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3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38)

1.

人參入手太陰,補陰中之陽者也。蘆則反是,大瀉太陰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經曰:怒則氣逆。因怒逆肝木,乘火侮肺,故呃大作而神昏。參蘆善吐,痰盡則氣降而火衰,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麻黃髮汗,節能止汗;谷屬金,糠之性熱;麥屬陽,麩之性涼。

先儒謂物物具太極,學者不可不觸類而長,引而伸之也。

〔無〕凡吐利後多作噦,此由胃中虛、膈上熱故噦。或至八九聲相連,於氣不回,至於驚人者。若傷寒久病,得此甚惡,《內經》所謂壞府者是也。

上吐利後噦,即丹溪治趙立道與陳擇仁二人噦,皆於滯下得之之類,六脈大豁,用參、術而愈是也。予長兄九月得滯下,每夜五十餘行,嘔逆,食不下。五六日後加呃逆,與丁香一粒噙之立止。但少時又至,遂用黃連瀉心湯加竹茹飲之,呃雖少止,滯下未安。如此者十餘日,遂空心用御米殼些少澀其滑;日間用參、朮、陳皮之類補其虛。

自服御米殼之後,呃聲漸輕,滯下亦收而安。

〔仲〕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小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噦數,譫語。(方見下利中。)

〔丹〕超越陳氏,二十餘歲,因飽後奔走數里,遂患噦病,但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晚發熱。如此者二月,脈澀數。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汙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

〔無〕噦而心下堅痞眩悸者,以膈間有痰水所為。

〔丹〕洪孺人,年二十六歲,夏月因事為長上所阻,怒氣折郁不得舒,須臾就浴,湯熱不可近,怒氣復增,就悶絕昏倒。乃以衣遮掩就房,須臾咳逆大作,每一聲必渾身為跳躍,仍復昏悶,凡三五息一作,脈不可診。予曰:此膈上有痰逆,為怒氣所郁,痰熱相搏,氣不得降而逆,非吐則不可。

是時夜半,又事出倉卒,適有人參蘆二兩在彼,濃煎飲之,大吐稠痰二升許,通體得汗,困睡半夜而安。(此即前呃逆論所言者,自此詳細,故重出之。)燥痰不出者,用蜜水吐之。

〔世〕噦聲頻密相連者為實,可治。若半時噦一聲者為虛,難治,多死在旦夕。

〔仲〕噦逆者,,陳皮竹茹湯,主之。

陳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五服。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陳皮湯主之。(方見嘔吐門。)

〔《本》〕又方

枳殼(五錢),木香(一分),

上細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未可,再與。

〔孫〕治諸呃噫。陳皮二兩,湯浸去穰銼,以水一升,煎之五合,通口服。頃刻,更加枳殼一兩,去穰炒,同煎之。

白話文:

人參的作用歸屬於足太陰脾經,它的功能是補益陰氣中的陽氣。蘆根則相反,它會大量瀉泄太陰的陽氣。女子如果突然大怒,會導致氣往上衝。肝臟主導情緒中的怒,肺臟主導呼吸之氣,經典醫書說:「怒則氣逆。」這是因為憤怒使肝氣逆亂,肝木之氣會藉著火性來侵犯肺,所以會導致頻繁的呃逆,甚至神志不清。人參和蘆根有催吐的作用,如果能將痰吐出,那麼逆亂的氣就會下降,火氣也會衰減,肺氣便能恢復正常,胃氣也會調和而痊癒。麻黃能發汗,但適量使用也能止汗;穀物屬金,穀糠的性質是熱的;麥屬陽,麥麩的性質是涼的。

前代的學者認為,萬事萬物都包含陰陽,學習醫學的人應該由此類推,觸類旁通。

無名氏:凡是嘔吐或腹瀉之後,經常會出現呃逆,這是因為胃氣虛弱,膈上又有熱氣所導致。有時呃逆會連續發生八九次,氣都不能回順,甚至會令人驚恐。如果是傷寒或久病的人出現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好的,《內經》所說的「壞府」就是指這種狀況。

上面提到的嘔吐、腹瀉後出現呃逆,就像丹溪治療趙立道和陳擇仁二人的呃逆一樣,都是因為痢疾所引起的。他們六脈都非常空虛,使用人參和白朮後才痊癒。我的哥哥在九月時得了痢疾,每天晚上腹瀉五十多次,還嘔吐,吃不下東西。五六天後又加上呃逆,給他含服一粒丁香,呃逆立刻停止,但過不久又會發作。於是改用黃連瀉心湯加上竹茹給他服用,呃逆雖然稍微減少,但痢疾仍未好轉。這樣過了十多天,我讓他空腹服用少量御米殼來收斂滑脫,白天則用人參、白朮、陳皮等藥物來補養虛弱的身體。

自從服用御米殼之後,呃逆聲就逐漸減輕,痢疾也痊癒了。

仲景:呃逆而且腹脹,要觀察其發作的前後情況,了解是哪個部位的功能失常,疏通它就能痊癒。

小承氣湯能治療大便不通、呃逆頻繁、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藥方在下利篇中。)

丹溪:陳超越,二十多歲,因為飽餐後走了數里路,就患上了呃逆的疾病,只要吃東西就會連續呃逆上百聲,半天都停不下來,但喝了酒或湯就不會發作,到了晚上還會發熱。這樣持續了兩個月,脈象澀而快。我認為這是血進入氣中的問題,用桃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排出數次污血後就減輕了。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上丁香服用,十天就痊癒了。

無名氏:呃逆而且心下痞硬、眩暈心悸的人,是因為膈間有痰水所導致。

丹溪:洪孺人,二十六歲,夏天因為一些事情被長輩阻止,怒氣鬱結而無法舒發,立刻去洗澡,但因為水太熱而無法靠近,怒氣更加上升,就昏倒了。於是讓人用衣服遮蓋著她,將她移到房間,不久之後就開始劇烈的咳嗽和呃逆,每呃逆一聲,全身都會跳動一下,接著又會陷入昏迷,大約三五次呼吸就會發作一次,脈象也無法診斷。我說:「這是因為膈上有痰逆,又被怒氣所鬱積,痰熱互相搏擊,氣無法下降而逆行,不吐出來是不行的。」

當時已經是半夜,事情又很緊急,剛好有人參蘆二兩在旁邊,就濃煎給她喝,結果吐出兩升左右的濃稠痰液,全身發汗,然後疲倦地睡了半個晚上就痊癒了。(這就是前面說過的關於呃逆的論述,這裡更加詳細地說明,所以再次提到。)如果痰太乾燥難以吐出,可以用蜜水來催吐。

世醫:呃逆聲頻繁而且連續的是實證,可以治療。如果呃逆聲半天才出現一次,則是虛證,很難治療,通常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仲景:呃逆,可以使用陳皮竹茹湯來治療。

陳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參(一兩)

以上六味藥,用水一斗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五次。

乾嘔呃逆,如果手腳冰冷,可以使用陳皮湯來治療。(藥方在嘔吐篇中。)

《本草》:又一藥方:

枳殼(五錢),木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開水調服。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再服。

孫真人:治療各種呃逆:用陳皮二兩,用水浸泡去除白色內膜,切碎,用水一升煎煮至五合,一口氣喝完。片刻後,再加入炒過的枳殼一兩(去白色內膜)一起煎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