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五·肝膽部 (6)
卷之十五·肝膽部 (6)
1. 頭風痛
邪在胃而頭痛者,必下之,其證必兼隔痞,或動作則痛甚,或右手脈滑盛者是也。治法並見脾胃條。
東風生於春,病在頭,俞在頸項。(全文五臟。)春氣者,病在頭。(惡風為胃風。)
〔河〕新沐中風為首風,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至其風日則少愈,大川芎丸主之。
大川芎丸,治首風旋暈弦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體拘蜷。
川芎(一斤),天麻(四兩,用鄆州者)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下,食後服。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項背怯寒,腦戶極冷,神聖散主之。
神聖散,治腦風,邪氣留飲不散,項背怯寒,頭痛不可忍者。
麻黃(去節),細辛(去苗),乾葛(生一半,炒一半),藿香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煮荊芥、薄荷,酒調下,茶亦得。並治血風證。
又方,治腦風邪氣留飲,頭疼不可忍者。用遠志末,不以多少,於鼻中搐,於痛處揉之,相兼前藥可用也。
〔丹〕頭疼連眼痛,此風痰上攻,須用白芷開之。
雨前茶,川芎,白芷,防風,臺烏,細辛,當歸
為末,湯調服。
〔世〕偏正頭風,川芎、細辛、防風、白芷、烏頭尖、全蠍梢、南星薑製、麝香少許,為末,每一字,溫酒調服。
〔丹〕,頭風方
羌活(三錢),細辛(一錢),川芎(二錢),乾葛(二錢),甘草(一錢半),防風(二錢),半夏(一錢)
上除川芎、細辛二味外,研為末,用酒和炒,曬乾,入川、細二味末和勻,每服一錢,茶清調下。
又方
荊芥,草烏尖(七片),防風,甘草,臺芎,蔓荊子,桔梗,麻黃
上為末,茶調服。
〔《本》〕治頭疼,面赤,煩悶咽乾,上膈風痰,頭目暈昏,百節疼痛,背項拘急,,芎辛丸,。
川芎,防風,殭蠶,獨活(各一兩),桔梗(三兩),麻黃,細辛,白附子,羌活,甘草(各四兩),薄荷,荊芥(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粒,茶酒吞下,食後。
〔垣〕,徹清膏
川芎(三錢),蔓荊子(一錢),細辛(一分),藁本(一錢),薄荷(三分),生甘草(半錢),炙甘草梢(半錢)
上為細末,食後,茶清調下一錢,或半錢。
〔《本》〕治頭目風。荊芥穗、細辛、川芎等分為末,飯後湯點二錢。
凡治頭痛,皆用芎、芷、羌、防、辛等溫氣藥升散者,由風木虛,不能升散,而土寡於畏,得以壅塞而痛,故用此助肝木,散其壅塞也。若風盛,疏散太過而痛,服辛散藥反甚者,則宜用酸澀收而降之,乃愈。後乳香盞落散是也。
〔羅〕,乳香盞落散,治男子婦人偏正頭疼不可忍,大有神效。
御米殼(去蒂,四兩),陳皮,甘草(炙),桔梗(去蘆),柴胡(去苗。各一兩)
白話文:
頭痛是胃裡有邪氣引起的,必須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胸腹脹悶的症狀,或者活動時頭痛加劇,或者右手的脈象滑而有力。治療方法參見脾胃相關的章節。
春天是東風產生的季節,這種風邪容易侵犯頭部,其發病部位在頸項之間。(這是指五臟的影響,全文都在講五臟。)春天的氣候變化容易使頭部生病。(怕風是胃受風邪侵襲的表現。)
剛洗完頭就吹風容易得頭風,症狀是頭面部多汗、怕風,發病前一天會感覺病情加重,到了吹風的那天反而會稍微減輕。可以用大川芎丸來治療。
大川芎丸,可以治療頭風引起的眩暈、脈象弦急,以及外感陽氣、風寒相搏、胃部有痰飲、偏頭痛或正頭痛、身體拘攣等症狀。
藥材配方:川芎(一斤)、天麻(四兩,用鄆州產的最好)。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每兩做成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細細嚼碎後用茶或酒送服,飯後服用。
風邪沿著風府穴向上侵襲,就會形成腦風,症狀是項背部怕冷、腦後感覺極冷。可以用神聖散來治療。
神聖散,可以治療腦風、邪氣停留不散、項背部怕冷、頭痛難忍等症狀。
藥材配方:麻黃(去掉節)、細辛(去掉苗)、葛根(生用一半,炒用一半)、藿香葉(各等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荊芥、薄荷煮水,用酒調和後服用,也可以用茶送服。此方還可以用於治療血風病症。
另一個方子,可以治療腦風引起的邪氣停留、頭痛難忍。用遠志粉末,用量不限,吸入鼻腔,並在疼痛部位揉搓,同時配合之前的藥方使用。
頭痛連帶眼痛,這是風痰上攻導致的,需要用白芷來疏通。
藥材配方:雨前茶、川芎、白芷、防風、臺烏、細辛、當歸。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水調服。
偏頭痛或正頭痛,可以用以下藥方:川芎、細辛、防風、白芷、烏頭尖、全蠍梢、南星(薑製)、少量麝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少量,用溫酒調服。
頭風藥方:
藥材配方:羌活(三錢)、細辛(一錢)、川芎(二錢)、葛根(二錢)、甘草(一錢半)、防風(二錢)、半夏(一錢)。
製作方法:將川芎、細辛以外的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著炒乾,曬乾後,再加入川芎、細辛粉末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送服。
另一個藥方:
藥材配方:荊芥、草烏尖(七片)、防風、甘草、臺芎、蔓荊子、桔梗、麻黃。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茶水調服。
治療頭痛、面色發紅、煩悶口渴、上胸膈有風痰、頭暈眼花、全身關節疼痛、背部頸部拘攣等症狀,可以用芎辛丸。
藥材配方:川芎、防風、殭蠶、獨活(各一兩)、桔梗(三兩)、麻黃、細辛、白附子、羌活、甘草(各四兩)、薄荷、荊芥(各一兩半)。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如彈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茶或酒吞服,飯後服用。
徹清膏:
藥材配方:川芎(三錢)、蔓荊子(一錢)、細辛(一分)、藁本(一錢)、薄荷(三分)、生甘草(半錢)、炙甘草梢(半錢)。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飯後用茶水調服一錢或半錢。
治療頭部和眼部的風病,可以用荊芥穗、細辛、川芎等量磨成粉末,飯後用湯水送服二錢。
凡是治療頭痛的藥方,大多使用川芎、白芷、羌活、防風、細辛等溫性、升散的藥材,這是因為肝木虛弱,無法上升疏散,導致土氣壅塞而引起頭痛。使用這些藥物可以幫助肝木疏散鬱結。如果風邪過盛,疏散太過而導致頭痛加劇,服用辛散藥物反而會更嚴重,這時應該使用酸澀、收斂、下降的藥物來治療,才能痊癒。接下來介紹的乳香盞落散就是這種藥方。
乳香盞落散,可以治療男女偏頭痛或正頭痛,效果顯著。
藥材配方:御米殼(去掉蒂,四兩)、陳皮、甘草(炙)、桔梗(去掉蘆)、柴胡(去掉苗,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