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1. 產驚悸
〔《大》〕,七寶散,產後服之,安神壓驚。
辰砂(研),桂心,當歸,川芎,人參,白茯苓,羚羊角(燒存性。各二錢),乾薑(一錢,炮)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羌活豆淋酒調下。如不飲酒,漬米水飲調下。如心煩熱悶,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下,減薑、桂。如心下煩悶而痛,用童便酒調下。如腹痛加當歸。如心悶加羚羊角。如心虛氣怯加桂心。不下食或噁心,加人參。虛顫加茯苓。
白話文:
【大七寶散】,是產後服用的藥方,能安定心神,緩解驚嚇。
- 辰砂(研磨),桂心,當歸,川芎,人參,白茯苓,羚羊角(燒烤後保留其性質,各使用二錢),乾薑(使用一錢,經過炮製)。
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為一錢,以羌活豆淋酒調和服用。若不想喝酒,可用浸泡過米的水調和服用。如果感到心煩、熱感、悶氣,可以用去心的麥門冬煮成湯來調和服用,減少薑和桂的比例。若感到心下有煩躁和疼痛,可以使用童子尿和酒調和服用。若出現腹痛,則需增加當歸的用量。若感到心煩,則需增加羚羊角的用量。若心虛氣弱,則需加入桂心。若食慾不振或感到噁心,則需加入人參。若出現虛懸不定的情況,則需加入茯苓。
〔海〕,大效牡丹皮散,治血藏虛風,及頭目不利,不思飲食,手足煩熱,肢節拘急疼痛,胸膈不利,大腸不調,陰陽相干,心驚怯悸,或時旋運。
牡丹皮,川芎,枳殼(麩炒。各一兩),陳皮,玄胡索,甘草,羌活,半夏(湯洗。各半兩),木香(三分),訶子肉(三分),芍藥(三分),三稜(炒,半兩),乾薑(五錢,炮),當歸(一兩半),白朮(炒,三錢),桂心(五錢)
白話文:
【海】,大效【牡丹皮散】,用於治療血藏虛風,以及頭腦不清,不願進食,四肢煩熱,筋骨拘緊疼痛,胸腔不順暢,大腸功能失調,陰陽失衡,心神驚慌不安,或者偶爾會感到天旋地轉。
【牡丹皮】,【川芎】,【枳殼】(麩炒。各一兩),【陳皮】,【玄胡索】,【甘草】,【羌活】,【半夏】(湯洗。各半兩),【木香】(三分),【訶子】肉(三分),【芍藥】(三分),【三稜】(炒,半兩),【乾薑】(五錢,炮),【當歸】(一兩半),【白朮】(炒,三錢),【桂心】(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五七沸,食前溫服。益血海,退血風勞攻注,消寒痰,實脾胃,理血氣攻刺,及氣虛惡寒潮熱證至妙。
〔《大》〕治產後中風,心忪悸,志氣不定恍惚,語言錯亂。
人參(六分),羚羊角(屑),麥門冬,茯神(各八分),茯苓,白蘚皮,甘草(各四兩),石膏(二分),淡竹瀝(兩大合)
上㕮咀,用水二升,煎至七合,下竹瀝,分三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盞半水煎煮,沸騰五到七次,飯前溫熱服用。此方能滋養血海,消除血風引起的勞累和疼痛,化解寒痰,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治療氣虛、怕冷、潮熱等症狀非常有效。
《大醫精誠》記載,此方可治療產後中風、心神不安、精神恍惚、言語不清等症狀。
取人參六分、羚羊角屑、麥門冬、茯神各八分、茯苓、白蘚皮、甘草各四兩、石膏二分、淡竹瀝兩大合。將藥材研磨成粗粉,用兩升水煎煮,直至剩下七合時,加入竹瀝,分三次服用。
2. 心憺憺動
憺憺,因痰動也。心憺憺動者,謂不怕驚而心自動也。驚恐亦曰心中憺憺恐,謂怕驚而心亦動也。
其憺憺自動之病,屬二經。一屬心主手厥陰病。經云:心主手厥陰之脈是動,則病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刺灸之法也。又曰:太陽司天,寒淫所勝,病心憺憺大動,胸脅胃脘不安,治以甘熱。是運氣之寒傷心主也。其二屬少陽病。經云: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噫,其傳為心掣是也。(掣,尺制反,曳也。)
白話文:
「憺憺」指的是心神不安,由於痰氣上擾所致。心神不安而跳動,可以是膽大無畏、心臟自主跳動,也可以是驚恐不安、心臟受驚而跳動。
這種心神不安的病症,屬於兩個經絡。一是心主手厥陰,經書記載:心主手厥陰脈動,就會出現心神不安、面紅目黃、喜笑不止、虛熱寒涼交替等症狀,需要在穴位上針灸治療。此外,太陽主司天,寒邪入侵,也會導致心神不安、胸脇胃脘不適,需要用甘熱藥物治療,這是寒邪傷及心臟所致。
第二個經絡是少陽,經書記載:少陽發病,容易氣短咳嗽、呃逆,然後傳至心臟,出現心神不安。
3. 怒
怒在陰陽,為陰閉遏其陽,而陽不得伸也。經云:陰出之陽則怒。又云: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冤善怒。東垣云:多怒者,風熱陷下於地是也。怒在臟腑所屬經,在臟為肝,在志為怒。又云:肝藏血,血有餘則怒。又云:膽為怒是也。
〔丹〕,治怒方
香附末(六兩),甘草末(一兩)
上和勻,白湯調服五錢。
運氣,怒皆屬木太過。經云:木太過曰發生。發生之紀,其病怒。又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甚則善怒。又云:歲土不及,風反大行,民病善怒是也。怒在禁忌,多生厥逆。經云: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又云:暴怒傷陽。又云: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餐泄是也。
白話文:
怒氣源於陰陽失衡,陰氣阻礙陽氣外發,陽氣無法舒展。古籍記載,陰氣外露則易怒。還有說,血液上涌,氣息下沉,心煩意亂容易生氣。醫家東垣認為,經常生氣是因為風熱之氣下沉於地。怒氣與臟腑經絡相關,屬肝臟,與情緒中的怒氣相應。另有記載,肝臟藏血,血液過盛易怒。膽臟也與怒氣有關。
治療怒氣的方子:香附末六兩、甘草末一兩,混合均勻,用白湯調服五錢。
怒氣和運氣都屬於木性過旺。古籍記載,木性過旺導致生發過度,生發過度則易怒。又說,當年木氣過盛,風氣流行,嚴重時容易生氣。還有說,當年土氣不足,風氣反而盛行,百姓容易生氣。生氣容易導致厥逆。古籍記載,陽氣過盛,暴怒則形氣耗散,血液上涌,導致昏厥。又說,暴怒傷陽。還有說,生氣則氣逆,嚴重時會嘔血或腹瀉。
4. 善太息
運氣,善太息皆屬燥邪傷膽。經云:陽明在泉,燥淫所勝,病善太息。又云:陽明之勝,太息嘔苦。又云:少陰司天,地乃燥,悽愴數至,脅痛善太息是也。
《內經》灸刺善太息,皆取心膽二經。經云: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思憂則心系急,心系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又曰: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視足少陽脈之陷下者灸之。又云: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視盛虛實寒熱,陷下取之是也。
〔《甲》〕色蒼蒼然,太息如將死狀,振寒,溲白便難,中封主之。脾虛,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及井腧。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飲多不嗜臥;虛則腹脹,腸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霍亂,公孫主之。
白話文:
中醫認為,嘆氣、善於太息都是燥邪傷膽的表現。《內經》中記載,陽明經主濕,燥邪勝則容易導致太息,陽明經盛則會出現太息、嘔吐苦味等症状。少陰經司天,地燥則容易引起胸痛、善於太息。治療太息的方法,主要取心膽二經。《內經》中提到,太息是因為思慮過度導致心氣鬱結而引起的,因此要補心經、留足少陽經。膽病患者也容易出現太息、口苦、嘔吐宿食等症状,需要灸足少陽經。《甲》篇中記載,面色蒼白、太息如將死狀、畏寒、小便白、大便難等症状,屬於脾虛導致,可用中封穴治療。脾虛患者也容易出現畏寒、不喜說話、善於太息等症状,可用商丘穴治療。對於善於太息、不嗜食、寒熱交替、容易嘔吐的患者,可用公孫穴和井腧穴治療。脾虛實分虛實,實則腸中疼痛、頭面腫脹、心煩、狂飲、不嗜睡等症状,可用公孫穴治療;虛則腹脹、腸中氣滿、熱痛、不嗜食、霍亂等症状,也可用公孫穴治療。
5. 目疾門
經云: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精明,此則眼具陰陽也。(全文見視歧亂見。)又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氣血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此則眼具五臟六腑也。(全文見視歧亂見。
)後世以內外皆屬心,上下兩瞼屬脾,白眼屬肺,黑眼屬肝,瞳子屬腎,謂之五輪,蓋本諸此也。又有八廓之說,無義無據,今不得刪入焉。
臟腑主目有二:一曰肝。經云: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又云:入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又云:肝氣通於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也。二曰心。經云:心合脈,諸脈者,皆屬於目是也。至東垣又推之而及於脾,如下文所云。
白話文:
經典中說:瞳孔黑色屬陰,眼白和紅色血管屬陽,所以陰陽互相傳遞,使眼睛明亮,這就是眼睛具有陰陽的道理。
又說:五臟六腑的精氣都向上匯聚到眼睛,成為眼睛的精華。精華的容器是眼球,骨骼的精華是瞳孔,筋腱的精華是黑眼球,血液的精華是血管,眼球氣的精華是眼白,肌肉的精華是約束眼球,包裹著筋骨氣血的精華,與血管相連,向上連接到大腦,然後從後頸部出來,這就是眼睛具有五臟六腑的道理。
後世有人認為眼睛內外都屬於心臟,上下眼瞼屬於脾臟,眼白屬於肺臟,黑眼球屬於肝臟,瞳孔屬於腎臟,稱為五輪,這都是根據以上道理推論出來的。還有八廓的說法,沒有道理也沒有根據,現在不能把它加入其中。
臟腑主宰眼睛有兩個:一是肝臟。經典中說:東方青色,與肝臟相通,開口於眼睛,精華藏於肝臟。又說:入睡時血液回到肝臟,肝臟接受血液就能夠視物。又說:肝氣通達眼睛,肝氣和順則眼睛能辨別五種顏色。二是心臟。經典中說:心臟與血管相連,所有的血管都屬於眼睛,就是這個道理。直到東垣醫家又推論到脾臟,就像下文所說。
〔東垣〕五臟生成篇云:諸脈者,皆屬於目,目得血而能視。《針經·九卷》大惑論云:心事煩冗,飲食失節,勞役過度,故脾胃虛弱,心火太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邪害孔竅,天明則日月不明也。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於脾土,而上貫於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氣之宗也。
故脾虛則五臟之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明於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靜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胞絡也,主百脈皆榮於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及因邪氣所並,而損其血脈,故諸病生焉。凡醫者不理脾胃,及養血安神,治標不治本,不明正理也。
陽主散,陽虛則眼楞急,而為倒睫拳毛。陰主斂,陰虛不斂,則瞳子散大,而為目昏眼花。
白話文:
古人認為,所有的經脈都連通眼睛,眼睛依靠血液才能看見。如果心神煩躁、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就會導致脾胃虛弱,心火旺盛,使得全身經脈沸騰,血液逆流,邪氣入侵孔竅,導致白天視力模糊。
五臟六腑的精氣都源於脾土,向上輸送至眼睛。脾臟是陰氣之首,眼睛是血氣之宗。脾虛則五臟的精氣無法正常運作,導致無法供給眼睛所需,造成視力下降。
心臟是君火,主宰人的精神,應該保持靜安狀態。相火代替君火行使職能,相火是胞絡,主管所有經脈,最終滋養眼睛。過度勞累或受到邪氣入侵,就會損傷血脈,引起各種眼疾。因此,醫生必須調養脾胃,滋養血氣,安撫心神,治本而非治標,才能真正解決眼疾。
陽氣主散,陽氣虛弱則眼皮緊縮,導致倒睫和睫毛倒生。陰氣主斂,陰氣虛弱則瞳孔散大,導致視力模糊、眼花。
〔《靈》〕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癲狂篇)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太陽病宜溫之散之,陽明病宜下之寒之,少陽病宜和之也。(論疾診尺篇)
〔《保》〕論云:眼之為病,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在臟則為里,當養血安神。暴發者,為表而易療。久病者,為里而難治。除風散熱者,瀉青丸主之。養血安神者,定志丸主之。婦人,熟地黃丸主之。或有肥體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槐子散主之。此由胸中濁氣上行也,重則為痰厥,亦能損目,常使胸中氣清,自無此病也。
白話文:
眼角外側連接到面部的叫外眥,靠近鼻子的叫內眥,上面的是外眥,下面的是內眥。診斷眼睛疼痛,紅色血管從上往下走的是太陽病,從下往上走的是陽明病,從外往內走的是少陽病。太陽病適合溫熱散寒,陽明病適合寒涼瀉下,少陽病適合調和。
眼病屬於腑,是表症,應該清熱祛風。屬於臟,是里症,應該養血安神。突然發作的,屬於表症,容易治療。久病的,屬於里症,難以治療。清熱祛風,可以用瀉青丸。養血安神,可以用定志丸。女性,可以用熟地黃丸。如果體型肥胖,氣盛,風熱上行,眼睛昏花澀痛,可以用槐子散。這是因為胸中濁氣上行,嚴重時會導致痰厥,也會損傷眼睛,所以要經常保持胸中氣機清朗,就不會出現這種病了。
又有因目疾服涼藥多則損氣者,久之眼漸昏弱,乍明乍暗,不能視物,此則失血之驗也。熟乾地黃丸、消氣定志丸,相須而養之。或有視物不明,見黑花者,此之謂腎氣弱也,宜補腎水,駐景丸是也。或有暴失明者,謂眼居諸陽交之會也,而陰反閉之,此風邪內滿,當有不測之病也。
白話文:
又有因為眼疾服用寒涼藥物過多而損傷元氣的人,久而久之眼睛逐漸昏暗無光,時而明亮時而昏暗,無法看清東西,這是失血的徵兆。可以服用熟乾地黃丸、消氣定志丸,互相配合來滋養身體。
或者有些人視力模糊,眼前出現黑點,這是腎氣虛弱的表現,應該要補腎水,駐景丸就是適合的藥物。
還有一些人突然失明,這是因為眼睛位於諸陽交匯之處,陰氣反過來閉塞了,這是風邪內盛,預示著可能有不測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