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陰陽臟腑部 (14)

1. 診生死

〔《素》〕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玉機真臟論》)。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刺志論》)。氣虛身熱,此謂反也。

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脈少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同上)。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疲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參互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臟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全文見前上下條,下同)。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靈》〕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衃,血衃篤重,是謂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五禁篇》。䐃,渠損切。肘膝後肉如塊者)

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謂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

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謂逆治。(《玉版篇》。搏,蒲谷切)

〔《素》〕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堅澀者,皆難治。(《平人氣象論》)

〔仲〕脈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旺氣。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不病,名曰內虛,以有正氣,雖困無苦。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為逆,逆者,死,不可治。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絕者,死。羸人脈躁者,死。人身澀而脈往來滑者,死。

白話文:

診斷生死

凡是治療疾病,要觀察病人的體形、氣色、光澤,以及脈搏的強弱,判斷疾病是新發還是舊病,然後再進行治療,不要延誤時機。形體和氣色相稱,表示可以治療。氣色浮於表面,表示容易痊癒。脈象順應四時變化,表示可以治療。脈象虛弱而滑順,表示有胃氣,可以說容易治療,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治療。形體和氣色不相稱,表示難以治療。氣色枯槁沒有光澤,表示難以痊癒。脈象強勁而堅硬,表示病情加重。脈象違背四時變化,表示不能治療,一定要仔細觀察這四種難以治療的情況,並明確告知病人。

所謂的違背四時變化,是指春天出現肺脈,夏天出現腎脈,秋天出現心脈,冬天出現脾脈。如果這些脈象都呈現懸浮、斷絕、沉滯澀滯的狀態,就叫做違背四時變化。氣實則形體也壯實,氣虛則形體也虛弱,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與此相反,就表示生病了。消化功能強盛則氣也旺盛,消化功能虛弱則氣也虛弱,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與此相反,就表示生病了。脈搏強勁則血液也充足,脈搏虛弱則血液也虛少,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與此相反,就表示生病了。氣虛卻發熱,這也是與常理相反。

吃得多而氣少,這也是與常理相反。吃不下東西而氣卻多,這也是與常理相反。脈搏強盛而血少,這也是與常理相反。脈搏虛弱而血多,這也是與常理相反。氣盛而身體寒冷,是因感受外感風寒所致。氣虛而身體發熱,是因感受暑邪所致。吃得多而氣少,是因失血過多,濕邪停留在下身。吃得少而氣多,是邪氣在胃或肺。脈象虛弱而血多,是體內有熱積聚所致。脈象大而血少,是脈搏中有風邪之氣,並且水漿也難以進入體內,就是這個道理。

形體腫脹但脈象細小,並且呼吸短促,表示危險。形體疲憊但脈象大,並且胸中多氣,表示將要死亡。形體和氣色相稱,表示可以存活;形體、氣色、脈象之間互相不調和,表示生病了;身體上三部九候的脈象都相互失去聯繫,表示將要死亡。上下左右的脈象相互應和,像杵臼舂米一樣有節奏的跳動,表示病情嚴重;上下左右脈象之間失去聯繫且無法數出跳動次數,表示將要死亡。如果只有中部脈象獨自調和,但與其他臟器的脈象不相應,表示將要死亡。如果中部脈象減弱,表示將要死亡。眼睛凹陷,表示將要死亡。

形體肌肉已經消瘦,即使九候的脈象調和,也表示將要死亡。

熱病時脈象卻靜,汗已經出來,脈搏卻反而變得強盛躁動,這是一種危險的徵兆。患有腹瀉疾病,脈搏卻洪大,這是第二種危險的徵兆。患有固定位置的痹症,並且肌肉潰爛,身體發熱,脈象偏頗斷絕,這是第三種危險的徵兆。過度性交導致形體消瘦,身體發熱,氣色枯槁蒼白,之後又排出血塊,且血塊嚴重,這是第四種危險的徵兆。寒熱交替侵蝕形體,脈搏堅硬有力,這是第五種危險的徵兆。(這裡的“䐃”是指肘膝後肌肉凸起的地方)

腹部脹大,身體發熱,脈象強大,這是第一種危險的徵兆。腹部鳴叫並感到脹滿,四肢冰冷,並且腹瀉,脈象卻洪大,這是第二種危險的徵兆。流鼻血不止,脈象洪大,這是第三種危險的徵兆。咳嗽並且小便帶血,形體消瘦,脈象微細而強勁,這是第四種危險的徵兆。咳嗽導致形體消瘦,身體發熱,脈象微小而快,這是第五種危險的徵兆。出現這些情況,通常活不過十五天就會死亡。腹部極度脹大,四肢冰冷,形體消瘦,並且腹瀉嚴重,這是第一種危險的徵兆。腹脹並且大便帶血,脈象強大,時斷時續,這是第二種危險的徵兆。

咳嗽並且小便帶血,形體消瘦,脈搏跳動,這是第三種危險的徵兆。嘔吐帶血,胸部脹滿,牽引至背部疼痛,脈象微小而快,這是第四種危險的徵兆。咳嗽嘔吐,腹部脹大並且腹瀉,脈象斷絕,這是第五種危險的徵兆。出現這些情況,通常活不過一時三刻就會死亡。如果醫生沒有仔細觀察這些情況而進行針刺治療,就叫做逆向治療。

發熱卻脈象平靜,腹瀉並且失血,脈象強勁,表示病在體內;脈象虛弱,表示病在體外;脈象堅硬澀滯,都表示難以治療。

有醫書說:脈象有病而人沒有病,叫做行屍走肉,因為沒有旺盛的氣血。突然眩暈仆倒不省人事的人,如果不是短命就會死亡。人有病而脈象沒有病,叫做內虛,因為有正氣存在,即使困頓也沒有危險。左側有病而右側疼痛,右側有病而左側疼痛,下方有病而上方疼痛,上方有病而下方疼痛,這都是與常理相反的,逆向而行,表示將要死亡,不能治療。肥胖的人脈象細小如絲,幾乎要斷絕,表示將要死亡。瘦弱的人脈象躁動,表示將要死亡。身體皮膚粗糙澀滯,而脈象往來滑順,表示將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