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3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36)

1. 黃疸

〔孫〕治黃疸,皮黃,眼睛赤金色,小便赤。取秦艽五兩,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入芒硝一兩服之。(蕭炳云:秦艽治酒疸。)

〔子和〕安喜趙君玉病疸,遍身發黃,往問醫,眾醫皆云:乃陽明症。公等與麻知幾皆受訓於張戴人,是商議吃大黃者,難與論病。君玉不悅歸,自揣無別病,乃取三花神佑丸八十粒服之,不動。君玉乃自悟曰:予之濕熱甚矣,此藥尚不動。以舟車丸、浚川散服之,大下結糞一斗,一夕而黃退。君玉因此益信戴人之技。

上脈沉而腹不和者下之。

〔仲〕諸黃,腹痛而嘔者,宜小柴胡湯。(方見傷寒。)

〔孫〕治黃疸。用柴胡一兩去苗,甘草一分細銼,作一劑。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服。

諸疸,小便不利為裡實,宜利小便,或下之。無汗為表實,宜發汗,或吐之。(治法並見表裡疸條。)男子黃,大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方見傷寒。)

〔海〕內感傷寒,勞役形體,飲食失節,中州變寒,病生黃。非外感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陳。

〔仲〕治一婦人,年六十歲,病振寒轉慄,足太陽寒水也。呵欠噴嚏,足少陽膽也;口中津液,足陽明不足也;心下急痛而疸,手少陰受寒,足少陰血滯也。身熱又欲近火,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臍下惡寒,丹田有寒。渾身黃及睛黃,皆寒濕也。餘症驗之,知其為寒,溺黃赤而黑,又頻數者,寒濕勝也。

病來身重如山,便著床枕者,陰濕盛也。其脈右手關、尺命門弦細,按之洪而弦,弦急為寒,加之細者,北方寒水。雜以緩甚者,濕盛出黃色。脈洪大者,心火受制也。左手又按之至骨,舉手來實者,壬癸腎旺也。六脈按之俱空虛者,下焦無陽也。用藥法先宜以輕劑去其寒濕,兼退其洪大之脈,以,理中加茯苓湯,投之。

(按此症雖小便黃赤亦作寒治者,蓋以餘症及脈別之也。)

人參,白朮,甘草,乾薑,茯苓

水煎熟,以冰冷與之,此熱因寒用。以假寒對足太陽之假熱,以乾薑辛熱瀉膀胱之真氣,故曰真對真,假對假。若不愈,當以朮附湯與之。

〔羅〕陰黃治驗至元丙寅六月,時雨霖霪,人多病濕疫。真定韓君祥,因勞役過度,渴飲涼茶,又食冷物,遂病頭痛,肢節亦疼,身體沉重,胸滿不食。自以為外感。用通聖散二服,後添身體困甚,方命醫治之。醫以百解散發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湯二服,後加煩躁。又六日,以三乙承氣湯下之,燥渴尤甚。

又投白虎加人參湯、柴胡飲之類,病愈增。又易醫用黃連解毒湯、硃砂膏、至寶丹。十七日後,病勢轉增,傳變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則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命予治之,診其脈緊細,按之虛空,兩寸脈短不及本位。

白話文:

黃疸

(孫思邈的治法)治療黃疸,皮膚發黃,眼睛呈赤金色,小便發紅。取秦艽五兩,加入牛奶三升,一起煮至剩下一升,去除藥渣,再加入芒硝一兩服用。(蕭炳認為秦艽能治療因喝酒引起的黃疸。)

(朱丹溪的治法)安喜的趙君玉得了黃疸,全身發黃,去問醫生。很多醫生都說這是陽明經的病症。這些醫生都曾受教於張戴人,都想開大黃來治療,實在難以和他們討論病情。趙君玉不高興地回家,自己覺得沒有其他毛病,於是吃了三花神佑丸八十粒,但沒有效果。趙君玉才領悟到自己體內的濕熱很嚴重,這藥都沒有反應。他又服用舟車丸、浚川散,拉出很多結塊的糞便,一晚上黃疸就消退了。趙君玉因此更加相信張戴人的醫術。

如果上脈沉,而且腹部不適,就要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張仲景的治法)各種黃疸病症,如果腹痛且嘔吐,應該用小柴胡湯。(此方在《傷寒論》中有記載。)

(孫思邈的治法)治療黃疸。用柴胡一兩(去除苗),甘草一分(切碎),作爲一劑。用一碗水,加一把白茅根,一起煎至剩下七分,去除藥渣,不限時間服用。

各種黃疸,小便不暢是體內實證,應該利小便或者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沒有出汗是體表實證,應該發汗或者用催吐的方法治療。(這些治法在《表裡疸條》中有詳細說明。)男子得了黃疸,如果大便通暢,應該用虛勞小建中湯。(此方在《傷寒論》中有記載。)

(李杲的治法)因為內傷風寒,勞累身體,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虛寒,產生黃疸。這種黃疸不是因為外感風寒引起的,只需要用建中湯、理中湯、大建中湯就可以治療,不必用茵陳。

(張仲景的治法)治療一位六十歲的婦人,她發冷顫抖,這是足太陽膀胱經受寒的表現。打哈欠、打噴嚏,這是足少陽膽經受病的表現。口中津液多,是足陽明胃經不足的表現。心下部位急痛而且有黃疸,是手少陰心經受寒,足少陰腎經血滯的表現。身體發熱但又想靠近火爐,說明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肚臍以下部位怕冷,是丹田有寒。全身發黃、眼白發黃,都是寒濕引起的。其他的症狀也說明這是寒證,小便黃赤甚至發黑,而且頻繁,這是寒濕過盛的表現。

病人感覺身體沉重,好像有山壓著一樣,必須臥床休息,這是陰濕過盛的表現。她的右手關脈、尺脈細而弦,按下去洪大而弦,弦急是寒的表現,加上細脈,表示是北方寒水之氣。脈象時快時慢,代表濕氣重,所以出現黃色。脈搏洪大,表示心火受到抑制。按她的左手脈,要按到深處才能感覺到脈象,抬手時脈象實,說明是壬癸腎水旺盛。六脈都按下去都感覺空虛,表示下焦沒有陽氣。用藥的方法,應該先用輕劑去除寒濕,同時緩解洪大的脈象。用理中湯加茯苓來治療,並用冷水送服,這是因為熱象是由於寒引起的,是用假寒來對應足太陽經的假熱,用乾薑的辛熱來洩膀胱的真氣,所以說真對真,假對假。如果病沒有好轉,就要用朮附湯治療。

(這裡註明:雖然小便黃赤,但因為其他症狀和脈象判斷是寒證,所以要用寒證的治療方法。)

藥方:人參、白朮、甘草、乾薑、茯苓。用水煎好,放冷後服用,這是因為熱是由於寒引起的。用假寒來對治足太陽經的假熱,用乾薑的辛熱來瀉膀胱的真氣,所以說是真對真,假對假。如果病還不好,就用朮附湯來治療。

(羅天益的治療經驗)陰黃的治療經驗。元朝至元年丙寅年六月,連日下雨,很多人都得了濕疫。真定的韓君祥,因為過度勞累,口渴喝冷飲,又吃了冷的東西,於是得了頭痛、關節疼痛、身體沉重、胸悶不思飲食。他自己認為是外感。吃了兩服通聖散,病情反而加重,感覺身體非常困乏,這才請醫生治療。醫生用了百解散讓他發汗,過了四天,又用了兩服小柴胡湯,之後出現煩躁。又過了六天,用了三乙承氣湯瀉下,反而更加口渴。

又用了白虎加人參湯、柴胡飲等藥,病情更加嚴重。又換了醫生,用了黃連解毒湯、硃砂膏、至寶丹。過了十七天,病情更加嚴重,全身和眼睛都發黃,肢體沉重,背部怕冷,皮膚冰冷,心下痞硬,按壓會痛,眼睛澀痛不想睜開,視力模糊,不想說話,自汗,小便正常,大便卻排不乾淨。於是請我來治療,診脈發現脈象緊細,按下去空虛,兩寸脈短而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