療,對應的日子是丙日和丁日。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

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

白話文:

心臟疾病在長夏時節治療效果最佳,若長夏未癒,病情會比冬天更嚴重。若冬天沒有致命,則會延續到春天,並在夏天發作,需忌食溫熱食物,穿著暖和衣服。心臟病患者在戊己日(農曆初八、初九)治療效果最佳,若戊己日未癒,病情會加重到壬癸日(農曆初十、十一)。若壬癸日沒有致命,則會延續到甲乙日(農曆十二、十三),並在丙丁日(農曆十四、十五)發作。心臟病患者白天清醒,半夜病情加重,清晨時病情減輕。脾臟主長夏,足太陰、陽明經主治,其對應的日期是戊己日。脾臟疾病在秋季治療效果最佳,若秋季未癒,病情會比春天更嚴重。若春天沒有致命,則會延續到夏天,並在長夏發作,需忌食溫熱食物、避免過飽、遠離潮濕場所、避免穿著濕衣服。脾臟病患者在庚辛日(農曆十七、十八)治療效果最佳,若庚辛日未癒,病情會加重到甲乙日。若甲乙日沒有致命,則會延續到丙丁日,並在戊己日發作。脾臟病患者下午病情減輕,早晨病情加重,下午時病情平靜。肺臟主秋季,手太陰、陽明經主治,其對應的日期是庚辛日。肺臟疾病在冬季治療效果最佳,若冬季未癒,病情會比夏天更嚴重。若夏天沒有致命,則會延續到長夏,並在秋季發作,需忌食寒涼食物、穿著保暖衣物。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㶼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

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不晡靜。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臟氣法時論》)

上以五臟時日佔病愈甚極准,錢仲陽深得此理,學者究心而又擴充之。

白話文:

肺病的人,在壬癸日會好轉。如果壬癸日不痊癒,病情會在丙丁日加重。如果丙丁日不死,就會持續到戊己日,並在庚辛日康復。肺病的人,下午時辰會比較清醒,中午病情最嚴重,半夜則會比較平靜。腎臟主冬,足少陰、太陽經脈負責治療,其對應的日期是壬癸。腎病的人,在春天會好轉。如果春天不痊癒,病情會在長夏更加嚴重。如果長夏不死,就會持續到秋天,並在冬天康復。患腎病的人,要忌食溫熱食物,也要注意保暖。腎病的人,在甲乙日會好轉。如果甲乙日不痊癒,病情會在戊己日更加嚴重。如果戊己日不死,就會持續到庚辛日,並在壬癸日康復。腎病的人,半夜會比較清醒,四季都比較嚴重,下午則會比較平靜。邪氣入侵人體,會依據相生相剋的原理,在相生之氣盛行時好轉,在相剋之氣盛行時加重,在相生之氣盛行時持續,最終在自身應有的位置康復。因此,必須先確定五臟的脈象,才能推斷疾病的輕重程度和生死期限。

〔《靈》〕病在臟,沉而大者,其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脈口滑以沉者,病日進,在內。人迎脈滑盛以浮者,病日進,在外。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五色篇》)

白話文:

病症若在臟腑,沉重且大,容易痊癒,輕微且逆則難治。病症若在腑,浮腫且大,容易痊癒。脈搏滑小緊且沉,病況加重,病灶在內。人迎脈搏強緊且浮,病況加重,病灶在外。脈搏滑且沉,病情持續加重,病灶在內。人迎脈搏滑盛且浮,病情持續加重,病灶在外。脈搏浮滑,病情持續加重。人迎脈搏沉且滑,病情日漸減弱。

4. 診生死

〔《素》〕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玉機真臟論》)。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刺志論》)。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要觀察患者的形體、氣色、脈象,以及病情的輕重緩急,才能對症下藥,不可延誤時機。形體與氣息相符,表示病症可以治癒;色澤光潤,代表病情容易痊癒。脈象順應四季,表示病症可以治療。脈象弱而滑,表示胃氣充足,稱為容易治癒,要把握時機治療。形體與氣息不相符,表示病症難以治癒;色澤黯淡無光,代表病情難以痊癒。脈象強而堅,表示病情加重。脈象逆反四季,表示病症無法治療,必須告知患者四種難治之徵兆。

所謂逆反四季,是指春季應當是肺脈,夏季應當是腎脈,秋季應當是心脈,冬季應當是脾脈。如果脈象沉澀懸絕,就叫做逆反四季。氣旺則形旺,氣虛則形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飲食充足則氣旺,飲食不足則氣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脈象強則血旺,脈象虛則血虛,這是正常的現象,反之則為病。氣虛而身體發熱,這叫做反常現象。

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少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同上)。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疲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互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全文見前上下條,下同)。

白話文:

吃得多卻氣虛,這是反常。吃得少卻氣盛,也是反常。脈搏強勁但血少,這是反常。脈搏微弱但血多,也是反常。氣盛卻身體冰冷,這是受寒所致。氣虛卻身體發熱,這是中暑所致。吃得多卻氣虛的人,可能是失血過多,或濕氣下沉。吃得少卻氣盛的人,可能是邪氣侵襲胃和肺。脈搏微弱但血多的人,可能是飲水過多導致內熱。脈搏強勁但血少的人,可能是脈中有風氣,水液不能進入身體。

身體壯實但脈搏細弱,氣不足以呼吸,這是危險的徵兆。身體虛弱但脈搏強勁,胸中積聚大量氣息,這是死亡的徵兆。形體和氣息相協調,則可生存;形體和氣息相互失衡,則會生病;三部九候全部失調,則會死亡。上下左右脈搏相應,像搗米一樣,病情嚴重;上下左右脈搏失衡,無法計算脈搏,則會死亡。中部脈象雖然正常,但與其他臟腑失衡,則會死亡。中部脈象相互減弱,則會死亡。眼睛內陷,則會死亡。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靈》〕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五禁篇》。䐃,渠損切。肘膝後肉如塊者)

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

白話文:

形體和肌肉已經衰弱,即使九種診斷方法顯示身體正常,還是會死亡。

熱病脈象平靜,但已經出汗,脈象反而強烈躁動,這是第一種逆轉現象。如果病人出現洩瀉,脈象洪大,這是第二種逆轉現象。如果病人長期受風濕侵襲,肌肉破損,身體發熱,脈象偏離,這是第三種逆轉現象。如果熱病過度,使形體受到損傷,身體發熱,面色蒼白,甚至後期出現下血或瘀血,這稱為第四種逆轉現象。如果寒熱交加,脈象堅硬緊張,這是第五種逆轉現象。(出自《五禁篇》。腨,渠損切。小腿後側的肌肉)

腹部脹滿、身體發熱、脈象強大,這是第一種逆轉現象。腹部有響聲、腹部脹滿、四肢清冷、脈象強大,這是第二種逆轉現象。鼻出血不斷、脈象強大,這是第三種逆轉現象。咳嗽並尿血,形體衰弱,脈象細小緊張,這是第四種逆轉現象。咳嗽導致形體衰弱、身體發熱、脈象細小而快,這是第五種逆轉現象。像這樣的情況,通常在十五天內就會死亡。

腹部脹滿、四肢清冷、形體衰弱、經常排泄,這是第一種逆轉現象。腹部脹滿、便血、脈象強大、脈搏間歇,這是第二種逆轉現象。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玉版篇》。搏,蒲谷切)

〔《素》〕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堅澀者,皆難治。(《平人氣象論》)

〔仲〕脈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旺氣。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有正氣,雖困無苦。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為逆,逆者,死,不可治。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羸人脈躁者,死。人身澀而脈往來滑者,死。

白話文:

咳嗽帶血,身體消瘦,脈搏微弱,這是三逆之症。嘔血胸悶並引發背痛,脈搏細小而快速,這是四逆之症。咳嗽嘔吐,腹脹且腹瀉,脈搏幾乎消失,這是五逆之症。出現這些症狀的人,不到一個時辰就會死亡。如果醫生不了解這些情況而施針治療,就是逆向治療,是錯誤的。

發熱但脈象平靜,腹瀉且出血,脈象強勁,疾病位於體內;脈象虛弱,疾病位於體外;脈象堅硬澀滯,都難以治療。

脈象與病症不一致,稱為行屍,因為身體沒有旺盛的氣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壽命不長就會死亡。人有病但脈象正常,稱為內虛,因為體內有正氣,雖然虛弱卻沒有痛苦。左側有病症卻右側疼痛,右側有病症卻左側疼痛,下半身有病症卻上半身疼痛,上半身有病症卻下半身疼痛,這是逆轉,逆轉之症會死亡,不可治療。肥胖的人脈搏細小如線,快要消失,會死亡。瘦弱的人脈象躁動,會死亡。身體虛弱但脈象滑利,會死亡。

人身小而脈往來大者,死。人身大而脈往來小者,死。人身短而脈往來長者,死。人身長而脈往來短者,死。人身滑而脈往來澀者,死。

〔《素》〕五臟者,中之守也。中盛臟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歛,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脈要精微論》)。

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神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者,生;失強者,死(同上)。

白話文:

身體瘦小但脈搏強勁的人會死,身體肥胖但脈搏微弱的人會死,身材矮小但脈搏跳動頻繁的人會死,身材高挑但脈搏跳動緩慢的人會死,身體滑膩但脈搏粗澀的人會死。

五臟是人體的守護者,五臟充盈,氣血旺盛,不怕驚恐的人,說話像是在室內說話,這是中氣濕潤的表現。說話微弱,要等一整天才能再次說話,這是氣力不足的表現。衣裳不整,言語不分親疏善惡,這是神志失常的表現。五穀精華不貯藏,就像門戶不設防禦。大小便失禁,就像膀胱無法儲存。能夠守護五臟的人,就能活下去;失去守護的人,就會死去。

五臟是身體的力量之源,頭部是精神的住所,頭部低垂,視線昏暗,說明精神將要消亡。背部是胸腔的住所,背部彎曲,肩膀下垂,說明胸腔將要損壞。腰部是腎臟的住所,腰部轉動困難,說明腎臟將要衰竭。膝蓋是筋絡的住所,屈伸困難,走路時彎腰駝背,說明筋絡將要衰竭。骨骼是髓液的住所,無法久站,走路時身體搖晃,說明骨骼將要衰竭。能夠保持身體強壯的人,就能活下去;失去身體力量的人,就會死去。

五臟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五臟生成篇》。衃,芳杯切,凝血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同上)。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同上)。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

白話文:

五臟的氣息反映在顏色上,如果呈現青色像草一樣,就會死亡;黃色像枳實一樣,也會死亡;黑色像焦炭一樣,也會死亡;紅色像凝固的血液一樣,也會死亡;白色像枯骨一樣,也會死亡。這就是五種顏色代表死亡的徵兆。

反之,如果呈現青色像翠羽一樣,就會活著;紅色像雞冠一樣,就會活著;黃色像蟹腹一樣,就會活著;白色像豬油一樣,就會活著;黑色像烏羽一樣,就會活著。這就是五種顏色代表活著的徵兆。

五臟的氣息外顯,在心臟上表現為紅色包裹著白色,在肺臟上表現為紅色包裹著白色,在肝臟上表現為深藍色包裹著白色,在脾臟上表現為淡黃色包裹著白色,在腎臟上表現為紫色包裹著白色。

五臟的精氣和顏色,是氣息的華彩表現。紅色應該像白色包裹著紅色,不應該像赭石;白色應該像鵝毛一樣,不應該像鹽;青色應該像碧玉一樣有光澤,不應該像靛青;黃色應該像白色包裹著雄黃一樣,不應該像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脈要精微論》

華佗:病人面目俱等者,不死。

〔《素》〕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王注云:凡色見黃者,為有胃氣,故不死。五臟以胃為本,故無黃色皆自死焉。《五臟生成篇》)

華佗:病人面青目白者,死。病人面青目黃者,五日死。病人著床,心痛短氣,脾竭內傷,百日後愈。能起徬徨,因坐於地,其立倚床,能治此者,可謂神良。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槨。病人面赤目青者,六日死。病人面黑目白者,八日死,腎氣內傷,病因留積。

白話文:

黑色的顏色要像濃重的漆色,不要像地土的蒼白色。患者的臉色和眼睛都呈現正常的顏色,就不会死。 脸色发黄,眼睛发青、发红、发白或发黑,都不会死。脸色发青,眼睛发红、发白或发黑,脸色发红,眼睛发白或发青,脸色发黑,眼睛发白,这些情况都会死。患者脸色发青,眼睛发白,会死。患者脸色发青,眼睛发黄,五天后会死。患者卧床不起,胸口疼痛呼吸急促,脾脏功能衰竭,体内受损,一百天后才能康复。患者能够起身行走,但又因为疲惫而坐在地板上,或者依靠着床才能站立,能够医治这种病症的医师,可以称得上是医术高明了。患者脸色发红,眼睛发白,十天后会死,因为忧愁愤怒思虑过度,心气内虚,脸色反而看起来很好,所以要赶紧准备棺材。患者脸色发红,眼睛发青,六天后会死。患者脸色发黑,眼睛发白,八天后会死,肾气受损,病因积累。

病人面黑,目直視,惡風者死。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謂榮華已去,血脈空虛。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全文見暴死。顴,額骨也。東垣曰:《脈訣》言面赤如妝不久居。面顯赤色於兩頰。若塗胭脂之狀,而又且圓也。病至於此,不可久居於世。譬猶根本已竭,枝葉未即衰落,赤如紅霞滿天者是也)

〔扁鵲、華佗〕病人耳目及顴頰赤者,死在五日中。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全文見暴死。額中也)。病人黑出於額上髮際,下直鼻脊兩顴上者,亦死在五日中。病人黑氣出天中,下至年上顴上者,死。病人及健人,或黑色及白色起入目及鼻口者,死在三日中。

白話文:

病人面色發黑,眼睛直直地望著前方,而且怕風,這樣的人就會死亡。病人面色蒼白,眼睛卻發黑,也會死亡,這是因為身體的精華已經耗盡,血脈空虛所致。如果兩頰出現紅色,而且像拇指般大小,雖然疾病可能暫時好轉,但最終還是會死去。

扁鵲、華佗認為,病人耳目和顴頰發紅的人,會在五天內死亡。額頭上出現黑色,像拇指般大小,這樣的人一定會突然死亡。病人額頭髮際處出現黑色,一直延伸到鼻樑和兩頰,也會在五天內死亡。病人額頭中央出現黑色,一直延伸到年上和顴骨,就會死亡。無論是病人還是健康人,如果眼睛、鼻子、嘴巴周圍出現黑色或白色,都會在三天內死亡。

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於口者,必死。病人面黑,兩脅下滿,不能自轉反者,死。病人面黑唇青者,死。病人面青唇黑者,死。病人及健人面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焦黑者,死。病人面無精光若土色,不受飲食者,四日死。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治。

〔《素》〕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宣明五氣篇》。仲景云:二月得毛脈,何以言至秋當死?答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應濡弱反得毛脈者,是肺脈也。

白話文:

病人如果耳、目、鼻、口有黑色的東西進出嘴巴,一定會死。病人如果面部發黑,兩肋下滿,無法自行翻身,也會死。病人如果面部發黑、嘴唇發青,也會死。病人如果面部發青、嘴唇發黑,也會死。病人或健康人如果臉色突然像馬肝一樣,遠看呈青色,近看呈焦黑色,也會死。病人如果面容無光澤,像土一樣,不吃東西,四天內會死。病人如果眼睛無神,牙齒發黑,就無法醫治。

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死是也)。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脈之氣也。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白話文:

肺屬金,金克木,因此知道這是死亡的徵兆。春天,脈搏輕微而弦,表示身體健康,若弦脈多而胃氣少,則可能是肝病,如果只有弦脈而沒有胃氣,則代表死亡。胃氣上有毛髮,表示秋季疾病,毛髮很多則表示目前疾病。精氣散布於肝臟,肝臟藏著筋脈的氣息。健康的肝臟脈象,柔軟而弱,像拉著長竿的末端一樣,表示肝臟健康,春天以胃氣為本。有病的肝臟脈象,充實而滑,像沿著長竿走一樣,表示肝病,若脈象急促有力,像新張的弓弦一樣,則表示肝臟死亡。

夏天,脈搏輕微而鉤,表示身體健康,若鉤脈多而胃氣少,則可能是心病,如果只有鉤脈而沒有胃氣,則代表死亡。胃氣上有石頭,表示冬季疾病,石頭很多則表示目前疾病。精氣流通於心臟,心臟藏著血脈的氣息。健康的脈象,一顆顆像連珠,像沿著玉石走一樣,表示心臟健康,夏天以胃氣為本。有病的心臟脈象,喘息連綿,中間微曲,表示心病。死亡的心臟脈象,前面彎曲後面停住,像抓著帶鉤一樣,表示心臟死亡。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以上並見《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秋天,如果胃氣微弱,就像毛髮一樣,就代表身體健康。如果毛髮多而胃氣少,就表示患有肺病,而如果完全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毛髮上有弦狀物,就代表春季疾病,如果弦狀物很明顯,就代表現在患有疾病。藏真之氣比肺氣高,可以運行營衛陰陽。健康肺部的脈象,摸起來輕輕柔柔,像落下的榆樹果實一樣,表示肺氣平穩,秋季以胃氣為根本。病肺的脈象,摸起來不上不下,像順著雞毛摸一樣,表示患有肺病。死肺的脈象,摸起來像漂浮的物體,像風吹毛髮一樣,表示肺氣已絕。

冬天,如果胃氣微弱,就像石頭一樣,就代表身體健康。如果石頭多而胃氣少,就表示患有腎病,而如果完全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石頭上有鉤狀物,就代表夏季疾病,如果鉤狀物很明顯,就代表現在患有疾病。藏真之氣比腎氣低,腎臟藏著骨髓之氣。健康腎臟的脈象,摸起來喘喘累累,像鉤子一樣,按下去很堅硬,表示腎氣平穩,冬季以胃氣為根本。病腎的脈象,摸起來像牽引葛藤一樣,按下去更堅硬,表示患有腎病。死腎的脈象,摸起來像斷掉的繩子,像彈石一樣,表示腎氣已絕。

長夏,如果胃氣微弱,就像柔軟無力一樣,就代表身體健康。如果柔軟無力多而胃氣少,就表示患有脾病,而如果完全沒有胃氣,就代表死亡。如果柔軟無力中有石頭,就代表冬季疾病,如果柔軟無力很明顯,就代表現在患有疾病。藏真之氣滋潤脾臟,脾臟藏著肌肉之氣。健康脾臟的脈象,摸起來和柔相離,像雞踩地一樣,表示脾氣平穩,長夏以胃氣為根本。病脾的脈象,摸起來實而盈數,像雞舉足一樣,表示患有脾病。死脾的脈象,摸起來銳利堅硬,像烏鴉的喙,像鳥的爪,像屋頂漏水,像流水一樣,表示脾氣已絕。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形者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心死藏,浮之脈實如豆麻擊手,按之益躁疾者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中如覆杯,潔潔然如搖者死)。諸真藏脈見,皆為死不治也。

白話文:

肝脈跳動急促,像刀刃劃過般銳利,摸起來像是彈琴的琴弦,顏色青白而無光澤,毛髮脫落便會死亡。心脈跳動堅實有力,像一串薏苡子排列在一起,顏色赤黑而無光澤,毛髮脫落便會死亡。肺脈跳動寬大而虛弱,像羽毛輕輕觸碰皮膚,顏色白赤而無光澤,毛髮脫落便會死亡。腎脈跳動有力而斷斷續續,像手指彈石頭般發出「辟辟」的聲音,顏色黑黃而無光澤,毛髮脫落便會死亡。脾脈跳動微弱且忽快忽慢,顏色黃青而無光澤,毛髮脫落便會死亡。若出現以上這些徵兆,說明五臟真氣已衰竭,皆為不治之症。

黃帝曰:見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藏也,故曰死(以上並《玉機真藏篇》)。

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藏脈不得胃氣也(《平人氣象論》)。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為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陰陽別論》)。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

白話文:

黃帝問道:看到真藏脈象就代表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五臟都從胃中取得氣息,胃是五臟的根本。臟腑的氣息,無法自行到達手太陰經脈,必須依賴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脈。所以五臟依照各自的時間,依靠胃氣,將氣息輸送到手太陰經脈。因此,邪氣盛極,精氣就會衰弱。所以病情嚴重時,胃氣無法與病邪一起到達手太陰經脈,就會只有真藏的氣息顯露出來。只有真藏氣息顯露,就代表病邪勝過臟腑,因此稱為死亡。

人以水穀為本,所以人斷絕水穀就會死亡。脈象中沒有胃氣,也會死亡。所謂沒有胃氣,就是只有真藏脈象,而沒有胃氣。

所謂陰,指的是真藏,真藏脈象顯露,就代表臟腑敗壞,臟腑敗壞必定會死亡。所謂陽,指的是胃脘之陽。

凡是持有真脈的藏脈者,如果肝經脈象懸絕急促,十八日內就會死亡。心經脈象懸絕,九日內就會死亡。肺經脈象懸絕,十二日內就會死亡。

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同上)

〔仲〕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計其餘命死生之期,以月節克之也(王注云:陽絕死於春夏,陰絕死於秋冬,此言甚應)。

〔《靈》〕:所謂五十榮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脈經》云:卻後四歲,春草生而死)。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脈經》云:卻後三歲,麥熟而死)。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脈經》云:卻後二歲,桑椹赤而死)。

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脈經》云:歲中死,得節不動出清明日死,遠不出穀雨死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脈經》云:卻後五日死)。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根結篇》)

白話文:

腎臟衰竭,七天就會死亡。脾臟衰竭,四天就會死亡。脈象上,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這兩種脈象都屬於不治之症,必死無疑。如果要推算剩下的壽命,可以用月節來推算。陽絕死於春夏,陰絕死於秋冬。

五十歲時,五臟都充盈著氣,可以通過脈象來推算壽命。五十歲時脈象穩定,代表五臟都充盈著氣。四十歲時脈象每跳一次停一次,代表有一個臟器氣虛。三十歲時脈象每跳一次停一次,代表有兩個臟器氣虛。二十歲時脈象每跳一次停一次,代表有三個臟器氣虛。十歲時脈象每跳一次停一次,代表有四個臟器氣虛。不到十歲時脈象每跳一次停一次,代表五臟都氣虛,將在五天內死亡。推算壽命的方法,要觀察脈象的變化,才能準確判斷。五十歲時脈象穩定,代表身體健康,可以作為常態。推算其他年齡的壽命,就要觀察脈象的變化,比如脈象時快時慢。

〔《難經》〕云:脈不滿五十動而一止,一臟無氣者,何臟也?然,人吸者,隨陰入;呼者,因陽出。今吸不能至腎,至肝而還,故知一臟無氣者,腎氣先盡也。

〔仲〕:按脈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陰也。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及動,名曰促,陽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者,動而中止,復來如前,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自還者,動而中止復來,數於前動也。不能自還者,動而中止,復來如前,動同而不數也。

〔《活》〕有結脈,有促脈,有代脈。結者,陰也,陰盛則結,脈來緩,時一止復來曰結,主胸滿煩躁。促者,陽也,陽盛則促脈來數,時一止復來曰促,主積聚氣痞,憂思所成。大抵結促之脈,雖時一止,為病脈,非死脈也。唯代脈者,真死矣。往來緩動,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也,代者,死也。仲景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難經》與《傷寒論》脈象解說:

**《難經》**說:「脈搏每分鐘不到五十次就停止一次,哪個臟腑沒有氣了?」
人體吸氣時,陰氣隨之而入,呼氣時,陽氣隨之而出。現在吸氣時氣息無法到達腎臟,只到肝臟就回來了,因此可以得知,腎氣先衰竭了。

仲景說:「脈搏緩慢,間歇性停止,然後又恢復,稱為『結脈』,屬於陰氣。
脈搏跳動一段時間後停止,再次跳動時次數減少,而且有回流現象,稱為『促脈』,屬於陽氣。
脈搏跳動一段時間後停止,無法自行恢復,然後再次跳動,次數與之前相同,稱為『代脈』,屬於陰氣。
遇到這三種脈象,治療起來都很困難。」

自還者,是指脈搏跳動後停止,但會恢復,次數與之前的跳動相同。
不能自還者,是指脈搏跳動後停止,無法恢復,再次跳動時,次數與之前相同,但沒有脈象的變化。

《活》書中提到,有結脈、促脈、代脈三種脈象。
結脈屬於陰氣,陰氣盛則脈象結實,脈搏緩慢,間歇性停止,然後又恢復,主症為胸悶煩躁。
促脈屬於陽氣,陽氣盛則脈搏跳動頻繁,間歇性停止,然後又恢復,主症為積聚、氣滯、憂思所致。
結脈
促脈
雖然間歇性停止,但屬於病脈,並非死脈。
代脈才是真正的死脈。脈搏緩慢跳動一段時間後停止,無法自行恢復,然後再次跳動,稱為代脈,代者,死也。
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脈象出現結脈和代脈,同時伴隨心悸,可以用炙甘草湯治療。

〔《脈》〕熱病脈四至,三日死。脈四至者,平人一至,病人脈四至也。熱病脈五至,一日死。時一大至,半日死。忽忽悶亂者,死。熱病脈六至,半日死。忽忽疾大至,有頃死。熱病脈四損,三日死。所謂四損者,平人四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熱病脈五損,一日死。

所謂五損者,平人脈五至,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熱病脈六損,一時死。所謂六損者,平人脈六至,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若絕不至,良久乃至,立死。

〔《脈》〕平人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此脾真藏脈也。王注云:屋漏者,其來既絕而止,時時復起而不相連屬也。雀啄者,如啄米甚數頻來是也)。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此腎真藏脈也。王注云:彈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復次第也)。

白話文:

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四次,三日內會死亡。正常人脈搏每分鐘跳動一次,而病人脈搏每分鐘跳動四次。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五次,一日內會死亡。如果脈搏突然跳動一次,半日內會死亡。如果病人神志昏迷、精神恍惚,將會死亡。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六次,半日內會死亡。如果脈搏突然跳動很快,很快就會死亡。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一次,三日內會死亡。所謂的「四損」,就是正常人脈搏每分鐘跳動四次,而病人脈搏每分鐘只跳動一次。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一次,一日內會死亡。

所謂的「五損」,就是正常人脈搏每分鐘跳動五次,而病人脈搏每分鐘只跳動一次。熱病脈搏每分鐘跳動一次,一小時內就會死亡。所謂的「六損」,就是正常人脈搏每分鐘跳動六次,而病人脈搏每分鐘只跳動一次。如果脈搏完全停止跳動,很久才恢復,很快就會死亡。

正常人沒有生病,脈搏跳動像屋漏滴水,時而有,時而無,像雀鳥啄食一樣,頻頻跳動,這是脾臟虛弱的徵兆,會死亡。脈搏跳動像彈石一樣,快速急促,而消失時又像解開繩索一樣,散亂無序,這是腎臟虛弱的徵兆,會死亡。

病人脈如蝦之遊,如魚之翔者,死(王注云:蝦游者,冉冉而起,尋復退沒不知所至,久乃復起,起輒遲而沒去速者是也。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身搖而久住者是也)。脈如轉豆者,死。脈如偃刀者,死。脈湧湧不去者,死。脈忽去忽來暫止復來者,死。脈分絕者,死(轉豆者,心真臟脈。

偃刀者,肝真臟脈。忽去忽來者,脾真臟脈也)。三部脈如釜中湯沸,朝得暮死,半夜得日中死,日中得半夜死。

〔《難》〕寸口脈平而死者,何謂也?然,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所謂生氣之原者,謂十二經之根本也,謂腎間動氣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寸口脈平死者,生氣獨絕於內也。(《八難》謂兩手寸關尺脈皆平而難也)

白話文:

病人脈象如同蝦子緩慢游動,又像魚兒漂浮,這種情況就會死亡。脈象像滾動的豆子,也會死亡。脈象像偃月刀一樣,也會死亡。脈象不斷湧動,停不下來,也會死亡。脈象忽隱忽現,暫停後又回來,也會死亡。脈象斷裂,也會死亡。三部脈象如同鍋中沸騰的湯,早上得病晚上就會死亡,半夜得病中午就會死亡,中午得病半夜就會死亡。

寸口脈平而死者,指的是什麼呢?十二經脈都連接到生氣的源頭,所謂生氣的源頭,指的是十二經脈的根本,也就是腎間的動氣,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門戶、三焦的源頭,也稱為守邪之神。所以氣是人的根本,根源斷絕,枝葉就會枯萎。寸口脈平而死者,指的是體內的生氣獨自斷絕。

〔《素》〕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王注云:出黃謂黃色出於便瀉之所是也)。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

白話文:

五臟之間互相連通,病氣傳遞也有順序,其中一個臟腑有病,就會傳給它所克制的臟腑。如果不及時治療,依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可能在三個月、六個月,甚至三天、六天內傳遍五臟,最終導致死亡。風是百病之源,當風寒侵入人體,會使毛髮豎立,皮膚閉塞而發熱,此時應該要出汗排毒。如果風寒侵入身體導致麻痹、肢體不仁、腫痛,則可以用熱水袋或灸法,甚至針灸來治療。如果不治療,病氣就會進入肺臟,稱為肺痹,會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

如果肺痹不治,就會傳給肝臟,稱為肝痹,又稱為厥,會出現脅肋疼痛、食慾不振,此時可以用按壓或針刺耳部來治療。如果肝痹不治,就會傳給脾臟,稱為脾風,會出現腹脹、腹部發熱、心煩意亂、排泄物呈黃色,此時可以用按壓、藥物或洗澡來治療。如果脾風不治,就會傳給腎臟,稱為疝瘕,會出現小腹疼痛、發熱、排泄物呈白色,又稱為蠱,此時可以用按壓或藥物來治療。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瘈,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者法當死。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發者,不必治於傳,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玉機真藏論》)

上邪初入表,蓋傳之緩者也。

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心火傳肺金也)。三日脅支痛(肺金傳肝木也),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肝木傳肺金也),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肺金傳肝木也),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肝木一日傳脾土,脾五日傳胃也)。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白話文:

如果不及時治療,腎臟病會傳到心臟,導致筋脈緊縮,這種病叫做瘈,可以用灸法或藥物治療。如果十天內不治,就會致命。腎臟病傳到心臟,心臟又會反過來傳到肺臟,引起寒熱交替,一般會在三歲時死亡,這是次要的病症。但如果病症突然發作,不必等到傳變才治療,有時傳變的次序會被打亂,比如因為憂愁、恐懼、悲傷、喜怒等情緒,導致傳變不按次序發生,就會引發重病。

因此,過度喜悅會損傷腎氣,憤怒會損傷肝氣,悲傷會損傷肺氣,恐懼會損傷脾氣,憂愁會損傷心氣,這是疾病傳變的規律。所以疾病有五種傳變,五個五二十五種變化,這就是傳變的過程。傳變,就是指氣乘的現象。

外邪剛侵入體表,傳變速度較慢。

疾病傳變的過程是:心臟病一開始會感到心痛,一天之後會咳嗽(心火傳到肺金),三天後會感到脅肋疼痛(肺金傳到肝木),五天後會出現閉塞不通、身體沉重疼痛(肝木傳到脾土),三天內不治會死亡,冬天半夜死亡,夏天中午死亡。肺臟病會出現喘咳,三天後會感到脅肋脹痛(肺金傳到肝木),一天後會感到身體沉重疼痛,五天後會出現腹脹(肝木傳到脾土,脾土再傳到胃),十天內不治會死亡,冬天會在晚上死亡,夏天會在白天死亡。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肝木三日傳脾土,脾五日傳胃也),三日腰脊少腹痛,脛酸(脾胃土傳腎水也),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脾自傳胃),二日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脾土三日傳腎水,腎三日傳膀胱也),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腎病少腹腰脊痛,胻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腎傳膀胱也)。

三日腹脹(膀胱水傳小腸火也),三日兩脅支痛(小腸傳心也,兩脅恐錯),二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胻酸(胃土傳腎水也)。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腎傳膀胱也)。五日身體重(膀胱水傳心火,身體重亦錯簡),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

白話文:

肝病會導致頭昏眼花,脅肋脹滿,三天後全身痠痛,五天後腹部脹滿;三天後腰脊和小腹疼痛,小腿痠軟;若三天內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宜在傍晚進食,夏天宜早點吃飯。

脾病會導致全身痠痛,體重增加,一天後腹部脹滿,兩天後小腹、腰脊疼痛,小腿痠軟;三天後背部、筋骨疼痛,小便閉塞;若十天內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宜在傍晚進食,夏天宜晚點吃飯。

腎病會導致小腹、腰脊疼痛,小腿痠軟,三天後背部、筋骨疼痛,小便閉塞;三天後腹部脹滿;兩天內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宜在清晨進食,夏天宜在傍晚進食。

胃病會導致腹部脹滿,五天後小腹、腰脊疼痛,小腿痠軟;三天後背部、筋骨疼痛,小便閉塞;五天後全身沉重;六天內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宜在半夜後進食,夏天宜在下午進食。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胻酸(膀胱傳腎也)。一日腹脹(腎水傳小腸火也),二日身體痛(小腸傳心也,身體痛亦錯簡)。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諸病以次是(《靈樞》無「是」字)。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臟止(《靈樞》無止字)。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標本病傳論》)

上《靈樞》謂之大氣入臟,蓋傳之急者也。王注云:有緩傳者,有急傳者,緩者或一歲、二歲、三歲而死,其次或三月若六月而死。急者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或五、六日而死,則此類也。王氏此言,甚能推廣經意,然不能驗日數者,但驗病之次傳。如心先病心痛,次傳於肺,或咳或喘。

白話文:

膀胱病導致小便閉塞,五天后小腹脹痛、腰脊疼痛,膀胱經脈連通腎臟,因此腎臟也受到影響。一天後腹脹,因為腎臟的水氣傳輸到小腸的火氣。兩天後身體疼痛,因為小腸的火氣傳輸到心臟,身體疼痛也是錯簡。如果兩天後還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天在雞鳴時,夏天在下晡時。所有疾病都是依次傳播的,只要是這樣傳播的,就都有死亡期限,不能針灸,等傳播到第二個臟腑才可針灸。

《靈樞經》中說大氣進入臟腑,指的是傳播速度快的病症。王注解釋說:有的病症傳播較緩慢,有的病症傳播較快,傳播緩慢的病症可能在一到三年內死亡,其次可能是三個月或六個月內死亡。傳播快速的病症可能在一天、兩天、三天、四天或五到六天內死亡,這就是這種情況。王氏的解釋,很好地推廣了經文的含義,但不能預測具體的死亡日期,只能判斷疾病的傳播順序。例如,如果心臟先病,出現心痛,然後傳播到肺臟,就會出現咳嗽或喘不過氣。

次傳於肝,或脅痛,或頭眩。次傳於脾胃,或閉塞不通,或身痛體重,或脹或泄。次傳於腎膀胱,或少腹腰脊痛,脛酸,或背𦛗筋痛,小便閉。如此曰必死無疑,累驗有準。鄰人趙氏,始肝病脅痛半載,次傳之脾,腹脹而死。又卜叔英嫂氏,始肺病咳喘,次傳之肝,頭眩不寐。

次傳之脾,腹脹而死。又楊白鹿師,始脾病腹痛,次傳之膀胱,小便淋閉。次傳之心,胸痹痛,通身青脈而死矣,蓋心主血脈故也。

〔《難》〕經言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於肺,肺傳於肝,肝傳於脾,脾傳於腎,腎傳於心,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自相傳,周而復始,如環之無端,故言生也。(《五十三難》)

白話文:

這段話講的是古代醫學中的「七傳」,意思是疾病會在人體各臟器之間傳遞,如果傳遞七次就會致死。比如,肝病會傳到脾胃,脾胃病會傳到腎膀胱,以此類推。文中舉了三個例子,趙氏因肝病傳到脾胃而死,卜叔英嫂氏因肺病傳到肝而死,楊白鹿師因脾病傳到膀胱、心臟而死。

另外,文中還解釋了為什麼七傳會致死,而「間臟」傳遞則可以存活。七傳指的是疾病傳給它所克制的臟器,比如心克脾,所以心病傳到脾就是七傳;而間臟傳遞指的是疾病傳給它所生的臟器,比如心生脾,所以心病傳到脾就是間臟傳遞。七傳會致死是因為一個臟器被反覆傷害,而間臟傳遞則像母子相傳,循環往復,不會造成致命傷害。

經言者,《素問》《靈樞》二經之病傳論所言也。七傳當作次傳,次傳者,死,即《素》《靈》二經病傳論言諸病以次相傳,皆有死期,不可刺者是也。心火傳所勝之肺金,肺金傳所勝之肝木,故曰傳其所勝也。間臟者,生,即《素》《靈》二經病傳論言間一臟及至三四臟乃可刺者是也。

蓋心病本傳肺,肺本傳肝,肝本傳脾。今心病間肺一臟傳肝,或間肺肝二臟傳脾,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故曰傳其所生也。《難經》諸證,惟呂廣釋七傳為次傳,為得經旨,虞庶父非是注而穿鑿釋之,實秦越人呂廣之罪人也。

〔《活》〕傷寒入里,見標脈則生,假令胃病下之,脈浮而汗出是也。雜病出表,見標脈則死,假令脾病補之,脈弦而面青者是也。

白話文:

古書中所說的「經言」,是指《素問》和《靈樞》兩本書中關於病傳論的論述。所謂「七傳」應該理解為「次傳」,也就是指病症依次傳遞,最終導致死亡。這也是《素問》和《靈樞》中所說的,病症依次傳遞,都有死亡的期限,不可施以針灸的原因。比如心火傳到肺金,肺金傳到肝木,這就是「傳其所勝」。而所謂「間臟」,指的是病症傳到一兩個臟腑後,就可以施以針灸,這也是《素問》和《靈樞》中所說的,間隔一兩個臟腑後才可針灸的原因。

一般來說,心病會傳到肺,肺病會傳到肝,肝病會傳到脾。而現在心病傳到肺後,再傳到肝,或者傳到肺、肝後再傳到脾,這是因為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也就是「傳其所生」。在《難經》中,只有呂廣將「七傳」解釋為「次傳」,這才真正理解了經書的意思。虞庶父的解釋卻是錯誤的,鑽牛角尖,是秦越人呂廣的過錯。

《活》書中說,傷寒入里,看到標脈就代表著病人有活的希望,比如胃病,如果用下瀉的方法治療,脈浮而汗出就證明治療有效。而雜病出表,看到標脈就代表著病人要死,比如脾病,如果用補益的方法治療,脈弦而面青就證明治療無效。

〔《素》〕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三部九候論》)。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是謂真藏見皆死(《平人氣象論》)。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同下)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

白話文:

《素問》記載,九候脈象,沉細懸絕的屬於陰,主冬,因此在夜半死亡;盛躁喘數的屬於陽,主夏,因此在日中死亡。寒熱病患者,在平旦死亡;熱中或熱病患者,在日中死亡;患風病者,在日夕死亡;患水病者,在夜半死亡。脈象時疏時數、時遲時疾者,則會依季節而死。

此外,肝見庚辛死,心見壬癸死,脾見甲乙死,肺見丙丁死,腎見戊己死,這就是所謂的真藏見皆死。

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

疾病將要致死時,必然會先傳行,到達其所不勝,病人才會死亡。這就是說氣逆行,因此導致死亡。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最終到達肺而死亡。

緩者,秋死;急者,庚辛日及日晡死是也。

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

緩者,冬死;急者,壬癸日及夜半死也。

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

緩者,春死;急者,甲乙日及朝死也。

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

緩者,夏死;急者,丙丁日及日中死也。

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

緩者,長夏死;急者,戊己日及戌辰丑未死也。

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玉機真藏論》《甲乙經》「死生」作「死者」。一日一夜五分之,謂朝主肝,晝主心,辰戌丑未主脾,晡主肺,夜主腎也)

白話文:

病況緩慢的人,會在秋季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則會在庚辛日(星期六、星期日)的下午死亡。

心臟從脾臟接收氣息,傳遞給肺臟,氣息停留在肝臟,最終到達腎臟而死亡。

病況緩慢的人,會在冬季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則會在壬癸日(星期一、星期二)的半夜死亡。

脾臟從肺臟接收氣息,傳遞給腎臟,氣息停留在心臟,最終到達肝臟而死亡。

病況緩慢的人,會在春季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則會在甲乙日(星期三、星期四)的早晨死亡。

肺臟從腎臟接收氣息,傳遞給肝臟,氣息停留在脾臟,最終到達心臟而死亡。

病況緩慢的人,會在夏季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則會在丙丁日(星期五、星期六)的中午死亡。

腎臟從肝臟接收氣息,傳遞給心臟,氣息停留在肺臟,最終到達脾臟而死亡。

病況緩慢的人,會在長夏(夏季的尾聲)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則會在戊己日(星期日、星期一)的戌時(下午七點到九點)、辰時(凌晨三點到五點)、丑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未時(下午一點到三點)死亡。

這些都是逆向死亡,一天一夜分成五個時辰,這就是推算死亡時間早晚的依據。一天中,早晨屬肝,白天屬心,辰時、戌時、丑時、未時屬脾,下午屬肺,夜晚屬腎。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脈見,乃予之期日。(王注云:皮膚幹著,骨間肉陷,謂人骨枯槁,大肉陷下也。真臟脈形見前按脈條)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䐃,真臟見,十月之內死。(王注云:䐃謂肘膝後肉也如塊者。䐃,渠損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王注云:肩髓內消,謂缺盆深也。動作衰,謂交接微也)。

白話文:

病人骨骼枯瘦,肌肉凹陷,胸口氣悶,呼吸困難,氣息虛弱,預計六個月內會死亡。若見到真臟脈,就能確定死亡時間。

病人骨骼枯瘦,肌肉凹陷,胸口氣悶,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連肩頸,預計一個月內會死亡。若見到真臟脈,就能確定死亡時間。

病人骨骼枯瘦,肌肉凹陷,胸口氣悶,呼吸困難,內臟疼痛牽連肩頸,身體發熱,肌肉萎縮,骨頭突出,若見到真臟脈,預計十個月內會死亡。

病人骨骼枯瘦,肌肉凹陷,肩膀骨髓消瘦,行動衰弱,若還未見到真臟脈,預計一年內會死亡。若見到真臟脈,就能確定死亡時間。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䐃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林注云:一息當作一呼。以上並《玉機真臟論》)

〔《靈》〕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本神篇》。下同)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白話文:

骨頭枯瘦,肌肉凹陷,胸口氣悶,肚子疼痛,心裡不舒服,肩膀和脖子發熱,皮膚潰爛、肉體脫落,眼窩凹陷,內臟可見,看不清人,馬上就會死去。即使能勉強看見人,也會在身體承受不住的時候死亡。突然虛弱,身體機能衰竭,五臟閉塞,經脈不通,氣息不流通,就像溺水一樣,無法預測結果。脈搏消失,呼吸一分鐘只有五、六次,雖然身體沒有潰爛,內臟也看不見,但已經是死期將至了。

因為過度驚恐、思慮過度會傷神,神受損就會恐懼不安,精神失常,皮膚潰爛、肉體脫落,毛髮枯萎,面色蒼白,最終會死在冬天。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素》〕瞳子高者,太陽不足。戴眼者,太陽已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三部九候論》。下同)

白話文:

脾臟憂愁鬱結,會損傷心志,心志受損則神志恍惚,四肢無力,毛髮枯萎,面色蒼白,容易在春天死亡。

肝臟悲傷過度,會損傷魂魄,魂魄受損則會精神恍惚、失憶,神志不清,導致身體僵硬、肌肉攣縮,兩肋骨抬不起來,毛髮枯萎,面色蒼白,容易在秋天死亡。

肺臟過度喜樂,會損傷魄,魄受損則會神志失常,變得瘋狂,意識喪失,皮膚乾燥,毛髮枯萎,面色蒼白,容易在夏天死亡。

腎臟暴怒不止,會損傷志,志受損則會健忘,腰脊不能彎曲伸展,毛髮枯萎,面色蒼白,容易在季夏死亡。

恐懼不安,會損傷精氣,精氣受損則會骨骼酸痛,四肢無力,精液流失,五臟主藏精氣,不可損傷,損傷則會導致陰虛,陰虛則氣虛,氣虛則死亡。

瞳孔突出的人,陽氣不足;戴眼鏡的人,陽氣已絕。這些都是判斷生死的重要指標,不可不注意。

足太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仲,死必戴眼。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診要經終篇》。下同。凡癇痓亦戴眼,灸崑崙穴,即隨下不戴也。若灸崑崙仍眼戴不下者,是為太陽終也。王注:絕汗謂出汗如珠不流復旋干也)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睘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睘音瓊。王注云:目睘,謂直視如驚貌)

陽明終者,口目作動,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王注云:經盛謂面目頸額足跗腕脛皆躁盛而動也。不仁謂不知善惡也)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面黑者手少陰絕,齒長者足少陰絕)

白話文:

如果足太陽經氣絕,患者的腳會無法彎曲,而且一定會眼球上翻。太陽經脈的終點在眼球,如果眼球上翻伴隨著抽搐,並且皮膚呈現白色,還伴隨著大量出汗,那麼患者就會死亡。汗水像珠子一樣不流動,很快就乾掉,這種情況就叫做絕汗。

如果少陽經氣絕,患者會耳聾,全身關節鬆弛,眼睛直直地瞪著,像驚恐的樣子,並且持續一天半就會死亡。患者死前會先呈現青白色,然後才死亡。

如果陽明經氣絕,患者會口眼不停地動,容易驚恐,還會胡言亂語,皮膚呈現黃色,而且四肢末端會僵硬麻木,沒有知覺,那麼患者就會死亡。

如果少陰經氣絕,患者的臉色會變黑,牙齒會變長且污穢,肚子會脹滿且便秘,上下不通,最終就會死亡。臉色發黑代表手少陰經氣絕,牙齒變長代表足少陰經氣絕。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靈》〕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經脈篇》。下同)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痿,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白話文:

太陰經脈衰竭的人,會出現腹部脹滿、呼吸困難、經常打嗝、嘔吐,嘔吐時會臉紅,不嘔吐時則大小便不通暢,不通暢則臉色發黑,皮膚和毛髮乾燥,最終死亡。

厥陰經脈衰竭的人,會感到身體內部發熱、口乾舌燥,經常小便、心煩意亂,嚴重時舌頭會捲曲向上縮起,最終死亡。這是十二經脈衰敗的表現。

手太陰經脈氣血衰竭,就會導致皮膚和毛髮乾燥。手太陰經脈負責溫暖和滋養皮膚和毛髮,所以氣血不足就會導致皮膚和毛髮乾燥,進而導致津液流失,指甲枯萎、毛髮脫落,最終毛髮先於身體死亡。丙火克制丁金,火勝金。

手少陰經脈氣血衰竭,就會導致脈絡不通,脈絡不通則血液不能流通,血液不能流通則毛髮失去光澤,所以臉色會像漆木一樣黑,最終血液先於身體死亡。壬水克制癸火,水勝火。

足太陰經脈氣血衰竭,就會導致脈絡不能滋養肌肉,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脈絡不能滋養就會導致肌肉軟弱無力,舌頭痿縮,人中部位飽滿,嘴唇外翻,最終肌肉先於身體死亡。甲木克制乙土,木勝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足厥陽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宿,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仲: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不休,水漿不下,體形不仁,乍靜乍亂者,此為命門絕也,又未知何臟先受其災。若汗出發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煤,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漐漐汗出者,此為肝絕也。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

白話文:

足少陰經的氣血運行停止,就會導致骨骼枯竭。足少陰經,也就是冬天所屬的經脈,它潛行於身體內部,滋潤著骨髓,所以如果骨髓得不到滋潤,肌肉就無法附著在骨頭上。骨骼與肌肉失去聯繫,肌肉就會鬆弛下垂,肌肉鬆弛下垂就會導致牙齒變長且有污垢,頭髮沒有光澤,頭髮沒有光澤就表示骨骼先死亡。戊日發病,己日死亡,這是因為土克制水。

足厥陽經的氣血運行停止,就會導致筋脈斷裂。厥陰經,也就是肝經,肝經主管人體的筋脈,筋脈匯聚在生殖器,並與舌根相連,所以經脈失去滋養就會導致筋脈緊縮,筋脈緊縮就會牽引舌頭和睾丸,因此嘴唇發青,舌頭捲縮,睾丸下垂,就表示筋脈先死亡。庚日發病,辛日死亡,這是因為金克制木。

五陰經的氣血都停止運行,就會導致眼睛固定不動,眼睛固定不動就表示神志先死亡,神志先死亡,距離死亡就只有一天半的時間了。六陽經的氣血都停止運行,就會導致陰陽分離,陰陽分離就會導致腠理疏鬆,汗液大量排出,所以早晨預測晚上死亡,晚上預測早晨死亡。

仲景說:脈象浮大而有力,全身出汗像油一樣,呼吸急促不停,喝水無法下嚥,身體麻木不仁,時而安靜時而躁動不安,這是命門之火熄滅的徵兆,但還不知道哪個臟器會首先受到影響。如果汗液排出時濕潤,呼吸急促不停,這是肺經先衰竭的徵兆。如果陽氣反向獨留,身體像煙灰一樣,眼睛直視,頭部搖晃,這是心經衰竭的徵兆。如果嘴唇和嘴角發青,四肢出汗像水一樣,這是肝經衰竭的徵兆。如果圍繞嘴巴周圍發黑,汗液發黃,這是脾經衰竭的徵兆。

溲便遺屎,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又未知何臟陰陽相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黃,腋下溫,心下熱也。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手足不仁。

〔《脈》〕病人肝絕,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視而不見人,汗出如水不止(一云:二日死也)。病人膽絕,七日死,何以知之?眉為之傾。病人筋絕,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一云:八日死)。病人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視立死(一云:目停停二日死)。

白話文:

排泄失禁,胡言亂語,眼珠向上直視,這是腎氣耗竭的徵兆。此外,還需要判斷是哪個臟腑的陰陽氣息先衰竭,如果陽氣先衰竭,陰氣後衰竭,那麼這個人死後身體顏色必定是青色的;如果陰氣先衰竭,陽氣後衰竭,那麼這個人死後身體顏色必定是黃色的,腋窩溫熱,心口發熱。六腑的氣息衰竭於體表,就會出現手腳冰冷,上氣不接下氣,腳趾蜷縮的症狀。五臟的氣息衰竭於體內,就會出現大小便失禁,下肢乏力,手腳麻木的症狀。

肝氣耗竭的病人,八天就會死亡。如何判斷?臉色發青,只想要躺著睡覺,眼睛雖然睜開卻看不見人,汗水像水一樣不停地流出(也有人說兩天就會死亡)。膽氣耗竭的病人,七天就會死亡,如何判斷?眉毛會向下傾斜。筋氣耗竭的病人,九天就會死亡,如何判斷?手腳指甲發青,不停地呼喊、辱罵(也有人說八天就會死亡)。心氣耗竭的病人,一天就會死亡,如何判斷?呼吸急促,不停地回頭看,就會立即死亡(也有人說眼睛凝視不動,兩天就會死亡)。

病人腸絕,六日死,何以知之?髮直如干麻,不得屈伸,自汗不止(一云:小腸絕)。病人脾絕,十二日死,何以知之?口冷足腫,腹熱臚脹,泄利不覺,出無時度(一云:五日死)。病人胃絕,五日死,何以知之?脊痛腰中重,不可反覆(一曰:腓腸平,九日死)。病人肉絕,六日死,何以知之?耳干舌背腫,溺血,大便赤泄(一曰:足腫九日死)。

病人肺絕,三日死,何以知之?口張,但氣出而不還(一曰:鼻口虛張短氣)。病人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痢無度,痢絕則死。病人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齒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自汗出如流水(一云:人中平七日死)。病人骨絕,齒黃落,十日死。

白話文:

病人腸子壞了,六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頭髮直硬像乾麻,不能彎曲,一直流汗不停。病人脾臟壞了,十二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嘴巴冰冷腳腫,肚子熱脹,拉肚子沒有感覺,排泄不受控制。病人胃壞了,五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背痛腰部沉重,不能翻身。病人肉壞了,六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耳朵乾燥舌頭背部腫脹,小便帶血,大便紅色稀瀉。

病人肺壞了,三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嘴巴張開,只出氣不吸氣。病人大腸壞了就沒救了,怎麼知道呢?拉肚子沒完沒了,拉肚子停了就死了。病人腎臟壞了,四天就會死,怎麼知道呢?牙齒突然枯萎,臉色變黑,眼珠發黃,腰部像要斷掉,一直流汗像流水一樣。病人骨頭壞了,牙齒發黃掉落,十天就會死。

諸浮脈無根者,皆死。以上五臟六腑為根也。

〔扁鵲、華佗〕病人五臟已奪,神明不守,聲嘶者,死。病人循衣縫,譫語者,不可治(陽明絕)。病人陰陽俱絕,掣衣掇空,妄言者,死。病人妄語錯亂及不能語者,不治,熱病者可治(以上三條皆陽明絕)。病人陰陽俱絕,失音不能言者,三日半死。病人臥遺尿不覺者死(陽明絕)。

病人屍臭者,不可治。病人面晃白直視肩息者,一日死(膽肺絕)。病人陰結陽絕,目精䀮䀮者死。病人陰陽絕竭,目眶陷者,死。病人目系傾者,七日死。病人口如魚口,不能復閉,而氣出多不反者死。病人口張者,三日死。病人唇青,人中反者,死(脾肝絕,下同)。病人唇反,人中滿者,死。

白話文:

浮脈沒有根基的,都會死亡。這五臟六腑都是生命的根基。

病人五臟已經受損,神志不清,聲音嘶啞的,會死亡。病人沿著衣服縫隙摸索,胡言亂語的,無法治療。病人陰陽都衰竭,抓住空無的衣物,胡言亂語的,會死亡。病人胡言亂語,神志錯亂,或者不能說話的,無法治療,只有發熱的病可以治療。病人陰陽都衰竭,失聲不能說話的,三天半就會死亡。病人睡覺時,不自覺地尿床的,會死亡。

病人身上有屍臭味的,無法治療。病人面容蒼白,直視著肩膀,呼吸急促的,一天就會死亡。病人陰氣積聚,陽氣衰竭,眼珠無神地轉動的,會死亡。病人陰陽都衰竭,眼窩凹陷的,會死亡。病人眼睛斜視的,七天就會死亡。病人嘴巴像魚嘴一樣,無法閉合,而且氣息外泄,不能收回的,會死亡。病人嘴巴張開的,三天就會死亡。病人嘴唇青紫,人中凹陷的,會死亡。病人嘴唇翻轉,人中飽滿的,會死亡。

病人唇口忽乾者,不治(未詳)。病人唇腫齒焦者,死(肝腎絕)。病人陰陽俱竭,其齒如熟小豆,其脈駃者,死。病人齒忽變黑者,十三日死(少陰絕)。病人舌卷卵縮者,必死(厥陰絕)。病人汗出不流,舌卷黑者,死(太陰厥陰絕)。病人髮直者,十五日死(少陰絕)。

病人發如干麻,善怒者,死(少陰絕)。病人發與眉衝起者,死(同上)。病人爪甲青者,死。病人爪甲白者,不治。病人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病人榮衛竭絕,面浮腫者,死。病人卒腫,其面蒼黑者死。病人手掌腫無文者,死。病人臍腫反出者,死(臍反出者此為脾先絕)。

病人陰囊莖俱腫者,死,病人脈絕,口張足腫,五日死。病人足跗上腫,兩膝大如斗者,十日死。

白話文:

嘴唇突然乾燥的人,病況不明。嘴唇腫脹,牙齒焦黑的人,會死亡,因為肝腎功能衰竭。陰陽俱竭,牙齒像煮熟的小豆,脈搏微弱的人,會死亡。牙齒突然變黑的人,會在十三天內死亡,因為少陰經功能衰竭。舌頭捲曲縮縮的人,一定會死亡,因為厥陰經功能衰竭。出汗卻不流,舌頭捲曲發黑的人,會死亡,因為太陰厥陰經功能衰竭。頭髮直立的人,會在十五天內死亡,因為少陰經功能衰竭。

頭髮像乾草一樣粗糙,容易生氣的人,會死亡,因為少陰經功能衰竭。頭髮和眉毛豎起來的人,會死亡,原因同上。指甲發青的人,會死亡。指甲發白的人,無法治癒。手腳指甲下肉發黑的人,會在八天內死亡。人體的榮衛氣血衰竭,面部浮腫的人,會死亡。突然出現腫脹,面部蒼黑的人,會死亡。手掌腫脹,沒有紋路的人,會死亡。肚臍腫脹向外突出的,會死亡,這是脾臟功能先衰竭的徵兆。

陰囊和陽莖都腫脹的人,會死亡。脈搏消失,嘴巴張開,腳腫脹的人,會在五天內死亡。腳踝以上腫脹,兩個膝蓋像斗一樣大的人,會在十天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