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五·肝膽部 (17)
卷之十五·肝膽部 (17)
1. 不得臥
《內經》半夏湯治不得臥,乃去飲之劑也。(方見前陰陽條。)
〔無〕溫膽湯,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兼治驚悸。(方見驚悸。)
〔丹〕煩不得眠,六乙散加牛黃服之。(即益元散。)
〔子和〕一富家婦人,傷思慮過甚,二年不得寐,無藥可療,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兩手脈俱緩,此脾受邪也,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議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婦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食進,其脈得平。(此因膽虛不能制脾之思慮而不寐,今激之怒,膽複製脾故得寐也。)
〔《素》〕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逆調論)
喘不得臥,以喘法治之。
厥不得臥,以腳氣法求之。
〔《素》〕帝曰:人之不能偃臥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藏之蓋也,肺氣盛則肺大,肺大則不得偃臥。
〔《撮》〕膽寒不得臥:竅陰(一分,補之灸。)
〔《甲》〕驚不得眠,善齘,水氣上下,五臟遊氣也,陰交主之。不得臥,浮郄主之。
白話文:
《內經》提到的半夏湯是用來治療無法躺臥的,它是去除體內積液的藥方。(藥方在之前的陰陽篇章有提到。)
溫膽湯,可以用來治療大病之後,身體虛弱煩躁而睡不著覺,同時也能治療驚恐心悸。(藥方在驚悸篇章有提到。)
如果因為煩躁而睡不著覺,可以服用六乙散,再加入牛黃一起服用。(六乙散就是益元散。)
有個富人家婦人,因為過度憂思,兩年都睡不著,沒有任何藥能治好。她丈夫請來戴人醫生治療。戴人醫生說:「她的兩手脈象都很緩慢,這是因為脾臟受到邪氣影響,脾臟主管思慮才會這樣。」於是和她丈夫商量,用激怒她的方法來治療。戴人醫生多次拿她家的錢,飲酒數日,卻不給她任何治療方法就離開了。那婦人非常憤怒,大汗淋漓,當晚就困倦入睡,這樣連續睡了八九天都沒醒,之後開始吃飯,脈象也恢復正常。(這是因為膽虛不能控制脾的思慮導致失眠,現在用激怒的方法,使膽氣恢復,就能夠控制脾,所以可以入睡了。)
《素問》說,陽明講的是胃脈,胃是六腑之海,它的氣是向下走的。如果陽明經的氣逆行,不能順著正常的通道運行,就會導致無法躺臥。《下經》說,胃氣不和就會睡不安穩,就是這個意思。(出自逆調論)
喘氣導致無法躺臥,要用治療喘的方法來治療。
手腳冰冷導致無法躺臥,要用治療腳氣的方法來治療。
《素問》提到,黃帝問:「人為什麼不能仰臥呢?」岐伯回答:「肺是臟腑的屏障,肺氣過盛,肺就會變大,肺變大就不能仰臥。」
《撮要》提到,因為膽寒而睡不著:可以針灸竅陰穴(針一分,用補法並灸)。
《甲乙經》提到,因為驚嚇而睡不著,還會磨牙,這是因為體內水氣上下流動,五臟之氣遊走不定,可以針灸陰交穴。無法躺臥,可以針灸浮郄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