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五·肝膽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肝膽部 (4)

1. 頭風痛

川芎,甘草(炙。各八錢),甘松(去土),赤芍藥,白芷,兩頭尖,川烏頭(去皮臍。各六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茶調下,服藥後,飲熟水半盞。

〔《本》〕治一切頭疼,,黑龍丸,。

天南星(洗),川烏(各半斤。黑豆拌,蒸三次),石膏(半兩),麻黃,薄荷(各四兩),藁本,白芷(各二兩),京墨(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杵丸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茶湯調下。

治傷寒頭疼,太陽頭疼,及一切頭疼。

川烏(炮),草烏(各半兩),麻黃,川芎,防風,羌活(各一兩半),地龍(去土),全蠍(一個),雄黃(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食後茶清調下。

〔垣〕,麻黃吳茱萸湯,治頭痛胸中痛,食減少,咽嗌不利,寒冷,脈左寸弦急。

麻黃(半錢),吳茱萸(三分),黃芩(二分),川烏(一分),羌活(五分),細辛(少許),蔓荊子(一分),藁本,柴胡,黃耆(各二分),蒼朮(一錢),黃連(二分),半夏(一分),黃柏,升麻(各二分),紅花(少許),當歸(二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

〔丹〕東陽陳兄,露筋骨,體稍長,患體虛而勞,頭痛甚,至有訣別之言。予察其脈,弦大而帶數。以人參為君,川芎、陳皮為佐,至五六日未減,眾皆訝之,以藥之不對也。予曰:藥力有次第,更少俟一二宿,當自安。忽其季來問曰:何不少加黃耆。予不答。又經一宿,忽自言病頓愈。

予脈之,覺指下稍盛。又半日,病者言,胸上滿,不覺飢。視其腹紋已隱矣。予曰:藥中莫加黃耆否?曰:然。止與三帖。遂連與二陳湯,加厚朴、枳殼、黃連以瀉其衛,三帖而安。

血虛頭痛,自魚尾上攻頭痛,必用川芎當歸湯。(眉尖後近髮際曰魚尾。)

〔《大》〕一奇散,治血虛頭痛神妙。(即芎歸湯也,方見產頭痛。)

又方,用川芎半兩為末,每服二錢,臘茶調下甚效。曾有產後頭痛者,一服即愈。

〔《外》〕治頭痛欲裂,當歸一兩,酒一升,煮取六合,飲至醉,效。

〔《素》〕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通評虛實論東垣云:此氣虛頭痛也,用人參、黃耆主之。)

〔《羅》〕氣虛頭痛治驗參謀柏仲實,年六十一歲,二月間患頭痛不可忍,晝夜不得眠,邀往視之。其人云:近在燕京,患頭昏悶微痛,醫作傷寒解之,汗出後痛轉加,復汗解,病轉加而頭愈痛,遂歸,每召醫用藥雷同,到今痛甚,不得安臥,惡風寒而不喜飲食。診其脈弦細而微,氣短而促,懶言語。

《內經》曰:春氣者,病在頭,今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面故昏悶,此病本無表邪,因發汗數四清陽之氣愈虧損,不能上榮,亦不能外固,所以頭苦痛而惡風寒,不喜飲食,氣短弱。宜升陽補氣,頭痛自愈。名之曰,順氣和中湯,。

白話文:

頭風痛

方劑一: 將川芎、炙甘草各八錢,甘松(去除泥土)、赤芍藥、白芷、兩頭尖、去皮臍的川烏頭各六錢,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的茶水送服,服藥後再喝半盞溫開水。這個方子出自《本草》,據說能治療各種頭痛,稱為黑龍丸。

方劑二: 將洗淨的天南星、川烏(各半斤,用黑豆拌勻,蒸三次)、石膏(半兩)、麻黃、薄荷(各四兩)、藁本、白芷(各二兩)、京墨(兩半),全部研磨成細末,再用蜂蜜攪拌成丸,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茶水送服。這個方子能治療傷寒引起的頭痛、太陽穴的頭痛,以及各種頭痛。

方劑三: 將炮製過的川烏、草烏(各半兩),麻黃、川芎、防風、羌活(各一兩半),去除泥土的地龍、全蠍(一個),雄黃(三錢),全部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飯後用清茶送服。這個方子出自李杲的醫書。

麻黃吳茱萸湯: 這個方子治療頭痛,伴隨胸悶痛、食慾減少、咽喉不適、怕冷,脈象左寸部位弦急。藥方組成有麻黃(半錢),吳茱萸(三分),黃芩(二分),川烏(一分),羌活(五分),細辛(少許),蔓荊子(一分),藁本、柴胡、黃耆(各二分),蒼朮(一錢),黃連(二分),半夏(一分),黃柏、升麻(各二分),紅花(少許),當歸(二分)。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兩大盞水煎煮至一盞,去除藥渣,稍微溫熱後服用,飯後服用。這個方子出自《丹溪心法》。

案例: 有個叫陳東陽的人,身體虛弱且勞累,導致頭痛劇烈,甚至說出遺言。醫生診斷他的脈象,發現弦大且帶有數脈。醫生以人參為主藥,搭配川芎、陳皮等藥物,治療了五六天,病情沒有減輕,眾人都感到奇怪,認為藥方不對。醫生說:「藥效有先後順序,再等一兩天,就會好轉。」後來,病人的親人問醫生是否要加黃耆。醫生沒有回答。又過了一天,病人突然說病好了。醫生再診脈,發現脈象稍強。又過了半天,病人說胸口脹滿,不覺得餓。醫生發現病人的腹部紋路已經消失了。醫生問:「藥中是不是加了黃耆?」病人回答:「是的。」醫生隨即開了三帖藥,接著又開二陳湯,加上厚朴、枳殼、黃連來疏泄腸胃,三帖藥後,病就好了。

血虛頭痛: 從眼尾上方開始的頭痛,一定要用川芎當歸湯。 (眼尾後,靠近髮際的地方叫做眼尾。) 一奇散: 這個方子治療血虛引起的頭痛,效果非常好。(也就是川芎當歸湯,方子在治療產後頭痛的地方。) 又一配方: 用川芎半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臘茶送服,效果非常好。曾有產後頭痛的人,服用一次就好了。 外治法: 治療頭痛欲裂,用當歸一兩,用一升酒煮至剩六合,喝到醉,效果很好。

《素問》認為: 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是腸胃功能失調引起的。(東垣在《通評虛實論》中說,這是氣虛引起的頭痛,要用人參、黃耆來治療。)

案例: 醫生羅天益,治療一個叫柏仲實的人,他六十一歲,二月間頭痛劇烈,白天晚上都睡不著。柏仲實說,他之前在北京的時候,頭昏悶微痛,醫生當作傷寒治療,發汗後反而更痛,又發汗病情又加重,頭痛愈發嚴重,回家後,每次醫生開的藥都差不多,導致現在疼痛難忍,無法安睡,怕風寒,不喜歡吃東西。醫生診斷脈象,發現弦細且微,呼吸短促,不愛說話。 《內經》說,春天的病多在頭部,此人年紀大且氣虛,清陽之氣無法上升,所以頭部昏悶,這個病本來沒有表邪,因為多次發汗導致清陽之氣更虧損,無法上榮頭部,也無法在外保護身體,所以頭痛劇烈,怕風寒,不喜歡吃東西,呼吸短促虛弱。應該用升陽補氣的方法治療,頭痛自然會好。這個方子叫做順氣和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