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9)

1. 胎前腹痛

〔仲〕婦人懷胎,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兩)

上六味,杵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潔〕,地黃當歸湯,治婦人有孕胎痛。

當歸(一兩),熟地(二兩)

上為末,作一服,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去渣,頓服之。

〔仲〕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見虛勞。)

〔云〕,芎歸湯,治妊娠先患冷氣,忽心腹痛如刀刺。

川芎,人參,茯苓,桔梗,吳茱萸,當歸(各一兩),厚朴(制),芍藥(各二兩)

上㕮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氣下即安。

〔丹〕孫院君,因近喪冒惡氣,傷胎肚痛,手不可近,發熱,口中不思食。須安胎、散滯氣。

青皮(三錢),黃芩,芍藥(各二錢),歸尾(一錢半),川芎(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少)

分二帖。水三盞,先煎苧根二大片,至二盞,去苧根,入前藥同煎至一盞,熱服。

〔《大》〕治妊娠腹痛。用生地黃三斤,搗汁;酒一升,合煎減半,頓服,愈。

〔《脈》〕師曰:婦人有胎腹痛,其人不安,若胎病不動,欲知生死,令人摸之,如覆杯者則男;如肘頸參差起者女也。冷在何面,冷者為死,溫者為生。

白話文:

【胎前腹痛】

【仲】懷孕婦女如果腹部出現各種疼痛,可使用當歸芍藥散治療。

藥方如下: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朮四兩、澤瀉半斤、芎藭半斤(有的版本寫三兩)。

以上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量為方寸匕,以酒混合,一天三次。

【潔】地黃當歸湯,可用於治療懷孕婦女的胎痛。

藥方如下:當歸一兩、熟地二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作為一次服用量,加入三升水,煎煮至剩下一半,去渣後一次喝完。

【仲】婦女腹部疼痛,可以使用小建中湯來治療。(此方在虛勞部分有詳細介紹)

【雲】芎歸湯,可用於治療懷孕婦女原本就有寒氣,突然心腹劇痛如同被刀刺。

藥方如下:川芎、人參、茯苓、桔梗、吳茱萸、當歸各一兩,厚朴、芍藥各二兩。

將藥材切碎,加入九升水,煎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氣血順暢即可安穩。

【丹】孫院君因最近喪事接觸到惡氣,導致傷害胎兒,腹部劇痛,手都不敢碰,並且發燒,沒有食慾。需要安胎和散滯氣。

藥方如下:青皮三錢、黃芩、芍藥各二錢、歸尾一錢半、川芎一錢、木香五分、甘草(炙過,少量)。

分為兩帖,每帖加三盞水,先煎煮薴根兩大片,至剩兩盞時去掉薴根,再加入前面的藥材一起煎煮至剩一盞,趁熱服用。

【《大》】用於治療懷孕婦女腹部疼痛。使用生地黃三斤,搗碎成汁,與一升酒混合煎煮,待液體減少一半後,一次喝完。

【《脈》】醫生說:懷孕婦女如果腹部疼痛,身體不舒服,若胎兒未有異動,想判斷胎兒生死,可讓人用手摸腹部,如摸到像倒扣的杯子則是男孩;如摸到像手肘或脖子一樣凹凸不平則是女孩。哪一面冷就表示那邊的胎兒已死,溫暖的那一面則表示胎兒還活著。

2. 產後腹痛

〔《大》〕黑神散,治產後惡露不盡,心胸痞滿,臍腹撮痛,汙血諸疾。(方見婦人產後。)

〔丹〕產後三日,血塊痛,發熱。

五靈脂(略炒),牡丹皮,沒藥,滑石

上研細,分五帖。豆淋酒下之,食前。

馮宅產後發熱,腹中痛有塊,自汗惡寒,曾服,黑神散,。

白朮,芍藥(三錢),滑石(五錢),黃芩(二錢半),牡丹皮(二錢半),人參,川芎,歸尾,陳皮,荊芥(各一錢),乾薑(一錢),甘草(些)

〔云〕,卷荷散,治產後血上衝心,血刺血暈,腹痛惡露不快。

初出卷荷,紅花,當歸(各二兩),蒲黃(紙炒),牡丹皮(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酒調下一碗;或用童便調下,妙。

〔《大》〕治血瘕,痛無定處。

童便(三升),生地汁,生藕汁(各一升),生薑汁(二升)

上先煎三味,約三分減二,次下薑汁,慢火煎如稀餳,每取一合,溫酒調下。

治兒枕痛,乃血瘕也。用真蒲黃研細,調服二錢。如燥渴者,用新汲水調下。

〔丹〕治產後兒枕大痛,,黑白散,。

烏金石(醋煅七次,另研),寒水石(煅存性,為末)

上,各收之。服時各抄一錢半,米飲調下,痛止勿服,未止再服。

〔海〕四物加玄胡沒藥白芷湯,治產後敗血作痛。(方見婦人門。)

四物苦楝湯(方見腹痛),一方,治臍下痛不可忍,四物湯加玄胡索二錢半服之。

〔《大》〕,紫金丸,治產後臍下痛,即失笑散醋為丸是也。(五靈脂、蒲黃等分,醋丸服。)

立效散,治產枕痛不可忍,用五靈脂慢火炒令乾,為末。二錢,溫酒下,瘥。(產枕,即血枕也。)

〔丹〕產後惡露未盡,小腹作痛。

五靈脂,香附末

上合和醋為丸,甚者入留尖桃仁。(一方加蛤粉。)

〔《大》〕治產後血不盡,血痛悶方。取敗荷葉燒作灰,暖水和服;煮汁服亦良。又方,取亂髮如雞子大,灰汁洗淨燒為末,酒調服二錢。

治產後血瘕腹痛,及喉痹,熱因寒用。鐵稱錘鍛令通赤,焠酒中,候溫飲之。(丹溪法用焠醋中,使鼻聞其氣,妙。)

〔仲〕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大黃(二兩),桃仁(二十枚),虻蟲(二十個,炒,去足)

上三味為末,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云〕又方,療產後血結下不盡,腹中絞痛不止。

大黃(另浸),生地,當歸(各二兩半),川芎,芍藥,桂心(各一兩),甘草,黃芩(各二兩),桃仁(四十九個,制)

上切細,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大黃更煎一二沸,分三服。

桂心丸,治產後血氣不散,積聚成塊,上攻心腹。或成寒熱,四肢羸瘦,頭痛。

白話文:

產後腹痛

黑神散:治療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導致胸悶脹滿、肚臍周圍抽痛、以及其他與惡露相關的疾病。(這個方子在婦人產後相關的章節裡有記載。)

**丹方:**產後三日,出現血塊疼痛、發燒的狀況。

藥材:五靈脂(稍微炒過)、牡丹皮、沒藥、滑石。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分成五份。用豆淋酒送服,飯前服用。

馮姓婦女產後發燒,肚子裡有硬塊疼痛,自己出汗又怕冷,曾經服用黑神散。

(此處為另一藥方) 藥材:白朮、芍藥(各三錢)、滑石(五錢)、黃芩、牡丹皮(各二錢半)、人參、川芎、當歸尾、陳皮、荊芥(各一錢)、乾薑(一錢)、甘草(少量)。

卷荷散:治療產後血氣上衝心臟、血氣衝擊導致暈眩、腹痛、惡露排出不暢。

藥材:剛長出的卷荷葉、紅花、當歸(各二兩)、蒲黃(用紙包著炒過)、牡丹皮(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溫酒調和送服,或用童便調和送服,效果更好。

治療血瘕(腹中結塊)導致的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

藥材:童便(三升)、生地汁、生藕汁(各一升)、生薑汁(二升)。 製法:先將童便、生地汁、生藕汁三味藥材一起煎煮,煮至剩約三分之一,再加入薑汁,用小火慢慢煎煮成稀粥狀。每次取一合,用溫酒調和送服。

治療兒枕痛(產後腹中瘀血導致的疼痛),屬於血瘕的一種。用純正的蒲黃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水調和送服。如果感到口渴,用新汲取的水調和送服。

**丹方:**治療產後兒枕痛非常劇烈,使用黑白散。

藥材:烏金石(用醋煅燒七次,另外磨成粉)、寒水石(煅燒後保存其藥性,磨成粉)。 製法:將以上藥材分別收好。服用時,每次各取一錢半,用米湯調和送服。疼痛停止就不要再服用,如果還痛就繼續服用。

四物加玄胡沒藥白芷湯:治療產後瘀血引起的疼痛。(這個方子在婦人相關的章節裡有記載。)

四物苦楝湯:(這個方子在腹痛相關的章節裡有記載),另一個方子是治療肚臍下方疼痛難忍,使用四物湯加入玄胡索二錢半服用。

紫金丸:治療產後肚臍下方疼痛,其實就是失笑散用醋做成的藥丸。(五靈脂、蒲黃等量,用醋製成藥丸服用。)

立效散:治療產後兒枕痛非常劇烈,用五靈脂小火炒乾,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病就好了。(兒枕,其實就是血枕,指因瘀血導致的疼痛。)

**丹方:**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小腹作痛。

藥材:五靈脂、香附末。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用醋製成藥丸,情況嚴重者可以加入去尖的桃仁。(另一個方子加入蛤粉。)

治療產後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血氣不暢導致悶痛。 方法:取敗荷葉燒成灰,用溫水調和服用;或煮汁服用效果也很好。另一個方法是,取亂頭髮像雞蛋大小,用灰汁洗淨後燒成灰,用酒調和送服二錢。

治療產後血瘕引起的腹痛,以及喉痹(喉嚨腫痛),屬於熱症卻要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將鐵稱錘燒紅,放入酒中,等酒溫熱後飲用。(丹溪的方法是用醋淬火,使鼻子聞到醋的氣味,效果更好。)

**張仲景的方法:**產婦腹痛,應該使用枳實芍藥散。如果沒有好轉,說明腹中有乾血附著在肚臍下方,應該使用下瘀血湯治療,這個方子也適用於月經不順。

藥材:大黃(二兩)、桃仁(二十枚)、虻蟲(二十個,炒過,去除腳)。 製法: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做成四顆藥丸。用一升酒煎煮一顆藥丸,取八合,一次性服用。新排出的瘀血像豬肝一樣。

另一個方子:治療產後血塊凝結,沒有完全排出,腹中絞痛不止。

藥材:大黃(另外浸泡)、生地、當歸(各二兩半)、川芎、芍藥、桂心(各一兩)、甘草、黃芩(各二兩)、桃仁(四十九個,處理過)。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七升煮,煮至剩二升半,再將大黃加入煎煮一兩次,分三次服用。

桂心丸:治療產後血氣不散,積聚成塊,向上衝擊心腹。或者引起寒熱,四肢消瘦,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