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16)

1. 診生死

病人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於口者,必死。病人面黑,兩脅下滿,不能自轉反者,死。病人面黑唇青者,死。病人面青唇黑者,死。病人及健人面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焦黑者,死。病人面無精光若土色,不受飲食者,四日死。病人目無精光,及牙齒黑色者,不治。

〔《素》〕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宣明五氣篇》。仲景云:二月得毛脈,何以言至秋當死?答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應濡弱反得毛脈者,是肺脈也。

肺屬金,金來剋木,故知死是也)。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脈之氣也。平肝脈來,耎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也。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長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無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以上並見《平人氣象論》)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形者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心死藏,浮之脈實如豆麻擊手,按之益躁疾者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仲景云: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白話文:

診生死

病人嘴巴、鼻子、耳朵周圍出現黑色,並侵入口中,必死。病人面色發黑,兩脅下脹滿,無法自行翻身,必死。病人面色發黑,嘴唇發青,必死。病人面色發青,嘴唇發黑,必死。病人或健康人臉色突然像馬肝一樣,遠看像青色,近看像焦黑色,必死。病人面色沒有光澤,像泥土一樣,不吃東西,四天內必死。病人眼睛沒有光澤,牙齒發黑,無法治療。

《素問》中提到,五邪侵犯人體,春天出現秋天的脈象,夏天出現冬天的脈象,長夏出現春天的脈象,秋天出現夏天的脈象,冬天出現長夏的脈象,這都是五邪,都預示著死亡,無法治療。(《宣明五氣篇》)。張仲景說:二月出現毛脈,為何說到秋天就會死?回答是:二月時脈象應該濡弱,卻出現毛浮的脈象,所以知道到秋天就會死。二月肝臟當令,肝脈屬木,應該濡弱卻出現毛脈,這是肺脈。肺屬金,金克木,所以知道會死。

春天,胃脈微弦為正常,弦多而胃脈少則為肝病,只有弦脈而無胃脈則會死。胃脈出現毛脈則為秋天的病症,毛脈很盛則為現病。真氣散佈於肝臟,肝臟藏納筋脈之氣。正常的肝脈,脈象柔軟,輕輕的,像撥動長竿的竿頭一樣,稱為肝平,春天以胃氣為本。病態的肝脈,脈象充盈而滑利,像沿著長竿一樣,稱為肝病,會死。肝脈急促有力,像新張的弓弦一樣,稱為肝死。

夏天,胃脈微鉤為正常,鉤多而胃脈少則為心病,只有鉤脈而無胃脈則會死。胃脈出現石脈則為冬天的病症,石脈很盛則為現病。真氣通於心臟,心臟藏納血液之氣。正常的心的脈象,脈來累累如連珠,像沿著琅玕一樣,稱為心平,夏天以胃氣為本。病態的心脈,脈象喘促連續,其中略微彎曲,稱為心病。垂死的心脈,脈象前面彎曲,後面平直,像操縱帶鉤一樣,稱為心死。

秋天,胃脈微毛為正常,毛多而胃脈少則為肺病,只有毛脈而無胃脈則會死。胃脈出現弦脈則為春天的病症,弦脈很盛則為現病。真氣運行於肺臟,以運行榮衛陰陽。正常的肺脈,脈象細小而綿軟,像落下的榆莢一樣,稱為肺平,秋天以胃氣為本。病態的肺脈,脈象不上不下,像沿著雞毛一樣,稱為肺病。垂死的肺脈,像漂浮的物體,像風吹的毛髮一樣,稱為肺死。

冬天,胃脈微石為正常,石多而胃脈少則為腎病,只有石脈而無胃脈則會死。胃脈出現鉤脈則為夏天的病症,鉤脈很盛則為現病。真氣下達於腎臟,腎臟藏納骨髓之氣。正常的腎脈,脈象喘促而累累如鉤,按之堅實,稱為腎平,冬天以胃氣為本。病態的腎脈,脈象像牽引葛藤一樣,按之更加堅實,稱為腎病。垂死的腎脈,脈象跳動得像奪取索子一樣,噼噼啪啪像彈石頭一樣,稱為腎死。

長夏,胃脈微弱為正常,脈弱而胃脈少則為脾病,只有代脈而無胃脈則會死。脈弱而有石脈則為冬天的病症,脈弱很盛則為現病。真氣濡養於脾臟,脾臟藏納肌肉之氣。正常的脾脈,脈象平和柔順,脈搏相互分離,像雞踐踏地面一樣,稱為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態的脾脈,脈象充實而數目盈滿,像雞抬起腳一樣,稱為脾病。垂死的脾脈,脈象銳利堅實,像烏鴉啄食,像鳥的距,像屋頂漏水,像流水一樣,稱為脾死。(以上皆見於《平人氣象論》)

真正的肝脈來到時,內外都急促,像沿著刀刃一樣,責責然,像按著琴瑟的弦一樣,顏色青白沒有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張仲景說:肝臟死亡後,浮取脈象虛弱,按之如繩索一樣不來,或者彎曲像蛇形一樣就會死)。真正的心的脈象來到時,堅實而搏動,像沿著薏苡子一樣累累然,顏色赤黑沒有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張仲景說:心臟死亡後,浮取脈象充實像豆麻擊打手掌一樣,按之更加躁疾就會死)。真正的肺脈來到時,脈象大而虛,像用羽毛拂過皮膚一樣,顏色白赤沒有光澤,毛髮脫落就會死。(張仲景說:肺臟死亡後,浮取脈象虛弱,按之虛弱,像蔥葉下面沒有根一樣就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