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16)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16)
1. 痞
三嬸口渴食少,氣痞脈弦。
白朮,青皮,半夏(各二錢),乾葛(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炙,少許)
分二帖。姜二片,煎下與點丸三十丸、保和丸二十丸。
葶藶丸,治心下痞,胸中不利。
苦葶藶(酒浸炒),人參(各三錢),甘草根(炙),羌活,柴胡,獨活(各二錢),黃芩(三錢,一半酒浸,一半炒),砂仁,茵陳(酒炒。各一錢),白豆蔻(一錢),青皮,厚朴,半夏(各五分),當歸身(七錢),
上為末,蒸餅丸,篩內水發如米大。臨臥白湯服一錢。
木香消痞湯,治因憂氣鬱結中脘,腹皮急微痛,心下痞滿,不思飲食,食亦不散,常覺痞悶。
柴胡(七分),陳皮(八分),甘草(炙,五分),半夏(一錢),生薑(一錢),歸梢(二錢),紅花(少許),枳實(一錢),木香(七分),草蔻(一錢),
作一服,水煎去渣,食前熱服。忌酒面等物。
大消痞丸,治一切心下痞滿,及積年久不愈者。
黃芩,黃連(炒。各六錢),薑黃,白朮(各一錢),人參(二錢),甘草(炙),砂仁(各一錢),枳實(炒,五錢),半夏(制,四錢),乾薑(一錢),陳皮(二錢),神麯(炒,一錢),澤瀉(三錢),厚朴(二錢),豬苓(一錢半),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每服六七十丸至百丸,食遠白湯下。
黃連消痞丸,治心下痞滿,壅塞不散,煩熱喘促不寧。
黃連(一兩),枳實(炒,七錢),乾薑(二錢),半夏(七錢),黃芩(一兩),茯苓,白朮,甘草(炙。各三錢),薑黃(一錢),澤瀉(一兩),豬苓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每服五七十丸,白湯食前下。
失笑丸,治右關脈浮弦,心下濕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食。
枳實,黃連(各五錢),乾薑(二錢),半夏曲(三錢),厚朴(炙,四錢),人參(五錢),甘草(炙,二錢),白朮(三錢),麥糵(二錢),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每服三十丸,白湯送下。不拘時量虛實加減服。
〔丹〕小娘心頭痞悶,口乾,面微黃,脈洪。
黃連,半夏,白朮,青皮,木通(各三錢),
分三帖。姜煎,去渣熱服,下保和丸十五丸。
回金丸,瀉肝火,行濕與熱。能開痞結,治肝邪,補脾土。
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一方用黃連六兩,吳茱萸半兩,一名佐金丸。
〔海〕少陰面赤下痢,心下痞,瀉心湯加減例。易老單用黃連瀉心湯,用錢氏法。後隨症加減。煩者,加山梔。燥,加香豉。嘔,加半夏。滿,加枳實、厚朴。腹痛,加芍藥。脈遲,加附子。下焦寒,加乾薑。大便硬,加大黃。如用薑、附,先煎令熟,使熱不僭,後加黃連同用。
白話文:
[痞]
三嬸她口渴、吃得很少,感覺胸口堵塞不通暢,脈象呈現弦的狀態。
使用以下藥方,分成兩帖服用:白朮、青皮、半夏各六克,葛根四點五克,木通三克,炙甘草少許。
煎好後加入兩片生薑一起服用,並搭配點丸三十顆和保和丸二十顆。
葶藶丸: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胸口堵塞不通暢,胸部覺得不舒服的狀況。
藥材包含:酒浸泡後炒過的苦葶藶、人參各九克,炙甘草根、羌活、柴胡、獨活各六克,黃芩九克(一半酒浸泡、一半炒過),砂仁、茵陳(酒炒過)各三克,白豆蔻三克,青皮、厚朴、半夏各一點五克,當歸身二十一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蒸熟的餅做成藥丸,篩過後讓藥丸大小像米粒一樣。睡前用白開水服用三克。
木香消痞湯: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因憂愁導致氣鬱結在胃部,腹部皮膚緊繃輕微疼痛,胸口堵塞脹滿,不想吃東西,吃了也難以消化,常常覺得胸悶的狀況。
藥材包含:柴胡二點一克,陳皮二點四克,炙甘草一點五克,半夏三克,生薑三克,當歸梢六克,紅花少許,枳實三克,木香二點一克,草蔻三克。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去除藥渣後在飯前溫熱服用。服藥期間要忌酒和麵食等食物。
大消痞丸: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胸口堵塞脹滿,以及多年都無法治癒的狀況。
藥材包含:黃芩、炒黃連各十八克,薑黃、白朮各三克,人參六克,炙甘草、砂仁各三克,炒枳實十五克,製半夏十二克,乾薑三克,陳皮六克,炒神麯三克,澤瀉九克,厚朴六克,豬苓四點五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顆到一百顆,在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黃連消痞丸: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胸口堵塞脹滿,氣機不通,煩躁發熱、呼吸急促不安的狀況。
藥材包含:黃連三十克,炒枳實二十一克,乾薑六克,半夏二十一克,黃芩三十克,茯苓、白朮、炙甘草各九克,薑黃三克,澤瀉三十克,豬苓。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顆,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失笑丸: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右關脈象呈現浮弦,胸口濕悶,討厭食物、疲倦懶散,可以開胃、促進食慾。
藥材包含:枳實、黃連各十五克,乾薑六克,半夏曲九克,炙厚朴十二克,人參十五克,炙甘草六克,白朮九克,麥芽六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白開水送服。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可以依照身體狀況增減劑量。
[丹] 一位年輕女子感覺胸口悶脹不適,口乾舌燥,面色微微發黃,脈象洪大。
藥方包含:黃連、半夏、白朮、青皮、木通各九克。
將藥方分成三帖,加入生薑煎煮,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並搭配保和丸十五顆。
回金丸:這個藥方可以瀉肝火、疏通濕氣和熱氣,能夠打開胸口堵塞的狀況,治療肝氣不順,並補養脾胃。
藥材包含:黃連一百八十克,吳茱萸三十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用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另一種配方使用黃連一百八十克,吳茱萸十五克,又名佐金丸。
[海] 如果少陰病患者出現面色赤紅、腹瀉,並且胸口堵塞,可以使用瀉心湯加減來治療。易老先生單獨使用黃連瀉心湯,並採用錢氏的用法。之後會根據病情調整藥方:如果感到煩躁,就加入山梔子;如果感到乾燥,就加入香豉;如果感到噁心,就加入半夏;如果感到脹滿,就加入枳實和厚朴;如果腹痛,就加入芍藥;如果脈象遲緩,就加入附子;如果下焦虛寒,就加入乾薑;如果大便乾燥,就加大黃。如果使用薑或附子,要先煎煮熟透,使藥性溫熱,然後再加入黃連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