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6)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6)
1. 腹痛
仍以吐劑達其上焦,以次第治及中、下二焦。於初三日,用瓜蒂吐不透;初六日,用梔子又吐不透;初九日,用附子尖三枚和漿水與之,始得大吐,其嘔噦終止。前後所吐,共得膏痰沫液一大水桶。初十日,遂以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涼藥,㕮咀一斤,蒸煎濃汁,放井水中極冷飲之。十一月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每日食上件藥一斤;十五日,腹微滿,大小便皆秘悶。
予欲用大承氣下之,諸老皆以為不可。十六日,六脈皆歇至。予診其脈,獨歇至卯酉二時,其餘時刻平勻如舊。予曰卯酉為手、足陰陽之應,此大腸與胃有積滯不行所致,當速瀉之。爭論不已。至十八日,遂作紫雪半斤。十九日早,紫雪成,每用一匙頭,以新汲井水化下,至二十日天未明,已服紫雪五兩,神思稍安,腹滿亦減。遂收起紫雪不與。
二十一日,大為小便閉作痛所苦,遂飲以蘿蔔子汁半茶鍾,隨手痛止,小便立通。二十二日,小腹滿痛,不可捫摸,神思不佳,遂以大黃、牽牛作丸,服至三百丸。至二十三日巳時,下大便,並通如爛魚腸三碗許,臭惡可畏。是日神思稍安,診其脈不歇至矣。二十四日,腹大絞痛,殆不能勝者約一時許,腰胯沉重且墜,兩時不出聲,不能言,瀉下穢物如桕油條者一尺余,肚中如燒,片時方定。至二十五日,神思漸安,夜間得睡。
二十六日,漸能出聲言語。自初二日至此,並顆粒不曾入口,語言並不出聲。至二十七日,方啜半盞稀粥者四次,似有生意。至次月初四日方平安。其脈自嘔吐至病安日,皆是平常弦大之脈,唯有中間數日歇至少異耳。至次年四月復行倒倉法,方步履如初。
腸癰亦腹痛,但小便數似淋,脈滑數為異耳。(治法見腸癰本門。)
〔《肘》〕治小腹俱脹痛,短氣欲死,或已絕。用烏梅二七枚,水五升,煮一沸,內大錢二七枚,煮取二升半,強人可頓服;瘦人可分之再服。
〔海〕,當歸丸,治三陰受邪,於心、臍、少三腹疼痛,氣風等症。
四物湯(各半兩),防風,獨活,全蠍(各五分),續斷(一兩),苦楝,玄胡(各七錢),木香,丁香(各二錢半),茴香(一兩,炒)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三五十丸,大效。
四物苦楝湯
四物湯(四兩),玄胡索,苦楝(各一兩)
〔云〕治腹中攪痛不可忍。
玄胡索,當歸,白芍,川芎,乾薑(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又法,治證同前。
玄胡索,桂心(各半兩),當歸(一兩)
上為細末,熱酒調下。
失笑散,治心腹痛欲死,百藥不效,服此頓愈,(方見心痛。)
〔《經》〕治脾寒氣發歇痛不可忍者。茱萸一兩,桃仁一兩和炒,令茱萸焦黑後,去茱萸,取桃仁,去皮尖研細,蔥白三莖煨熟,以酒浸,溫分三服。
白話文:
這個案例是一位病人腹痛的治療過程,首先用催吐藥物治療上焦(胸部以上)的問題,然後逐漸處理中焦(腹部)和下焦(腹部以下)的病症。
最初三天使用瓜蒂催吐,但沒有效果;第六天用梔子催吐,還是沒有效果;第九天,用三枚附子尖和米漿水給病人喝,才開始大量嘔吐,嘔吐的現象才停止。前後總共吐出了一大桶像膏狀的痰沫液體。
第十天,開始用朴硝、滑石、黃芩、石膏、連翹等寒涼藥物,將一斤藥材搗碎後煎煮成濃汁,放入井水中冷卻後給病人飲用。十一到十四日,每天都服用一斤這種藥。第十五天,病人腹部稍微脹滿,大小便都排不出來。
醫生想用大承氣湯來瀉下,但其他醫生都認為不妥。第十六天,發現病人的脈搏出現歇止的現象,但只有在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和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這兩個時段才這樣,其他時間的脈象都正常。醫生認為,卯時和酉時對應手足陰陽,這種脈象是因為腸胃有積滯不通導致的,應該趕快瀉下。大家爭論不休。到了第十八天,醫生決定用半斤紫雪(一種藥物)。第十九天早上,紫雪製成後,每次給病人服用一匙,用新打上來的井水化開服用。到了第二十天早上,病人已服用五兩紫雪,精神稍為安定,腹脹也減輕。於是停止服用紫雪。
第二十一天,病人因為小便不通而感到疼痛,醫生給他喝了半茶杯蘿蔔子汁,疼痛馬上停止,小便也順暢排出。第二十二天,病人小腹脹痛,無法觸摸,精神也不好,於是給他服用用大黃和牽牛子製成的藥丸,總共服用了三百顆。到了第二十三天巳時(早上九點到十一點),病人排出大量大便,像是腐爛的魚腸一樣,臭味難聞。這天病人精神稍微好轉,脈象也不再有歇止的現象。第二十四天,病人腹部劇烈絞痛,持續大約一個小時,腰部和胯部感到沉重下墜,有兩個小時沒有聲音、不能說話,之後排出像桕油條一樣的污穢物,長一尺多,肚中像火燒一樣,過了一會兒才平靜下來。到了第二十五天,病人精神逐漸安定,晚上可以入睡。
第二十六天,病人漸漸能發出聲音說話。從初二到現在,都沒有吃過任何食物,也說不出話。到了第二十七天,才能喝下半碗稀粥,感覺恢復了生機。直到次月初四才恢復平安。從嘔吐到病癒的這段時間,病人的脈象都是平常的弦大脈,只有中間幾天出現歇止的現象。到了第二年的四月,再次進行倒倉法(類似瀉下),才恢復了正常的行動能力。
腸癰(闌尾炎)也是一種腹痛,但會頻尿,脈象是滑數的,這點跟其他腹痛不同。(治療方法見腸癰篇。)
《肘後方》記載:治療小腹脹痛、呼吸困難、快要死亡,或已經休克的情況,可以用烏梅二十七顆,加水五升煮沸,放入二十七枚大錢一起煮,煮到剩二升半,身體強壯的人可以一次服完,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分兩次服用。
《海上方》記載,當歸丸可以治療三陰經受邪引起的胸部、肚臍、少腹疼痛和風邪等症狀。
藥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半兩,防風、獨活、全蠍各五分,續斷一兩,苦楝、玄胡各七錢,木香、丁香各二錢半,茴香一兩(炒過)。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糊製成藥丸,像桐子大小。空腹用溫酒送服三、五十顆,效果顯著。
四物苦楝湯:四物湯(四兩),玄胡索、苦楝各一兩。
《云岐子方》記載:治療腹中攪痛難忍的症狀。
藥方:玄胡索、當歸、白芍、川芎、乾薑各等分。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
另一種方法,治療相同的症狀:
藥方:玄胡索、桂心各半兩,當歸一兩。磨成細粉,用熱酒調服。
失笑散,可以治療心腹疼痛欲死,服用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情況,服用此藥可以立即見效。(藥方見心痛篇。)
《經方》記載:治療脾寒之氣發作引起的腹痛難忍。用茱萸一兩,和桃仁一兩一起炒,把茱萸炒焦黑後取出,留下桃仁,去皮尖磨成細粉,用蔥白三根煨熟,用酒浸泡,分三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