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17)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17)
1. 瘰癧馬刀
重臺癧,生於項頸,或左或右,初則單窠結在上,或在下,重疊見之,是名重臺癧。此症藥不可療,不可針灸,若是毒行,甚腫痛,發渴生痰,萬死一生,害人極速。初覺有之,急用小犀角丸,粉金散治之。
燕窠癧,形似燕窠,不可治。
肺脈微澀,為鼠瘻,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酸。(全文見治虛實法。色白,脈主澀。)
〔《靈》〕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寒熱篇)
〔丹〕夫瘰癧初發,必起於少陽經。不守禁戒,必延及陽明經。大抵食味之厚,鬱氣之積,曰毒,曰風,曰熱,皆此三端,招引變換,須分虛實。彼實者固易治,自非痛斷厚味與發氣之物,雖易亦難,殊為可慮。以其屬膽經,主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人見此,若月經行,不作寒熱,可生。
稍久轉為潮熱,其症危矣。自非斷欲絕慮食淡,雖神聖不可治也。
白話文:
瘰癧馬刀
重疊型瘰癧,這種瘰癧長在脖子上,可能在左邊或右邊。剛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單獨的腫塊,長在上面或下面,後來腫塊會重疊出現,就叫做重疊型瘰癧。這種病用藥物或針灸都沒辦法治療,如果毒性擴散,會非常腫痛、口渴、產生痰液,病況危急,可能九死一生,對人的危害非常快速。剛發現的時候,要趕快用小犀角丸、粉金散來治療。
燕子窩型瘰癧,形狀像燕子的窩,這種瘰癧無法治癒。
肺脈微弱且阻塞,會形成鼠瘻,長在脖子或腋窩之間,下部的病況比上部更嚴重,患部會感覺酸痛。(詳細內容參見《治虛實法》。鼠瘻的顏色是白色,脈象大多阻塞。)
黃帝問:要如何判斷這種病會不會死呢?岐伯回答:看患者的眼睛,如果眼睛裡有紅色的脈絡,上下貫穿瞳孔,出現一條,患者會在一年內死亡。出現一條半,會在一年半內死亡。出現兩條,會在兩年內死亡。出現兩條半,會在兩年半內死亡。出現三條,會在三年內死亡。如果紅色的脈絡沒有貫穿瞳孔,就可以治療。(出自《寒熱篇》)
瘰癧剛開始發病,一定是從少陽經開始的。如果不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就會蔓延到陽明經。大概來說,飲食過於油膩、情緒鬱悶造成的積聚,會產生毒、風、熱這些狀況,這三種原因會互相影響,導致病情變化,必須分辨清楚是虛症還是實症。實症的瘰癧比較好治,但如果患者不戒掉油膩的食物和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即使比較好治也會變得難以治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瘰癧屬於膽經的疾病,膽經主宰決斷,有相火,而且氣多血少。婦女如果患上瘰癧,在月經來潮時沒有寒熱症狀,就表示病情可以好轉。
如果病情稍微拖久一點,轉為潮熱,病情就很危險了。如果患者不戒除慾望、不減少憂慮、不吃清淡的食物,即使是神醫也沒辦法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