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15)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15)
1. 腫瘍
用片子薑黃、香附子、甘草三味,而以不老為名,且引銕甕先生與劉君為證,夫豈無其故哉,蓋於行氣中有補之之理耳。天之所以為天者,健而有常也,因其不息,所以生生無窮。正如茺蔚子活血行氣,有補陰之妙,故名益母,胎前產後所恃者氣血耳,胎前無滯,產後無虛,以其行中有補也。夏枯草治瘰癧,亦然。
〔《補遺》〕謂婦人男子,癰疽治法無異,惟月閉、血虛、氣結三證有異耳。愚謂婦人海滿則行,月閉一證固異,然婦人性情執著,比之男子十倍,雖有虛證宜補,亦當以執著為慮。向見樓氏婦早寡,善飲啖,形肥偉,性沉毒,年六十六,七月間,生背疽,近正脊。醫遂橫直裂開取血,雜以五香、十宣散,與酒飲之。
月餘未嘗議其寡居之郁,酒肉之毒,執著之滯,時令之熱,卒至於平陷,淹延兩三月而不救。
六脈不和,則留為癰。(全文見五臟。此則膏粱所變之癰也。)
諸痛癢瘡瘍,皆屬於心。(全文見診。河間云:人近火氣,微熱則癢,熱甚則痛:附近則灼而為瘡,皆心火之用也。或癢痛如針輕刺者,猶飛迸火星灼之然也。)
上心火實,則為熱癰,心火虛,則為寒癰。
〔《脈》〕肺乘肝,即為癰。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全文見診病傳變,下同。肝藏血,肝病則血從之,而榮氣逆於肉理,生癰腫是也。)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本》〕,治發背方。草決明生用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亦碎,水三升,煮取一升,溫分二服。大抵血滯則生瘡,肝為血之臟,而決明和肝氣,不損元氣也。(本草云。決明除肝熱。)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三陽,小腸膀胱也,下為癰腫獨指膀胱為病。又腦疽、背癰、臀癰之類是也。)
運氣癰疽有四:
一曰火熱助心為瘡瘍。經云:少陽所至為瘡疹。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之政,初之氣,寒乃始,陽氣鬱,炎暑將起,中外瘡瘍。又云:少陽所至,為瘡瘍。又云:少陽司天之政。風熱參布,太陰橫流,寒乃時至,民病寒中,外發瘡瘍。
初之氣,候乃大溫,其病膚腠中瘡。二之氣,火反郁,其病熱鬱於上,瘡發於中。三之氣,炎暑至,民病膿瘡。又云:太陽司天之政,初之氣,氣乃大溫,肌腠瘡瘍,此皆常化病之淺也。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司天,客勝甚則瘡瘍。又云:少陰之復,病痱疹瘡瘍,癰疽痤痔。
又云:火太過曰赫羲,其病瘡瘍血流。又云:火鬱之發,民病瘡瘍癰腫。此是邪變病之甚也。
二曰寒邪傷心為瘡瘍。經云:太陽司天之政,三之氣,寒氣行,民病寒,反熱中,癰疽注下。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血變於中,發為癰瘍,病本於心。又云: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民病癰腫瘡瘍是也。
白話文:
腫瘤
使用片薑黃、香附子、甘草這三味藥,取名為「不老」,而且還請來銕甕先生和劉君作證,這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其中道理,是因為在行氣的同時也有補益的功效。天之所以為天,是因為它運行強健且有規律,由於它不停息的運轉,所以才能生生不息。正如茺蔚子(益母草)能活血行氣,又有補陰的功效,因此得名益母,婦女在懷孕前和產後所依靠的就是氣血。懷孕時氣血不滯留,產後不虛弱,就是因為它在行氣的同時也有補益的作用。夏枯草治療瘰癧也是這個道理。
《補遺》中提到,婦女和男子患癰疽的治療方法沒有不同,只有在月經閉止、血虛、氣結這三種情況下才需要區別對待。我認為,婦女因為血海滿盈則月經來潮,月經閉止確實是一個不同的情況。但是,婦女的性格比較執著,比男子要強烈十倍,即使有虛證需要進補,也應該考慮到她們的執著。我曾經看過一位樓姓寡婦,早年守寡,很能吃喝,身材肥胖高大,性情陰沉,六十六歲時,七月間背上長了癰疽,靠近脊椎。醫生就直接切開取血,混合五香、十宣散,用酒送服。
一個多月也沒有考慮到她寡居的鬱悶、酒肉的毒害、執著的氣滯、當時季節的炎熱,最後導致癰疽潰爛陷下,拖延了兩三個月而沒能救活。
如果六脈不調和,就會形成癰。 (全文見「五臟」篇。這裡指的是因為飲食過於肥甘厚膩所造成的癰。)
所有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全文見「診」篇。河間說:人接近火氣,稍微發熱就會癢,發熱嚴重就會痛:靠近火就會灼傷形成瘡,這都是心火的作用。有的癢痛如同針輕輕刺一樣,像是飛濺的火星灼傷一樣。)
如果心火旺盛,就會形成熱癰,如果心火虛弱,就會形成寒癰。
《脈》中說:肺氣過於強盛而克制肝氣,就會形成癰。腎的寒氣轉移到肝,就會形成癰腫,並伴有氣短的症狀。(全文見「診病傳變」篇。肝臟儲藏血液,肝病會導致血液運行異常,而使得營氣逆行於肌肉紋理,產生癰腫。)
脾的寒氣轉移到肝,就會形成癰腫和筋脈拘攣。
《本草》中記載,治療發背的方法:決明子(生用)一升搗碎,生甘草一兩也搗碎,加水三升,煮至一升,分兩次溫服。大體來說,血液停滯就會產生瘡,肝是儲藏血液的臟器,而決明子能調和肝氣,又不會損傷元氣。(《本草》中記載,決明子能去除肝熱。)
三陽經(小腸、膀胱)發病,會出現寒熱,向下會形成癰腫。(三陽指小腸和膀胱,向下形成癰腫特指膀胱的病變。另外,如腦疽、背癰、臀癰之類也屬於這類情況。)
從運氣的角度來看,癰疽的形成有四種原因:
一是火熱之邪助長心火,形成瘡瘍。經文說:少陽所到的地方會產生瘡疹。又說:少陰在天主事時,熱氣向下侵襲,肺氣向上運行,嚴重的話就會產生瘡瘍。又說:少陰在天主事,初氣時,寒氣剛開始,陽氣鬱結,炎熱暑氣將要來臨,身體內外都會產生瘡瘍。又說:少陽所到的地方,會產生瘡瘍。又說:少陽在天主事時,風熱交雜,太陰之氣橫行,寒氣會不時來臨,百姓會因為受寒而生病,身體外表會出現瘡瘍。
初氣時,氣候會很溫暖,疾病會發生在皮膚裡,形成瘡。二氣時,火氣反而鬱結,疾病表現為熱鬱於上,瘡發於身體中部。三氣時,炎熱暑氣到來,百姓會生膿瘡。又說:太陽在天主事,初氣時,氣候溫暖,皮膚會生瘡瘍,這些都是氣候變化引起的較輕的疾病。又說:少陰在天主事,熱邪太盛,嚴重的話會形成瘡瘍。又說:少陰在天主事,客邪太盛也會形成瘡瘍。又說:少陰之氣過於強盛時,會產生痱子、疹子、瘡瘍、癰疽、痤瘡、痔瘡。
又說:火氣太盛叫做赫羲,會導致瘡瘍流血。又說:火氣鬱結爆發,百姓會生瘡瘍癰腫。這些都是因為邪氣變化而導致的嚴重的疾病。
二是寒邪損傷心火,形成瘡瘍。經文說:太陽在天主事,三氣時,寒氣流行,百姓會生病,出現身體發冷,內部反而發熱,癰疽會往下發展。又說:太陽在天主事,寒邪過於強盛,血液會在體內發生變化,導致癰瘍,病根在於心。又說:陽明在天主事,四氣時,寒雨下降,百姓會生癰腫瘡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