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23)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23)
1. 譫妄
運氣,譫妄即傷寒家譫妄也,其病有二:
一曰火邪助心。經云:歲火太過,上臨少陰少陽,病反譫妄狂越。又云:火太過,曰赫曦,其動炎灼妄擾。
又云:少陰所至,為譫妄。又云:少陰之復,振慄譫妄。又云:少陽之勝,心痛煩心,善驚譫妄,治以鹹寒是也。
二曰寒邪傷心。經云: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病身熱煩心,躁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上臨太陽,渴而妄冒。又云:陽明司天之政,四之氣,寒雨降,振慄譫妄,治以甘熱是也。
〔無〕,加減續命湯,治中風或歌哭,或笑語,無所不至。
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二兩),當歸,防己,黃芩,甘草,白芍藥,芎藭,杏仁(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棗二枚,煎七分去渣,不以時服。
病者卒心腹脹滿,吐利不行,如干霍亂狀,世所謂中惡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為邪鬼所擊。或附著,沉沉默默,妄言譫語,誹謗罵詈,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未失,人有起心,已知其故,登高陟險,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見人,如醉如狂,其狀萬端,但隨方俗考驗治之。
〔羅〕,八毒赤散,治男子婦人染著神鬼,謂之鬼疰病。
雄黃,礬石,硃砂,牡丹皮,附子(炮),藜蘆,巴豆(各一兩),蜈蚣(一條)
上八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冷水送下無時。
〔《本》〕飛屍者,發無由漸,昏然而至,其狀心腹刺痛,氣息喘急脹滿。遁屍者,停遁在人肌肉血脈之間,觸即發動,亦令人心腹脹滿刺痛,喘急,攻脅衝心,瘥後復發。沉屍者,發時亦心腹絞痛,脹滿喘急,雖歇之後,猶沉痼在人腑臟,令人無處不惡。風屍者,在人四肢,循環經絡,其狀冷躍去來,沉沉默默,不知痛處,衝風則發。
伏屍者,其病隱伏五臟,積年不除,未發身體都如無患,發則心腹刺痛,脹滿喘急。又有諸屍注候者,則是五屍內之屍注,而挾外鬼邪之氣,流注身體,令人寒熱淋漓,或腹痛脹滿喘急,或磊塊踴起,或攣引腰脊,或舉身沉重,精神雜錯,恆覺昏謬,每節氣改變,輒致大惡,積年累月,漸至頓滯,以至於死。死後復易傍人,乃至滅門,故為屍疰。
皆用忍冬藤葉銼數斛,煮令濃取汁煎服,日三瘥。
太乙神精丹、蘇合香丸,治此疾第一。
因喪驚憂,悲哀煩惱,感屍氣成諸證,變動不已,似冷似熱,風氣觸則發,用,雄朱散,。
雄黃,硃砂,桔梗,羌活,芍藥,當歸(炒),升麻,川烏,龍腦,川芎,南星(炮),山梔,陳皮,木香,莽草,白朮,枳殼,檳榔,黃芩(各等分),麻黃(五分),白殭蠶(炒),虎脛骨(醋炙),紫蘇子,鬼箭羽(炒,等分),蜈蚣(二條,酒炙),
白話文:
譫妄
中醫認為,譫妄這種情況,就像傷寒病引起的譫妄一樣,主要有兩種原因:
第一種是火邪助長心火。像是經書上說的,如果火氣太旺盛,向上影響到少陰和少陽經,就會出現譫妄、狂躁的症狀。又說,火氣太過旺盛,就像陽光強烈,會讓人感到躁動不安。還提到,少陰經受影響會產生譫妄,少陰經恢復時也可能出現發抖和譫妄。少陽經如果旺盛,會導致心痛、煩躁、容易驚嚇和譫妄,這時要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
第二種是寒邪損傷心臟。經書上說,如果水氣太旺盛,寒氣流行,損害到心火,就會出現身體發熱、煩躁、心悸、陰厥、全身寒冷、譫妄,還可能向上影響到太陽經,導致口渴和胡言亂語。又說,如果陽明經主事時,遇到寒冷的雨水,也會出現發抖和譫妄,這時要用甘溫的藥物來治療。
(加減續命湯):這個方子主要用來治療中風引起的各種症狀,像是哭笑無常、胡言亂語等等。
藥材包含:麻黃三兩、人參、桂枝、白朮各二兩、當歸、防己、黃芩、甘草、白芍藥、芎藭、杏仁各一兩。
做法是將這些藥材切碎混合,每次用四大錢,加水一碗半、紅棗兩顆,煎煮到剩七分,去渣後不拘時服用。
(中惡):病人突然感到心腹脹滿,想吐又拉不出來,像得了霍亂一樣,這就是俗稱的「中惡」。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人精神不夠集中,內心恐懼不安,被邪鬼侵擾所致。病人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或胡言亂語、誹謗謾罵、揭人隱私、不顧忌諱,口中常常說些未來的禍福,而且事情發生時真的絲毫不差。還可能知道別人的心思,或是像走平路一樣爬高山,有時又會悲傷哭泣,不想見人,像喝醉或發瘋一樣,各種表現都有可能。治療方法要根據當地的風俗和情況來判斷。
(八毒赤散):這個方子主要治療男女被鬼神附身,俗稱「鬼疰病」。
藥材包含:雄黃、礬石、硃砂、牡丹皮、炮附子、藜蘆、巴豆各一兩,以及一條蜈蚣。
做法是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冷水送服,不拘時間。
(飛屍、遁屍、沉屍、風屍、伏屍):飛屍是指沒有任何徵兆,突然昏倒,心腹刺痛,呼吸急促,腹脹。遁屍是指潛藏在肌肉血脈中,一觸動就會發作,也讓人感到心腹脹滿刺痛,呼吸急促,胸脅疼痛,治癒後還會復發。沉屍是指發作時心腹絞痛,腹脹呼吸急促,雖然會暫時緩解,但病根卻潛伏在內臟深處,讓人渾身不適。風屍是指病邪在四肢經絡中遊走,讓人感到時冷時熱,沉默寡言,不知道哪裡痛,遇到風就會發作。伏屍是指病邪隱藏在五臟,多年不除,沒發作時感覺沒事,一發作就會心腹刺痛,腹脹呼吸急促。此外,還有「諸屍注候」,是指以上五種屍注,又夾雜著外來的鬼邪之氣,在身體內流竄,導致時冷時熱,或腹痛脹滿呼吸急促,或身體出現腫塊,或腰背攣縮,或全身沉重,精神錯亂,常常感到昏沉。每當節氣變化時,病情就會加重,多年累積,病情會逐漸惡化,最終導致死亡。死後還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甚至導致家破人亡,所以稱為屍疰。
以上這些情況,都可以用大量的忍冬藤葉熬煮成濃汁來服用,每天服用三次就會好轉。
太乙神精丹和蘇合香丸,是治療這些疾病最好的藥物。
因為喪事、驚嚇、憂愁、悲傷等引起的屍氣,導致各種症狀反覆出現,時冷時熱,遇到風就會發作,可以用雄朱散來治療。
藥材包含:雄黃、硃砂、桔梗、羌活、芍藥、炒當歸、升麻、川烏、龍腦、川芎、炮製南星、山梔、陳皮、木香、莽草、白朮、枳殼、檳榔、黃芩各等分,麻黃五分,炒白殭蠶、醋炙虎脛骨、紫蘇子、炒鬼箭羽各等分,酒炙蜈蚣二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