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陰陽臟腑部 (5)
卷之三·陰陽臟腑部 (5)
1. 治法通論
或有飲,間服局方枳朮湯。數月後,庶逆氣少回,逆氣回則治法可施,但恐已至色青色赤,脈弦脈洪則無及矣。近世論醫有主河間劉氏者,有主易州張氏者。張氏用藥,依准四時陰陽升降而增損之,正《內經》四氣調神之義。醫而不知此,是妄行也。劉氏用藥,務在推陳致新,不使少有怫鬱,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
醫而不知此,是無術也。然主張氏者,或未盡張氏之妙,則瞑眩之劑,終莫敢投,至失幾後時,而不救者多矣。主劉氏者,或未極劉氏之妙,則取效目前,陰損正氣,遺害後日者多矣。能用二子之長,而無二子之弊,其庶幾乎,史副使病,不見色脈,不能懸料,以既愈復發言之,則恐亦宜取張氏依准四時陰陽升降用藥以扶元氣,庶他日既愈而不發也。
寬父病後,初感必深,所傷物恐當時消導不盡,停滯淹延,變生他症,以至於今,恐亦宜效劉氏推陳致新之法,少加消導藥於益氣湯中,庶可以取效也。
白話文:
治法通論
有些病人可能需要間歇服用局方枳朮湯。幾個月後,如果逆氣減少回歸正常,就可以開始施治,但如果病情已發展到面色青黑或赤紅,脈象弦急或洪大,就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了。
近來醫家,有人推崇河間劉氏的醫術,有人推崇易州張氏的醫術。張氏用藥,遵循四季陰陽升降的規律來增減藥物,符合《內經》中四氣調神的大意。醫生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妄為。劉氏用藥,著重於推陳致新,不讓患者有任何鬱滯之氣,符合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道理。醫生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就是沒有醫術。
然而,推崇張氏醫術的人,可能沒有完全領會張氏醫術的精妙之處,所以不敢使用容易引起瞑眩反應的藥物,導致錯失治療時機,最終未能治癒的病例很多。推崇劉氏醫術的人,可能也沒有完全領會劉氏醫術的精妙之處,只求眼前見效,結果損傷正氣,留下後患的病例也很多。
如果能將兩家的長處結合起來,而避免兩家的缺點,那就最好了。史副使的病情,沒有明顯的症狀和脈象可以觀察,難以預料,雖然他已經痊癒,但可能會復發,所以我認為應該採用張氏遵循四季陰陽升降用藥的方法,來扶持元氣,這樣才能防止日後復發。
寬父的病,初期病情必定很嚴重,可能當時所受的病邪沒有完全消除,停滯延緩,轉化成其他疾病,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我認為應該效仿劉氏推陳致新的方法,在益氣湯中加入少量的消導藥物,或許就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