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13)

1. 諸般氣痛

〔丹〕氣痛,一身腔子裡氣痛。少用木香於藥內行得開。

〔河〕正氣天香散,治婦人一切諸氣,或上湊心胸,或攻築脅肋,腹中結塊,發渴,刺痛,月水不調,或眩暈嘔吐,往來寒熱,減食。(方見治虛實氣血條。)

〔丹〕,調氣方

香附(四兩),人參(一兩),烏藥(三兩),砂仁(一兩),甘草(炙,二兩),

上為細末,熟湯調服。

〔《本》〕治脾積氣,婦人諸般氣痛。

香附(五兩,炒),蓬朮(醋煮),甘草(各二兩),

上各淨研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空心熱服。

治一切氣疾,丈夫婦人撞心冷氣,並皆治之。

香附(一斤炒,去毛),陳皮(四兩,去白),甘草(一兩,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鹽湯點服。

〔丹〕,寬中丸

枳殼為末,酒糊丸。

婦人患氣痛,喜食熱物。二陳湯加木通,姜五片煎,下保和丸。

女子患氣痛要揉者,曾服烏沉湯有效,又再發。

陳皮(六錢半),半夏,青皮(半兩),芍藥(二錢),木通,川芎,茱萸(一錢),甘草(五分),

上分五帖,姜三片煎服。

明五院君出外怒歸,膈痞痛,不思食,脈沉弦稍數,此氣抑不通也。

半夏(三錢),青皮,枳殼(各二錢),黃芩,芍藥(各錢半),木通,甘草(各一錢),

上姜三片煎,取半盞,下保和丸三十粒。

三七嫂,怒後氣痛,脈沉,不思食。

青皮(一錢),柴胡(半錢),甘草(炙,二分),半夏(一錢),黃芩(五分),木通(三錢),陳皮(五分),

上姜三片,煎服。

感村婦人五十七歲,氣痛不可按,漸漸痛至足。

青皮,芍藥(各三錢),川芎,陳皮(各三錢),黃柏(炒),木通(各一錢),甘草(些,炙)

上分三帖,煎熱飲。

〔《本》〕治婦人室女血氣刺痛不可忍,日夜叫喚可憐者,一服效。

蕓薹子,肉桂(板桂也),良薑,沒藥(各等分),

上焙乾為末,每服三錢,乳香湯調下,熱服,不拘時候。

〔孟詵〕心腹中結伏氣。杏仁、陳皮、桂心、訶黎勒皮為丸,空心服三十丸。

〔《本》〕,和氣散,治男婦一切氣疾,他藥不瘳者。

甘草(炙,半兩),白芨(一兩),地骨皮,山蜈蚣,藿香(半兩),白芷(一兩),木香,紅內消,山慈菰(各半兩),

上焙乾為末,每服二大錢,空心鹽湯點服。余鄉村有一老醫,數世習醫,凡婦人氣疾,惟憑此藥,百發百中

白話文:

【各種氣痛】

【丹溪】所說的氣痛,是指全身內部的氣痛。在藥物中少許加入木香能有助於行氣止痛。

【河間】正氣天香散,能治療婦女所有種類的氣痛,無論是上衝心胸的,還是攻痛脅肋的,亦或是腹部結塊、口渴、刺痛,月經不調,或有眩暈嘔吐,往來的寒熱,食慾減少的情況。(該方在治虛實氣血條中有詳細介紹。)

【丹溪】調理氣機的方子

香附(四兩),人參(一兩),烏藥(三兩),砂仁(一兩),甘草(炙,二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調服。

【本草綱目】治脾臟積聚氣痛,婦女各種氣痛。

香附(五兩,炒),蓬朮(醋煮),甘草(各二兩), 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許鹽,用沸騰的熱水空腹服用。

治所有氣病,對男性女性的撞心冷氣都有效。

香附(一斤炒,去毛),陳皮(四兩,去白),甘草(一兩,生)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鹽湯調服。

【丹溪】寬中丸

枳殼研磨成末,用酒糊成丸。

婦女患有氣痛,喜歡吃熱的食物。可在二陳湯中加入木通,用五片薑煎煮,再配合保和丸服用。

女性患者若氣痛需要揉按,可以服用烏沉湯,若病情再次復發。

陳皮(六錢半),半夏,青皮(半兩),芍藥(二錢),木通,川芎,茱萸(一錢),甘草(五分), 以上藥材分成五劑,用三片薑煎煮服用。

明五院君外出受氣回家,感到隔膜痞滿疼痛,不想吃東西,脈象沉弦略快,這是氣鬱不通所致。

半夏(三錢),青皮,枳殼(各二錢),黃芩,芍藥(各錢半),木通,甘草(各一錢), 以上藥材用三片薑煎煮,取半碗汁液,再加入三十粒保和丸服用。

三七嫂,生氣後感到氣痛,脈象沉,不想吃東西。

青皮(一錢),柴胡(半錢),甘草(炙,二分),半夏(一錢),黃芩(五分),木通(三錢),陳皮(五分), 以上藥材用三片薑煎煮服用。

感村一位五十七歲的婦女,氣痛不能按壓,疼痛逐漸延伸到腳部。

青皮,芍藥(各三錢),川芎,陳皮(各三錢),黃柏(炒),木通(各一錢),甘草(一些,炙), 以上藥材分為三劑,煎煮後趁熱飲用。

【本草綱目】治婦女及未婚女子血氣刺痛難忍,日夜呼喚痛苦,一劑即見效。

蕓薹子,肉桂(板桂),良薑,沒藥(各等分), 以上藥材烘乾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乳香湯調服,熱服,不拘泥於時間。

【孟詵】心腹結伏氣。用杏仁、陳皮、桂心、訶黎勒皮製成丸,空腹服用三十粒。

【本草綱目】和氣散,治療男女所有氣疾,其他藥物無效時使用。

甘草(炙,半兩),白芨(一兩),地骨皮,山蜈蚣,藿香(半兩),白芷(一兩),木香,紅內消,山慈菰(各半兩), 以上藥材烘乾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大錢,空腹用鹽湯調服。在鄉村有一位老醫生,世代行醫,對於婦女的氣疾,僅依靠此藥,百發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