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4)
卷之十八·心小腸部 (4)
1. 腫瘍
作一帖,好酒一盞半,煎至一盞,大溫,空心食消盡服之,少時,以早膳壓之,使不令大熱上攻,犯上中二焦也。
賈德茂,男十歲,四月天氣大熱,於左足大腿近膝股內,足厥陰肝之經,少侵足太陰脾之經分出附骨疽,不辨肉色漫腫,皮澤木硬,痛勢甚大,其脈在三部細弦,按之洪緩,略有力。
黃耆(二錢),柴胡梢(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二分),肉桂(三分),土瓜根(三分),生地(一錢),黃柏(酒洗,二分),當歸尾(七錢半),
上作一服,酒一盞,水三盞,煎至一盞,空心熱服,一服愈。
〔垣〕,內托榮衛湯,治風濕熱鬱其手足少陽,致血脈凝逆,使榮衛周身元氣消弱。其風熱滯於下,其面色必赫赤而腫,微黯色。風木之性上衝,顏必忿色,其人多怒,其瘡之色亦赫赤腫硬微帶黯色,其瘡之形勢亦奮然高起,結硬而作痛,其脈洪緩而弦,宜發其汗而通其榮衛,則邪氣去矣。
黃耆,桂枝(各五錢),防風,羌活,黃芩,當歸(各一錢半),連翹,柴胡(各二錢),甘草(炙),人參(各一錢),蒼朮,紅花(各三錢),
上㕮咀,只作一服,水酒各一大盞,同煎至一盞,溫服。
上九方,皆東垣及羅謙甫、丹溪隨癰疽所發分野制之也。其方皆以發表為先,不過一二服而愈。如癰疽發在太陽經分野,必用防風、羌活;陽明經分野,必用香白芷、升麻;少陽經分野,必用柴胡;太陰經分野,必用芍藥、升麻;少陰經分野,必用獨活;厥陰經分野,必用青皮、柴胡;皆以桂佐之。身半以下者,
必用酒水多,熟煎之,空心服,使藥下行。身半以上者,必用酒水少,帶生煎之,臨臥服,使藥上行。脈細小無力,必於本經藥中加辛熱劑;服洪大有力,必於本經藥中加苦寒劑。隨症加減,活潑潑地,其效如神,真良醫也。
〔涓〕,縮毒金粉散,治但疼痛,不急脹。
乾葛,甘草,鬱金,川芎,栝蔞根,白芷
上等分,並生為末,每一錢,溫酒入蜜調下,不拘時。此藥大散五臟積毒凝滯,日三服。
〔垣〕,羌活當歸湯,治腦疽。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歸身(酒浸),甘草(炙。各一兩),羌活,黃柏(酒浸),連翹(各五錢),澤瀉,獨活,藁本(各三錢),防風,梔子仁(各五分),
上㕮咀,分作四服,水一小碗,先浸一時許,入酒一匙,煎至八分,去渣,大溫服,食後,日二服。和渣計六服,三日服盡。去渣,清藥調下後檳榔散。
檳榔散,用檳榔為細末,將羌活當歸湯調下。
黃柏當歸湯,治背疽。
黃柏(炒,七錢),黃芩(炒),當歸身(炒),甘草(炙。各一兩),黃連(炒),防風(各五錢),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各三錢),連翹(五分),
白話文:
[腫瘤]
準備一份藥,用一杯半的好酒煎煮至一杯,溫熱後空腹服用,等藥效吸收後,再用早飯壓一下,避免藥性過熱向上衝,侵犯上焦和中焦。
有個叫賈德茂的男孩,十歲,四月天氣炎熱,左腳大腿靠近膝蓋內側,屬於足厥陰肝經的部位,稍微侵犯到足太陰脾經的地方,長了附骨疽。表面看不出肉色變化,只是腫脹,皮膚摸起來像木頭一樣硬,疼痛劇烈。摸他的脈象,三處脈搏都細而弦,按下去則是洪緩,略微有力。
處方:黃耆(二錢),柴胡梢(一錢),羌活(五分),連翹(一錢二分),肉桂(三分),土瓜根(三分),生地(一錢),黃柏(用酒洗過,二分),當歸尾(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做成一份,用一杯酒和三杯水煎煮至一杯,空腹溫熱服用,一劑就好。
[垣],內托榮衛湯,治療因為風濕熱鬱積在手足少陽經,導致血脈凝滯不通,使得全身的元氣衰弱。這種情況下,風熱會滯留在下半身,臉色必定會呈現紅腫,而且略帶暗沉。風木的性質向上衝,臉色必定會發怒的樣子,病人也容易發脾氣。瘡的顏色也會紅腫堅硬,略帶暗沉,瘡的形狀也會像要爆發一樣高高隆起,結成硬塊而且疼痛。這種情況的脈象是洪緩而弦。應該發汗並疏通榮衛,那麼邪氣就能去除。
處方:黃耆、桂枝(各五錢),防風、羌活、黃芩、當歸(各一錢半),連翹、柴胡(各二錢),甘草(炙)、人參(各一錢),蒼朮、紅花(各三錢)。
將以上藥材略微切碎,只做一份,用一杯水和一杯酒一起煎煮至一杯,溫服。
以上九個方子,都是根據李東垣、羅謙甫、朱丹溪等人根據癰疽發生的不同部位制定的。這些方子都以發散為先,通常一兩服就能痊癒。如果癰疽發生在太陽經的部位,一定要用防風、羌活;在陽明經的部位,一定要用香白芷、升麻;在少陽經的部位,一定要用柴胡;在太陰經的部位,一定要用芍藥、升麻;在少陰經的部位,一定要用獨活;在厥陰經的部位,一定要用青皮、柴胡,都用桂枝來輔助。如果是長在身體下半部的,一定要多用酒水,煮透後空腹服用,讓藥性往下走。如果是長在身體上半部的,一定要少用酒水,稍微煮一下,臨睡前服用,讓藥性往上走。如果脈象細小無力,一定要在本經的藥物中加入辛熱的藥;如果脈象洪大有力,一定要在本經的藥物中加入苦寒的藥。根據病情變化加減藥物,靈活運用,效果就如同神助,真是良醫啊。
[涓],縮毒金粉散,治療只是疼痛,沒有迅速腫脹的情況。
處方:乾葛、甘草、鬱金、川芎、栝蔞根、白芷。
將以上藥材等份研磨成粉,每次用一錢,用溫酒加入蜂蜜調服,不拘時間服用。這個藥可以大大地疏散五臟積聚的毒素,每天服用三次。
[垣],羌活當歸湯,治療腦疽。
處方:黃芩(用酒炒過)、黃連(用酒炒過)、當歸身(用酒浸過)、甘草(炙。各一兩),羌活、黃柏(用酒浸過)、連翹(各五錢),澤瀉、獨活、藁本(各三錢),防風、梔子仁(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略微切碎,分成四份,用一小碗水先浸泡約一小時,然後加入一匙酒,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飯後服用,每天服用兩次。連同藥渣計算,一共服用六次,三天內服用完。去除藥渣,將藥液調服檳榔散。
檳榔散:用檳榔研磨成細末,用羌活當歸湯調服。
黃柏當歸湯:治療背疽。
處方:黃柏(炒過,七錢),黃芩(炒過),當歸身(炒過),甘草(炙。各一兩),黃連(炒過),防風(各五錢),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各三錢),連翹(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