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 (8)

1. 疔瘡

上將蝸牛蟾酥研爛,余藥為細末,同研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令病人先嚼蔥白三寸放在手心,將藥丸裹在蔥白內,用熱酒一盞吞下。如重車行五里許,有汗出即瘥。如不能嚼,蔥研爛裹下極效。

治疔瘡毒氣入腹,多嘔吐欲死者,即服內托香粉散。滴乳半兩,另研真綠豆粉一兩,為細末,煎生甘草湯調三錢,時時飲之,常令灌潤胸膈。(一方,用雄黃、綠豆粉、乳香等分為末,水調服。)

〔世〕疔瘡入腹嘔者,煎道人頭濃汁飲之。

治疔瘡毒氣入腹,昏悶不食。

紫花地丁,蟬蛻,貫仲(各一兩),丁香,乳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下。(紫花地丁,麥熟時有之,開紫花,質甚脆,如蒲公英狀,但蒲公英開黃花,地丁開紫花。)

〔《瑞》〕治疔危篤者,二服即愈,輕者一服立效。

土蜂房(一小窠全。本草云:土蜂房有毒,利大小便),蛇蛻(一條,全)

上作一處,器皿中盛,用黃泥封固,火煅存性,研為細末,每服一錢,空心好酒調服。少頃腹中大痛,痛止,其瘡已化黃水矣。仍服,五聖散,。

大黃(一兩),生薑(二兩),栝蔞(一個),皂角針(二兩),甘草(一兩),金銀花(二兩),

上㕮咀,用好酒二升,同煎至八分,去渣,不拘時服。

〔羅〕,破棺丹一方有當歸、赤芍、連翹、牡蠣、金銀花、紫花地丁,宜選用之。)

山梔,牽牛末,大黃(各一兩),甘草,京三稜(炮。各七錢),

上煉蜜丸,如彈子大。酒化服之。

〔世〕治疔瘡最驗。用蒼耳、臭牡丹各一大握,搗爛,新汲水或順流水調服一碗,瀉下黑水即愈。

〔丹〕,追毒丸

海浮石(燒赤,醋焠七次,半兩),乳香,沒藥(各一錢),巴豆(四十九粒),川烏(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若患二三日服十丸,五六日服十四丸,隨病上下服之。先吃冷酒半盞或一盞,又用冷酒吞下。如嘔,吞之不妨出藥,依上服之。病人大便不動,再用三丸。如疔看得端的,爪破,用頭垢留患處,後服藥。

〔海〕《肘後》犯疔腫垂死。菊花葉一握,搗絞汁一升,入口即活,此神驗。亦用其根。(丹溪云:根莖葉花皆可。紫梗者佳。)

〔孟〕疔腫困重。生搗蒼耳根葉,和小兒尿絞汁,冷服一升,日三服,甚驗。

〔世〕疔瘡於所屬經絡各瀉之。疔瘡者,必發於手足之間,生黃疱,其中或紫黑色,有一條如紅線直上,倉卒之際,急宜以針於紅線所至處刺出毒血,然後以蟾酥乳香膏等藥於正瘡上塗之。針時以病者知痛出血為好,否則紅線入腹攻心,必致危困矣。

〔《百一》〕治疔腫。以針刺四畔,用石榴皮末著瘡上,調面圍四畔,灸痛為度,調末敷上,急裹經宿,連根自出。

白話文:

將活蝸牛和蟾酥搗爛,再將其他藥材磨成粉末,一起混合搗成藥丸,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讓病人先嚼三寸長的蔥白放在手心,將藥丸包在蔥白裡面,用一杯熱酒吞下。如果像坐車走了五里路左右,出了汗就會痊癒。如果不能嚼蔥白,把蔥搗爛包著藥丸吞下也極有效。

治療疔瘡毒氣進入腹部,導致嚴重嘔吐快要死的人,立刻服用內托香粉散。滴入半兩乳汁,另外磨一兩真綠豆粉成細末,用煎好的生甘草湯調和三錢,隨時飲用,保持胸腔濕潤。(另一個配方是用雄黃、綠豆粉、乳香等量磨成粉末,用水調服。)

有人說,疔瘡毒氣入腹嘔吐,煎道人頭濃汁飲用。

治療疔瘡毒氣入腹,導致昏迷不吃東西:

紫花地丁、蟬蛻、貫仲(各一兩),丁香、乳香(各二兩),一起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送服。(紫花地丁在麥子成熟時會有,開紫色的花,質地很脆,像蒲公英的樣子,但蒲公英開黃花,紫花地丁開紫花。)

《瑞》記載:治療病情危急的疔瘡,服用兩次就能痊癒,病情輕的服用一次就見效。

土蜂窩(一小個完整的,本草說土蜂窩有毒,能利大小便),蛇蛻(一條完整的),將它們放在一起,裝在容器中,用黃泥封住,用火燒到變成碳,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好酒調服。過一會兒腹部會劇痛,痛止後,瘡就會化為黃水。之後再服用五聖散。

大黃(一兩),生薑(二兩),栝蔞(一個),皂角刺(二兩),甘草(一兩),金銀花(二兩),將它們切碎,用二升好酒一起煎煮到剩八分,去掉藥渣,不論時間服用。

羅氏的破棺丹配方中有當歸、赤芍、連翹、牡蠣、金銀花、紫花地丁,可以選用。

山梔子、牽牛子末、大黃(各一兩),甘草、京三稜(炮製過,各七錢),將它們煉蜜成丸,大小如彈珠,用酒化開服用。

有人說,治療疔瘡最有效的方法:用蒼耳、臭牡丹各一大把,搗爛,用新打的井水或流動的水調和服用一碗,如果拉出黑水就會痊癒。

《丹》記載:追毒丸

海浮石(燒紅後用醋淬七次,半兩),乳香、沒藥(各一錢),巴豆(四十九粒),川烏(一兩),一起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如果患病兩三天服用十丸,五六天服用十四丸,根據病情增減服用。先喝半杯或一杯冷酒,再用冷酒吞服藥丸。如果嘔吐,吞下去也不會影響藥效,照常服用。病人如果沒有大便,再服用三丸。如果疔瘡看得很清楚,用指甲劃破,把頭皮屑敷在患處,再服用藥。

《海》記載:《肘後方》說,患疔瘡腫痛快要死了,用菊花葉一把,搗爛擠出一升汁液,喝下去就能活命,效果神奇。也可以用菊花根。(丹溪說:根莖葉花都可以用,紫梗的最好。)

《孟》記載:疔瘡腫痛嚴重,用新鮮搗爛的蒼耳根葉,和小兒的尿液一起擠出汁液,冷服一升,每天三次,效果很好。

有人說,疔瘡應該在所屬經絡上瀉毒。疔瘡一定長在手腳之間,會長出黃色的水泡,裡面可能是紫黑色,有一條像紅線一樣直往上延伸。緊急的時候,要用針在紅線到達的地方刺出血,然後用蟾酥乳香膏等藥塗在瘡上。針刺時要讓病人感到疼痛且出血才好,否則紅線入腹攻心,必定危險。

《百一》記載:治療疔瘡腫痛,用針刺瘡的四周,用石榴皮末敷在瘡上,用麵糊圍在四周,用艾灸灸到疼痛的程度,再把藥末敷上,用布包好過夜,連根就會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