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2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25)

1. 滯下

〔世〕治痢。

側柏葉(一錢),甘草(三錢),御米殼(去頂穰,湯洗三次,曬乾,蜜拌炒黃,一錢,久者倍之)

上㕮咀,水煎熟,澄清,入蜜呷服之。先服木香檳榔丸,後服此,妙。

〔《本》〕又方。

黑豆(五十粒),陳皮(半兩),罌粟殼(十四個),甘草

上四味,半生半炒,水煎空心服,盡此一劑,無不效者。

〔垣〕,白朮安胃散,治一切瀉痢,無問膿血相雜,裡急窘痛,日夜無度。又治男子小腸氣痛,及婦人臍下虛冷,併產後兒枕痛,虛弱寒熱不止者。

御米殼(三兩,去頂穰蒂,醋煮一宿),茯苓,白朮(各一兩),烏梅(取肉,一錢,炒),車前子(一兩),五味子(半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經》〕治腸滑久痢神妙。以石榴一個劈破,炭火簇燒令煙盡,急取出,不令作白灰,用碗蓋一宿,出火毒,為末,用酸石榴一個,煎湯調二錢。

〔《聖》〕治痢久不止,腸垢已出。以烏梅二個,水一盞,煎取六分,去渣,食前分為二服。

〔《山》〕治痢用五倍子為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各十丸。

〔垣〕,訶子皮散,癸卯歲,冬十月小雪,天冷應時,樞密院白家一老僕,面塵脫色,神氣特衰,長跪於前曰:病脫肛日久,服藥未驗,近日復下赤白膿痢,作裡急後重,白多赤少,不任其苦,求予治療。予曰:此非肉食膏粱者也,必多蔬食,或飲食不節,天氣已寒,衣蓋又薄,寒侵形體,不禁而腸頭脫下者,寒也、滑也。真氣不禁,形質不收,乃血脫也。

此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下脫也。當以澀去其脫而除其滑,以大熱之劑除寒補陽,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以微酸之味固氣上收,名之曰訶子皮散。

御米殼(五分,去花萼,蜜炒),乾薑(六分,炮),陳皮(五分),訶子皮(七分,煨,去核)

上㕮咀,水煎服,或為白湯調服亦可。若空心一服,減半再服,全愈。

〔羅〕,養臟湯,治大人小兒腸胃虛弱,冷熱不調,臟腑受寒,下痢赤白,或便膿血,有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疼痛,日夜無度,胸膈痞悶,脅肋脹滿,全不思食,及脫肛墜下,酒毒濕毒便血,諸藥不效者,並宜服之。

人參,當歸(各六錢),木香(一兩四錢),肉桂(八錢),肉蔻(麵裹,煨,半兩),白芍藥(一兩二錢),甘草(炙,六錢),白朮(六錢),御米殼(蜜炙,三兩),訶子皮(去核,一兩二錢),

上㕮咀。每服二大錢,水煎去渣,食前溫服。老人、孕婦、小兒暴瀉,急宜服之,立愈。忌酒、面、生冷、魚腥、油膩物。臟腑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可加附子四片,煎服此藥,神效不可具述。

〔《保》〕治泄痢膿血,乃至脫肛者,宜,地榆芍藥湯,。

白話文:

[滯下]

[世] 治療痢疾的藥方:

側柏葉(一錢)、甘草(三錢)、罌粟殼(去除頂部和內瓤,用開水洗三次,曬乾後用蜂蜜拌炒至黃色,一錢,久病者加倍)。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煮至熟,濾去藥渣,加入蜂蜜攪勻服用。先服用木香檳榔丸,再服用此方,效果更佳。

[《本》] 另一個藥方:

黑豆(五十粒)、陳皮(半兩)、罌粟殼(十四個)、甘草(適量)。

將以上四味藥材,一半生用一半炒過,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通常服用一劑就能見效。

[垣] 白朮安胃散,可治療各種腹瀉痢疾,不論是膿血相雜、裡急後重、日夜不停的症狀。還可治療男子小腸氣痛,以及婦人臍下虛冷、產後胎盤疼痛、身體虛弱發冷發熱不止等症狀。

罌粟殼(三兩,去除頂部和內瓤,用醋浸泡一晚)、茯苓、白朮(各一兩)、烏梅(取果肉,一錢,炒過)、車前子(一兩)、五味子(半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溫服。

[《經》] 治療腸道滑利、久瀉不癒的良方:將一個石榴劈開,用炭火燒至冒煙,立即取出,不要燒成灰,用碗蓋住一晚,以去除火毒,然後磨成粉末。另用一個酸石榴煎湯,用此湯調服二錢石榴粉末。

[《聖》] 治療久痢不止,腸內污垢已排出的情況:取烏梅二個,用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濾去藥渣,於飯前分為兩次服用。

[《山》] 治療痢疾,用五倍子做成藥丸。赤痢(痢疾大便帶血),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痢疾大便帶白色黏液),用乾薑湯送服,每次各服十丸。

[垣] 訶子皮散:癸卯年冬天十月小雪時節,天氣寒冷,一位樞密院白家的老僕人,面色灰敗,精神萎靡,跪在地上說:脫肛的病已經很久了,吃藥都沒有效果,最近又開始拉紅白膿血痢,還出現裡急後重的症狀,以白色黏液為主,紅色膿血較少,痛苦不堪,請求治療。我說:這不是因為吃了太多肉食的人會得的病,肯定是經常吃素,或者飲食不節制,加上天氣寒冷,衣服又穿得太薄,寒氣侵入身體,導致腸道脫出,這是受寒、滑利的表現。真氣不足,形體無法收攝,這是血脫的緣故。

這是因為寒冷、滑利,氣機外泄,導致形體下脫。應當用收澀的方法止脫、去除滑利,用大熱的藥物驅寒補陽,用補氣的藥物升舉陽氣、益氣,用微酸的藥味固攝氣機向上收斂。因此,我將此藥方命名為訶子皮散。

罌粟殼(五分,去除花萼,用蜂蜜炒過)、乾薑(六分,炮製過)、陳皮(五分)、訶子皮(七分,煨過,去核)。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煮後服用,或者用白開水調服也可以。如果空腹服用一劑,效果不明顯就減半再服用一劑,即可痊癒。

[羅] 養臟湯,可治療成人、兒童腸胃虛弱,冷熱不調,臟腑受寒,拉赤白痢疾,或大便帶膿血,像魚腦一樣,裡急後重,肚臍腹部疼痛,日夜不停,胸膈悶塞,兩肋脹滿,完全不想吃飯,以及脫肛下墜、酒毒濕毒便血等,各種藥物治療無效的症狀,都適合服用。

人參、當歸(各六錢)、木香(一兩四錢)、肉桂(八錢)、肉豆蔻(用麵包裹,煨過,半兩)、白芍藥(一兩二錢)、甘草(炙過,六錢)、白朮(六錢)、罌粟殼(用蜂蜜炙過,三兩)、訶子皮(去核,一兩二錢)。

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二大錢,用水煎煮後濾去藥渣,飯前溫服。老人、孕婦、小孩突然腹瀉,可立即服用,立即見效。服用此藥時,應忌酒、麵食、生冷、魚腥、油膩食物。如果臟腑滑利,夜間經常腹瀉無法痊癒,可以加入附子四片,煎煮此藥服用,效果神奇,難以盡述。

[《保》] 治療腹瀉痢疾膿血,甚至脫肛者,可使用地榆芍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