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23)

1. 下血

〔《鬥》〕治腸風痔瀉血。羊蹄根葉,蒸爛一碗,食之立瘥。

〔《外》〕治卒下血不止。龍膽草一虎口,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五服瘥。

〔《本》〕蕨菜花不以多少,文武火焙乾為末,每服三錢,飯飲調下。

〔子和〕一男子臟毒下血,當六月熱不可堪,自甘於死,忽思蜜水,猛舍性命飲一大盞,痛止血住。

〔《素》〕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駱龍吉云: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血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其脈虛澀者是也。因血結不行故下。陰陽別論)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從容篇)

〔羅〕真定總管史侯男,年四十二歲,形體本瘦,因勉強飲酸酒得腹痛,次傳泄瀉,十餘日。便後見血,或紅或紫,腸鳴腹痛。醫以諸見血皆熱,治以芍藥柏皮湯之類,前證如故,仍不欲食,食則嘔酸,形體愈瘦。面色青黃不澤,心下痞,惡冷物,口乾,時有煩躁,不得安臥。

請予治之,診得脈弦細而微遲,手足稍冷。《內經》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又曰:邪至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血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以,平胃地榆湯,主之。

蒼朮(一錢),白朮,陳皮,茯苓,厚朴(各五分),甘草(炙),乾薑,當歸,炒曲,白芍藥,益智仁,人參(各三分),地榆(七分),升麻(一錢),葛根(五分),黑附子(炮,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此藥溫中散寒,除濕和胃,數服病減大半。又灸中脘二七壯,引胃氣上升,次灸氣海百壯,生髮元氣,灸則強食生肉,以還少丹服之,至春再灸三里二七壯,溫脾壯胃,生髮元氣,次服芳香之劑,慎言語、節飲食而愈。

〔海〕楊師大醉,醒發大渴,飲水三大盞,又飲冰茶三碗,後病便鮮血四次,約一盆。先與吳茱萸丸,翌日又與平胃五苓各半散,三大服,血止後自利。又與神應丸,四服自利乃止。或問曰:何不用黃連之類以解毒?予曰:若用寒藥,其疾大變,難治。寒飲內傷,復用寒藥,非其治也。

況血為寒所凝,入大腸間,而便下血,溫之乃行,所以得熱則自止。楊氏飲冷酒,瀉血,服對金散止。亦理中脘,分利陰陽,安定血脈之意也。

唐生病,因飲酪水,及食生物,下利紫黑血十餘行,脾胃受寒濕毒,與六神平胃散半兩,加白朮三錢,以利腰臍間血,一服愈。

〔《易》〕,胃風湯,治大人小兒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瀉注下,及腸胃濕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茯苓,川芎,官桂,當歸,芍藥,白朮(各等分),

白話文:

下血

  • 《鬥》:治療腸風痔瘡導致的下血。用羊蹄根葉,蒸爛一碗食用,就能立即痊癒。

  • 《外》:治療突然下血不止的情況。用龍膽草一把(約一個虎口大小),加水五升,煮成二升半,分五次服用,即可痊癒。

  • 《本》:用蕨菜花不拘多少,用文火和武火烘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飯湯或開水調服。

  • 子和:有一個男子因為體內毒素導致下血,當時正值六月酷暑,痛苦難忍,自覺必死。忽然想喝蜜水,便不顧一切地喝了一大杯,結果疼痛停止,血也止住了。

  • 《素》:體內陰氣鬱結的人,第一次下血會有一升,第二次會增加到二升,第三次會達到三升。(駱龍吉認為,這種「結陰」的病症,是陰氣在體內鬱結無法向外發散,導致血液失去滋養,滲入腸道,因此造成便血,這種情況通常脈象虛弱而澀。是因為血結而不暢才導致下血。《陰陽別論》)如果下血時脈象急促,是因為血液沒有正常通道運行。(《從容篇》)

  • :真定總管史侯的兒子,四十二歲,原本體型就瘦弱,因為勉強喝了酸酒導致腹痛,之後又發展成腹瀉,持續十多天。大便後發現有血,時紅時紫,伴隨腸鳴腹痛。醫生認為凡是出血都是因為體內有熱,所以用芍藥柏皮湯等藥物治療,但病情沒有好轉,仍然食慾不振,吃東西就嘔吐酸水,身體更加消瘦,面色青黃沒有光澤,心口部位感到阻塞不適,怕冷,口乾,時而煩躁不安,無法安睡。

請我為他診治,我診斷後發現他脈象弦細而微遲,手腳有些發冷。《內經》說:「體內陰氣鬱結的人,第一次下血會有一升,第二次會增加到二升,第三次會達到三升。」又說:「邪氣侵犯五臟,就會導致陰脈不和;陰脈不和,血液就會滯留。」這種「結陰」的病症,是因為陰氣在體內鬱結,無法向外發散,導致血液失去滋養,滲入腸道,因此造成便血。我用平胃地榆湯來治療他。

藥方如下:蒼朮(一錢)、白朮、陳皮、茯苓、厚朴(各五分)、炙甘草、乾薑、當歸、炒曲、白芍藥、益智仁、人參(各三分)、地榆(七分)、升麻(一錢)、葛根(五分)、炮製過的黑附子(一錢)。

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放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在飯前溫服。這個藥方可以溫暖中焦、驅散寒氣、去除濕氣、調和腸胃,服用數次後病情就減輕了大半。再用艾灸的方法,在患者中脘穴灸十四壯,引導胃氣上升,接著在氣海穴灸一百壯,以生發元氣。之後患者就能進食並開始長肉,再服用還少丹。到了春天,再在足三里穴灸十四壯,溫補脾胃、生發元氣。之後再服用芳香類藥物,注意言語、節制飲食,病就痊癒了。

  • :楊師喝醉後,醒來感到口渴,喝了三大杯水,又喝了三大碗冰茶,之後得了便血,鮮紅的血排出四次,約有一盆的量。先給他服用吳茱萸丸,第二天又給他服用平胃散和五苓散各一半的混合藥粉,服用三大次後,血止住,但開始腹瀉。接著又給他服用神應丸,服用四次後腹瀉也停止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用黃連之類的清熱解毒藥?」我回答說:「如果用寒涼藥物,病情會急劇變化,難以治療。這是因為寒冷的飲品傷了內部,再用寒涼藥物就大錯特錯了。

況且血液因為寒冷而凝結,進入大腸之間,導致便血,用溫熱的藥物才能使血液流通,所以遇熱就會自然停止。楊師因為喝了冷酒導致下血,服用對金散就止住了。這也是理順中焦、分理陰陽、安定血脈的道理。

唐生病,因為喝了奶酪水,又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腹瀉,排出十多次紫黑色的血,這是因為脾胃受到寒濕毒的影響。我給他服用六神平胃散半兩,又加白朮三錢,以疏通腰臍之間的血,服用一次就好了。

  • 《易》:胃風湯,可以治療成人和小孩因為風寒侵襲而導致腸胃虛弱,造成水穀不化、腹瀉不止,以及腸胃濕毒,導致大便如豆汁一般,或者排出瘀血,日夜不止的情況。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川芎、官桂、當歸、芍藥、白朮(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