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22)

1. 下血

升陽除濕防風湯

蒼朮(酒浸,炒,去皮,淨,四錢),白朮(一錢),白茯苓,白芍藥(各一錢),防風(二錢),

上㕮咀,除蒼朮另作片,水一碗半,煮至二大盞,納諸藥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稍熱空心食前服。如飧泄不禁,以此藥導其濕。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風藥升陽,蒼朮益胃去濕。脈實,腹脹閉塞不通,宜從權,以苦多甘少藥泄之。如得通,復以升陽湯助其陽。或不便,以升陽湯中加泄藥通之。

當歸和血散,治腸澼下血,或濕毒下血。

槐花,青皮,荊芥,熟地,白朮(各六分),當歸,升麻(各一錢),川芎(四分),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清水飲湯調,食前下。

〔《本》〕治腸風臟毒,,槐花散,。

槐花(炒),柏葉(搗爛,焙),荊芥,枳殼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空心食前服。(《經驗》治下血,槐花、荊芥等分為末,酒調下一錢。)

〔《玄》〕大便下血者,肺與大腸受熱,宜四物同解毒藥,入艾煎,下三黃丸調治之。

〔丹〕治便血久久傷血,並麻風症,癬瘡見面者用。

龜板(二兩),升麻,香附(各半兩),白芍藥(一兩半),側柏葉(一兩),椿皮(七錢半),

上為末粥丸,先用四物加白朮、黃連、廿草、陳皮等藥,作湯送下。

積熱便血。蒼朮,陳皮(各二錢半),黃柏,黃芩(各七錢半),連翹(半錢),生地膏(六兩),

上為末,以地黃膏搜為丸。

脈緩大,口渴便血,月經紫色,勞挾濕熱。

白朮(五錢),地黃,黃柏(炒),白芍藥(各三錢),地榆(二錢),黃芩(一錢),香附(二錢),

上為末,炊餅為丸。

孫用和治腸風瀉血。黃耆、黃連等分為末,酒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羅〕,結陰丹,治腸風下血,臟毒下血,諸大便血疾。

枳殼(麩炒),威靈仙,黃耆,陳皮(去白),椿根白皮,何首烏,荊芥穗(各半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陳米飲入醋少許煎過,放溫送下。

〔《本》〕,椿皮丸

臭椿皮(刮去粗皮焙,十四兩),蒼朮,枳殼(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食前,米飲下三四十丸。

治腸風瀉血,久不止,,玉屑丸,。

槐根白皮(去粗皮),苦楝根(去皮,各三兩),椿根白皮(四兩,三味於九月後二月前取,軟者曬乾),天南星,半夏(各半兩,並生用),威靈仙(一兩),寒食麵(三兩),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水一盞,煎沸下丸子,煮令浮,以匙抄起,溫溫送下不嚼,空心食前服。

頃年有人下血,幾盈盆,頓爾疲萎,諸藥不效。予曰:此正腸風,令服玉屑丸,三服而愈。

〔《經》〕治臟毒下血。以苦楝子炒黃為末,蜜丸,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甚妙。

白話文:

下血

升陽除濕防風湯

將蒼朮(用酒浸泡後炒過,去除外皮,取乾淨的四錢)、白朮(一錢)、白茯苓(一錢)、白芍藥(一錢)、防風(二錢),以上藥材切碎,蒼朮另外切成片。用水一碗半煮到剩兩大盞,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煎煮至剩一大盞。去除藥渣,稍微溫熱後在飯前空腹服用。如果腹瀉不止,用此藥來排除體內濕氣。如果腹瀉及便血不止,用具有升陽作用的風藥,再搭配蒼朮來健脾胃、去除濕氣。如果脈象強實,腹部脹滿,大便不通,應該權宜使用,以苦味藥為主,甘味藥為輔的藥物來瀉下。如果大便通暢,再用升陽湯來幫助陽氣恢復。如果還是不通暢,可以在升陽湯中加入瀉下藥來通便。

當歸和血散,治療腸道出血,或是濕熱毒素引起的出血。

槐花、青皮、荊芥、熟地、白朮(各六分)、當歸、升麻(各一錢)、川芎(四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清水或米湯調服,飯前服用。

本草書記載)治療腸風痔瘡出血,可以用槐花散。

槐花(炒過)、柏葉(搗爛後烘乾)、荊芥、枳殼,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空腹飯前服用。(經驗方記載)治療下血,用槐花、荊芥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一錢。

玄機記載)大便出血,是因為肺和大腸有熱,應該用四物湯搭配解毒藥,加入艾葉一起煎煮,再搭配三黃丸來治療。

丹方)治療便血久久不止導致傷血,以及麻風病、癬瘡長在臉上的人。

龜板(二兩)、升麻、香附(各半兩)、白芍藥(一兩半)、側柏葉(一兩)、椿樹皮(七錢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粥熬成藥丸。先用四物湯加入白朮、黃連、甘草、陳皮等藥,熬成湯送服藥丸。

積熱便血。蒼朮、陳皮(各二錢半)、黃柏、黃芩(各七錢半)、連翹(半錢)、生地膏(六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地膏攪拌做成藥丸。

脈象緩慢而大,口渴,便血,月經顏色紫黑,勞累加上濕熱引起的出血

白朮(五錢)、生地黃、黃柏(炒過)、白芍藥(各三錢)、地榆(二錢)、黃芩(一錢)、香附(二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炊餅做成藥丸。

孫用和治療腸風瀉血。黃耆、黃連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羅氏記載)結陰丹,治療腸風下血,痔瘡下血,各種大便出血。

枳殼(用麩皮炒過)、威靈仙、黃耆、陳皮(去白)、椿樹根白皮、何首烏、荊芥穗(各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陳米煮的粥水加入少許醋,煎過後放溫送服。

本草書記載)椿皮丸

臭椿樹皮(刮去粗皮後烘乾,十四兩)、蒼朮、枳殼(各二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三四十丸。

治療腸風瀉血,久治不止,玉屑丸。

槐樹根白皮(去除粗皮)、苦楝樹根(去皮,各三兩)、椿樹根白皮(四兩,這三種藥材在農曆九月到二月之間採收,選用柔軟的曬乾)、天南星、半夏(各半兩,都用生的)、威靈仙(一兩)、寒食麵(三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滴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水一碗煮沸後放入藥丸,煮到藥丸浮起來,用湯匙撈起,溫熱送服,不要咀嚼,空腹飯前服用。

以前有人下血,幾乎滿了一盆,立刻變得虛弱無力,吃了很多藥都沒效果。我說:這是腸風,讓他服用玉屑丸,三服就痊癒了。

經方記載)治療痔瘡下血。用苦楝子炒黃後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