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四·肝膽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肝膽部 (1)

1. 脅痛

〔丹〕肝木氣實,肝火盛而脅痛者,當歸龍薈丸,為瀉肝火要藥。脅痛甚者,用生薑自然汁,吞下龍薈丸,以肝火盛也。(龍薈丸方見治法門肝實條。)

經云:肝氣實則怒。又云:肝痛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善怒。龍薈丸治肝實脅痛,其人氣收者,善怒是也。甚則用薑汁吞下。經云:風木淫勝,治以辛涼是也。

壽四郎右脅痛,小便赤少,脈少弦不數,此內有陳久積痰飲,因外感風寒所遏,不能宣散,所以作痛。與龍薈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細嚼薑片,以熱湯下,服後脅痛已安,小便尚赤少,再與:

白話文:

肝氣過盛,導致肝火旺盛,出現脅痛的,可以用當歸龍薈丸來瀉肝火。疼痛嚴重的,可以用生薑汁送服龍薈丸,因為肝火盛。經書上說,肝氣實則容易發怒。又說,肝痛會連著兩側肋骨下方疼痛,一直延伸到小腹,且容易發怒。龍薈丸治療肝實脅痛,這種人氣收斂,容易發怒。嚴重的話,可以用薑汁送服。經書上說,風木過盛,可以用辛涼來治療。

壽四郎右側肋骨下方疼痛,小便量少且顏色偏紅,脈象少而弦,不數,這是由於體內有陳舊積痰飲,因外感風寒所致,無法宣散,所以疼痛。給他服用龍薈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細嚼薑片,用熱湯送服,服後肋骨下方疼痛已緩解,小便仍然量少且顏色偏紅,再給他服用:

白朮(三錢),陳皮,芍藥(各二錢),木通(一錢半),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上姜三片,煎熱飲之。

一婦人脾疼,帶脅痛,口微干,問已多年。時尚秋,用悲哀加川芎、乾葛、青皮、木通,下蘆薈丸二十粒。

章宅張郎氣痛,自右脅時作時止,脈沉而弦,小便時有赤色,吞酸,喜嘔,出食,此濕痰在脾肺間,所以肝善乘之。小柴胡湯去黃芩,加川芎、白朮、木通、芍藥、滑石、生薑煎湯,下保和丸三十五粒。

白話文:

白朮三錢,陳皮、芍藥各二錢,木通一錢半,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將上面這些藥材加三片薑,煎煮後熱飲。

一位婦女脾臟疼痛,伴隨肋骨疼痛,口略微乾燥,說已經好多年了。當時正值秋季,用悲哀加川芎、乾葛、青皮、木通,並服用蘆薈丸二十粒。

章宅的張郎氣痛,從右肋骨處時發時止,脈象沉而弦,小便偶爾有紅色,吞酸,想吐,吃不下東西,這是濕痰停滯在脾肺之間,所以肝臟容易乘虛而入。用小柴胡湯去掉黃芩,再加入川芎、白朮、木通、芍藥、滑石,用生薑煎湯服用,並服用保和丸三十五粒。

一婦人氣暈,兩脅胸背皆痛,口乾。

青皮,半夏(五錢),白朮,黃芩,川芎(三錢),木通(二錢半),陳皮(二錢),桔梗(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分六帖,煎熱服。又: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加吳茱萸、炒黃連。

〔《本》〕治因驚傷肝,脅骨里疼痛不已,,桂枝散,。

枳殼(一兩,小者),桂枝(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白話文:

一位婦女突然昏厥,兩側肋骨、胸部和背部都疼痛,口渴。

用青皮、半夏(五錢)、白朮、黃芩、川芎(三錢)、木通(二錢半)、陳皮(二錢)、桔梗(二錢)、甘草(炙,五分)

將以上藥材分成六帖,煎煮熱服。

另外,如果肋骨下方有食積塊,像一條東西扛在上面,可以加入吳茱萸、炒黃連。

《本經》記載:治療因驚嚇導致肝氣受損,肋骨內疼痛不止,可以用桂枝散。

枳殼(一兩,用小顆粒的)、桂枝(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調服。

〔潔〕,勻氣散,專治脅痛。

山梔,熟地,茯苓,細辛,桂心,川芎(各等分)

上研為末,加羊脂煎服。

〔《本》〕治脅下疼痛不可忍,兼治肺弱,,芎葛湯。

川芎,乾葛,桂枝,細辛,枳殼,人參,芍藥,麻黃,防風(各半兩),甘草(二錢)

白話文:

「潔」方,用勻氣散治脅痛。方劑為山梔、熟地、茯苓、細辛、桂心、川芎等量,研末後用羊脂煎服用。

《本草》記載,若脅下疼痛難忍,同時伴有肺虛,可用芎葛湯治療。方劑為川芎、乾葛、桂枝、細辛、枳殼、人參、芍藥、麻黃、防風各半兩,甘草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日三服。有汗避風。

治脅下風氣作塊寒疝,發則連小腹痛湊心。其積屬肝,在右脅下,故病發,則右脅手足頭面昏痛,不思飲食。

乾葛(一兩),麻黃(二分),附子(一個),川芎,防風,當歸,枳實,芍藥,桂枝,羌活,甘草(各四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服,日三。有汗避風。

治脅痛如前。兼去手足枯悴,,薏苡仁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盞,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一天服用三次。出汗後要避風。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脅下風氣導致的腫塊,以及寒疝,發作時會連帶小腹疼痛,並感到胸口悶痛。這些積聚屬於肝臟,位於右脅下,因此病發時,右脅、手足、頭面都會昏痛,而且不想吃東西。

將乾葛一兩、麻黃二分、附子一個、川芎、防風、當歸、枳實、芍藥、桂枝、羌活、甘草各四錢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服用。一天服用三次。出汗後要避風。

這個方子也用於治療脅痛,跟之前一樣,還可以治療手足枯瘦,可以使用薏苡仁丸。

薏苡仁(一兩),石斛(用細者,二錢),附子(半兩),牛膝,生地黃(各三錢),細辛,人參,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半兩),甘草,桃仁(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吞下,食前,日三服。丸子食前,煮散食後,相兼服為佳。治悲哀煩惱傷肝氣,至兩脅骨疼,筋脈緊,腰腳重滯,兩股筋急,兩脅牽痛,四肢不能舉,漸至脊膂攣急。此藥大治脅痛,,枳殼煮散,。

白話文:

薏苡仁一兩,石斛(用細的,二錢),附子半兩,牛膝,生地黃各三錢,細辛,人參,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半兩,甘草,桃仁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粒,用酒送服,飯前服用,一天三次。丸子飯前服用,枳殼煮散後飯後服用,效果更佳。主治因悲哀煩惱傷肝氣導致的兩肋骨疼痛,筋脈緊繃,腰腿沉重,大腿筋緊,兩肋牽扯疼痛,四肢抬舉困難,逐漸發展到脊背肌肉痙攣。此藥對治療脅痛效果顯著,可與枳殼煮散同服。

枳殼(四兩,先煎),細辛,桔梗,防風,川芎(各二兩),葛根(一兩半),甘草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棗同煎至七分,去渣,空心食前溫服。

右肝虛脅痛,經所謂木不及,病中清,胠脅痛是也。中清,謂中有寒也。熱實脅痛,當歸龍薈丸是也。

〔仲〕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緊,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錢),附子(二枚,炮),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更進一服。

白話文:

將枳殼四兩先煎,細辛、桔梗、防風、川芎各二兩,葛根一兩半,甘草,一起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半水,加入薑棗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飯前溫熱服用。

這個方子適用於肝虛脅痛,也就是經書中所說“木不及,病中清,胠脅痛”。“中清”指的是體內有寒氣。若是熱實脅痛,則應該服用當歸龍薈丸。

如果脅下偏痛,發熱,脈象弦緊,這是寒症,應該用溫藥治療,適合服用大黃附子湯。

大黃三錢,附子兩枚(炮製),細辛二兩,用水五升煎煮至二升,分三次溫熱服用。體質強健者可以煎煮至二升半,分三次溫熱服用。服藥後,可適當活動,如行走四五里,再服用一次。

〔垣〕,神保丸,治心膈痛,腹痛血痛,腎氣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

木香(二錢半),胡椒(二錢半),巴豆(十枚,去皮心膜,研),乾蠍(七枚)

上四味共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麻子大,亦用硃砂為衣。每服五丸。心膈痛,柿蒂燈心湯下。腹痛,柿蒂煨薑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腎氣脅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湯下。宿食不消,茶酒任下。

白話文:

「垣」方,用神保丸治療心膈疼痛、腹痛、血痛、腎氣脅下痛、大便不通、氣噎、宿食不消。方劑由木香、胡椒、巴豆(去皮心膜,研磨)、乾蠍四味藥材研末,以湯浸蒸餅製成如麻子大小的丸藥,並以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五丸。心膈痛時,以柿蒂燈心湯送服;腹痛時,以柿蒂煨薑湯送服;血痛時,以炒薑醋湯送服;腎氣脅下痛時,以茴香酒送服;大便不通時,以蜜湯調和檳榔末一錢送服;氣噎時,以木香湯送服;宿食不消時,則可用茶或酒送服。

許學士云:沈存中《良方》載:頃在建陽,醫者王琪言,諸氣唯膀胱脅下痛,最難治,謂神保丸能治之。熙寧中病項筋骨痛,諸醫皆作風治之,數月不瘥,乃流入於背膂,又臂攣痛甚苦,憶琪語有證,乃合服之,一服而瘥,再發又一服,立效。

〔潔〕煮黃丸,治脅下痃癖痛,如神。(方見內傷飲食。)

〔丹〕控涎丹,治一身氣痛及脅走痛。痰挾死血,加桃仁泥。凡脅痛有痰流注,二陳加南星、川芎、蒼朮。實者,控涎丹下之。

〔《本》〕治男子兩脅疼痛。枳實散,。

白話文:

許學士說:沈存中在《良方》中記載:曾經在建陽,醫生王琪說,各種氣痛之中,唯膀胱脅下疼痛最難治,他認為神保丸能治療它。熙寧年間,我患了項筋骨疼痛,許多醫生都認為是風邪所致,治療了幾個月都沒好轉,病症又蔓延到背部脊柱,手臂也攣縮疼痛,十分痛苦。我記起王琪的話,覺得症狀吻合,就服用神保丸,服下第一劑就見效,再次發作又服用一劑,立即見效。

〔潔〕[煮黃丸],治療脅下痃癖疼痛,如同神效。(方劑見內傷飲食。)

〔丹〕[控涎丹],治療全身氣痛以及脅肋疼痛。如果伴有痰濁挾雜瘀血,則添加桃仁泥。凡是脅痛伴有痰液流注的,用二陳湯加南星、川芎、[蒼朮]。如果是實證,則服用控涎丹瀉下。

〔《本》〕治療男子兩脅疼痛,用[枳實散]。

枳實(一兩),白芍藥(炒),雀腦芎,人參(各半兩)

上細末,薑棗湯調二錢,酒亦得,食前,日三服。

〔東〕,調中順氣丸,治三焦痞滯,水飲停積,脅下虛滿,或時刺痛。

木香,白豆蔻(去殼),青皮(炮),京三稜(炮。各一兩),陳皮,大附子(各二兩),半夏(湯炮七次,一兩),縮砂(去殼),檳榔,沉香(各半兩)

上為末,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漸加六十丸,食後,陳皮湯送下。

白話文:

枳實一兩,炒白芍藥半兩,雀腦芎半兩,人參半兩,研成細末,用薑棗湯或酒調服二錢,每日三次,飯前服用。此方名為「調中順氣丸」,主治三焦痞滯、水飲停積、脅下虛滿、偶爾刺痛等症。

另外,木香、白豆蔻(去殼)、青皮(炮製)、京三稜(炮製,各一兩)、陳皮、大附子(各二兩)、半夏(湯炮七次,一兩)、縮砂(去殼)、檳榔、沉香(各半兩),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逐漸增加到六十丸,飯後用陳皮湯送服。

沉香導氣散,治一切氣不升降,脅肋痞塞。

沉香(二錢半),人參(五錢),檳榔(二錢半),白朮,烏藥,麥糵(炒),神麯(炒),紫蘇葉,大腹皮(炒),厚朴(制。各一兩),訶子皮(炮,半兩),香附(炮,一兩半),薑黃,橘紅,甘草(各四兩),京三稜(二兩),廣朮(炮,四兩),益智(二兩),紅花(四兩)

白話文:

沉香導氣散用於治療各種氣機升降失調、胸脇脹滿不適的病症。藥方包括沉香、人參、檳榔、白朮、烏藥、麥芽、神麴、紫蘇葉、大腹皮、厚朴、訶子皮、香附、薑黃、橘紅、甘草、京三稜、廣朮、益智、紅花等藥材。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沸湯點服。

丹溪云:脅痛有死血者,桃仁、紅花、川芎之類是也。若跌撲脅痛者,亦為汙血流歸脅下而痛,東垣復元活血湯之類是也。治法見攧撲傷損門。

運氣脅痛者,鄉境皆病脅痛也,其證有二:

其一,風木助肝氣實而痛。經云:厥陰所至為脅痛。又云: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兩脅,裡急支滿。又云:少陽司天之政,初之氣,風勝乃搖,候乃大溫,其病脅痛,治以涼劑得痊也。

其二,燥金攻肝虛而痛。經云:少陽所至為脅痛。又云: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脅痛。又云:少陰司天,地乃燥,淒滄數至脅痛,善太息。又云: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脅痛,治以溫劑得痊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飯前用沸水沖服。丹溪認為,肋骨疼痛伴隨瘀血的,可用桃仁、紅花、川芎等藥物治療。如果是跌打損傷引起的肋骨疼痛,也是因為瘀血流到肋骨下方造成的,可用東垣的復元活血湯等藥物治療,治療方法可參考跌打損傷篇。

如果肋骨疼痛是因氣運造成的,那麼當地的人都會患有肋骨疼痛,其病症有兩種:

第一種是風木助長肝氣而導致疼痛。經書記載:厥陰經所過之處會出現肋骨疼痛。又記載:厥陰經位於泉穴,風邪侵襲就會導致民眾兩側肋骨疼痛,腹部脹滿。又記載:少陽經主宰天地運行,初春之氣,風邪旺盛就會導致搖晃,天氣變熱,就會出現肋骨疼痛,可以用涼性的藥物治療。

第二種是燥金克制肝氣而導致疼痛。經書記載:少陽經所過之處會出現肋骨疼痛。又記載:陽明經主宰天地運行,燥氣下降,肝氣上逆就會導致肋骨疼痛。又記載:少陰經主宰天地運行,地氣乾燥,就會導致反覆出現肋骨疼痛,並容易嘆氣。又記載:如果木氣不足,燥氣就會盛行,民眾就會出現中清氣虛,肋骨疼痛,可以用溫性的藥物治療。

〔丹〕咳嗽脅痛方。二陳湯加南星,多香附、青皮、青黛、薑汁。

《內經》灸刺脅痛有三法:

其一取肝。經云: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小腹,善怒,取其經,厥陰與少陽。又云: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是也。

其二取膽絡。經云:邪客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其病不已,復刺如法是也。

白話文:

治療咳嗽伴隨肋骨疼痛的方子:二陳湯加入南星,並增加香附、青皮、青黛的用量,再加入薑汁。

《內經》記載用灸法或針灸治療肋骨疼痛有三种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針對肝臟。經文中說,肝臟病變會導致兩側肋骨下疼痛,疼痛會蔓延至小腹,患者容易發怒,治療時要取厥陰和少陽經脈。經文中還說,邪氣入侵肝臟,就會導致兩側肋骨疼痛,患者感覺腹部寒冷,體內有瘀血,容易抽筋,有時腳還會腫脹,治療時要取行間穴引導氣血至肋骨下方,補三里穴溫暖胃部,取血脈穴散瘀血,取耳間青脈穴消除抽筋。

第二種方法是針對膽絡。經文中說,邪氣侵入足少陽經脈,會導致肋骨疼痛,患者無法休息,咳嗽並伴有汗出,治療時要刺足小趾和次趾指甲上與肉交接處各一針,不能休息,立即停止,汗出即止。咳嗽的患者,溫暖衣物並注意飲食,一天後即可痊癒。左邊疼痛刺右邊,右邊疼痛刺左邊。如果病症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按照此方法治療。

其三取心。經云:心手少陰脈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視虛實熱寒陷下,施補瀉疾留灸之法也。

〔《集》〕脅痛:懸鐘,竅陰(此二穴,左取右,右取左,竅陰出血妙。),外關,三里(此一穴正取。)

又法:支溝,章門,中封,陽陵泉(治閃挫。),行間(瀉肝怒氣。),期門(治傷寒後脅痛。)

治脅並胸痛不可忍:期門(四分。),章門(六分,灸七壯至七七壯。),行間,丘墟,湧泉

〔東〕胸脅痛:期門(沿皮三寸。),支溝,膽俞(沿皮半寸。),胸脅脹滿痛:公孫,三里,太衝,三陰交,腰脅痛,環跳,至陰,太白,陽輔

〔《撮》〕脅肋痛:支溝(透間使,瀉之,灸。),外關(透內關,如取支溝,不必再取外關。)

白話文:

第三種方法是取心。經書上說:手少陰心經生病的人,會出現眼睛發黃、肋骨疼痛的症狀,要根據虛實、寒熱、陷下等情況,採用補瀉、疾留灸等方法治療。

治療肋骨疼痛:懸鐘、竅陰(這兩個穴位,左邊取右邊,右邊取左邊,竅陰出血效果很好。),外關、三里(這個穴位正取。)

另外一種方法:支溝、章門、中封、陽陵泉(治療閃挫。),行間(瀉肝氣怒氣。),期門(治療傷寒後肋骨疼痛。)

治療肋骨和胸部疼痛難忍:期門(四分。),章門(六分,灸七壯至七七壯。),行間、丘墟、湧泉

治療胸脅疼痛:期門(沿皮三寸。),支溝、膽俞(沿皮半寸。),胸脅脹滿疼痛:公孫、三里、太衝、三陰交,腰脅疼痛,環跳、至陰、太白、陽輔

治療脅肋疼痛:支溝(透間使,瀉之,灸。),外關(透內關,如果已經取了支溝,就不需要再取外關。)

〔《通》〕脅痛:陽陵泉

〔《甲》〕脅下支滿,嘔吐逆,陽陵泉主之。腹中氣脹,嗑嗑不嗜食,脅下痛,陰陵泉主之。

〔仲〕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靈》〕合腋張脅者肺下,肺下則居賁迫肺,善脅下痛。青色粗理者肝大,肝大則逼胃迫咽,則苦膈中,且脅下痛。

凡脅骨偏舉者肝偏傾,肝偏傾則脅下痛。揭唇者脾高,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俱見本藏篇。)脾滿氣逆。(見喘條。)

白話文:

脅痛可用陽陵泉穴治療。脅下脹滿、嘔吐、逆氣,可用陽陵泉穴治療。腹中氣脹、食慾不振、脅下疼痛,可用陰陵泉穴治療。脈象弦緊的人,往往脅下拘緊疼痛,畏寒怕冷。腋窩張開,脅骨隆起,說明肺下虛弱,壓迫肺部,容易導致脅下疼痛。青色粗糙的舌苔代表肝臟腫大,肝臟腫大壓迫胃部和咽喉,會引起膈肌疼痛,以及脅下疼痛。脅骨偏向一側,表示肝臟偏斜,也容易導致脅下疼痛。嘴唇上翹代表脾臟位置高,脾臟位置高會牽扯到側脅,引起疼痛。脾臟積滿氣體,向上逆氣,也會導致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