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3)

1. 內傷飲食

照前法為丸服。

又方,開胃進食。

木香(三錢),人參,乾薑(各一錢半),枳實(一兩),白朮(二兩),

照前荷葉燒飯為丸。食前白湯服三五十丸,忌飽食。

檳榔丸,消食破滯氣。

檳榔(三錢),木香(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

上為末,蒸餅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白湯下。

〔羅〕,木香檳榔丸,疏三焦,寬胸膈,破痰飲,快氣潤腸。

神麯,皂角(去皮,酥炙),郁李仁(去皮。各一兩),杏仁(去皮尖,炒),木香,檳榔,青皮(去白),枳殼(麩炒。各一兩),

上為末,再用皂角四兩,水一碗,浸一日,揉膏入熟蜜少許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下。

〔丹〕,保和丸,治食積、酒積。

山楂肉(一兩),半夏(薑製),蘿蔔子(炒。各五錢),神麯(三錢),麥芽(炒,三錢),黃連(炒,半兩),陳皮(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服,或用神麯糊為丸尤妙。

大安丸,脾經消導之劑。虛者宜斟酌用之。

山楂(二兩),神麯(炒),半夏(制),茯苓(各一兩),陳皮(五錢),白朮(二兩),連翹(五錢),蘿蔔子(炒,半兩),

上為末,神麯糊丸服。一方無白朮。

三黃枳朮丸,治傷肉、食、濕、面、辛辣、厚味之物,填塞悶亂,胸膈不快。

黃芩(二兩),黃連(酒炒),大黃(煨),神麯(炒),白朮,陳皮(各一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垣〕,除濕益氣丸,治傷濕面,心腹滿悶,肢體沉重。

枳實(炒),白朮,黃芩(生),神麯(炒。各一兩),紅花(三分),蘿蔔子(炒熟,半兩),

上為末,荷葉飯丸。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上二黃丸,治傷熱食痞悶,兀兀欲吐,煩亂不安。

黃芩(二兩),黃連(酒洗,一兩),升麻,柴胡(各三錢),甘草(二錢),枳實(炒,半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丸。每服六七十丸,白湯下。

枳朮導滯丸,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旋化而作痞滿,悶亂不安。

黃芩,茯苓,白朮,黃連(各三錢),澤瀉(二錢),枳實(炒),神麯(炒。各五錢),大黃(二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下五七十丸。

白朮丸,治傷豆粉、濕面、油膩之物。

白朮(一兩),半夏(制,一兩),橘紅(七錢),神麯(炒),枳實(炒。各一兩),黃芩(半兩),枯白礬(三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如素食,多用乾薑,故以黃芩瀉之。

〔梅〕食狗肉不消,心下堅或腹脹,口乾,發熱妄語,煮蘆根汁飲之。

〔《千》〕食魚膾及生肉,在胸膈不化,必成癥瘕。搗馬鞭草汁飲之,飲生薑水亦易消。

白話文:

內傷飲食

依照之前的方法,把藥材製成藥丸服用。

另一個方子,用來開胃促進食慾。

木香(三錢)、人參、乾薑(各一錢半)、枳實(一兩)、白朮(二兩),把這些藥材依照之前的做法,用荷葉燒飯做成藥丸。飯前用白開水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切忌吃太飽。

檳榔丸,能幫助消化,消除停滯的氣。

檳榔(三錢)、木香(二錢)、陳皮(五錢)、甘草(一錢)、人參(二錢),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麵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前用白開水送服。

羅氏的說法,木香檳榔丸,能疏通三焦,寬闊胸腔,化解痰飲,使氣機順暢並潤滑腸道。

神麯、皂角(去皮,用酥油烤過)、郁李仁(去皮。各一兩)、杏仁(去皮尖,炒)、木香、檳榔、青皮(去白)、枳殼(用麩炒過。各一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用四兩皂角,加一碗水浸泡一天,揉成膏狀,加入少許熟蜜做成藥丸,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

丹溪的說法,保和丸,治療因飲食積滯或飲酒過多引起的病症。

山楂肉(一兩)、半夏(用薑製過)、蘿蔔子(炒過。各五錢)、神麯(三錢)、麥芽(炒過,三錢)、黃連(炒過,半兩)、陳皮(半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服用,或者用神麯糊做成藥丸更好。

大安丸,是針對脾胃的消食導滯藥劑。體質虛弱的人應該斟酌使用。

山楂(二兩)、神麯(炒過)、半夏(制過)、茯苓(各一兩)、陳皮(五錢)、白朮(二兩)、連翹(五錢)、蘿蔔子(炒過,半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糊做成藥丸服用。有一個方子沒有白朮。

三黃枳朮丸,治療因吃肉食、食物、濕氣、麵食、辛辣、油膩的食物,導致胸悶脹滿,胸膈不舒服。

黃芩(二兩)、黃連(用酒炒過)、大黃(煨過)、神麯(炒過)、白朮、陳皮(各一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李杲的說法,除濕益氣丸,治療因吃濕麵食,導致心腹脹滿,肢體沉重。

枳實(炒過)、白朮、黃芩(生的)、神麯(炒過。各一兩)、紅花(三分)、蘿蔔子(炒熟,半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荷葉飯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上二黃丸,治療因吃熱性食物導致痞悶,想吐,煩躁不安。

黃芩(二兩)、黃連(用酒洗過,一兩)、升麻、柴胡(各三錢)、甘草(二錢)、枳實(炒過,半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枳朮導滯丸,治療因吃濕熱食物,無法消化而導致胸腹痞悶,煩躁不安。

黃芩、茯苓、白朮、黃連(各三錢)、澤瀉(二錢)、枳實(炒過)、神麯(炒過。各五錢)、大黃(二兩),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每次用白開水送服五七十丸。

白朮丸,治療因吃豆粉、濕麵、油膩食物導致的消化不良。

白朮(一兩)、半夏(制過,一兩)、橘紅(七錢)、神麯(炒過)、枳實(炒過。各一兩)、黃芩(半兩)、枯白礬(三分),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根據所吃壞食物的多少來增減藥量。如果平時吃素,多用乾薑,所以用黃芩來制約它的熱性。

梅師的說法,吃狗肉後消化不良,心下堅硬或腹脹,口乾,發熱說胡話,煮蘆根汁喝就可以緩解。

《千金方》的說法,吃魚膾及生肉,在胸膈不能消化,必定會形成腫塊。搗馬鞭草汁喝可以緩解,喝生薑水也容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