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1. 產驚悸
〔《大》〕,七寶散,產後服之,安神壓驚。
辰砂(研),桂心,當歸,川芎,人參,白茯苓,羚羊角(燒存性。各二錢),乾薑(一錢,炮)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羌活豆淋酒調下。如不飲酒,漬米水飲調下。如心煩熱悶,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下,減薑、桂。如心下煩悶而痛,用童便酒調下。如腹痛加當歸。如心悶加羚羊角。如心虛氣怯加桂心。不下食或噁心,加人參。虛顫加茯苓。
〔海〕,大效牡丹皮散,治血藏虛風,及頭目不利,不思飲食,手足煩熱,肢節拘急疼痛,胸膈不利,大腸不調,陰陽相干,心驚怯悸,或時旋運。
牡丹皮,川芎,枳殼(麩炒。各一兩),陳皮,玄胡索,甘草,羌活,半夏(湯洗。各半兩),木香(三分),訶子肉(三分),芍藥(三分),三稜(炒,半兩),乾薑(五錢,炮),當歸(一兩半),白朮(炒,三錢),桂心(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五七沸,食前溫服。益血海,退血風勞攻注,消寒痰,實脾胃,理血氣攻刺,及氣虛惡寒潮熱證至妙。
〔《大》〕治產後中風,心忪悸,志氣不定恍惚,語言錯亂。
人參(六分),羚羊角(屑),麥門冬,茯神(各八分),茯苓,白蘚皮,甘草(各四兩),石膏(二分),淡竹瀝(兩大合)
上㕮咀,用水二升,煎至七合,下竹瀝,分三服。
白話文:
【產驚悸】
《大》中的七寶散,適合產後婦女服用,有安撫神經,緩解驚悸的效果。
配方成分包括:辰砂(研磨)、桂心、當歸、川芎、人參、白茯苓、羚羊角(燒過保留其藥性,各二錢),乾薑(一錢,炮製)。
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羌活豆浸泡的酒調和服用。若不喝酒,可改用泡米水飲來調和服用。若感到心煩熱悶,可用去除心部的麥門冬煎湯來調和服用,同時減少薑、桂的用量。若心下煩悶且有痛感,可用童便酒調和服用。若腹部疼痛,可增加當歸的用量。若心悶,可增加羚羊角的用量。若心虛氣怯,可增加桂心的用量。若食慾不佳或有噁心感,可增加人參的用量。若虛弱顫抖,可增加茯苓的用量。
《海》中的大效牡丹皮散,適用於治療血液循環系統的虛風症狀,以及頭部與視力問題,飲食無味,手腳煩熱,四肢關節拘束緊張疼痛,胸部與膈肌不舒暢,大腸功能失調,陰陽失衡,心驚膽怯,偶爾頭暈等症狀。
配方成分包括:牡丹皮、川芎、炒制的枳殼(各一兩),陳皮、玄胡索、甘草、羌活、洗淨的半夏(各半兩),木香、訶子肉、芍藥(各三分),炒制的三稜(半兩),炮製的乾薑(五錢),當歸(一兩半),炒制的白朮(三錢),桂心(五錢)。
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五到七次沸騰,飯前溫熱服用。能增強血液循環,消除因勞累引起的血液風邪,消除寒痰,鞏固脾胃,調理血液與氣血的攻刺,以及治療氣虛、惡寒、潮熱等症狀。
《大》中提到,治療產後風邪入侵,心跳加速,精神恍惚,語言錯亂的方子如下:
配方成分包括:人參(六分),羚羊角碎屑、麥門冬、茯神(各八分),茯苓、白蘚皮、甘草(各四兩),石膏(二分),淡竹瀝(兩大合)。
以上成分切碎,加入二升水,煎煮至剩七合,再加入淡竹瀝,分三次服用。
2. 心憺憺動
憺憺,因痰動也。心憺憺動者,謂不怕驚而心自動也。驚恐亦曰心中憺憺恐,謂怕驚而心亦動也。
其憺憺自動之病,屬二經。一屬心主手厥陰病。經云:心主手厥陰之脈是動,則病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刺灸之法也。又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病心憺憺大動,胸脅胃脘不安,治以甘熱。是運氣之寒傷心主也。其二屬少陽病。經云: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噫,其傳為心掣是也。(掣,尺制反,曳也。)
白話文:
【心膽顫動】
"膽顫"是由於痰多引發的。當說到心臟無緣無故地顫動,指的是並不是因為受到驚嚇,但心臟卻自行顫動。如果因為驚嚇而心臟跳動,我們也可以說是心中充滿了膽顫的恐懼,指的是在驚嚇之下心臟也會跳動。
這種心臟無緣無故顫動的疾病,涉及兩條經絡。一個是心包經,也就是手厥陰經的病。根據醫典記載,當心包經的手厥陰脈發生異常時,會出現心臟劇烈顫動、臉色紅潤、眼睛泛黃、不停傻笑等症狀,看到的東西似乎比實際更大或更小,有虛熱或寒冷感,這類病症應當從陷下的位置進行針灸治療。又提到,在太陽掌管天空的情況下,如果寒氣過盛,就會導致心臟劇烈顫動,胸部、肋骨和胃部感到不適,治療方法是使用甘甜溫熱的食物或藥物。這表示寒氣對心包經造成了傷害。另一個與此相關的是少陽經的病。醫典記載,當少陽經受到影響,會出現氣短、易咳嗽、易打嗝,進一步發展為心臟牽扯痛("掣"字讀音為"chì",有拖拽的意思)。"
3. 怒
怒在陰陽,為陰閉遏其陽,而陽不得伸也。經云:陰出之陽則怒。又云: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冤善怒。東垣云:多怒者,風熱陷下於地是也。怒在臟腑所屬經,在臟為肝,在志為怒。又云:肝藏血,血有餘則怒。又云:膽為怒是也。
〔丹〕,治怒方
香附末(六兩),甘草末(一兩)
上和勻,白湯調服五錢。
運氣,怒皆屬木太過。經云:木太過曰發生。發生之紀,其病怒。又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甚則善怒。又云:歲土不及,風反大行,民病善怒是也。怒在禁忌,多生厥逆。經云: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又云:暴怒傷陽。又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餐泄是也。
白話文:
[憤怒]
憤怒從陰陽理論來看,是因為陰氣封閉壓制了陽氣,導致陽氣無法展現。古籍提到:當陰氣從陽氣中冒出時,就會產生憤怒。另有一說:當血液過多集中在上半身,而氣集中在下半身時,會感到心情煩悶,容易發怒。東垣學派認為,經常發怒的人,是因為風熱之氣深陷在體內。
憤怒與臟腑及經絡相關,主要與肝臟有關,情緒上的憤怒也是由肝臟所主導。另有一說:肝臟儲存血液,當血液過剩時,人就容易發怒。
【丹】,治療憤怒的處方
香附粉(六兩),甘草粉(一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混合均勻,用開水調合後服用五錢。
根據五行運行的理論,憤怒都屬於木氣過盛。古籍提到:木氣過盛被稱為生長,生長的季節,人們容易感到憤怒。另有一說:當一年中木氣過盛,風氣盛行,人們會特別容易發怒。再有一說:當一年中土氣不足,風氣反而盛行,人們也會容易發怒。
憤怒在禁忌上,容易引發逆氣。古籍提到:當陽氣受到極大的憤怒衝擊,身體的氣和血會斷絕,血液會集中到頭部,讓人突然昏厥。另有一說:突然的憤怒會傷害陽氣。再有一說:當人非常憤怒時,氣會逆流,嚴重時甚至會嘔血或出現餐後腹瀉。
4. 善太息
運氣,善太息皆屬燥邪傷膽。經云: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病善太息。又云:陽明之勝,太息嘔苦。又云:少陰司天,地乃燥,悽愴數至,脅痛善太息是也。
《內經》灸刺善太息,皆取心膽二經。經云: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思憂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又曰: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視足少陽脈之陷下者灸之。又云: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視盛虛實寒熱,陷下取之是也。
〔《甲》〕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溲白便難,中封主之。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腧。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飲多不嗜臥;虛則腹脹,腸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白話文:
[深長嘆息]
運行氣運時,若常有深長嘆息的情況,多因燥邪侵擾膽腑所致。古籍記載,當陽明經氣處於泉位,若受燥邪影響,就會出現深長嘆息的症狀。又說,當陽明經氣過盛,亦會出現嘆息與嘔吐苦水的現象。再者,若少陰經主宰天氣,地氣便顯得乾燥,悲涼情緒頻繁,此時肋部疼痛且常有嘆息,正是這種情況的表現。
《內經》提到,對於常有深長嘆息的人,治療應從心和膽兩條經絡著手。黃帝曾問:人為何會有嘆息的行為?岐伯回答:思考憂慮過度,會讓心臟的機能緊張,心臟機能緊張會導致氣道收縮,氣道收縮則呼吸不暢,所以會用嘆息的方式來調節。治療上應補充手少陰心包經和足少陽膽經的氣血。又說,膽腑有問題的人,會常有嘆息,口苦且嘔吐隔夜食物,應觀察足少陽膽經上凹陷部位,進行灸療。再者,膽腑的足少陽膽經,若氣血流動不順,會出現口苦和常嘆息的症狀,治療上應根據寒熱虛實的不同,對凹陷部位施灸。
《甲》篇記載,面色蒼白,嘆息聲如瀕死之人,全身發冷,小便色白且排便困難,可針灸中封穴治療。脾臟虛弱,會使人畏寒、心情不佳,且常嘆息,可針灸商丘穴治療。凡是常嘆息、食慾不振、多有寒熱交加出汗,病發時易嘔吐,嘔吐後症狀減輕,治療上應針灸公孫穴和井穴。若病情實證,會有腸胃劇烈疼痛、頭面部腫脹、心煩、狂飲且睡眠品質差;病情虛證,會有腹部脹大、腸胃氣血過剩、熱痛、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治療上都應針灸公孫穴。
5. 目疾門
經云: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精明,此則眼具陰陽也。(全文見視歧亂見。)又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氣血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此則眼具五臟六腑也。(全文見視歧亂見。
)後世以內外皆屬心,上下兩瞼屬脾,白眼屬肺,黑眼屬肝,瞳子屬腎,謂之五輪,蓋本諸此也。又有八廓之說,無義無據,今不得刪入焉。
臟腑主目有二:一曰肝。經云: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又云:入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又云: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也。二曰心。經云:心合脈,諸脈者,皆屬於目是也。至東垣又推之而及於脾,如下文所云。
〔東垣〕五臟生成篇云: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針經·九卷》大惑論云:心事煩冗,飲食失節,勞役過度,故脾胃虛弱,心火太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孔竅,天明則日月不明也。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土,而上貫於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氣之宗也。
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靜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胞絡也,主百脈皆榮於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及因邪氣所並,而損其血脈,故諸病生焉。凡醫者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不明正理也。
陽主散,陽虛則眼楞急,而為倒睫拳毛。陰主斂,陰虛不斂,則瞳子散大,而為目昏眼花。
〔《靈》〕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癲狂篇)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太陽病宜溫之散之,陽明病宜下之寒之,少陽病宜和之也。(論疾診尺篇)
〔《保》〕論云:眼之為病,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里,當養血安神。暴發者,為表而易療。久病者,為里而難治。除風散熱者,瀉青丸主之。養血安神者,定志丸主之。婦人,熟地黃丸主之。或有肥體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槐子散主之。此由胸中濁氣上行也,重則為痰厥,亦能損目,常使胸中氣清,自無此病也。
又有因目疾服涼藥多則損氣者,久之眼漸昏弱,乍明乍暗,不能視物,此則失血之驗也。熟乾地黃丸、消氣定志丸,相須而養之。或有視物不明,見黑花者,此之謂腎氣弱也,宜補腎水,駐景丸是也。或有暴失明者,謂眼居諸陽交之會也,而陰反閉之,此風邪內滿,當有不測之病也。
白話文:
經典中提到:眼睛的瞳孔和黑色部分象徵著陰性,而白色部分和紅色的血管象徵著陽性,陰陽相合,使得眼睛能有清晰的視覺,這說明瞭眼睛本身包含了陰陽兩個面向。
另外,五臟六腑的精華能量都匯聚到眼睛,成為其精華。其中,骨骼的精華形成了瞳孔,筋腱的精華形成了黑色部分,血液的精華形成了血管網,氣的能量形成了白色部分,肌肉的精華形成了眼周組織,這些精華與脈絡一起,向上連接到腦部,然後延伸到頸部,這說明瞭眼睛與五臟六腑的關聯。
後世將眼睛內部和外部的運作歸屬於心臟,上下眼瞼歸屬於脾臟,白色部分歸屬於肺臟,黑色部分歸屬於肝臟,瞳孔歸屬於腎臟,稱之為五輪,這都是基於以上理論。但還有所謂的八廓說法,缺乏根據,我們在此不予討論。
與眼睛相關的臟腑主要有兩個:一是肝臟,經典中指出,東方的青色對應肝臟,肝臟的開竅在於眼睛,精華儲存於肝臟。又說,當人睡覺時,血液回歸肝臟,肝臟接收血液後能讓人看清楚。再說,肝臟的氣能通達眼睛,肝臟功能正常時,眼睛就能辨別各種顏色。二是心臟,經典中指出,心臟與脈絡相連,所有脈絡最終都連接到眼睛。
到了東垣時期,他更進一步地把脾臟也納入了與眼睛相關的臟腑之中,如下面所述。
東垣在五臟生成篇中寫道,所有的脈絡都連接到眼睛,眼睛獲得血液後才能視物。《針經·九卷》中的大惑論提到,當心事紛擾,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脾胃就會虛弱,心臟的火氣過旺,導致全身的脈絡沸騰,血液逆流,邪氣侵害孔竅,到了白天,就無法看清事物。五臟六腑的精華能量都由脾臟供應,再向上輸送到眼睛。脾臟是所有陰性能量的源頭,眼睛是血液和氣的集中地。
所以,當脾臟虛弱,五臟六腑的精華能量就會失去控制,無法正常地供應到眼睛,使其無法清晰地視物。心臟是君火,主宰人的精神,應該保持平靜和安穩,由相火代替其行使權力。相火是胞絡,主管所有的脈絡,這些脈絡都榮養眼睛。但當過度勞累或運動,勢必會導致脈絡紊亂。當邪氣侵襲,損傷血液和脈絡,各種疾病就會產生。醫生如果不治療脾胃,不養血安神,只治標不治本,是不明智的。
陽性能量主張擴散,當陽性能量不足,眼睛就會緊繃,形成倒睫毛或捲曲的眉毛。陰性能量主張收斂,當陰性能量不足,無法收斂,瞳孔就會放大,導致視力模糊和眼睛疲勞。
《靈》書中提到,眼睛外側靠近臉部的部位稱為銳眥,內側靠近鼻子的部位稱為內眥,上方為外眥,下方為內眥。診斷眼睛疼痛時,若紅色的血管從上到下,表示太陽經絡有問題;若從下到上,表示陽明經絡有問題;若從外側向內側,表示少陽經絡有問題。太陽經絡的問題宜用溫熱的方法散寒;陽明經絡的問題宜用寒涼的方法泄熱;少陽經絡的問題宜用和緩的方法調和。
《保》書中指出,眼睛的疾病,如果出現在腑臟,表示在表面,應當除風散熱;如果出現在臟器,表示在內部,應當養血安神。突然發生的疾病,表示在表面,較容易治療;長期存在的疾病,表示在內部,較難以根治。除風散熱的治療,可用瀉青丸;養血安神的治療,可用定志丸。女性,可用熟地黃丸。有些人體型肥胖,氣血旺盛,風熱上沖,導致視力模糊和眼睛乾澀,可用槐子散治療。這是由於胸中的濁氣上衝,嚴重的話會導致痰厥,也會損傷眼睛,讓胸中氣血清淨,自然不會有這種病。
有些人在治療眼睛疾病時服用過多涼性藥物,長時間下來,眼睛會逐漸變得模糊,忽明忽暗,無法看清楚東西,這是失血的症狀。熟乾地黃丸和消氣定志丸可以相輔相成,滋養眼睛。有些人看不清楚東西,眼前出現黑色斑點,這是腎氣虛弱的表現,應當補充腎臟的能量,駐景丸就是一種選擇。有些人突然失明,因為眼睛是所有陽性能量交匯的地方,卻被陰性能量封閉,這可能是風邪入侵,預示著可能有不可預測的疾病。 希望這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