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4)

1. 心痛

上熱實。

〔丹〕蔣氏子年十六,久瘧方愈十日,而心脾大痛,兩手脈皆伏,痛稍殺時,氣口緊盛,餘脈皆弦實而細。予曰:此宿食也。詢之,因食冷油煎堆子。遂以小胃丹,津咽十餘粒,仍斷飲食,經三日,凡與小胃丹十二次,痛不作,至晚下忽大痛,連及兩脅。予曰:此必與谷太早。

問之果然。遂斷其飲食,亦不與藥,蓋宿積已因小胃而稍解其痛,又因新谷與余積相併而復作,若又攻擊,必大傷胃氣,所以不與藥。又斷食三日,其家大恐,以為不救,時有怨言。予曰:六日不能思食,強禁不與,方成惡候,待其索食與之,又須較量方可。至夜更余,心嘈索食,予先用白朮、黃連、陳皮作丸子,遂以熱湯下七八十丸,以除其嘈雜。若以為飢而與粥,其痛必如前矣。

其家苦欲與。予詢病者膈間莫尚悶否?答曰:或才飢作,必繼之薄悶。今雖未甚快然,亦未嘗思食。過兩時許,又索食,予以前丸與之。如是者,又一晝夜,飢不再作,人亦昏困思睡。予教以用稀粥減平日之半,兩日禁其雜食,調理半月而安。(小胃丹方見飲食內傷。)

〔《保》〕心痛用小胃丹,津下十五丸。

上漸除熱宿食積法。

〔世〕,木香丸,治食積心痛。

木香,丁香,三稜,蓬朮,青皮,陳皮(各二錢半),檳榔(二錢),白豆蔻(一錢),巴豆肉(十五粒,用醋煮令無白心)

上末,醋糊丸,麻子大。

〔《本》〕治一切積聚有飲,心痛,,硇砂丸,。

硇砂,三稜(另末),乾薑,香白芷,巴豆(去油。各半兩),大黃(另末),乾漆(各半兩),木香,青皮,胡椒(各一分),檳榔,肉豆蔻(各一個)

上為細末,釅醋二升,煎五七沸,後下三稜、大黃末,同煎五七沸,入硇砂同煎成膏,稀稠得所,入諸藥和勻,杵丸如綠豆大,年深成塊,生薑湯下四五丸。食積,熟水下。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甘草湯。白痢,當歸湯,蔥酒亦得。

〔潔〕厚朴丸、紫菀丸,治積聚心痛。(厚朴丸方見翻胃,紫菀丸方見積塊。)

〔仲〕心傷者,其人勞役,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所傷也。

〔丹〕心痛輕者散之,麻黃、桂枝,重者加石鹼,用川芎、蒼朮、炒山梔作丸服。

桂枝,麻黃,石鹼

上為末,薑汁浸,炊餅為丸,桐子大。熱薑湯下十五丸。如服丸數多,又治痰飲。

〔無〕,麻黃桂枝湯,治外因心痛,惡寒發熱,內攻五臟,拘急不得轉側。

麻黃(去節,湯浸焙),桂心,芍藥,細辛(去苗),乾薑,甘草(炙。各七錢半),半夏,香附(各五錢)

上銼,每五錢,水盞半,生薑五片,煎七分去渣,食前服,大便秘入大黃,量虛實加減。

〔世〕治心疼甚效。

白話文:

心痛

[上熱實]

這個情況屬於上部有熱,而且是實證。

[丹] 蔣姓人家的兒子,十六歲,剛從瘧疾痊癒十天,就感到心臟和脾臟劇烈疼痛,兩手的脈象都非常微弱。疼痛稍微減輕的時候,寸口脈(手腕處脈搏)卻非常有力,其他的脈象都呈現弦實而細的狀態。我認為這是因為積食造成的。詢問之後,得知他吃了冰冷的油煎堆子(一種油炸食品)。於是給他服用小胃丹,用唾液慢慢吞下十幾顆,並且停止飲食。經過三天,總共服用了十二次小胃丹,疼痛就沒有再發作。到了晚上,忽然又開始劇烈疼痛,並且連帶到兩側的脅肋部位。我說:「這一定是太早讓他吃東西了。」

問他之後果然是這樣。於是又停止他的飲食,也沒有給他吃藥,因為之前的積食已經因為小胃丹而稍微緩解了疼痛,又因為新的食物和殘留的積食混在一起而再次發作。如果再用藥物來攻伐,一定會大大傷害胃氣。所以就沒有給他藥。又停止飲食三天,他的家人非常害怕,認為他沒救了,當時也有人抱怨。我說:「六天如果他都不能想到要吃東西,卻硬是不讓他吃,這樣才會變成壞的徵兆。等他主動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再給他,而且還必須考慮過後才能給。」到了晚上,他覺得心裡空虛,開始想要吃東西。我先用白朮、黃連、陳皮做成藥丸,然後用熱水送服七、八十顆,來解除他心裡的空虛感。如果這時候以為他肚子餓而給他粥喝,他的疼痛一定會像之前那樣再次發作。

他的家人很想給他吃東西。我問他,胸膈之間有沒有感到悶脹?他回答說:「有時候剛感覺到肚子餓,就會接著感到有些悶悶的。」現在雖然還沒有覺得很舒服,但也沒有想要吃東西的慾望。過了大約兩個時辰,他又想吃東西,我再次給他之前的藥丸。這樣過了一天一夜,他就不再感到肚子餓,人也昏昏沉沉地想睡覺。我告訴他,要吃比平常減半的稀粥,兩天內禁止吃其他的食物。調理了半個月,病就痊癒了。(小胃丹的藥方在「飲食內傷」篇。)

[《保》] 心痛可以使用小胃丹,用唾液慢慢吞下十五顆。

以上是逐漸清除熱邪和積食的方法。

[世] 木香丸可以治療因積食引起的心痛。

木香、丁香、三稜、蓬朮、青皮、陳皮(各二錢半)、檳榔(二錢)、白豆蔻(一錢)、巴豆肉(十五粒,用醋煮到沒有白色的心)。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

[《本》] 治療一切積聚和有飲(體內積液)引起的心痛,可以使用硇砂丸。

硇砂、三稜(另外磨成粉)、乾薑、香白芷、巴豆(去除油脂,各半兩)、大黃(另外磨成粉)、乾漆(各半兩)、木香、青皮、胡椒(各一分)、檳榔、肉豆蔻(各一個)。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兩升濃醋煎煮五到七次沸騰,然後放入三稜和大黃粉末,一起煎煮五到七次沸騰,再加入硇砂一起煎煮成膏狀,稠度要適中,接著把所有的藥粉加入膏中攪拌均勻,搗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時間久了會結成塊狀。用生薑湯送服四五顆。如果是因為積食,用溫開水送服。如果是白痢(腹瀉),用乾薑湯送服。如果是赤痢(腹瀉),用甘草湯送服。如果是白痢,也可以用當歸湯或蔥酒送服。

[潔] 厚朴丸和紫菀丸可以治療因積聚引起的心痛。(厚朴丸的藥方在「翻胃」篇,紫菀丸的藥方在「積塊」篇。)

[仲] 如果是心臟受到損傷,這個人會因為勞累而頭面發紅、下身沉重,心裡疼痛而感到煩躁,發熱而且肚臍跳動,脈象呈現弦狀,這是因為心臟受到損傷。

[丹] 如果心痛比較輕微,可以服用麻黃和桂枝來疏散;如果比較嚴重,可以加入石鹼(碳酸鈉),用川芎、蒼朮和炒過的梔子做成藥丸服用。

桂枝、麻黃、石鹼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浸泡,做成炊餅大小的藥丸,桐子大。用熱薑湯送服十五顆。如果服用較多的藥丸,還可以治療痰飲。

[無] 麻黃桂枝湯可以治療外感引起的心痛,患者會感到怕冷發熱,內部侵犯五臟,身體拘緊無法轉動。

麻黃(去除節,用湯浸泡後烘乾)、桂心、芍藥、細辛(去除苗)、乾薑、甘草(炙,各七錢半)、半夏、香附(各五錢)。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用五錢,加一碗半水,放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七分,去除藥渣後在飯前服用。如果大便不通暢,可以加入大黃,用量要根據身體虛實的情況來增減。

[世] 這個藥方治療心痛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