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15)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15)
1. 咳唾血
有一貴人其國封病瘵,其尊人常以此方畀之,九日而藥成。前一夕,病者夢人戒令,翌日勿亂服藥,次日將服之,為屋上土墜器中,不可服。再合既成,又將服之,為貓覆器,又不得服。又再合未就,而是人卒矣。此藥之異如是,若小小血妄行,一啜而愈,或云是陸農師夫人鄉人艾孚先,嘗親說此事,渠後作《大觀本草》,亦收入集中,但人未識,不肯信爾。
〔《外》〕療咳逆,唾膿血,,雞子湯,。
雞子(一個,甘草(炙,二分),甘遂(一分),大黃(二分),黃芩(二分),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納雞子攪令調,盡飲之良。忌海藻、菘菜。
〔子和〕埊陽劉氏一男子,年二十餘歲,病勞嗽咯血,吐唾黏臭,近不可聞,秋冬少緩,春夏則甚,寒熱往來,日晡發作,狀如痎瘧,寢汗如水。累服麻黃根、敗蒲扇止汗,汗自若也。又服寧神散、寧肺散止嗽,嗽自若也。戴人先以獨聖散湧其痰,痰狀如雞黃,汗隨湧出,昏憒三日不省,時時飲以涼水,精神稍開,飲食加進。又與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服之,不數日愈。
〔丹〕台州林德方,年二十餘歲,得嗽而咯血發熱,肌體漸瘦,眾醫以補藥調治數年,其症愈甚。予診其六脈皆澀。予曰:此好色而多怒,精血耗少,又因補塞藥太多,榮衛不行,汙血內積,肺氣壅遏,不能下降。治肺壅,非吐不可;精血耗少,非補不可。惟倒倉二者俱備,但使之吐多於瀉耳,兼灸肺俞五次而愈。
〔云〕,雞蘇丸,治虛熱,昏憒倦怠,下虛上壅,嗽血衄血。
雞蘇葉(半斤),黃耆(一兩),甘草,川芎(各半兩),防風(一兩),桔梗(半兩),荊芥(二兩),甘菊(三錢),生地(半兩),腦子(半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麥門冬去心煎湯嚼下。若肺損吐血,日漸乏力瘦弱,行步不得,喘嗽痰涎,或發寒熱,小便赤澀,加車前子二錢,用桑枝銼炒香,煎湯嚼下。
脈浮大者作虛治,宜虛條下參耆諸方主之。若浮大而上壅甚者。宜此雞蘇丸方。脈沉滑有力者作實治,宜實條諸方主之。
〔丹〕先痰嗽,後見紅,多是痰積熱,降痰火為急。痰涎帶血出,此胃口熱血蒸而出,重則山梔,輕則藍實。荊芥能散喉管痰血。
咳血方
青黛,栝蔞實,訶子,海石,山梔
上為末,薑汁蜜調噙服。嗽甚,加杏仁。後以八物湯加減調理。
〔垣〕鄭仲本年二十三歲,因心痛,服丹附等藥,得上氣病膈,兩脅急迫,脹觸不快,便時嗽咯出血,病形漸瘦,大便燥而難,脈弦數,夜間略熱,食稍減,因與燈籠草和節麻黃細末,以白朮、桔梗、木通、甘草湯調下,十餘服,病減半。又與通聖散去石膏為丸,以桃仁湯下之。
白話文:
從前有個地位尊貴的人,他的國家流行一種名為癆瘵的疾病,他的長輩常把一個藥方給他服用,要九天才能製成。在藥製成的前一天晚上,病人夢到有人警告他,隔天不要亂吃藥。到了隔天,正要服藥時,屋頂上的泥土掉進藥碗裡,藥就不能吃了。後來又重新配製,藥製成後,正要服用時,又被貓打翻藥碗,藥又不能吃了。第三次藥還沒製成,這個人就去世了。這個藥的狀況就是這麼奇怪。如果只是輕微的出血,只要喝一口藥就能治好。有人說是陸農師夫人的同鄉艾孚先親口說過這件事,他後來寫的《大觀本草》也收錄了這個藥方,但大家不認識,也不相信。
【《外》】治療咳嗽、咳膿血的藥方:雞子湯。
藥材:雞蛋(一個)、炙甘草(二分)、甘遂(一分)、大黃(二分)、黃芩(二分)。
做法:將六升水煮滾,放入以上藥材,煮到剩兩升時,濾掉藥渣,加入雞蛋攪拌均勻,一次喝完。服藥期間忌食海藻和白菜。
【朱丹溪】有個名叫劉氏的男子,二十多歲,患有勞嗽,會咳血,咳出的痰黏稠而且有臭味,靠近都難以忍受。秋冬時會稍微減緩,春夏則會加劇。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狀況,每天下午發作,症狀就像瘧疾,睡覺時汗如雨下。他曾多次服用麻黃根、敗蒲扇來止汗,但汗還是照樣流。又服用寧神散、寧肺散來止咳,但咳嗽還是沒有好轉。戴人(醫生名)先用獨聖散幫他把痰湧出來,痰的樣子像雞蛋黃,汗也隨著湧出,昏迷了三天不省人事,時常給他喝涼水,精神才稍微好轉,食慾也增加了。之後又給他服用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沒過幾天就痊癒了。
【朱丹溪】台州的林德方,二十多歲,得了咳嗽,還會咳血發熱,身體也逐漸消瘦。許多醫生都用補藥來治療他,但治療了好幾年,病情反而更加嚴重。我診斷他的六脈都很澀。我說:這是因為他好色又容易發怒,導致精血耗損,又因為吃了太多的補藥,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污血堆積在體內,肺氣壅塞,無法下降。要治療肺部壅塞,非吐不可;要治療精血耗損,非補不可。只有使用倒倉法,才能同時兼顧這兩點,只是要讓他吐出比排洩的多一點,並配合針灸肺俞穴五次,病就好了。
【某醫家說】雞蘇丸,可以治療虛熱、精神昏亂疲倦、下虛上壅、咳血、流鼻血等症狀。
藥材:雞蘇葉(半斤)、黃耆(一兩)、甘草、川芎(各半兩)、防風(一兩)、桔梗(半兩)、荊芥(二兩)、甘菊(三錢)、生地(半兩)、腦子(半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用麥門冬去心煎湯,嚼碎藥丸後吞下。如果肺部受損導致吐血,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消瘦,無法行走,氣喘咳嗽多痰,或是發冷發熱,小便赤澀,可以加入車前子二錢,並用桑枝切碎炒香後煎湯,嚼碎藥丸後吞下。
脈象浮大的人,要當作虛證來治療,適合使用虛證的藥方,像是補氣的參耆湯等。如果脈象浮大,而且上壅嚴重的,則適合服用此雞蘇丸。脈象沉滑有力的人,要當作實證來治療,適合使用實證的藥方。
【朱丹溪】先有痰嗽,後來才看到血,多半是痰積熱的關係,應該要趕快降痰火。如果痰液中帶有血,這是胃熱導致血液蒸發出來的,比較嚴重的可以用山梔子,比較輕微的可以用藍實。荊芥可以疏散喉嚨裡的痰血。
咳血方:
藥材:青黛、栝蔞實、訶子、海石、山梔子。
做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和蜂蜜調和後含在口中慢慢服用。咳嗽嚴重時,可以加入杏仁。之後再用八物湯加減調理。
【李杲】鄭仲本二十三歲,因為心痛,服用丹砂、附子等藥後,得了上氣病,胸膈,兩脅都感到急迫,脹滿不舒服,排便時會咳嗽咳血,身體也逐漸消瘦,大便乾燥難解,脈象弦數,晚上會稍微發熱,食慾稍微減少。我給他服用燈籠草和節麻黃細末,用白朮、桔梗、木通、甘草湯調服,十幾帖後,病情減輕了一半。之後又給他服用通聖散去掉石膏做成的藥丸,用桃仁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