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八·陰陽臟腑部 (2)
卷之八·陰陽臟腑部 (2)
1. 穴法下
〔《銅人》〕神庭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督脈之會。禁不可針,針即發狂,宜灸七壯至三七壯。
上星一穴,在額顱上鼻直中,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是穴,督脈氣所發。刺入二分,留十呼,灸三壯至五壯止,不宜多灸。
囟會一穴,在上星上一寸陷者中,是穴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灸二七壯,七七壯止,針入二分,留三呼,得氣即瀉。
前頂一穴,在囟會上一寸五分骨陷中,是穴督脈氣所發,刺入一分,可灸三壯至七七壯,針入三分,留七呼,瀉五吸。
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所中央旋毛中,可容豆,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刺入二分,灸七壯。
白話文:
【《銅人》】
-
神庭穴:在鼻子正上方,進入髮際五分,這是足太陽督脈的集會點。禁止使用針灸,若使用針灸,可能會導致精神失常,適合用灸法,灸七壯到三七壯。
-
上星穴:在額頭上,鼻子的正中位置,進入髮際一寸的凹陷處,大小如豆子。這是督脈氣流的出口。針灸時深入二分,保留十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壯到五壯即可,不適合灸太多。
-
対會穴:在上星穴上一寸的凹陷處,這是督脈氣流的出口。針灸時深入三分,灸二七壯到七七壯,針灸進入二分,保留三個呼吸的時間,得到氣息後進行放血。
-
前頂穴:在對會穴上一寸五分的骨頭凹陷處,這是督脈氣流的出口。針灸時深入一分,可以灸三壯到七七壯,針灸進入三分,保留七個呼吸的時間,放血五次。
-
百會穴:又名三陽五會,在前頂穴後面一寸五分的中央,能容納豆子,這是手足三陽和督脈的匯合點。針灸時深入二分,灸七壯。
後頂一穴,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脈氣所發。可灸五壯,針入四分。
強間一穴,在後頂後一寸五分,督脈氣所發。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腦戶一穴,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足太陽督脈之會。禁不可針,灸七壯。
風府一穴,在項後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人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喑,針入三分。
喑門一穴,在項後入髮際五分宛宛中,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仰頭取之。不可灸,針入八分。
上正頭部中行前髮際至後髮際十穴,通長一尺一寸,取頭部同身寸法,見後雜法條。
曲差二穴,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髮際,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
後頂穴:位於百會穴後方一寸半(約1.5公分)的地方,是督脈的氣流發源點。可用灸法施灸五次,針刺深度四分(約0.4公分)。
-
強間穴:位於後頂穴後方一寸半的地方,也是督脈的氣流發源點。可用灸法施灸五次,針刺深度三分(約0.3公分)。
-
脳戶穴:位於枕骨上方,強間穴後方一寸半的地方,是足太陽督脈的聚集點。此穴位不能用針刺,可用灸法施灸七次。
-
風府穴:位於後頸的髮際內一寸(約1公分)的地方,是大筋內側的一個微曲位置。這是足太陽督脈與陽維脈的交匯點。此穴位不能用灸法,只能針刺三分(約0.3公分),否則可能導致失聲。
-
喑門穴:位於後頸的髮際五分(約0.5公分)處,是陽維脈的聚集點,針刺後會影響到舌根的運作。此穴位不能用灸法,只能針刺八分(約0.8公分)。
-
上正頭部中行前髮際至後髮際的十個穴位:這些穴位沿著頭部的中線,從前髮際到後髮際共計長度約一尺一分(約11寸)。取穴方式可以參考頭部的同身寸法,詳細方法請參閱後面的雜法條目。
-
曲差穴:位於神庭穴旁邊一寸半,髮際內的地方,是足太陽脈的氣流發源點。可用針刺深入二分(約0.2公分),灸法施灸三次。
五處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承光二穴,在五處後二寸,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不可灸。
通天二穴,在承光後一寸五分,足太陽脈也。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絡卻二穴,在通天後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三壯。
玉枕二穴,在絡卻後七分半,夾腦戶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天柱二穴,在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二分,得氣即瀉。
上正頭部第二行一十四穴。
臨泣二穴,在目上眥入髮際五分陷中,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三分,留七呼。
白話文:
在這裡有十五個穴位的詳細說明:
-
在上星穴旁邊約1.5公分的地方,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三分(約0.75公分),保留七息(約42秒),可以使用艾灸三次。
-
承光穴在上一個穴位的後面兩公分處,也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三分,不能使用艾灸。
-
通天穴在承光穴的後面1.5公分處,同樣是足太陽脈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三分,保留七息,可以使用艾灸三次。
-
結卻穴在通天穴的後面1.5公分處,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使用艾灸三次。
-
玉枕穴在結卻穴後面約4.5公分,靠近腦戶旁邊1.3公分的位置,起於肉枕骨上並進入髮際線3公分,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可以使用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為三分。
-
天柱穴位於項部的髮際線大筋外側的凹陷處,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二分(約0.5公分),針刺時需等到得到氣感後立即放出。
這些是頭部第二行的十四個穴位。
目窗二穴,在臨泣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三分,灸五壯。
正營二穴,在目窗後一寸,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三分,灸五壯。
承靈二穴,在正營後一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可灸三壯。
腦空二穴,在承靈後一寸五分,夾玉枕旁枕骨下陷中,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五分,灸三壯。
風池二穴,在腦空後髮際陷中,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七壯。
上正頭部第三行十二穴。
頷厭二穴,在曲周下腦空上廉,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針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懸顱二穴,在曲周上腦空中,足少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白話文:
目窗二穴,位於臨泣穴後面一寸處,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三分,灸治五壯。
正營二穴,位於目窗穴後面一寸處,也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三分,灸治五壯。
承靈二穴,位於正營穴後面一寸半處,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會合點。可灸治三壯。
腦空二穴,位於承靈穴後面一寸半處,靠近玉枕旁邊枕骨的凹陷處,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五分,灸治三壯。
風池二穴,位於腦空穴後面的髮際凹陷處,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七呼,灸治七壯。
上正頭部第三行十二穴。
頷厭二穴,位於曲周穴下面、腦空穴上方的邊緣,是手足少陽與陽明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七分,留針七呼,灸治三壯。
懸顱二穴,位於曲周穴上面的腦空穴中,是足少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呼,灸治三壯。
懸釐二穴,在曲周上腦空下廉,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曲鬢二穴,在耳上髮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處,足太陽少陽之會。針入三分,灸七壯。
右側頭部在耳前者八穴。頷厭在腦空上廉,懸顱在腦空中廉,懸釐在腦空下廉,皆直頭角上至耳前,定其三穴。曲鬢又在懸釐之後。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足太陽少陽之會。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天衝二穴,在耳上如前三分。(氣府注云:足太陽少陽之會:)可灸七壯,針入三分。
角孫二穴,在耳郭中間上,開口有空。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右側頭部,在耳上者六穴。率谷最上,天衝次之,角孫最下。
白話文:
在治療頭部疾病時,古代中醫常使用以下穴位:
-
懸釐二穴:位於頭部的曲周上,腦空穴之下,它們是手足少陽與陽明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灸三次。
-
曲鬢二穴:在耳朵上方,頭髮邊緣的曲線角落,有個凹陷,這也是鼓頷下方,足太陽與少陽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灸七次。
-
右側頭部有八個穴位:頷厭位於腦空穴之上,懸顱位於腦空穴之中,懸釐則位於腦空穴之下,這些穴位都在頭頂角上方,直到耳前,確定這三個穴位。曲鬢則位於懸釐後方。
-
率谷二穴:在耳朵上方,進入頭髮的邊界約一寸半的位置,這是足太陽與少陽經絡的交匯點。可用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約三分。
-
天衝二穴:在耳朵上方,與率谷穴相隔約三分的位置(參考「氣府注」)。可用艾灸七次,針刺深度約三分。
-
角孫二穴:在耳朵中央上部,開口處有空隙。可用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約三分。
-
右側頭部共有六個穴位:率谷為最上,天衝為第二,角孫為最後。
竅陰二穴,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足太陽少陽之會。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浮白二穴,在耳後,入髮際一寸,足太陽少陽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完骨二穴,在耳後入髮際四分,足太陽少陽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七壯。
顱息二穴,在耳後青絡脈中,足少陽脈氣所發。不宜針,可灸七壯。
瘈脈二穴,在耳本後雞足青絡脈,刺出血如豆汁。可灸三壯,針入一分。
翳風二穴,在耳後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手足少陽之會。針入七分,灸七壯。
右側頭部在耳後者十二穴。翳風帖耳,瘈脈次之,顱息又次之,完骨又次之,浮白最後,竅陰又居浮白之上也。
白話文:
在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中,描述了位於人體不同部位的十二個穴位:
-
竅陰二穴:位於完骨上、枕骨下方,搖動時能感到空隙,是足太陽和少陽經脈的交會點。可以針刺深入三分,或者灸七壯。
-
浮白二穴:位於耳後,距離髮際一寸的位置,也是足太陽和少陽經脈的交會點。可以針刺深入五分,或者灸三壯。
-
完骨二穴:同樣在耳後,距離髮際四分的位置,是足太陽和少陽經脈的交會點。可以針刺深入五分,或者灸七壯。
-
頭息二穴:位於耳後青絡脈中,是足少陽脈氣的發源地。不適合針刺,但可以灸七壯。
-
疳脈二穴:位於耳本後雞足青絡脈,針刺後能放出像豆汁的血液。可以灸三壯,或者針刺深入一分。
-
翳風二穴:位於耳後尖角的凹陷中,按壓時會引發耳中疼痛,是手足少陽經脈的交會點。可以針刺深入七分,或者灸七壯。
這十二個穴位都位於右側頭部的耳後,從近到遠依序為:翳風、瘈脈、頭息、完骨、浮白、以及最遠的竅陰,而竅陰則位在浮白之上。
素窌一穴,在鼻柱上端準頭,督脈氣所發,宜禁針灸。
水溝一穴,在鼻柱下人中,近鼻孔陷中,手足陽明之會。針入四分,留五呼,灸三壯至七壯。
兌端一穴,在唇上端,手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齦交一穴,在唇內齒上斷縫中,任督足陽明之會。針入三分,灸三壯。
右面部中行,從鼻端下至唇內四穴。(督脈也。)
承漿一穴,在頤前下唇下宛宛陷中,太陽脈胃脈督脈任脈之會。針入三分,灸七壯至七七壯。
廉泉一穴,在頷下結喉下四寸中央,乃陰維腎脈之會。可灸三壯,針三分。
右面部中行,從唇至結喉上二穴。(任脈也。)
白話文:
-
素窌穴位於鼻尖的頂端,是督脈的氣源點,不宜使用針灸治療。
-
水溝穴位於人中的鼻孔下方凹陷處,是手足陽明經脈的交匯點。針灸時應插入四分長,保持五個呼吸的時間,灸三到七次。
-
兌端穴位於嘴脣的頂端,是手陽明經脈的氣源點。針灸時應插入三分長,保持六個呼吸的時間,灸三次。
-
齦交穴位於內側牙齒上方的裂縫中,是任督足陽明經脈的交匯點。針灸時應插入三分長,灸三次。
-
右面部中行的四個穴位,從鼻尖往下至嘴脣內部(督脈的穴位)。
-
承漿穴位於下巴下方、下脣的凹陷處,是太陽脈、胃脈、督脈和任脈的交匯點。針灸時應插入三分長,灸七到七七次。
-
廉泉穴位於喉結下方四寸的下巴中央,是陰維和腎脈的交匯點。可以灸三次,針刺三分長。
-
右面部中行的兩個穴位,從嘴脣到喉結上方(任脈的穴位)。
攢竹二穴,在兩眉頭少陷中,足太陽脈氣所發。不宜灸,針入一分,宜以細三稜針刺之,宣泄熱氣。
睛明二穴,在目內眥頭外一分,手足太陽少陽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針入一分,留三呼,不可灸。
右面部第二行,直目內眥上至眉尖四穴。(足太陽也。)
迎香二穴,在禾窌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足陽明之會。針入三分,不宜灸。
禾窌二穴,在鼻下俠谿水溝旁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三壯。
右面部第二行,直目內眥俠鼻而下四穴。(手陽明。)
陽白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手足陽明少陽陽維五脈之會,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攢竹穴】位於兩眉頭稍凹處,是足太陽脈的氣源點。不適合用灸法,針刺時深入一分,應使用細三稜針,以排出熱氣。
【睛明穴】位於眼內角外一分,是手足太陽、少陽、陽明、陽蹺、陰蹺五脈的匯聚處。針刺時深入一分,停留三息,不能用灸法。
【右面部第二行,直線從眼內角上至眉尖的四個穴道】(屬足太陽脈)
【迎香穴】位於鼻尖上一寸,鼻孔旁邊五分,是手足陽明脈的會合點。針刺時深入三分,不適合用灸法。
【禾窌穴】位於鼻下,俠谿水溝旁邊五分,是手陽明脈的氣源點。針刺時深入三分,可用灸法三壯。
【右面部第二行,從眼內角斜過鼻下四個穴道】(屬手陽明脈)
【陽白穴】位於眉上一寸,直對著瞳孔,是手足陽明、少陽、陽維五脈的會合點,可以灸法三壯,針刺時深入三分。
右面部第三行,直目瞳子上至眉上二穴。(足少陽。)
承泣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蹺脈任脈足陽明之會。可灸二壯,不可針。
四白二穴,在目下二寸,足陽明脈氣所發。可灸七壯,針入三分。
巨髎二穴,在俠鼻孔旁八分,直目瞳子,蹺脈足陽明之會。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地倉二穴,在俠口吻旁四分,如近下有脈微動者是,蹺脈手足陽明之會。針入三分,可灸二七壯。
大迎二穴,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是,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右面第三行,直目瞳子下至大迎骨空十穴。(足陽明。)
白話文:
在臉部的右側,從眼睛下方開始,到眉骨上方共有三個穴位,屬於足少陽經絡系統。
承泣穴兩個,位於眼睛下方約7分的位置,正好在眼睛正下方的凹陷處,這是蹽脈、任脈以及足陽明經絡的交匯點。可以使用艾灸治療兩壯,但不可以針刺。
四白穴兩個,位於眼睛下方約2寸的位置,是足陽明經絡的氣息發源地。可以使用艾灸治療七壯,針刺時則需深入三分。
巨髎穴兩個,位於鼻孔旁邊約8分的位置,正好在眼睛下方的凹陷處,這是蹽脈以及足陽明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時需深入三分,可以使用艾灸治療七壯。
地倉穴兩個,位於嘴脣旁邊約4分的位置,如果有微動的脈搏則為此穴,這是蹽脈、手足陽明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時需深入三分,可以使用艾灸治療十四壯。
大迎穴兩個,位於下巴前方約1寸3分的位置,正好在骨頭的凹陷處,這裡有動脈跳動,是足陽明經絡的氣息發源地。針刺時需深入三分,保持針刺時間為七個呼吸,可以使用艾灸治療三壯。
在臉部的右側,從眼睛下方開始,到大迎骨空位置共有十個穴位,屬於足陽明經絡系統。
本神二穴,在曲差旁一寸五分,直耳上入髮際,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絲竹空二穴,在眉後陷中,足少陽脈氣所發。不可灸,針入三分,留三呼。
右面第四行,直目銳眥上髮際四穴。(手足少陽。)
瞳子髎二穴,在目外去眥五分,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可灸三壯,針入三分,或云禁灸。
顴髎二穴,面鳩骨下廉銳骨端陷中,手少陽太陽之會。針入三分。
右面第四行,直目銳眥後下顴骨下廉四穴。(手足少陽手太陽。)
頭維二穴,在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足少陽陽明脈之會。針入二分,禁灸。
禾髎二穴,在耳銳發下橫動脈,手少陽脈氣所發。針入七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本神二穴」在「曲差」穴旁邊1.5寸處,直線到耳朵上進入髮際,這是足少陽與陽維脈的交會點。針刺時深約0.5寸,可用艾灸3次。
「絲竹空二穴」在眉毛後方的凹陷處,這是足少陽脈的發源地。不適合用艾灸,針刺時深約0.3寸,停留時間為3個呼吸。
「右面第四行,直目銳眥上髮際四穴」,這是指臉部的少陽、足少陽、手太陽脈的四個穴位。
「瞳子髎二穴」在眼睛外側離眼瞼五分處,這是手太陽、手足少陽脈的交會點。可用艾灸3次,針刺時深約0.3寸,有人認為不應使用艾灸。
「顴髎二穴」在臉部鵝骨下方的尖端,這是手少陽與太陽脈的交會點。針刺時深約0.3寸。
「右面第四行,直目銳眥後下顴骨下廉四穴」,這是指臉部的少陽、手足少陽、手太陽脈的四個穴位。
「頭維二穴」在額頭的角上,進入髮際,與「本神」穴旁邊1.5寸處,這是足少陽與陽明脈的交會點。針刺時深約0.2寸,禁止使用艾灸。
「禾髎二穴」在耳朵尖下方的橫動脈,這是手少陽脈的發源地。針刺時深約0.7寸,可用艾灸3次。
客主人二穴,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足陽明少陽之會。可灸七壯。若針必側臥,張口取之。禁針深。上關若刺深,令人欠而不得㰦;下關若久留針,即㰦而不得欠,牙關急。
耳門二穴,在耳前起肉當耳缺者。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壯。
聽會二穴,在耳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中,張口得之,手少陽脈氣所發。針入七分,留三呼,可灸五壯至二七壯止。
下關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即閉,閉口有穴,足陽明少陽之會。針入四分,不可灸。
右側面部在耳前十二穴,頭維居上,禾髎、客主人次之,耳門又次之,聽會又次之,下關居下。
白話文:
客主人和主人二穴位於耳朵前方,骨頭的上邊緣,有動脈在其中間,這是足陽明和少陽經絡的交會處。可用艾灸七次。
如果用針,則必須側著躺著,張開嘴來取穴,避免過深的針刺。如果在上關刺得太深,可能會讓人打哈欠但無法放鬆;如果在下關留下針太久,可能會讓下巴緊繃,無法打哈欠,甚至使牙關緊閉。
耳門二穴位於耳朵前方,肉質部分對應到耳朵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時間為三次呼吸,可用艾灸三次。
聽會二穴位於耳朵前方的凹陷中,上關下方一寸的位置,動脈在其中間,張開嘴就能找到。這是手少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約七分,停留時間為三次呼吸,可用艾灸五次至二十七次。
下關二穴位於客主人下方的耳朵前方,動脈的下邊緣,合嘴時有空隙,張嘴時則會關閉,閉嘴時有一個隱藏的穴位,是足陽明和少陽經絡的交會處。針刺深度約四分,不適合用艾灸。
右側臉部的十二穴,由上至下分別是頭維、禾髎、客主人、耳門、聽會和下關。
聽宮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之會。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右側面部在耳中二穴。
頰車二穴,在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側臥開口取之。針入四分,灸七壯至七七壯止。
右側面部在耳下者二穴。
天突一穴,在頸結喉下四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灸三壯。
右頸項中一穴。
人迎二穴,在頸大脈動應手挾結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脈氣所發。不可灸,針入四分,針過深則殺人。
水突二穴,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聽宮二穴,位於耳朵中央,大約有像赤小豆那麼大的地方,是手足少陽、手太陽三脈的匯聚點。針刺深度三分,可用艾灸三壯。
右側臉部,兩個聽宮穴在耳朵中。
頰車二穴,位於耳朵下方,靠近下巴前的凹陷處,是足陽明脈氣的來源。側著身子張開嘴找到它們。針刺深度四分,可用艾灸七壯到七七壯。
右側臉部,耳朵下方有兩個頰車穴。
天突一穴,在頸部喉結下四寸的地方,是宛宛中的地方,是陰維任脈的匯聚點。針刺深度五分,停留三息後放氣,可用艾灸三壯。
右側頸項中有一個天突穴。
人迎二穴,在頸部大脈跳動處,靠近結喉兩旁一寸五分,仰頭時可以找到它們,用來觀察五臟的氣息,是足陽明脈氣的來源。不能使用艾灸,針刺深度四分,針刺過深會傷害人。
水突二穴,在頸部大筋前,直線從人迎穴下至氣捨上,是足陽明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三分,可用艾灸三壯。
氣舍二穴,在頸直人迎下天突陷中,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右頸項第二行六穴。
扶突二穴,在人迎後一寸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可灸三壯,針入三分。《針經》云:在氣舍後一寸五分。
天鼎二穴,在頸缺盆氣舍後一寸半,直扶突曲頰下,手陽明脈氣所發,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右頸項第三行四穴。
天窗二穴,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挾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手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右頸項第四行二穴。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頰後,手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一寸,可灸三壯。
右頸項第五行二穴。
天牖二穴,在頸筋間,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髮際上,手少陽脈氣所發。針入一寸,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
白話文:
氣捨兩處穴位位於人迎穴下方天突穴的凹陷處,是足陽明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約三分,可以艾灸五次。
右側頸部第二行有六個穴位。
扶突兩處穴位位於人迎穴後方一寸五分處,是手陽明脈氣的發源地。可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約三分。《針經》記載:在氣捨後方一寸五分。
天鼎兩處穴位位於頸部缺盆氣捨後方一寸半處,直對扶突穴,曲頰下,是手陽明脈氣的發源地。可艾灸三次,針刺深度約三分。
右側頸部第三行有四個穴位。
天窗兩處穴位位於頸部大筋前方,曲頰下,靠近扶突穴的動脈,是手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約三分,可以艾灸三次。
右側頸部第四行有兩個穴位。
天容兩處穴位位於耳下,曲頰後,是手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約一寸,可以艾灸三次。
右側頸部第五行有兩個穴位。
天牖兩處穴位位於頸部筋間,缺盆上方,天容穴後方,天柱前方,完骨下,髮際上方,是手少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約一寸,停留七息,不適合補救,也不適合灸治。
右頸項第六行二穴。
天柱二穴。(見正頭部第二行。)
右頸項第七行二穴。
風府一穴。(見正頭部中行。)
右項中央一穴。
臑會二穴,在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手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七分,留三呼,灸七壯。
肩髃二穴,在肩端凸骨間陷宛宛中,舉臂取之,手陽明蹺脈之會。針入六分,留六呼,可灸七壯至二七壯。若灸偏風,七七壯,不宜多灸,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者,當灸不畏細也。
缺盆二穴,一名天蓋,在肩上橫骨陷中。針入三分,不宜太深,使人逆息,可灸三壯。
右肩前廉六穴,臑會極外,肩髃次之,缺盆極里。
白話文:
「右頸項」部分:
- 天柱二穴:這兩個穴位位於正頭部的第二行。
- 右頸項第七行二穴:這兩個穴位位於右側頸項的第七行。
- 風府一穴:此穴位位於正頭部的中行。
「右項中央一穴」:這個穴位位於右側項部的中央。
「臑會二穴」:這兩個穴位在肩部前方,距離肩膀頭部約三寸(約10公分)處,是手少陽陽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七分(約2公分),保留時間為三次呼吸,可用艾灸七壯(約7-21次)。
「肩髃二穴」:這兩個穴位位於肩部的突出骨間的凹陷處,當舉起手臂時可以找到,是手陽明蹺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六分(約2公分),保留時間為六次呼吸,可用艾灸七壯到二十七壯。如果灸治偏風病,則灸七七壯(49次),不宜多灸以免手臂細弱。若風病影響筋骨無力且長期未愈,灸治時不必擔心手臂細弱。
「缺盆二穴」:這兩個穴位又稱天蓋,位於肩膀上方的橫骨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約1公分),不宜過深以免影響呼吸,可用艾灸三壯(3次)。
「右肩前廉六穴」:這六個穴位包括臑會、肩髃和缺盆,其中臑會位於極外側,肩髃位於中間,缺盆則位於極內側。
肩髎二穴,在肩端臑上陷中,針舉臂取之。針七分,可灸三壯。
巨骨二穴,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手陽明陽蹺之會。針入一寸半,可灸三壯。
肩井二穴,在肩上陷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手足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五分,灸七壯。
秉風二穴,在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處,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五壯。
天髎二穴,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際陷中央,手少陽陽維之會。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右肩上廉自肩髎至此十穴。肩髎極外,巨骨次之,肩井又次之,秉風又次之,天髎極在裡。
臑俞二穴,在肩髎後大骨下髀上廉陷中,手足太陽陽維陽蹺之會,舉臂取之。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
肩髎穴:此穴位於肩膀外側,手臂抬起時可找到其凹陷處。針刺深度約七分,可進行艾炙三壯(艾炙是用艾草燃燒產生的熱力對穴位進行治療)。
-
巨骨穴:此穴位於肩膀尖端上方,兩塊叉骨間的凹陷處,是手陽明和陽蹺兩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一寸半,可進行艾炙三壯。
-
肩井穴:此穴位於肩膀上部,凹陷處前方一寸半,可以三根手指按壓找到,位於中指下方的凹陷處,是手足少陽和陽維兩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五分,可進行艾炙七壯。
-
秉風穴:此穴位於肩膀後方的小羣骨後方,手臂抬起後有空隙的地方,是手太陽、陽明和手足少陽三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五分,可進行艾炙五壯。
-
天髎穴:此穴位於肩膀凹陷處上方,靠近肋骨的中央凹陷處,是手少陽和陽維兩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八分,可進行艾炙三壯。
-
右肩上廉:從肩髎穴到這十個穴位,肩髎穴最外側,巨骨穴其次,肩井穴再次,秉風穴再次之,天髎穴則在最內側。
-
臑俞穴:此穴位於肩髎穴後面的大骨下,手臂外側的凹陷處,是手足太陽、陽維和陽蹺三脈的交匯點。手臂抬起時可找到。針刺深度約八分,可進行艾炙三壯。
肩貞二穴,在肩曲胛上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針入八分,可灸三壯。
天宗二穴,在秉風后大骨下陷中,手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留六呼,可灸五壯。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髀陷中,按之應手痛。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肩外腧,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針入六分,可灸三壯。
肩中腧,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中。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右肩後廉十二穴,臑腧、肩貞極外,天宗、曲垣次之,外腧、中腧極里。
淵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刺入三分,不宜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腫蝕馬瘍。內潰者死,寒熱者生,馬瘍可治。
白話文:
在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中:
-
肩貞和肩髃兩個穴位位於肩膀彎曲處,兩根骨頭之間的空隙中,後面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約八分,可以艾灸三次。
-
天宗和曲垣兩個穴位在秉風的後方,大骨下的凹陷處,這是手太陽脈的氣流所在。針刺深度約五分,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可以艾灸五次。
-
曲垣和肩貞兩個穴位在肩膀的中央,曲腸的凹陷處,按壓時會感到疼痛。針刺深度約五分,可以艾灸三次。
-
肩外腧位於肩膀的邊緣,距離脊椎三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約六分,可以艾灸三次。
-
肩中腧位於肩膀內側的邊緣,距離脊椎二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約三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可以艾灸三次。
-
右側肩膀後部的十二個穴位,從臑腧、肩貞、天宗、曲垣開始,然後是外腧、中腧等較深的穴位。
-
深腋兩個穴位在腋下三寸的弧形中心,舉起手臂就能找到它們。針刺深度約三分,不適合艾灸,如果艾灸不慎,可能會導致腫脹、馬瘍等問題。內部潰瘍的患者會死亡,發燒和發冷的情況則可能發生,但馬瘍是可以治療的。
大包二穴,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輒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足少陽脈氣所發。針入六分,可灸三壯。
天池二穴,在乳後一寸,腋下三寸,著脅直腋撅肋間,手厥陰足少陽脈之會。針入三分,灸三壯。
右側腋八穴。
大椎一穴,在項後第一椎下陷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針入五分,留三呼,瀉五吸。若灸以年為壯。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可灸五壯,針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骨下,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灸七壯。
白話文:
大包和二穴位於腋下三寸處,是脾之大絡分佈至胸脅中,並從第九肋間穿出。使用針刺時需深入三分,亦可用艾灸三壯進行治療。
輳筋和二穴同樣在腋下三寸,再前移一寸的位置,貼近脅部,是足少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需達六分,艾灸亦可使用三壯。
天池和二穴位於乳頭後方一寸,腋下三寸,直接貼近脅部,是腋下與肋間的交界點,也是手厥陰與足少陽脈的匯合處。針刺深度需達三分,艾灸三壯亦可使用。
對於右側腋下的八個穴位,這裡未詳細列出具體位置和療法。
大椎穴位於後頸第一節椎骨下方的凹陷中,是手足三陽與督脈的匯合點。針刺深度需達五分,留針時間以三呼為限,進行瀉法操作。若使用艾灸,則根據年份計算壯數。
陶道穴位於大椎節下方的間隙中,俯身時可輕易找到,是督脈與足太陽的匯合點。使用艾灸可灸五壯,針刺深度需達五分。
身柱穴位於第三節椎骨下方,俯身時可輕易找到,是督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需達五分,艾灸則需七壯。
神道一穴,在第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留五呼,可灸三壯。
靈臺一穴,在第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療病法出《素問》。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筋縮一穴,在第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脊中一穴,一名神宗,在第十一椎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針入五分,不可灸。
懸樞一穴,在第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命門一穴,在第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針入五分,灸三壯。
右背部中行,自項中央直脊至命門穴,與臍相對十穴。命門與臍相對,若取可正身立,用一杖自地量至臍,截斷,卻移向後量脊,杖頭截處是穴也。
白話文:
-
神道穴:位於第五節脊椎下方,俯身時可找到此穴,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針刺深度約五分(古制單位),留針時間五個呼吸間,可以艾灸三次。
-
靈臺穴:位於第六節脊椎下方,俯身時可找到此穴,也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關於治療方法的詳細說明出自《素問》一書。
-
至陽穴:位於第七節脊椎下方,俯身時可找到此穴,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針刺深度約五分,可以艾灸三次。
-
筋縮穴:位於第九節脊椎下方,俯身時可找到此穴,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針刺深度約五分,可以艾灸三次。
-
脊中穴(又名神宗):位於第十一節脊椎下方,俯身時可找到此穴,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針刺深度約五分,但不適合艾灸。
-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下方,趴下時可找到此穴。針刺深度約三分,可以艾灸三次。
-
命門穴:位於第十四節脊椎下方,趴下時可找到此穴。針刺深度約五分,可以艾灸三次。
-
右背部中行,從頸部中央沿脊椎到命門穴,與肚臍相對有十個穴位。命門與肚臍相對,如果要取穴,可以正身站立,使用一根棍子從地面量到肚臍,截斷,再轉向後量脊椎,棍子頭截斷的位置即是此穴。
請注意,這些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中醫治療之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
陽關一穴,在第十六椎節下間,坐而取之。針入五分,灸三壯。
腰腧一穴,在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以挺伏地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開,然後巧取,乃得其穴,督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可七壯至七七壯。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陰郄,督脈別絡,在脊骶端,足少陰少陽所結。針入三分,抽針以大痛為度。其穴伏地而取之,乃得。可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
右背部中行,自命門穴直脊下至尾閭骨端三穴。
大杼二穴,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陷中,手足太陽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七壯。
風門二穴,在第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督脈足太陽之會。針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陽關穴:在脊椎第十六節下方,坐姿下取此穴,針刺深度五分,用艾灸三壯。
腰腧穴:在脊椎第二十一節下方,找到微微凹陷的位置,以挺身伏地伸展身體,雙手交叉支撐額頭,張開四肢,再巧妙地尋找,才能找到此穴,這是督脈能量的來源。針刺深度八分,停留三次呼吸,放血五次吸氣,可用艾灸七壯到七七壯。
長強穴:又名氣之陰郄,是督脈的分支,在脊椎和骨盆交界處,足少陰和少陽經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三分,拔出針時以極度疼痛為目標。此穴需俯臥取穴,才能找到。每天可灸三十壯到二百壯。
右背部中央線,從命門穴沿脊椎下至尾閭骨端有三個穴位。
大杼穴:在頸部第一節脊椎兩側,距離各一寸五分,太陽經脈的集會點。針刺深度五分,可用艾灸七壯。
風門穴:在第二節脊椎兩側,距離各一寸五分,督脈和足太陽經脈的集會點。針刺深度五分,停留七次呼吸,用艾灸三壯。
肺腧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七呼,灸百壯。
厥陰腧二穴,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灸七壯。
心腧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禁灸。
膈腧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肝腧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膽腧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灸三壯。
脾腧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肺腧穴:在背部第三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這是足太陽脈氣的起始點。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七息,用艾灸療法一百壯。
厥陰穴:在第四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用艾灸療法七十壯。
心腧穴:在第五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七息,禁止使用艾灸。
膈腧穴:在第七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七息,用艾灸療法三十壯。
肝腧穴:在第九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六息,用艾灸療法三十壯。
膽腧穴:在第十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用艾灸療法三十壯。
脾腧穴:在第十一節椎骨下方兩側,每邊距離脊柱1.5寸。針刺深度約三分,停留七息,用艾灸療法三十壯。
胃腧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七呼,灸隨年壯。
三焦腧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腎腧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與臍平。針入三分,留七呼,灸隨年壯。
大腸腧二穴,在十六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小腸腧二穴,在十八椎下兩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膀胱腧二穴,在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中膂內腧二穴,在二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俠脊起肉間。針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白話文:
胃腧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7息(約28秒),用艾灸則需根據年齡決定壯數(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三焦腧穴:在背部,第十三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針刺時需深入五分(約1.6公分),保持針感7息(約28秒),用艾灸則需灸3壯(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腎腧穴:在背部,第十四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且位於肚臍水平位置。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7息(約28秒),用艾灸則需根據年齡決定壯數(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大腸腧穴:在背部,第十六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6息(約24秒),用艾灸則需灸3壯(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小腸腧穴:在背部,第十八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6息(約24秒),用艾灸則需灸3壯(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膀胱腧穴:在背部,第十九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且位於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6息(約24秒),用艾灸則需灸3壯(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中膂內腧穴:在背部,第二十胸椎下方左右各有一點,距離脊柱各約一寸半(約4.5公分),位於脊骨旁邊的肉間。針刺時需深入三分(約1公分),保持針感10息(約40秒),用艾灸則需灸3壯(壯數通常指艾灸的次數)。
白環腧二穴,在二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如腰腧法同,挺杖伏地端身,兩手指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針入五分,得氣即先瀉,如瀉多補之,不宜灸。
右背第二行,去中行各一寸五分,俠脊直下三十四穴。
上髎二穴,在第一空腰髁下夾脊陷中,足太陽少陽之絡。針入三分,可灸七壯。
次髎二穴,在第二空夾脊陷中。針入三分,可灸七壯。(《甲乙》云: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五壯。)
中髎二穴,在第三空夾脊陷中,足厥陰少陽所結之會。針入二分,留十呼,可灸三壯。(《甲乙》云:針入二寸,留十呼。)
白話文:
白環腧兩個穴位,在第21節椎骨下方兩側,與中線相距各一寸半,這是足太陽脈氣的起始點。針刺的方法和腰腧相同,要跪伏地面,身體端正,兩手手指用力支撐額頭,深呼吸使皮膚放鬆,然後找到穴位。針刺深度五分,得氣後先進行放血,如果放血過多則應補償,不適合用艾灸。
右側背部第二行,從中線向外各一寸半,沿脊椎直下有34個穴位。
上髎兩個穴位,在第一節空隙腰部內側,脊椎凹陷處,是足太陽脈與少陽脈的交匯點。針刺深度三分,可以艾灸7次。
次髎兩個穴位,在第二節脊椎內側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可以艾灸7次。(《甲乙經》提到,針刺深度三分,停留7呼氣,艾灸5次。)
中髎兩個穴位,在第三節脊椎內側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脈與少陽脈會合的地方。針刺深度二分,停留10呼氣,可以艾灸3次。(《甲乙經》提到,針刺深度二寸,停留10呼氣。)
下髎二穴,在第四空夾脊陷中,足太陰厥陰少陽所結之會。針入二分,留十呼,灸三壯。
會陽二穴,在陰尾尻骨間兩旁,督脈所發。針入八分,可灸五壯。
右背第二行,自臑髁骨夾脊斜下四骨空八穴,《內經》謂之八髎穴是也。陰尾骨兩旁二穴。
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各三寸,手足太陽也,令正坐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魄戶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宜久留針,可灸七壯至百壯。
膏肓腧二穴,在第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又法,令人正坐豎脊,伸兩手,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動搖,從胛骨上角摸索至骨下頭,其間當在四肋之間,灸中間。從胛骨之裡,去胛骨容側指許,舉𦛗去來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於肩中。
白話文:
下髎二穴位於第四個空夾脊的凹陷中,是足太陰、厥陰、少陽三條經脈的匯合點。針刺時深入二分,保持針感十息,可用艾灸三壯。
會陽二穴在陰尾尻骨間的兩邊,是督脈的出發點。針刺時深入八分,可以灸五壯。
右背第二行,自手臂肘部開始,沿脊椎斜下四骨空八穴,這是《內經》中所稱的八髎穴。陰尾骨兩邊各有兩個穴位。
附分二穴位於第二節椎骨下,附著在項部的外緣,距離兩邊各三寸,屬於手足太陽脈。讓人直坐,就能找到這兩個穴位。針刺時深入三分,可用艾灸五壯。
魄戶二穴在第三節椎骨下,兩邊各三寸,直坐時能輕易找到,是足太陽脈的發源地。針刺時深入五分,應長時間留針,可灸七壯到一百壯。
膏肓腧二穴在第四節椎骨下,兩邊各三寸。另一種方法是讓人直坐,背部挺直,雙手伸直,手臂放在膝前,使手臂與膝蓋保持水平,用東西支撐肘部,不讓手臂晃動,從肩胛骨的頂端沿著骨頭下方向上摸,這個位置應該在第四根肋骨之間,灸在這個位置。從肩胛骨的內側,距離肩胛骨旁邊約一個手指寬的位置,找到筋肉間的空隙,用手按壓,會感到一種拉扯感在肩膀中。
灸兩胛中一處至百壯,多至三百壯。當覺下𡵺𡵺然,如水流之狀,亦當有所下。若得痰疾,則無所不下也。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俯上臂令前,取穴灸之。又以右手從肩上住指頭所不及者,是穴也,左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正坐,當伸兩臂,令人俯兩胛骨使相離。
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此穴無病不治。
神堂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譩譆二穴,在肩膊內廉第六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以手重接之,病者言譩譆是穴。針入六分,留三呼,可灸一十一壯。
白話文:
在兩側腋下正中位置找一個點,施灸到達100壯,最多可達300壯。當會感到熱感向下流動,類似水流的狀態,同時也會有物質排出。如果得了痰症,那麼不會有任何物質排出。如果病人已疲憊,無法直立坐姿,應讓他側躺,將前臂放於前方,找到穴位進行施灸。再以右手中指指向肩膀不能夠觸及的地方,即是該穴位,左側操作相同,然後使用先前的方法進行施灸。如果無法直立坐姿,應該展開雙臂,讓人將兩側的肋骨拉開。
否則,肋骨會覆蓋穴位,施灸無效。這個穴位不管有無病症都可以進行治療。
神堂兩個穴位位於第五節脊椎下兩邊,距離各為三寸,坐姿時可以找到它們,這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三分,可灸五壯。
譩譆兩個穴位位於肩膀內側第六節脊椎下兩邊,距離各為三寸,坐姿時可以找到它們,這是足太陽脈氣的發源地。用手按壓時,病人會說疼痛的部位即是該穴位。針刺深六分,留針三呼,可灸十一壯。
膈關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二分,可灸五壯。
魂門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五壯。
陽綱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五壯。
意舍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灸五十壯至百壯。
胃倉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五七壯。
肓門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叉肋間,經云與鳩尾相直,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三十壯。
白話文:
膈關二穴,位於第七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凹陷處,直立時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二分,可以艾灸五次。
魂門二穴,位於第九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凹陷處,直立時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艾灸五次。
陽綱二穴,位於第十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凹陷處,直立時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艾灸五次。
意捨二穴,位於第十一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凹陷處,直立時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艾灸五十到一百次。
胃倉二穴,位於第十二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位置,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艾灸七次到五次之間。
肓門二穴,位於第十三節脊椎兩側,距離脊椎各三寸的肋骨間,經典上說它們與鳩尾穴相對,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艾灸三十次。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相去各三寸陷中,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胞肓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相去各二寸陷中,伏而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五七壯。
秩邊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旁,相去各五寸陷中,伏而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右背第三行二十八穴。
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針入五分,留三呼。針宜橫下,不得低。可灸五壯。
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華蓋一穴,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志室二穴:在脊椎第十四節下方的兩側,與脊骨邊緣相距三寸,在凹陷處,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五分,可以艾灸三壯。
胞肓二穴:在脊椎第十九節下方的兩側,與脊骨邊緣相距二寸,在凹陷處,需要俯身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五分,可以艾灸五七壯。
秩邊二穴:在脊椎第二十節下方的兩側,與脊骨邊緣相距五寸,在凹陷處,需要俯身取穴,這是足太陽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五分,可以艾灸三壯。
右背第三行二十八穴:右側背部的第三行有二十八個穴位。
天突一穴:位於喉結下方一寸的微曲位置,是陰維和任脈的匯合點。針刺深度五分,停留時間為三呼。針尖應橫向進入,不可傾斜。可以艾灸五壯。
璇璣一穴:在天突穴下的一寸凹陷處,需要仰頭取穴,這是任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三分,可以艾灸五壯。
華蓋一穴:在璇璣穴下的一寸凹陷處,需要仰頭取穴,這是任脈氣的來源。針刺深度三分,可以艾灸五壯。
紫宮一穴,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半。
玉堂一穴,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三壯。
膻中一穴,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任脈氣所發。禁穴不可針。
右膺輸部中行,自缺盆中間下至兩乳中間六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右膺輸部中行,自兩乳中間下至鳩尾歧骨間一穴。
腧腑二穴,在巨骨下,去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彧中二穴,在腧腑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四分,灸五壯。
白話文:
-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1.6寸的凹陷處,仰頭時可找到此穴,是任脈的氣流源頭。針刺深度應有0.83公分。
-
玉堂穴位於紫宮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任脈的氣流源頭。針刺深度應有0.83公分,可灸三壯。
-
羶中穴位於玉堂穴下1.6寸,橫跨兩乳之間的凹陷處,仰臥時可找到此穴,是任脈的氣流源頭。此穴禁用針刺。
-
右側胸輸部位的中行穴位,從鎖骨中間開始往下,到兩乳之間總共有六個穴位。
-
中庭穴位於羶中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任脈的氣流源頭。針刺深度應有0.83公分,可灸五壯。
-
右側胸輸部位的中行穴位,從兩乳之間開始往下,到鵝尾與歧骨之間有一個穴位。
-
藖腑穴位於巨骨下方,離璇璣穴旁邊各2寸的凹陷處,仰躺時可找到此穴,是足少陰脈的氣流源頭。針刺深度應有0.83公分,可灸五壯。
-
彧中穴位於藖腑穴下1.6寸的凹陷處,是足少陰脈的氣流源頭。針刺深度應有1.33公分,可灸五壯。
神藏二穴,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靈墟二穴,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神封二穴,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步廊二穴,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少陰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右膺輸第二行十二穴。
氣戶二穴,在巨骨下腧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在以下的描述中,神藏、靈墟、神封、步廊、氣戶以及庫房這六組穴位位於身體的不同位置,並且都是採用針刺和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
-
神藏二穴: 在胸部的彧中穴往下1.6公分的凹陷處,仰躺時取此穴,主要針對足少陰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靈墟二穴: 位置在神藏穴再往下1.6公分的凹陷處,同上方式取穴,主要針對足少陰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神封二穴: 在靈墟穴再往下1.6公分的凹陷處,取穴方式同前,主要針對足少陰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步廊二穴: 在神封穴再往下1.6公分的凹陷處,取穴方式同前,主要針對足少陰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右膺輸第二行十二穴: 膺輸穴是位於胸部的一組穴位,這個部分特別指的是右側第二行的十二個穴位。這些穴位的取法和調理方式與前述相同,主要針對足少陰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氣戶二穴: 在巨骨穴下方的兩側,各往旁邊移動2公分的凹陷處,取穴方式同前,主要針對足陽明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
庫房二穴: 在氣戶穴再往下1.6公分的凹陷處,取穴方式同前,主要針對足陽明脈氣的調理。針刺深度為0.3公分,可艾灸5次。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乳中二穴,當乳足陽明脈氣所發。禁不可灸,灸則生蝕瘡。瘡中有汁膿血可治,瘡中有瘜肉,若蝕瘡者死。宜淺刺二分。
乳根二穴,當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右膺輸第三行十二穴。
雲門二穴,在巨骨下俠氣戶旁各二寸陷中,動脈應手,手太陰脈氣所發。針入二分,若刺深,令人氣逆,可灸五壯。
中府二穴,乃肺之募,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足太陰之會。針入三分,留五呼,可灸五壯。
白話文:
在以下的中醫古代文獻中:
「屋翳」兩個穴位位於庫房(可能是指臍下或腹部的某個位置)下一寸的凹陷處,以仰躺姿勢進行針刺,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所在。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施用五次。
「膺窗」兩個穴位位於「屋翳」下一寸六分的位置,同樣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所在。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施用五次。
「乳中」兩個穴位位於乳頭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所在。不應使用灸法,因為灸法會導致創傷。如果創傷中有汁膿血可以治療,但如果創傷中有息肉或者創傷擴大,可能會危及生命。應淺刺至二分。
「乳根」兩個穴位位於乳頭下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以仰躺姿勢進行針刺,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所在。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施用五次。
「右膺輸」第十三行十二個穴位。
「雲門」兩個穴位位於巨骨(可能是肩胛骨)下方,與「俠氣戶」旁邊各兩寸的凹陷處,有脈搏應手,是手太陰肺經的脈氣所在。針刺深度為二分,若針刺過深會導致呼吸困難,可灸法施用五次。
「中府」兩個穴位是肺的募穴,位於「雲門」下一寸、乳頭上方三肋間,有脈搏應手,是足太陰脾經與手太陰肺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五個呼吸的時間,可灸法施用五次。
右膺輸第四行,貼巨骨下一寸四穴。中府二穴,手足太陰會也;雲門二穴,手太陰也。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針入四分,灸五壯。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針入四分。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針入四分,灸五壯。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針入四分,灸五壯。
右膺輸第四行,自巨骨下一寸下至腹八穴,皆足太陰也。
鳩尾一穴,在前臆蔽骨下五分。此穴大難針,須大好手方可下針,針入三分,留三呼,瀉五吸,禁灸。
白話文:
在右側胸部,有四個穴位,位於巨骨下方一寸四分處。這四個穴位分別是中府穴和雲門穴。中府穴是手足太陰經的會合點;雲門穴則是手太陰經的穴位。
周榮穴在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處,呈凹陷狀,需要仰頭才能找到,這是足太陰經的起始點。針刺深度四分,灸療五壯。
胸鄉穴在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處,也是呈凹陷狀,這是足太陰經的穴位。針刺深度四分。
天溪穴在胸鄉穴下方一寸六分處,呈凹陷狀,這是足太陰經的穴位。針刺深度四分,灸療五壯。
食竇穴在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需要舉臂才能找到,這是足太陰經的穴位。針刺深度四分,灸療五壯。
在右側胸部,從巨骨下方向下至腹部,總共有八個穴位,都是足太陰經的穴位。
鳩尾穴在前胸下方,靠近膈骨五分處。這個穴位較難針刺,需要技術高超的針灸師才能進行針刺,針刺深度三分,保留三息,瀉出五息,禁止使用灸療。
巨闕一穴,心之募也,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針入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灸七壯至七七壯。
上脘一穴,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鳩骨下三寸,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針入八分,日灸二七壯。
中脘一穴,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五分,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主任脈之會。上紀者,中脘也。針入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灸二七壯。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針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壯。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陰任脈之會。針入八分,灸七壯至百壯。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任脈氣所發。針入八分,可灸七壯。水病禁針,針即成水蠱病死。
白話文:
巨闕穴,是心臟的募穴,位於鵝尾穴下方一寸,任脈的氣流發源地。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七息,得到氣感後立即放出,灸七壯至七七壯。
上脘穴,在巨闕穴下方一寸五分,距離鵝骨下方三寸,任脈與足陽明、手太陽的會合點。針刺深度八分,每日灸二七壯。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在上脘穴下方一寸五分,手太陽、少陽及足陽明共同主管的任脈會合點。上記者,指的是中脘穴。針刺深度八分,留針七息,放出五吸,灸二七壯。
建裏穴,在中脘穴下方一寸。針刺深度五分,留針十息,可灸五壯。
下脘穴,在建裏穴下方一寸,足太陰及任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八分,灸七壯至百壯。
水分穴,在下脘穴下方一寸,肚臍上方一寸,任脈的氣流發源地。針刺深度八分,可灸七壯。若為水病,禁止針刺,否則可能導致水蠱病而死亡。
神闕一穴,當臍中。是穴灸百壯,禁針。
右腹部中行,自鳩尾蔽骨端下至臍中八穴。
陰交一穴,在臍下一寸,任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百壯。
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五分,任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百壯。
石門一穴,在臍下二寸,三焦之募也。任脈氣所發,灸二十壯。
關元一穴,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也。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任脈之會。下記者,關元也。針入八分,留三呼,灸三壯至三百壯。
中極一穴,在關元下一寸,膀胱之募也,足三陰任脈之會。針入八分,留十呼,灸五壯。
曲骨一穴,在橫骨上毛際陷中,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針入二寸,灸七壯至七七壯。
白話文:
-
神闕穴位於肚臍中央。這個穴位需要用艾灸灸治一百壯(壯,是古代灸療的單位),不能用針刺。
-
在右側腹部的中線位置,從鴨尾骨的末端到肚臍中央共有八個穴位。
-
難交穴位於肚臍下方一寸(約為1公分)的位置,這是任脈氣的發源地。用針刺入8分(約為0.8公分)的深度,或用艾灸灸治一百壯。
-
氣海穴位於肚臍下方一寸五分的位置,這是任脈氣的發源地。用針刺入8分的深度,或用艾灸灸治一百壯。
-
石門穴位於肚臍下方二寸的位置,這是三焦的募穴(募穴,是經絡中與五臟六腑相對應的穴位)。這是任脈氣的發源地,用艾灸灸治二十壯。
-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的位置,這是小腸的募穴。這是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及任脈的會合點。往下灸治的穴位就是關元穴。用針刺入8分的深度,留針三呼(約為3分鐘),灸治三壯至三百壯。
-
中極穴位於關元穴下方一寸的位置,這是膀胱的募穴。這是足三陰、任脈的會合點。用針刺入8分的深度,留針十呼(約為10分鐘),灸治五壯。
-
曲骨穴位於橫骨上的毛際凹陷處,有脈動反應。這是任脈和足厥陰的會合點。用針刺入二寸的深度,灸治七壯至七七壯。
右腹部中行,自臍以下至橫骨六穴。
會陰一穴,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脈別絡,腎脈衝脈之會。可灸三壯。
右腹部中行,在兩橫骨下至兩陰之間一穴。
幽門一穴,挾巨闕兩旁各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五分,可灸五壯。
通谷一穴,在幽門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五分,灸五壯。
陰都二穴,在通谷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五分,灸五壯。
石關二穴,在陰都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一寸,灸三壯。
商曲二穴,在石關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一寸,灸五壯。
肓腧二穴,在商曲下一寸,直臍旁五分,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在右腹部中央行走,從肚臍往下到骨盆底共有六個穴位。
會陰穴,又名屏翳,位於陰部之間,任脈與衝脈、腎脈相交匯的地方。可以使用艾灸,每次灸三次。
右腹部中行,位於兩骨盆底下方至陰部之間的一個穴位。
幽門穴,位於巨闕穴旁邊各五分之處,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灸五次。
通谷穴,在幽門穴下一寸的位置,也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灸五次。
陰都穴,在通谷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五分,可以灸五次。
石關穴,在陰都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一寸,可以灸三次。
商曲穴,在石關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一寸,可以灸五次。
肓腧穴,在商曲穴下一寸的位置,位於肚臍旁邊五分處,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灸五次。
中注二穴,在肓腧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一寸,灸五壯。
四滿二穴,在中注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五分,灸三壯。
氣穴二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在四滿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三分,灸五壯。
大赫二穴,一名陰維,一名陰關,在氣穴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三分,灸五壯。
橫骨二穴,一名下極,在大赫下一寸,衝脈足少陰之會。針入一寸,可灸三壯。
右腹第二行二十二穴,詳幽門下,通谷上欠二穴。
不容二穴,在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去任脈二寸,直四肋端,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在以下的中醫古代文字中:
-
中注穴兩處,位於肓腧穴下的一寸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一寸,使用艾灸五次。
-
四滿穴兩處,位於中注穴下的一寸位置,也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五分(約0.5寸),使用艾灸三次。
-
氣穴兩處,分別稱為胞門和子戶,位於四滿穴下的一寸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三分(約0.3寸),使用艾灸五次。
-
大赫穴兩處,也稱為陰維和陰關,位於氣穴下的一寸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三分(約0.3寸),使用艾灸五次。
-
橫骨穴兩處,也稱為下極,位於大赫下的一寸位置,是衝脈和足少陰經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為一寸,可以使用艾灸三次。
-
右腹第二行的二十二個穴位,詳細位置在幽門下,通谷上欠二穴。
-
不容穴兩處,位於幽門的兩側,每邊一寸五分的位置,距離任脈兩寸,直對第四肋端,是足陽明脈氣的發源地。針刺深度為五分(約0.5寸),使用艾灸五次。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二分,灸五壯。
梁門二穴,在承滿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關門二穴,在梁門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三分,灸五壯。
太乙二穴,在關門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五壯。
滑肉門二穴,在太乙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五壯。
天樞二穴,大腸之募也,在挾臍兩旁各二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留七呼,灸百壯。
外陵二穴,在天樞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五壯。
大巨二穴,在外陵下一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五分,灸五壯。
白話文:
承滿穴:在不容穴下的一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使用針法時深入二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梁門穴:在承滿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三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關門穴:在梁門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三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太乙穴:在關門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八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滑肉門穴:在太乙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八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天樞穴:是大腸的募穴,在腹臍兩旁各二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八分,保留針刺時間為七個呼吸,灸法施用一百次壯度。
外陵穴:在天樞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八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大巨穴:在外陵穴下一寸的位置,是足陽明胃經的脈氣發源地。針法深入五分,灸法施用五次壯度。
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二寸五分,灸七壯。
歸來二穴,在水道下二寸,足陽明脈氣所發。針入八分,灸五壯。
氣衝二穴,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足陽明脈氣所發。可灸七壯,艾炷如大麥大,禁針。
右腹第三行二十四穴。
期門二穴,肝之募也,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兩乳第二肋端,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日月二穴,膽之募也,在期門下五分陷中,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針入七分,可灸五壯。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針入五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在腹部有兩個穴位,位於大巨穴下方三寸處,是足陽明胃經的氣息源頭。針刺深度為二寸五分,灸法使用七壯。
再往下二寸處,也是足陽明胃經的氣息源頭,稱為歸來穴。針刺深度為八分,灸法使用五壯。
氣衝穴則位於歸來穴下方、鼠鼷(鼠鼠尾部的腺體)上方一寸處,動脈處可以感受到微微跳動,同樣是足陽明胃經的氣息源頭。灸法使用七壯,使用的大麥粒大小的艾炷,禁止針刺。
以上是腹部從左至右第三行的二十四個穴位。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在不容穴旁邊一寸五分,直對兩側乳房的第二根肋骨末端,也是足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和陰維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四分,灸法使用五壯。
日月穴是膽經的募穴,在期門穴下方五分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少陽膽經和陽維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七分,灸法使用五壯。
腹哀穴位於日月穴下方一寸半處,是足太陰脾經和陰維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五分,灸法使用五壯。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二寸五分,直臍旁,足太陰陰維之會。針入七分,灸五壯。
腹結二穴,在大橫下一寸三分,一名腹屈。針入七分,灸五壯。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三脈上下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針入七分,灸五壯。
衝門二穴,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文中動脈,足太陰厥陰之會。刺入七分,灸五壯。
右腹第四行十四穴。
章門二穴,脾之募也,在大橫外直臍季脅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足厥陰太陽之會。針入六分,灸百壯。
帶脈二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針入六分,灸五壯。
白話文:
大橫穴:在腹部,距肚臍下2.5寸處,與肚臍直線相交,是足太陰經和陰維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7分,灸法施灸5次。
腹結穴:在大橫穴下1.3寸處,又名腹屈。針刺深度為7分,灸法施灸5次。
府捨穴:在腹結穴下3寸處,是足太陰經、陰維脈和厥陰脈的會合點。這三個脈流進入腹部,絡於肝脾,結於心肺,從脅部上至肩部,這是太陰經的特異點,也是三陰陽明的分界點。針刺深度為7分,灸法施灸5次。
衝門穴:位於大橫穴上5寸處,在府捨穴下方橫骨的兩端,約在中動脈位置,是足太陰經和厥陰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7分,灸法施灸5次。
右腹第四行十四穴:
章門穴:為脾的募穴,在大橫穴外,與肚臍及季脅端直線相交,側臥時屈上腳伸下腳舉臂可找到,是足厥陰經和太陽脈的會合點。針刺深度為6分,灸法施灸100次。
帶脈穴:在季脅下1.8寸處。針刺深度為6分,灸法施灸5次。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三寸,一云在水道旁一寸五分。針入一寸,灸五壯。
維道二穴,在章門下五寸三分,足少陽帶脈之會。針入八分,灸五壯。
居髎二穴,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陽蹺足少陽之會。針入八分,灸三壯。
右腹第五行十穴。
京門二穴,腎之募也,一名氣府,在監骨下,腰中挾脊,季肋下一寸八分。針入八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右腹第六行二穴。
少商二穴,魚際二穴,太淵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大指內側至寸口動脈六穴。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手太陰之郄。針入三分,灸五壯。
經渠二穴,尺澤二穴(俱見前藏俞。)
白話文:
-
「五樞二穴」:在帶脈下方三寸處有兩個穴位,有人說在水道旁邊再向外一寸半處。用針刺入一寸,用艾灸灸治五次。
-
「維道二穴」:在章門下方五寸三分處有兩個穴位,是足少陽帶脈的會合點。用針刺入八分,用艾灸灸治五次。
-
「居髎二穴」:在章門下方八寸三分處,監骨上方的凹陷處,是陽蹺足少陽的會合點。用針刺入八分,用艾灸灸治三次。
-
「右腹第五行十穴」:在右腹部有十個穴位,每個穴位均深入八分,可用艾灸灸治三次。
-
「京門二穴」:是腎臟的募穴,又名氣府,在監骨下方,腰中靠近脊椎,季肋下一寸八分處。用針刺入八分,停留七呼,可灸治三次。
-
「右腹第六行二穴」:在右腹部有兩個穴位。
-
「少商二穴,魚際二穴,太淵二穴(俱見前藏俞)」:這三個穴位都在大拇指內側至寸口動脈處,詳細位置請參照前藏俞。
-
「右大指內側至寸口動脈六穴」:在右大拇指內側到寸口動脈處有六個穴位。
-
「孔最二穴,去腕上七寸,手太陰之郄」:在手腕上方七寸處有兩個穴位,是手太陰的奇穴。
-
「經渠二穴,尺澤二穴(俱見前藏俞)」:經渠和尺澤兩個穴位的位置,請參照前藏俞的說明。
右寸口動脈循臂內上骨下廉至肘中六穴。
中衝二穴,勞宮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中指內廉至掌心四穴。
內關二穴,在掌後兩筋間,去腕二寸,手心主絡,別走少陽。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郄門二穴,在掌後去腕五寸,手厥陰郄。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大陵二穴,間使二穴,曲澤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掌後循臂內兩筋間至肘內廉十穴。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白話文:
「右寸口動脈循臂內上骨下廉至肘中六穴。」 意思是從右手腕處的寸口動脈,沿著手臂內側上部骨頭的下緣,一直到肘部中央,共有六個穴位。
「中衝二穴,勞宮二穴(俱見前藏俞。)」 中衝穴和勞宮穴各有兩個,詳細位置請參照前文藏俞的描述。
「右中指內廉至掌心四穴。」 從右手中指內側邊緣到手掌中心,共有四個穴位。
「內關二穴,在掌後兩筋間,去腕二寸,手心主絡,別走少陽。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內關穴位於手掌後方,兩筋之間,距離手腕二寸的地方。它與手心主絡有別,並連接少陽脈。針刺時需深入三分,可以使用灸法,灸三次。
「郄門二穴,在掌後去腕五寸,手厥陰郄。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郄門穴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腕五寸的地方,是手厥陰的特殊穴位。針刺時需深入三分,可以使用灸法,灸五次。
「大陵二穴,間使二穴,曲澤二穴(俱見前藏俞。)」 大陵穴、間使穴和曲澤穴各有兩個,詳細位置請參照前文藏俞的描述。
「右掌後循臂內兩筋間至肘內廉十穴。」 從右手掌後方,沿著手臂內側兩筋之間,一直到肘部內側,共有十個穴位。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 黃帝問:為什麼手少陰脈沒有穴位?
「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捨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 岐伯答:手少陰脈是心脈,心是五臟六腑的大主,也是精神的寄託地,心的結構堅固,邪氣無法進入。若邪氣進入心脈,會傷害心,導致精神離去,精神離去就會死亡。因此,所有心內的邪氣,都存在於心脈的包絡中。包絡是心主的脈絡,所以沒有穴位。黃帝又問:既然手少陰脈沒有穴位,那它是否不會生病呢?
「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心主之脈行也。」 岐伯回答:手少陰脈的外經可能生病,但心本身不會生病,因此只在手掌後方的尖銳骨頭附近取其外經。其他脈絡的出入和彎曲,都像是手少陰心主脈的運行方式。
(邪客篇)
少衝二穴,木也,一名經始,在小指內廉端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針入一分,可灸三壯。
少府二穴,火也,在小指本節後陷中,直勞宮,手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針入二分,灸七壯。
右小指內廉至掌後廉四穴。
神門二穴,土也,皆掌後銳骨之端陷中,手少陰脈之所經也,為俞。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七壯。
陰郄二穴,在掌後脈中去腕五分,手少陰郄。針入三分,灸七壯。
通里二穴,在腕後一寸。針入三分,灸三壯。
靈道二穴,金也,在掌後一寸五分,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邪客篇)
少衝穴,屬木,又稱經始,在小指內側尖端,距離指甲角約像韭葉大小,是手少陰心經的起始點,類比於井水,針刺深度為一分,可以艾灸三次。
少府穴,屬火,位於小指基部後面的凹陷處,直對勞宮穴,是手少陰心經的流動部位。類比於河流,針刺深度為二分,可以艾灸七次。
右邊小指內側到手掌後側共有四個穴位。
神門穴,屬土,都在手掌後側尖銳骨的末端凹陷處,是手少陰心經的途徑,類比於山地,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時間為七呼(古代計時單位),可以艾灸七次。
陰郄穴,在手掌後側的脈絡中,距離手腕五分,是手少陰心經的特別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艾灸七次。
通裏穴,在手腕後方一寸,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艾灸三次。
靈道穴,屬金,位於手掌後方一寸五分,是手少陰心經的行進途徑,類比於道路,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艾灸三次。
少海二穴,水也,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合。針入三分,灸七壯。
右掌後銳骨端直臂內廉至肘內廉十穴。
關衝二穴,液門二穴,中渚二穴,陽池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第四指外間至手表腕八穴。
外關二穴,手少陰絡在腕後二寸陷中。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會宗二穴,在腕後三寸空中。針入三分,灸三壯。
三陽絡二穴,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灸七壯,禁針。
四瀆二穴,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針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支溝二穴,天井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臂外兩骨之間至肘十二穴。
白話文:
-
少海兩個穴位,屬於水類,位於肘部內側大骨外緣,距肘端五分處,是手少陰心經的行經地點,用來調理合氣。
-
需要針刺三分長度,或灸7壯。
-
右手背邊緣尖端到手腕內側,沿手臂內側至肘部內側,共有10個穴位。
-
關沖、液門、中渚、陽池這四組穴位(詳見前面的府俞)。
-
右手第四指間縫至手腕的表層,共有8個穴位。
-
外關兩個穴位,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在腕後兩寸的凹陷中,用針刺入三分長度,保留七息時間,或灸3壯。
-
會宗兩個穴位,在腕後三寸的空隙中,用針刺入三分長度,或灸3壯。
-
三陽絡兩個穴位,在手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的位置,只可用灸法,不可針刺,灸7壯。
-
四瀆兩個穴位,在肘前五寸的外側,凹陷中,用針刺入六分長度,保留七息時間,或灸3壯。
-
支溝、天井這兩組穴位(詳見前面的府俞)。
-
右手外側兩骨間至肘部,共有12個穴位。
商陽二穴,二間二穴,三間二穴,合谷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大指次指上廉至合谷兩歧骨間八穴。
列缺二穴,去腕側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中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陰絡別走陽明。針入二分,留三呼,灸七壯。
偏歷二穴,手陽明絡,別走太陰,在腕中後三寸。針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溫溜二穴,在腕後小士五寸,大士六寸,手陽明郄。針入五分,可灸三壯。(大士小士即大人小兒也。)
下廉二穴,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斜針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
上廉二穴,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斜針入五分,灸五壯。
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之端。針入二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這四個穴位(這些都可在前府俞處找到)位於右手大拇指和第二根手指的上部,沿著兩側骨頭間的八個穴位。
列缺兩個穴位在手腕側上方約一寸半的位置,手肘交叉時,位於中指末端的筋骨縫隙中,是手太陰脈別行至手陽明脈的路徑。針刺深度二分,保留三息時間,灸七壯。
偏歷兩個穴位在手腕後方,距離中線三寸的位置,是手陽明脈的分支,別行至手太陰脈。針刺深度三分,保留七息時間,灸三壯。
溫溜兩個穴位在手腕後方,距手腕五寸(大士)和六寸(小士)的位置,是手陽明脈的特殊點。針刺深度五分,可以灸三壯。(大士和小士指的是成人和兒童。)
下廉兩個穴位在輔骨下,距離上廉一寸的位置,斜向針刺五分,保留五息時間,灸三壯。
上廉兩個穴位在三里穴下,一寸的位置,其特點是直接抵達陽明經的交匯處。斜向針刺五分,灸五壯。
三里兩個穴位在曲池穴下,二寸的位置,按壓時會有突出的肌肉尖端。針刺深度二分,可以灸三壯。」
肘髎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
陽谿二穴,曲池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腕上側兩筋間循臂上廉至肘後曲縫尖十八穴。
少澤二穴,前谷二穴,後谿二穴,腕骨二穴,陽谷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小指外側至腕中十穴。
養老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後一寸陷中,手太陽之郄。針入三分,灸五壯。
支正二穴,在腕後五寸,手太陽絡,別走少陰。針入三分,灸三壯。
少海二穴(見前府俞。)
右臂骨下廉至肘內側肉骨之間六穴。
俠白二穴,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中。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天府二穴,在腋下三寸,臑臂內廉動脈中。針入四分,留三呼,不可灸。
白話文:
肘髎穴:在肘部大骨外側凹陷處,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炙三壯。
陽谿、曲池穴(詳見前府俞):在右手腕側兩根筋間,沿手臂外側至肘後的曲縫尖端共有十八個穴位。
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穴(詳見前府俞):在右小指外側至手腕中間共有十個穴位。
養老穴:在手踝骨上方一寸的凹陷處,為手太陽經的特定穴。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炙五壯。
支正穴:在手腕後方五寸,為手太陽經的連接少陰的絡穴。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炙三壯。
少海穴(詳見前府俞):在肘部內側的肉骨間,共有兩個穴位。
俠白穴:在天府穴下方,距肘部五寸處的動脈中。針刺深度約三分,可用艾炙五壯。
天府穴:在腋下三寸,手臂內側動脈中。針刺深度約四分,保留三呼,不可用艾炙。
右肘內約文中動脈直上腋中之前動脈四穴。
天泉二穴,一名天溫,在曲腋下,去臂二寸,舉臂取之。針入六分,灸三壯。
右肘內曲澤穴直上腋中二穴。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舉臂取之。灸七壯。
極泉二穴,在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針入三分,灸七壯。
右肘內廉少海穴直臑內後廉四穴。
清冷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針入三寸,灸三壯。
消濼二穴,在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下行。針入六分,灸三壯。
右肘骨上兩筋間天井穴至肩端四穴。
五里二穴,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灸十壯,禁針。
臂臑二穴,在肘上七寸膕內端,手陽明絡。針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在右肘內側,與腋窩中心前對應的動脈旁邊,有四個穴位。
天泉穴:位於曲軋下,離手臂兩寸的位置,舉起手臂可以找到它。針刺深度為六分,灸三壯。
在右肘內側,曲澤穴上方與腋窩中心相對的兩個穴位。
青靈穴:位於肘部上方三寸的位置,舉起手臂可以找到它。灸七壯。
極泉穴:位於手臂內側的腋窩下方筋肉之間,動脈進入胸部。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七壯。
在右肘內側,少海穴上方與腋窩中心相對的四個穴位。
清冷淵穴:位於肘部上方三寸的位置,伸直手臂,舉起手臂可以找到它。針刺深度為三寸,灸三壯。
消濼穴:位於肩膀下方的手臂外側,腋窩斜向肘部的方向下行。針刺深度為六分,灸三壯。
在右肘骨上方兩筋之間,天井穴到肩端有四個穴位。
五里穴:位於肘部上方三寸的位置,沿著大脈的中央走行。灸十壯,禁止針刺。
臂臑穴:位於肘部上方七寸,膕內端,手陽明絡的位置。針刺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右曲地穴直上肩骨前廉四穴。肘內側兩骨間直上肩端後肘太陽脈無穴。
公孫二穴,在足大指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足太陰絡。針入四分,灸三壯。
隱白二穴,大都二穴,太白二穴,商丘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大指內側至內踝前廉十穴。
大敦二穴,行間二穴,太衝二穴,中封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大指外間至內踝前一寸八穴。
厲兌二穴,內庭二穴,陷谷二穴,衝陽二穴
解谿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第二指外間至腕上十穴。
地五會二穴,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陷中,去俠谿一寸。針入二分,不可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白話文:
在肩膀前方,自右側曲地穴直線往上數四個穴位。肘部內側兩根骨頭間,再直線往上到肩膀後方肘部的太陽脈位置,這裡無穴位。
「公孫」兩個穴位,位於腳大拇指根部後面一寸的位置,它們分別與陽明和足太陰經脈相連接。針刺深度為四分,灸療則為三壯。
「隱白」、「大都」、「太白」、「商丘」等四個穴位(詳細位置請參照前藏俞)。
從腳大拇指內側開始,一直到腳內踝前緣,共有十個穴位。
「大敦」、「行間」、「太衝」、「中封」等四個穴位(詳細位置請參照前藏俞)。
從腳大拇指外側開始,一直到腳內踝前緣距離一寸八分的地方,有八個穴位。
「厲兌」、「內庭」、「陷谷」、「衝陽」等四個穴位(詳細位置請參照前府俞)。
在腳小指和次指根部之間的凹陷中,距離俠谿一寸處,共有兩個穴位「地五會」。針刺深度為二分,不適合用火灸,若灸治會讓人消瘦,且不出三年就會死亡。
竅陰二穴,俠谿二穴,臨泣二穴,丘墟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第四指外間至外踝之前十穴。
申脈二穴,陽蹺所生,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際。針入五分,留六呼,灸三壯。
金門二穴,在足外踝,下足太陽之郄,陽維所別屬也。針入一分,灸三壯。
僕參二穴,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足太陽陽蹺上二脈之會。針入三分,灸七壯。
至陰二穴,通谷二穴,束骨二穴,京骨二穴,崑崙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小指外側至外踝之後一十六穴。
照海二穴,陰蹺所生,在足內踝下,令患人穩坐,足底相對,赤白肉際陷中。針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竅陰、俠谿、臨泣、丘墟這四組穴位,每組各有兩個穴位(詳見前文所述的經絡腧穴)。
右腳第四趾外側至外踝前端,總共有十個穴位。
申脈穴,每邊有兩個,是陽蹺脈產生的地方,位於外踝下方的凹陷處,可容納指甲的白色與肉色交界處。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六息(呼吸),艾灸三次,每次用壯灸。
金門穴,每邊兩個,位於足外踝之下,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郄穴,也是陽維脈分出並相連的部位。針刺深度為一分,艾灸三次,每次用壯灸。
僕參穴,每邊兩個,位於跟骨下方的凹陷處,拱起腳時可找到,這裡是足太陽膀胱經陽蹺脈與另一條陽蹺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七次,每次用壯灸。
至陰、通谷、束骨、京骨、崑崙這五組穴位,每組各有兩個穴位(詳見前文所述的經絡腧穴)。
右腳小趾外側至外踝後方,總共十六個穴位。
照海穴,每邊兩個,是陰蹺脈產生的地方,位於足內踝下方。讓患者舒適坐下,兩腳底相對,在赤白肉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每次用壯灸。
水泉二穴,足少陰郄,去太谿一寸,在足內踝下。針入四分,灸五壯。
太衝二穴,在足跟後沖中,別走太陽足少陰絡。針入二分,留七呼,灸三壯。
湧泉二穴,然谷二穴,太谿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足心斜至內踝之後一十二穴。
蠡溝二穴,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足厥陰絡。針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
中都二穴,一名中郄。在內踝上七寸䯒骨中,與少陰相直。針入三分,灸三壯。
右內踝前一寸上踝至八寸足厥陰脈四穴。
地機二穴,一名脾舍,足太陰之郄,在膝下五寸。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半。針入五分,灸三壯。
白話文:
「水泉」兩個穴位,位於腳底,屬足少陰經的郄穴,距離「太溪」穴一寸遠,位於腳內踝下部。針刺深度四分,灸法施灸五次。
「太衝」兩個穴位,在腳跟後面的衝中位置,另與太陽和足少陰的絡穴相連接。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灸法施灸三次。
「湧泉」、「然谷」、「太溪」三個穴位(這些穴位的詳細位置請參見前一章節的「藏俞」部分)。
右腳心斜線至腳內踝後方共有十二個穴位。
「蠡溝」兩個穴位,位於腳內踝上五寸的位置,另與少陽和足厥陰的絡穴相連接。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個呼吸,灸法施灸三次。
「中都」兩個穴位,又名「中郄」。位於腳內踝上七寸處的骨頭中間,與足少陰經相對。針刺深度三分,灸法施灸三次。
右腳內踝前方一寸至八寸的足厥陰脈共有四個穴位。
「地機」兩個穴位,又名「脾捨」,是足太陰經的郄穴,位於膝下五寸處。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五次。
「血海」兩個穴位,在膝蓋上內側的白肉邊緣,距離兩寸半。針刺深度五分,灸法施灸三次。
箕門二穴,在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經云:股上起筋間。針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陰陵泉二穴(見前藏俞。)
右內踝上八寸,循脛骨後上膝股內前廉足太陰脈八穴。
三陰交二穴,在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針入三分,灸三壯。
漏谷二穴,一名太陰絡,在足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針入五分,灸三壯。
右內踝前廉上踝至八寸足太陰脈四穴。
膝關二穴,在犢鼻下二寸旁陷中。針入四分,灸五壯。
陰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針入六分,灸三壯。
五里二穴,在陰廉下去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應手。針入六分,灸五壯。
白話文:
-
箕門穴有兩個,位於魚腹上方的肌肉與筋膜間,大膿管處,按壓時可感受到脈搏跳動。經典提到:股部的筋間。針刺深度約三分,留置時間六息,灸法施用三次。
-
難陵泉穴有兩個,位置在前藏俞(即前胸)。
-
右側內踝上方八寸,沿著脛骨後方往上至膝關節內前方,有足太陰脈上的八個穴位。
-
三陰交穴有兩個,位於腳內踝上三寸、骨下凹陷處,是足太陰、厥陰、少陰經絡的交匯點。針刺深度約三分,灸法施用三次。
-
漏谷穴有兩個,又名太陰絡,位於腳內踝上六寸、骨下凹陷處。針刺深度約五分,灸法施用三次。
-
右側內踝前側,從腳踝到八寸之間,有足太陰脈上的四個穴位。
-
膝關穴有兩個,位於犢鼻下方兩寸、凹陷處。針刺深度約四分,灸法施用五壯。
-
難包穴有兩個,位於膝蓋上方四寸、大腿內側兩筋間。針刺深度約六分,灸法施用三次。
-
五里穴有兩個,位於陰廉穴往下氣衝穴下三寸、大腿中間,按壓時可感受到脈搏跳動。針刺深度約六分,灸法施用五壯。
陰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氣衝下二寸動脈中。針入八分,灸三壯。
曲泉二穴(見前藏俞。)
右內踝上八寸上膕內廉循踝至腹足厥陰脈十穴。
交信二穴,在足內踝上二寸,少陰前,太陰後,筋骨間,陰蹺之郄。針入四分,留五呼,灸三壯。
築賓二穴,在內踝上腨分中,陰維之郄。針入三分,灸五壯。
陰谷二穴,復溜二穴(俱見前藏俞。)
右內踝之後直腨至骨內廉上股內後廉八穴。
懸鐘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足三陽之大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針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即絕骨穴。
光明二穴,在足外踝上五寸,別走厥陰,足少陽絡。針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
白話文:
陰廉兩個穴位位於羊矢點下方,距離氣衝點兩寸處的動脈中。針刺深度為八分,灸法三次。
曲泉兩個穴位(參見前藏俞。)
右側內腳踝上方八寸,沿著大腿內側至腹部的足厥陰脈有十個穴位。
交信兩個穴位在腳內踝上方兩寸處,少陰之前,太陰之後,筋骨之間,陰蹺的特殊穴位。針刺深度為四分,停留五呼,灸法三次。
築賓兩個穴位在內踝上方腓腸肌中點,陰維的特殊穴位。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五次。
陰谷和復溜兩個穴位(均參見前藏俞。)
右側內腳踝後方直到小腿內側,再到大腿內後側有八個穴位。
懸鐘兩個穴位在腳外踝上方三寸的動脈中,足三陽的大絡,按壓時使陽明脈斷絕再進行治療。針刺深度為六分,停留七呼,灸法五次。這就是絕骨穴。
光明兩個穴位在腳外踝上方五寸,與厥陰、足少陽相連通。針刺深度為六分,停留七呼,灸法五次。
外丘二穴,在足外踝上七寸,足少陽郄,少陽所至。針入三分,灸三壯。
陽交二穴,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間。針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陽陵泉二穴,陽輔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外踝之前至絕骨端上外輔骨前十二穴。
陽關二穴,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針入五分,禁灸。
中瀆二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針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
環跳二穴,在髀樞中,側臥伸下足屈上足取之。針入一寸,留十呼,灸五十壯。
右外輔骨前上膝髀外廉六穴。
豐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下䯒外廉陷中,別走太陰,足陽明絡。針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
外丘穴:在腳外踝上七寸處,屬於足少陽經的郄穴。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
-
陽交穴:在腳外踝上七寸,位於三陽經脈肌肉之間。針刺深度六分,留針七息,可灸三壯。
-
陽陵泉、陽輔穴:詳細位置和針灸方法請參照「前府俞」的說明。
-
右外踝前方到絕骨端上方,共有十二個穴位。
-
陽關穴:位於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禁止灸療。
-
中瀆穴:在髀骨外膝上五寸,肌肉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息,可灸五壯。
-
環跳穴:位於髀樞中間,側臥時伸直下方腳,彎曲上方腳找到此穴。針刺深度一寸,留針十息,可灸五十壯。
-
右外輔骨前方上膝髀外側六個穴位。
-
豐隆穴:位於腳外踝上八寸,腓骨外側的凹陷處,分別通向太陰、足陽明經絡。針刺深度三分,可灸三壯。
以上各穴的針灸方法,需由專業中醫師進行操作,並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調整針灸的深度和時間,以達到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效果。
條口二穴,在上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入五分,灸三壯。
犢鼻二穴,在膝臏下䯒骨上骨解大筋中。針入六分,灸三壯。
巨虛下廉二穴,三里二穴(俱見前府俞。)
右髀骨外廉至膝臏一十二穴。
粱丘二穴,在膝上二寸兩筋間,足陽明之郄。針入三分,灸三壯。
陰市二穴,在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針入三分,留七呼,禁灸。
伏兔二穴,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正坐而取之。一云:膝蓋上七寸。針入五分,禁灸。
髀關二穴,在膝上伏兔後交文中。針入六分,灸三壯。
右膝臏中直伏兔上至氣衝八穴。
跗陽二穴,在足外踝上三寸陽蹺之郄,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針入五分。
白話文:
「條口二穴」在大腿內側,距離大腿根部(上廉)一寸的位置,抬起腳就能找到它們。針刺深度五分(約0.5公分),灸三壯(每壯約15分鐘)。
「犢鼻二穴」在膝蓋下方,靠近骨頭轉折處的筋肉中間。針刺深度六分(約0.6公分),灸三壯。
「巨虛下廉二穴」和「三里二穴」的位置在前部穴位中可以找到詳細說明。
「右髀骨外廉至膝臏一十二穴」在右側大腿外側,從髀骨邊緣到膝蓋一共有十二個穴位。
「粱丘二穴」在膝蓋上方二寸,兩條筋肉之間,是足陽明的特定穴位。針刺深度三分(約0.3公分),灸三壯。
「陰市二穴」在膝蓋上方三寸,靠近臀部下陷的地方,需跪著或坐下才能找到。針刺深度三分,停留七息(約28秒),禁止灸治。
「伏兔二穴」在膝蓋上方六寸,起肉處,即正跪正坐的位置。另一說法是膝蓋上方七寸。針刺深度五分(約0.5公分),禁止灸治。
「髀關二穴」在膝蓋上方,伏兔後面,筋肉交匯處。針刺深度六分(約0.6公分),灸三壯。
「右膝臏中直伏兔上至氣衝八穴」在右側膝蓋中心,往上至伏兔的位置,共有八個穴位。
「跗陽二穴」在腳外踝上方三寸,陽蹺的特定穴位,位於太陽前面,少陽後方的筋肉與骨頭間。針刺深度五分(約0.5公分)。
飛陽二穴,在外踝上七寸。針入三分,灸三壯。
承山二穴,在腨腸下分肉間陷中。針入七分,灸七壯。
承筋二穴,在腨腸中央陷中。灸三壯,不可針。
合陽二穴,在膝約文中央下二寸。針入六分,灸五壯。
委中二穴(見前府俞。)
右外踝之後宜腨至膕中一十二穴。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展膝得之。針入五分,灸三壯。
委陽二穴(見前府俞。)
右膕外廉四穴。
殷門二穴,在肉郄下六寸。針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承扶二穴,在尻臀下股陰上約文中。針入二分,灸三壯。
右膕中直髀後廉至尻四穴。
〔竇〕問同人寸法?答曰:以中指大指相屈如環,取內側交兩角為寸。
上竇漢卿取中指內側為同身寸者,大法也。若取頭部膺腧部腹部同身寸,又各有活法,不可執一也。其頭部法,前髮際至後髮際,通長一尺二寸。取法以軟篾直鼻,從前髮際貼肉量至後髮際截之,卻將此篾折為十二分度,則其十二分度之一分,乃頭部同身寸之一寸也。其膺腧部法,自天突穴至膻中穴,通長六寸八分。
取法亦以軟篾從缺盆中間天突穴宛宛中貼肉量至直兩乳中間膻中穴截之,折為六分八釐度,則其六分八釐度之一分,乃膺腧部同身寸之一寸也。其腹部法,自鳩尾至臍下,通長八寸。取法亦以軟篾從鳩尾蔽骨端貼肉量至臍中央截之,折為八分度,則其八分度之一分,乃腹部同身寸之一寸也。量腹部同身時,宜正臥。
針灸亦然。
白話文:
上竇漢卿提出的取中指內側作為同身寸的方法是標準的做法。但對於頭部、膺腧部和腹部的取寸方法,各有靈活的應用,不能固守一法。對於頭部的取法,是從前髮際到後髮際的總長度為一尺二寸。取法時,先用柔軟的竹片垂直對準鼻子,從前髮際處貼著皮膚量到後髮際,再將此竹片折成十二等份,那麼其中的一份就是頭部的同身寸。
對於膺腧部的取法,從天突穴到羶中穴的總長度為六寸八分。取法時,也是從缺盆中的天突穴開始,沿著皮膚貼著量到兩乳之間的羶中穴,折成六分八釐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膺腧部的同身寸。
對於腹部的取法,從鳩尾到肚臍下部的總長度為八寸。取法時,是從鳩尾的骨頭末端貼著皮膚量到肚臍中央,折成八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腹部的同身寸。在量腹部的同身寸時,應該平躺。
針灸治療也遵循相同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