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2)
卷之二十一·脾胃門 (2)
1. 內傷飲食
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以元氣消爍,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酒疸下之,久則為黑疸,慎不可犯,宜以葛花解酲湯主之。
〔海〕治酒病宜發汗。若利小便,炎焰不肯下行。故曰:火鬱則發之。以辛溫散之,是從其體性也。是知利小便則濕去熱不去。若動大便,尤為疏陋。蓋大便者有形質之物,酒者無形之水,從汗而發之,是為近理。濕熱俱去,故治以苦溫,發其火也,佐以苦寒,除其濕也。
〔垣〕,葛花解酲湯,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
青皮(三分),木香(五分),橘紅(五分),人參,豬苓,白茯苓(各一錢),神麯(炒),澤瀉,乾薑,白朮(各二錢),白豆蔻,葛花,砂仁(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湯調下。但得微汗,則酒病去矣。此蓋不得已而用之,豈可恃此酗飲成病,自損元氣,惟病酒者宜之。
〔《聖》〕治酒醉不醒。用菘菜子二合,研細,井水調服。
〔丹〕烏梅丸,治酒毒,化痰消食。
烏梅(一斤),半夏,白礬(各八兩),生薑(二兩),
上搗為細末,以新瓦兩片夾定,火焙三晝夜為度。次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蓬朮、枳殼、丁皮、大腹子各四兩糊丸。每服四五十丸,薑湯下。
〔世〕烏梅丸,治酒積神效。(方見積塊門。)
〔潔〕,百杯丸,治酒停胸中,膈氣痞滿,面色黃黑,將成癖疾,飲食不進,日漸羸瘦,如欲飲者,先服不醉。
生薑(一斤,去皮,切片,以鹽二兩淹一宿,焙乾),橘紅(三兩),廣朮(炮,三錢),乾薑(三兩),益智仁(二十粒),丁香(五十枚),甘草(炙,二錢),砂仁(三十粒),三稜(炮,二錢),木香,茴香(炮。各一錢),白豆蔻(三十粒)
上為末,煉蜜丸,每一兩作五丸,硃砂為衣。生薑湯下,細嚼,無時服。
〔丹〕解酒毒並熱毒。柏若,《本草》名枳枸,北人名曰爛瓜,杭州貨賣名蜜屈,立春生,秋熟,冬間經霜後取食。
〔垣〕,枳朮丸,治痞積,消食強胃。(海藏云:本仲景枳朮湯也,今易老改為丸。治老幼虛弱,飲食不化,或臟腑軟弱者。)
枳實(去穰,麩炒,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朮湯下。服白朮者,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久服令人胃氣強實,不復傷也。
曲糵枳朮丸,治為人強食所致,心胸滿悶不快。
神麯(炒),麥糵(炒),枳實(炒。各一兩),白朮(二兩),
上為末,荷葉燒飯為丸。每服五十丸。
木香枳朮丸,破滯氣,消飲食,開胃進食。
木香,枳實(各一兩),白朮(二兩),
白話文:
內傷飲食
這樣一來,陰血會更加虛弱,體內的真水也會變得更少,陽氣過盛的熱毒反而會更加旺盛,同時也會增強體內的陰火,這樣就會導致元氣耗損,折損人的壽命。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形成虛損的疾病。黃疸病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時間久了會變成黑疸,千萬不可以這樣做。應該用葛花解酲湯來治療。
〔李杲〕認為治療酒病應該用發汗的方法。如果用利小便的方法,身體內的熱氣就無法下降。所以說:「火鬱則發之」,用辛溫的藥物來發散,這是順應身體的自然特性。要知道,利小便只能去除濕氣,卻不能去除熱氣。如果用瀉大便的方法,就更加不合適了。因為大便是有形的物質,而酒是無形的水,應該從汗液排出,才是合理的。濕氣和熱氣都能去除,所以用苦溫的藥物來發散火氣,再用苦寒的藥物來去除濕氣。
〔朱震亨〕認為,葛花解酲湯可以治療因飲酒過量引起的嘔吐、痰多、心神煩亂、胸悶、手腳顫抖、食慾不振、小便不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青皮(3分),木香(5分),橘紅(5分),人參、豬苓、白茯苓(各1錢),神麯(炒)、澤瀉、乾薑、白朮(各2錢),白豆蔻、葛花、砂仁(各5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3錢,用白開水沖服。只要微微出汗,酒病就會痊癒。這個方子只是不得已才使用,千萬不可以依賴它而酗酒成病,損耗自己的元氣。只有因為喝酒而生病的人才適合使用這個方子。
〔《聖惠方》〕記載,治療醉酒不醒,可以用菘菜籽2合,磨成細粉,用井水沖服。
〔丹溪〕認為,烏梅丸可以治療酒毒,化解痰液,幫助消化。
藥方組成:烏梅(1斤),半夏、白礬(各8兩),生薑(2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粉,用新瓦片夾住,用火烘焙三晝夜。然後加入神麯、麥芽、陳皮、青皮、蓬朮、枳殼、丁皮、大腹子各4兩,用糊狀物做成藥丸。每次服用40-50丸,用薑湯送服。
〔時珍〕認為,烏梅丸治療酒積有奇效。(具體藥方在積塊門中。)
〔潔古〕認為,百杯丸可以治療酒停留在胸中,引起胸悶、臉色發黃發黑,將要形成頑固疾病,食慾不振,日益消瘦。如果想要喝酒的人,可以先服用此藥,這樣就不會醉。
藥方組成:生薑(1斤,去皮切片,用鹽2兩醃製一晚,烘乾),橘紅(3兩),廣朮(炮製,3錢),乾薑(3兩),益智仁(20粒),丁香(50枚),甘草(炙,2錢),砂仁(30粒),三稜(炮製,2錢),木香、茴香(炮製,各1錢),白豆蔻(30粒)。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每1兩做成5丸,用硃砂裹住。用生薑湯送服,細細咀嚼,沒有固定的服用時間。
〔丹溪〕認為,柏若(《本草》中稱為枳枸,北方人稱為爛瓜,杭州出售的商品名為蜜屈)可以解酒毒和熱毒。這種植物在立春時生長,秋季成熟,冬天經過霜凍後採摘食用。
〔朱震亨〕認為,枳朮丸可以治療痞積,幫助消化,強健腸胃。(李杲說:這個藥方出自仲景的枳朮湯,現在被易老改成了藥丸,適合治療老幼虛弱、消化不良,或者內臟功能虛弱的人。)
藥方組成:枳實(去除裡面的瓤,用麩炒過,1兩),白朮(2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荷葉包裹,放入米飯中蒸熟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50丸,用白朮湯送服。服用白朮,並不是為了讓食物快速消化,而是為了長期服用可以使胃氣強健,不再受損傷。
曲糵枳朮丸,可以治療因為勉強進食引起的胸悶不快。
藥方組成:神麯(炒)、麥糵(炒)、枳實(炒,各1兩),白朮(2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荷葉包裹米飯蒸熟做成藥丸。每次服用50丸。
木香枳朮丸,可以破除滯氣,幫助消化,開胃促進食慾。
藥方組成:木香、枳實(各1兩),白朮(2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