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9)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9)
1. 泄瀉
〔丹〕,固腸丸
樗皮(四兩),滑石(二兩),
上為末,粥丸。(丹溪云:固腸丸性燥,若滯氣未盡者,不可遽用。)
〔《保》〕,訶子散,治泄久,腹痛漸已,瀉下漸少,宜此藥止之。
訶子(一兩,半生半熟),木香(半兩),甘草(二錢),黃連(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以白朮芍藥湯調下。如止之不已,宜因其歸而送之,於訶子散內加厚朴一兩,竭其邪氣也。虛滑久而不止者,多傳變為痢。太陰傳少陰,是為鬼邪,先以,厚朴枳實湯,防其傳變。
厚朴,枳實(各一兩),訶子(一兩,半生半熟),木香(半兩),黃連(二錢),甘草(炙,二錢),大黃(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或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以上皆治熱滑瀉。)
〔丹〕,補脾丸
白朮(半兩),白芍藥(二錢),
上為細末,飯丸。冬月去芍藥,加肉豆蔻、澤瀉服之。又不止者,於內加飛礬一錢半。氣痢,,訶黎勒散,主之。
訶黎勒(十枚,煨)
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林億云:疑非仲景方也。)
〔垣〕,扶脾丸,治脾胃虛寒,腹中痛,溏泄無度,飲食不化。
白朮,茯苓,甘草(炙),訶子皮,烏梅肉(各二錢),紅豆,乾薑,肉桂(各半錢),麥櫱,神麯(炒。各四錢),陳皮(一錢),半夏(二錢),
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水食前下。(一方加藿香一錢。)
治痢久臟腑虛滑,去積不已,用,蒼朮湯,下桃花丸。
蒼朮(二兩),防風(一兩),
上銼,水一碗,煎至一大盞,下桃花丸或赤石脂丸,小便利則安。(桃花丸即滯下門桃花湯為丸,赤石脂、乾薑二味是也。)
〔《衍》〕有一人,病大腸寒清,小便精出,諸熱藥服及一斗二升未效。後教服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錢,同為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空心及食前米飲下五七十丸,終四劑遂愈。
〔《本》〕治脾胃不和,泄瀉不止,諸藥不效,,訶子丸,。
訶子皮,川薑,肉豆蔻,龍骨,木香,赤石脂,附子(各等分)
上細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治大腸泄瀉。
赤石脂(制),禹餘糧(各四錢,制)
上銼碎。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孫〕治氣虛傷冷,暴作水瀉,日夜二三十行,腹痛不止,夏月路行,,備急朝真丹,。用硫黃一兩半,研令極細;枯白礬五錢,同細研勻,水浸蒸餅,去水和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溫米飲鹽湯下。(以上止寒泄。)治暴水泄不止。
肉豆蔻(三個,用濕麵裹之,置火內煨令面焦,去面。丹溪云:肉豆蔻屬金、屬土,溫中補脾為有力。日華子稱其下氣,以脾胃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非若香附、陳皮之駃泄。)
白話文:
[泄瀉]
[丹溪]:固腸丸
配方:樗樹皮(四兩)、滑石(二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粥做成藥丸。 (丹溪說:固腸丸藥性燥熱,如果體內還有未消化的積滯,不宜立即使用。)
[《保命集》]:訶子散
適用情況:治療腹瀉日久,腹痛逐漸減輕,但腹瀉次數慢慢減少的狀況,可以使用此藥來止瀉。 配方:訶子(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熟用)、木香(半兩)、甘草(二錢)、黃連(三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用白朮芍藥湯調服。如果止瀉效果不佳,可以考慮將病邪引導出去,在訶子散的基礎上加入厚朴一兩,來耗竭體內的邪氣。 對於因虛弱導致的長期腹瀉,常常會轉變為痢疾。如果病邪從太陰經傳到少陰經,屬於病情嚴重的鬼邪,應該先用厚朴枳實湯來預防病情惡化。 厚朴枳實湯配方:厚朴、枳實(各一兩)、訶子(一兩,一半生用一半熟用)、木香(半兩)、黃連(二錢)、甘草(炙,二錢)、大黃(三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或五錢,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渣後溫服。(以上這些藥方都是治療因熱邪引起的腹瀉。)
[丹溪]:補脾丸
配方:白朮(半兩)、白芍藥(二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飯做成藥丸。 用法:冬季去除白芍藥,加入肉豆蔻、澤瀉服用。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可以再加入飛礬一錢半。 對於氣痢,可以用訶黎勒散來治療。 訶黎勒散配方:訶黎勒(十枚,煨過)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劑。 用法:用粥水送服,一次性服下。(林億認為:這個方子可能不是張仲景的方子。)
[李杲]:扶脾丸
適用情況:治療脾胃虛寒,腹中疼痛,腹瀉不止,消化不良。 配方:白朮、茯苓、甘草(炙)、訶子皮、烏梅肉(各二錢),紅豆、乾薑、肉桂(各半錢),麥芽、神曲(炒,各四錢),陳皮(一錢),半夏(二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荷葉包裹燒熟的米飯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水在飯前送服。(有的人會在此方中加入藿香一錢。)
治療痢疾日久,臟腑虛弱,積滯不去的情況,用蒼朮湯,配合桃花丸
配方:蒼朮(二兩),防風(一兩) 做法: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一大盞,服用後再配合桃花丸或赤石脂丸,小便通暢後就沒有問題了。(桃花丸就是滯下門的桃花湯做成的丸藥,桃花湯的主要成分是赤石脂、乾薑。)
[《衍義》]:
有一個人,患有大腸虛寒,導致小便時精液流出,服用了很多溫熱的藥物,共一斗二升都沒有效果。後來有人教他服用赤石脂、乾薑各一兩,胡椒半錢,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空腹和飯前用米湯送服五七十丸,服用了四劑就痊癒了。
[《本草衍義》]:訶子丸
適用情況:治療脾胃不和,腹瀉不止,各種藥物都無效的情況。 配方:訶子皮、川薑、肉豆蔻、龍骨、木香、赤石脂、附子(各等分)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糊狀物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米湯送服。
赤石脂禹餘糧湯
適用情況:治療大腸腹瀉。 配方:赤石脂(制過)、禹餘糧(各四錢,制過) 做法:將上述藥材切碎。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去渣後溫服。
[孫思邈]:備急朝真丹
適用情況:治療因氣虛受寒,突然發作的水瀉,一天腹瀉二三十次,腹痛不止,夏天在路上行走時容易發生。 配方:硫黃一兩半,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枯白礬五錢,一同研磨均勻,用浸泡過水的蒸餅,去除水分,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用朱砂做外衣。 用法: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米湯或鹽湯送服。(以上是治療寒性腹瀉。)
治療突然發生、止不住的水瀉:
配方:肉豆蔻(三個,用濕麵包裹,放在火中煨烤至麵皮焦黃,去除麵皮)。 (丹溪說:肉豆蔻屬金屬土,有溫中健脾的功效,力量很強。日華子認為它能下氣,是因為脾胃得到補養而能正常運作,氣自然就下降了,不像香附、陳皮那樣快速地使氣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