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10)

1. 產後腹痛

青皮,乾漆(炒煙盡,各七錢),沒藥,檳榔,當歸,桂心,赤芍,牡丹皮(各五錢),大黃,桃仁(去皮尖),鱉甲(醋炙),厚朴(制),三稜(煨),玄胡索(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

〔《保》〕治血暈血結,或聚於胸中,或偏於小腹,或連於脅肋。四物湯四兩,倍當歸、川芎,加鬼箭、紅花、玄胡各一兩,同為粗末,加四物煎,調,沒藥散,服之。

虻蟲(二錢,去翅足,炒),水蛭(一錢,炒),麝香(少),沒藥

上為末,入前藥調服,血下痛止,只服一服。

〔仲〕產後腹中疼痛,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方見產後血弱。)

〔《衍》〕一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臍下脹滿,手不得犯,此寒疝也。醫將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也。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張仲景羊肉湯。少減,作二服,遂愈。

〔仲〕,內補當歸建中湯,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氣,或苦少腹中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產後一月,日得服四五劑為善,令人強壯。

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一日令盡。若大虛,加飴糖六兩,湯成內於火上暖令飴消。若去血過多,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湯成,內阿膠服之。

〔云〕產後六七日,忽然臍腹痛,皆因呼吸冷氣乘虛入客於血分,宜服當歸建中湯。(方見上。)

〔《大》〕,獨聖湯,治產後腹痛。

當歸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云〕治產後惡物不盡,腹內疼痛。產後常服此,妙。

生地,當歸(並略炒,各一兩),生薑(五錢,細切,新瓦炒,令焦黑)

上為細末,姜酒調二錢服。

〔《大》〕治產後血塊痛。

熟地(一斤),陳生薑(半斤)

上拌勻,同炒乾為末。每服一錢,酒調,產後以烏梅湯下之。

〔仲〕產後腹痛,煩滿不得臥,以,枳實芍藥散,主之。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研末)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產後腹痛,服枳實芍藥散不愈者,宜下瘀血湯主之。(方見敗血條。)

〔仲〕產後七八日,無太陽症,少腹堅痛,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即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裡,結在膀胱也。(大承氣湯方見傷寒。)

〔《山》〕兒枕痛。用隔年蟹殼燒灰,酒下。

〔丹〕,局方五積散,治產後余血作痛。

以蒼朮為君,麻黃為臣,厚朴、枳實為使。雖有當歸、芍藥之補血,僅及蒼朮三分之一。不思產後之婦,有何寒邪,血氣未充,似難發汗,借曰藥性溫和,可以推陳致新,豈可用麻黃之悍,附以蒼朮、枳、樸之散乎?虛而又虛,禍不旋踵矣。

白話文:

產後腹痛

處方一:

青皮、炒過的乾漆(去掉煙,各七錢),沒藥、檳榔、當歸、桂心、赤芍、牡丹皮(各五錢),大黃、桃仁(去皮尖)、醋炙鱉甲、製厚朴、煨過的三稜、玄胡索(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溫熱的酒送服。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產後血暈、血瘀,瘀血可能聚集在胸中、偏於小腹,或者連到脅肋部位。也可以用四物湯四兩,加倍當歸、川芎的劑量,再加入鬼箭羽、紅花、玄胡各一兩,一起磨成粗末,再將四物湯煎好後調入,最後加入沒藥粉一起服用。

處方二:

虻蟲(二錢,去掉翅膀和腳,炒過)、水蛭(一錢,炒過)、少許麝香、沒藥。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前面的藥中一起調服。如果血塊排出,疼痛就會停止,只需服用一次即可。

處方三:

張仲景認為,產後腹痛可以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治療。(這個方子在“產後血虛”篇中。)

案例:

有一個婦人在寒冷的月份生產,寒氣進入產道,導致肚臍下方脹滿,無法觸摸。這是寒疝。醫生想用抵當湯治療,認為是瘀血造成的。我告訴他們,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服用張仲景的羊肉湯。稍微好轉後,再服用兩次,就痊癒了。

處方四:

張仲景認為,可以用內補當歸建中湯來治療婦人產後身體虛弱,腹部持續刺痛,呼吸短促,或者感覺小腹急痛牽引到腰背,無法進食的情況。產後一個月內,每天服用四五劑效果最好,可以使身體強壯。

方子是:當歸(四兩)、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一斗煮到剩三升,分成三次溫服,一天內服完。如果身體非常虛弱,可以加入麥芽糖六兩,等藥湯煮好後在火上加熱,讓麥芽糖融化。如果失血過多、產後出血不止,可以加入地黃六兩、阿膠二兩,合八味藥材,等藥湯煮好後再加入阿膠服用。

補充說明:

有人認為,產後六七天,突然出現肚臍腹痛,是因為呼吸時寒氣趁虛進入血液造成的,應該服用當歸建中湯。(方子同上。)

處方五:

《大》認為,獨聖湯可以治療產後腹痛。

方子是:將當歸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碗煎到剩七分,溫服。

補充說明:

有人認為,可以治療產後惡露不盡,腹內疼痛。產後經常服用這個方子很好。

方子是:生地、當歸(稍微炒過,各一兩),生薑(五錢,切細,用新瓦炒至焦黑)。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酒調服二錢。

處方六:

《大》認為,可以治療產後血塊疼痛。

方子是:熟地(一斤)、陳年生薑(半斤)。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一起炒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酒調服,產後可以用烏梅湯送服。

處方七:

張仲景認為,產後腹痛,煩躁難以入睡,可以用枳實芍藥散來治療。

方子是:枳實(燒至黑,不要太過),芍藥(研成粉末)。

將以上兩味藥材搗成散劑,每次服用一小勺,一天服用三次。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癰瘡膿腫,用麥粥送服。

如果產後腹痛,服用枳實芍藥散沒有效果,應該用下瘀血湯治療。(這個方子在“敗血”篇中。)

處方八:

張仲景認為,產後七八天,沒有出現太陽經症狀,只是小腹堅硬疼痛,這是因為惡露沒有排乾淨。如果出現大便不通、煩躁發熱、傍晚時煩躁不安、不願進食,如果勉強進食就會說胡話,到了晚上症狀就會消失,應該用大承氣湯治療。這是因為熱邪在體內,結聚在膀胱裡。(大承氣湯的方子在“傷寒”篇中。)

處方九:

《山》認為,產後腹痛(兒枕痛)可以用隔年的蟹殼燒成灰,用酒送服。

批判:

丹溪先生認為,局方五積散可以治療產後殘留的血塊疼痛。

這個方子以蒼朮為主藥,麻黃為輔藥,厚朴、枳實為使藥。雖然有當歸、芍藥補血,但分量只有蒼朮的三分之一。不考慮產後的婦女有什麼寒邪,血氣還沒有恢復,不適合發汗。就算藥性溫和,可以去除舊的,產生新的,也不應該用麻黃這麼強烈的藥,加上蒼朮、枳實、厚朴這些散氣的藥。這樣會讓產婦更加虛弱,很快就會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