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10)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10)
1. 石癰
〔丹〕治石癰如石,不治。腫者,生商陸根搗擦之,燥則易之,取軟為度。(張文仲。)癰未潰,以苦苣白汁滴之,立潰。本草云:亦出疔根。
〔《保》〕木香散,治瘡難消,不能作膿,痛不止,酒調下三錢。(方見痘癰。)
白話文:
【石癰】
【丹】對於質地堅硬如石的石癰,一般治療方法效果有限。若病竈有腫脹現象,可採用商陸的根部,將其搗碎後敷於患處,待乾燥後再更換新的藥膏,持續至腫脹減緩為止。(出自張文仲)
對於尚未破潰的癰,可以使用苦苣的白色汁液滴在上面,能迅速使其破潰。根據本草記載,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拔除疔根。
【《保》】木香散,適用於難以消退的瘡,即使無法形成膿包,或是疼痛感持續不止的情況,可使用酒調和三錢的藥粉服用。(此方亦見於治療痘癰的部分)
2. 諸腫
〔丹〕卒腫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風毒腫三年,苦酒濃煎蔥白,以布包熨腫上。(《外臺秘要》)治一切熱毒腫,商陸根和鹽少許敷之,日再易。(《孫真人食忌》)治一切毒腫,疼痛不可忍者,搗蓖麻仁,敷之立瘥。(《肘後方》)治腫。
蒺藜子一升,炒黃杵細,以香油和如泥,再炒令焦,以舊布如腫之大小攤之貼腫上,勿開頭㰦上。(《外臺秘要》)治惡刺及狐貍刺毒腫。取蒲公英草根白汁敷之,多塗立瘥。餘七月十五日夜,左手中指背揩著庭木,痛不可忍,十日後瘡日深,漸高大,痛欲死,用此而安。(孫方)
〔《經》〕患熱腫,水研山豆根濃汁塗,干再塗。
〔《衍》〕臘月中,以新瓦罐滿注熱水,用朴硝二升投湯中,攪散,掛北檐下,俟硝滲出罐外,卻收之,以人乳汁調半盞。掃一切風熱毒氣攻注目瞼,及發頭面四肢腫痛,應手神效。
〔《山》〕腫毒或疼痛處,以赤小豆為末,水調敷,頻換。或用香白芷水調敷,尤妙。又方,白芙蓉葉曬乾,同皂角為末,水調敷。
〔丹〕治諸處皮裡面痛。何首烏末,薑汁調膏,以帛裹於痛處,用火炙皮鞋底熨之妙。(《經驗方》)
白話文:
【各種腫症】
【丹】如果突然出現嚴重腫痛,可以使用芫青的根部,選擇較大的部分搗碎,與醋混合成泥狀,煮沸三次,然後用布包裹,敷在患處。(葛氏)
對於風毒引起的三年期腫脹,可以用醋濃縮煎煮蔥白,再用布包裹,在腫脹的地方熱敷。(《外臺祕要》)
治療所有由熱毒引起的腫脹,可用商陸的根部加少量鹽,敷在患處,每日更換兩次。(《孫真人食忌》)
治療所有毒性的腫脹,若疼痛難忍,可搗碎蓖麻的種子,敷在患處立刻會感到舒緩。(《肘後方》)
治療腫脹,使用一升的蒺藜種子,炒黃後搗碎成細粉,與香油混合成泥狀,再次炒至焦黑,用舊布按腫脹的大小攤開,貼在腫脹的地方,不要打開頭部。(《外臺祕要》)
治療惡刺及狐狸咬傷引起的毒性腫脹。取蒲公英的根部白色汁液敷在患處,大量塗抹立刻會好轉。有一個例子是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左手的中指背部擦到庭院中的樹木,痛得無法忍受,十天後傷口逐漸加深,腫脹且疼痛欲死,使用這個方法後得到安穩。(孫方)
【《經》】對於熱毒引起的腫脹,用水研磨山豆根,製成濃厚的汁液塗抹,待其幹後再塗抹。
【《衍》】在臘月,使用新的瓦罐裝滿熱水,投入二升的朴硝,攪拌使其溶解,並將其掛在北面的屋簷下,等待硝酸滲出罐外,然後收集起來,用母乳調和半杯。這種藥物可以清除所有風熱毒氣侵襲眼睛,以及頭部、面部、四肢的腫脹疼痛,效果神奇。
【《山》】對於腫毒或疼痛的地方,可以使用赤小豆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敷在患處,頻繁更換。或者使用香白芷用水調和敷在患處,效果更佳。另一種方法是,將白芙蓉的葉子曬乾,與皁角一起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敷在患處。
【丹】治療身體各部位的皮膚內疼痛,將何首烏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膏狀,用布包裹在疼痛的地方,用火烤皮鞋底熱敷,效果非常好。(《經驗方》)
3. 瘰癧馬刀
結核連續者,為瘰癧。形長如蛤者,為馬刀。
〔羅〕曲陽縣劉禪師,善治瘡瘍瘰癧,其效更捷,授予四方,太乙膏、玉燭散、克效散、翠玉膏,用之每每見效。
太乙膏,治癧子瘡神效。
沒藥(四錢),清油(一斤),黃丹(五兩),腦子(研,一錢),麝香(三錢),輕粉,乳香(各二錢),
上以清油黃丹熬成膏,用柳枝攪,又用憨蔥七枝旋旋加下,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攪,至滴水不散,卻入沒、乳、腦、麝、輕粉等味攪勻,瓷器內盛用。
克效散
斑蝥(四十九個,不去翅足,炒),官桂(半錢),粳米(四十九粒),赤小豆(四十九粒),硇砂(半錢),
上五味,研為細末,初服一字,次服半錢,次服三字,又次服四字,煎樟柳根湯送下,空心服。以小便淋瀝,並作澀為效。噁心嘔吐黃水無妨,其瘰癧日日自消矣。
玉燭散,治瘰癧自消,和血通經。
當歸,芍藥,大黃,甘草,熟地,芒硝,黃芩,川芎(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日進一服,七八日效。
翠玉膏(方見臁瘡。)
〔《楊氏家藏》〕治瘰癧方。
荊芥,白殭蠶,黑牽牛(各二錢),斑蝥(二十八個,去頭翅足,用大米炒)
上為末,臨臥時先將滑石末一錢用米飲調服,半夜時又一服,五更初卻用溫酒調藥一錢或二三錢,量強弱用。服訖,如小便無惡物行,次日早再進一服。又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進白糯米稀粥湯,再進前藥一服,更以燈心湯下,調琥珀末一錢,重服。以小便內利去惡毒為愈。如小便痛,用青黛一錢,以甘草湯調送下即止。
〔嚴〕,三聖丸,治瘰癧。
丁香(五十粒),斑蝥(十個),麝香(另研,一錢)
上為末,用鹽豉五十粒,湯浸研爛如泥,和前藥令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溫酒送下,日進三服。五七日外覺小便淋瀝,是藥之效,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狀,是病之根也。忌濕面毒食。
〔《保》〕,連翹湯
連翹(一斤),瞿麥(一斤),大黃(三兩),甘草(二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二碗,煎至一盞半,早食後巳時服。在項兩邊屬足少陽經,服藥十餘日後,可於臨泣穴灸二七壯,服藥不可住,至五六十日方效。一方,加大黃、木通、貝母(一作知母。)各五兩,雄黃七分,檳榔半兩,減甘草不用,同前藥為細末,熟水調下三五錢。
〔無〕,必勝丸,治瘰癧不以年深月近,及腦後兩邊有小結塊,連複數個,兼癆瘵腹內有塊。
鯽魚(一個,去腸並子),雄黃(一粒,雞子大),硇砂(一錢。以上二味併入在鯽魚腹內仰安,魚於炭火燒,煙盡取出),蜈蚣(全者,一條),蓬朮(半兩),梔子(五個),皂角(二挺。以上四味並燒存性),蓖麻子(五個,去皮,燈上燒),黃明膠(三文)
白話文:
結核如果連串出現,就叫做瘰癧。如果形狀長得像蛤蜊,就叫做馬刀瘡。
曲陽縣的劉禪師,很會治療瘡瘍和瘰癧,效果非常快,他把自己的藥方傳授給四方的人,這些藥方包括太乙膏、玉燭散、克效散、翠玉膏,使用後通常都能見效。
太乙膏,治療瘰癧瘡非常有效。
材料:沒藥(15克),麻油(600毫升),黃丹(187.5克),冰片(研磨成粉,3.75克),麝香(11.25克),輕粉、乳香(各7.5克)
製作方法:先用麻油和黃丹熬成膏狀,用柳枝不斷攪拌,再加入七段帶鬚的蔥白,一邊加一邊攪拌,直到蔥白用完。用小火持續攪拌,直到膏藥滴入水中不會散開,再加入沒藥、乳香、冰片、麝香、輕粉等藥材攪拌均勻,放入瓷器中備用。
克效散
材料:斑蝥(49個,不去翅膀和腳,炒過),肉桂(1.875克),粳米(49粒),赤小豆(49粒),硇砂(1.875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第一次服用約0.375克,第二次服用1.875克,第三次服用1.125克,第四次服用1.5克。用煎好的樟柳根湯送服,空腹服用。以小便淋漓不盡、感到澀痛為有效。如果出現噁心、嘔吐黃水是正常現象,瘰癧會逐漸消退。
玉燭散,能使瘰癧自行消退,並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
材料:當歸、芍藥、大黃、甘草、熟地、芒硝、黃芩、川芎(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11.25克,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煎至剩七分,去渣後溫服,每天服用一次,七八天可見效。
翠玉膏(藥方在治療臁瘡的章節裡)
《楊氏家藏》治療瘰癧的藥方。
材料:荊芥、白殭蠶、黑牽牛(各7.5克),斑蝥(28個,去除頭、翅膀和腳,用大米炒過)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睡前先服用用米湯調服的滑石粉(3.75克),半夜再服用一次,五更時分(凌晨三點到五點)用溫酒調服藥粉3.75克或7.5克至11.25克,根據個人體質強弱調整用量。服藥後,如果小便沒有排出惡物,第二天早上再服用一次。如果仍然沒有效果,第三天五更時分,先喝白糯米稀粥,再服用藥粉,然後用燈心草湯送服,並加入琥珀粉(3.75克)再次服用。以小便順利排出惡毒為痊癒的標準。如果小便時感到疼痛,用青黛粉(3.75克),用甘草湯調服即可止痛。
嚴氏的三聖丸,治療瘰癧。
材料:丁香(50粒),斑蝥(10個),麝香(另外研磨成粉,3.75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浸泡在熱水中的鹽豉(50粒)搗爛成泥狀,與之前的藥粉混合均勻,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飯前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三次。五到七天後如果感覺小便淋漓不盡,說明藥物開始起作用,或者大便排出像青筋膜狀的東西,這是疾病的根源。忌吃濕麵類食物和有毒的食物。
《保》中的連翹湯
材料:連翹(600克),瞿麥(600克),大黃(112.5克),甘草(75克)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37.5克,用兩碗水煎至一碗半,早飯後在巳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服用。如果瘰癧長在脖子兩側,屬於足少陽經,服藥十幾天後,可以在臨泣穴灸二七壯(14壯),服藥期間不要停止,大約五六十天才能見效。另一種藥方,加入大黃、木通、貝母(或知母)(各187.5克),雄黃(2.625克),檳榔(18.75克),減少甘草的用量,將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溫水調服11.25克到18.75克。
必勝丸,治療瘰癧,不論病程長短,以及後腦兩邊有小結塊,或連成數個,同時兼有肺結核、腹內有腫塊。
材料:鯽魚(一條,去除內臟和魚卵),雄黃(一顆,像雞蛋大小),硇砂(3.75克。將雄黃和硇砂放入鯽魚腹中,用炭火燒,煙盡取出),蜈蚣(完整的一條),蓬朮(18.75克),梔子(5個),皂角(兩個,以上四味藥材都燒存性),蓖麻子(5個,去皮,在燈上燒過),黃明膠(11.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