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四·肝膽部 (31)
卷之十四·肝膽部 (31)
1. 小便數
上為細末,每三大盞酒調下,鹽亦得,空心食前一服。婦人諸病,童便同酒調,空心下。
又方,治男子婦人一切虛冷之疾,活血駐顏,減小便,除盜汗。治婦人久不生產,似帶疾而非,時有遺瀝,並皆治之。功驗不可具述。
蒼朮(切焙),川楝子,茴香,吳茱萸(湯洗),破故紙,胡蘆巴(以上各一兩,並炒),川薑,川烏,草烏(以上各半兩,炮),山藥(二兩)
上各炮治如法,同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婦人艾醋湯下,日二服。耳目永不昏聾,髦發不白。
〔《衍》〕鄰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減,令服桑螵蛸散,未終一劑而安。此藥能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用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苓、當歸、龜甲醋炙,以上各一兩為末,以人參湯調下二錢。
〔海〕姜附石脂神砂丹,治小便數而不禁,怔忡多忘。(方見滯下。)
〔丹〕因看《盧氏醫鏡》見此一藥味數分兩同,惟丹砂用伏火者,及治病有瘥。所治者,小便數而不禁,怔忡多忘,魘夢不已不同耳。見其不同,審而詳之,乃得此治法不瘥,且泛論之。經言:腎主大便,肝主小便淋溲。《難經》云:小腸為赤腸,是面赤色,及便溺色赤,皆出心與小腸,南方赤色,顯於外也。
經言:下焦如瀆者,正謂大小便也。大便為陰,為有形氣化,乃下焦之下者也。謂腎主大便,不言大腸者,明子行父道,為腎臟病。小便為陽,為無形氣化,乃下焦之高者也。謂肝主小便淋溲,亦是子行父道,為腑病。凡諸無形氣化者,皆腑病所主,諸有形氣化者,皆臟病所主,此二證,俱在下焦則同,但有形無形,及在腑在臟有殊,俱是丹田衰敗。不言心火者,以其相火代行君之政令故也。
細分之,則膀胱壬水勝丙火。小腸者,不傳入陰,故為泄血。泄血利不禁,為有形質病。且不傳陰,則陰不病。何為有形病?此為陰之體也,為腑之用也。天地陰陽,互為體用,以斯可見。是明五臟者,為六腑所用,六腑者,為五臟所用明矣,是有形皆為傳陰也。大小便不禁,是膀胱不禁為遺溺,此不傳陰也,是丹田胞絡受寒,為壬所克。
大抵諸腑皆乘有形,有形病者皆在腑。責其所乘,皆在臟也。用伏火丹砂者,去其寒性耳。治法同者,以其俱在下焦,補諸無形,同在胞絡耳。以其胞與腎相對,有渠相通故也。腎主大便,肝主小便,所治安得不殊。經曰:腎肝同歸一治。又曰:少陽主骨,所生病,便溲難。
膀胱主筋,所生病,亦可知也。小便不禁,茯苓湯下。大便不禁,米飲下。(此論《局方》姜附神砂丹而發。)
白話文:
小便次數過多
將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三大杯酒調和服用,加點鹽也可以,在空腹吃飯前服用。婦女各種疾病,可以用童子尿和酒調服,也是空腹服用。
另一個藥方,可以治療男女各種虛寒的疾病,活血養顏,減少小便次數,消除盜汗。治療婦女長期不孕,像是帶病又不是,時常有小便淋漓的狀況,這些都能治療,效果很好,無法一一細說。
藥材包括:蒼朮(切片烘焙)、川楝子、茴香、吳茱萸(用熱水洗過)、破故紙、胡蘆巴(以上各一兩,都炒過)、川薑、川烏、草烏(以上各半兩,炮製過)、山藥(二兩)。
將上述藥材都按照方法炮製好,一起磨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用溫酒或鹽湯送服都可以,婦女用艾草醋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能使耳朵和眼睛永遠不昏花耳聾,頭髮不變白。
(《衍義》中提到)鄰居家有個男子,小便一天數十次,像濃稠的米湯色,精神恍惚,消瘦食慾減退,讓他服用桑螵蛸散,還沒吃完一劑就好了。這個藥能安定心神,堅定意志,治療健忘,小便次數過多,補益心氣。藥材包括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苓、當歸、醋炙龜甲,以上各一兩磨成末,用人參湯調服二錢。
(《海藏》提到)姜附石脂神砂丹,可以治療小便次數過多且無法控制,心悸多忘。(藥方在治療痢疾的部分。)
(《丹溪》提到)因為看《盧氏醫鏡》看到這個藥方,藥材的種類和分量都相同,只是丹砂用伏火過的,治療疾病效果更好。治療的疾病是小便次數多且無法控制,心悸多忘,夢魘不斷,症狀有些不同。看到這些不同,仔細研究,才知道這個治療方法如果沒效,可以廣泛討論。古書說:腎主管大便,肝主管小便和淋漓。又說:小腸是紅色的,所以臉色紅潤和尿液顏色紅,都是出自心和小腸,南方是紅色,會顯現在外。
古書說:下焦像溝渠一樣,正是說大小便。大便屬陰,是有形的物質轉化而來,屬於下焦的下方。說腎主管大便,而沒說大腸,是說明兒子代替父親行事,這是腎臟的病。小便屬陽,是無形的氣轉化而來,屬於下焦的上方。說肝主管小便淋漓,也是兒子代替父親行事,是臟腑的病。凡是無形的氣轉化,都由腑來主管;凡是有形的物質轉化,都由臟來主管。這兩種情況,都在下焦是相同的,但是有形和無形,以及在臟和在腑是有區別的,都是丹田衰敗的表現。不說心火,是因為相火代替君火執行命令。
仔細分析,膀胱屬壬水,會剋制丙火。小腸不會把陰液傳入,所以會導致出血。出血且無法控制,屬於有形質的疾病。而且不傳入陰液,陰液就不會生病。什麼是有形病?這是陰的本質,是腑的作用。天地陰陽,互為體用,由此可見。說明五臟是給六腑用的,六腑是給五臟用的,這說明有形都是傳入陰液的。大小便無法控制,是膀胱控制不住而遺尿,這是無法傳入陰液,是丹田的胞絡受寒,被壬水剋制。
大致來說,各腑都依附著有形之物,有形病都是在腑。追究它的來源,都在於臟。使用伏火過的丹砂,是去除它的寒性。治療方法相同,是因為都在下焦,補益無形之氣,都在胞絡。因為胞絡和腎相對,有通道相通。腎主管大便,肝主管小便,所治療的疾病怎麼會相同呢?古書說:腎和肝歸於同一種治療。又說:少陽主管骨骼,產生的疾病是排便困難。
膀胱主管筋脈,產生的疾病也可以知道。小便無法控制,用茯苓湯送服。大便無法控制,用米湯送服。(這是討論《局方》中的姜附神砂丹所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