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內經》運氣類注 (1)

1. 五運六氣總論

黃帝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予已知之矣。願聞其與三陰三陽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區再拜稽首對曰:昭乎哉問也。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

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天有五行,分別主宰著五個方位,從而產生寒、暑、燥、濕、風五種氣候,人體有五臟,化生出五種氣,分別对应喜、怒、思、憂、恐五種情緒。你之前說過五運相生相克,週而復始,最終都會歸於平靜,我已經明白了。但我想知道,五運與三陰三陽的時序變化如何相合?

鬼臾區恭敬地拜倒回答道:您問得真好!五運陰陽是天地運行的法則,是萬物運行的規律,是變化之源,是生與死的根本,是神明的居所,怎麼能不明白呢?萬物由生到極,稱為化,物極必反,稱為變,陰陽變化無常,稱為神,神運用無極限,稱為聖。

變化運用在天上稱為玄,在人體稱為道,在大地稱為化,化生出五種味道。道生智慧,玄生神明。神明在天上表現為風,在大地表現為木,在天上表現為熱,在大地表現為火,在天上表現為濕,在大地表現為土,在天上表現為燥,在大地表現為金,在天上表現為寒,在大地表現為水。所以說,天上是氣,地上成形,形氣互相感應而化生萬物。

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左右是陰陽運行的方向,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金木是生長與消亡的循環。

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帝曰:願聞五運之主時也何如?鬼臾區曰:五氣運行,各終期日,非獨主時也。帝曰:請問其所謂也。鬼臾區曰:臣積考《太始天元冊》文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彰,臣斯十世,此之謂也。(天元紀大論)

此一章論五運六氣之端,變化盛虛之始也。五運者,地之木火土金水,治政令於內者也。三陰三陽者,天之風熱濕燥寒,治政令於外者也。帝問五運相襲而治者,其與三陰三陽外治之候如何合之?鬼臾區答五運陰陽之治,乃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白話文:

人體的精氣有多少,形體就會有盛衰,上下互相呼應,損益就會顯現出來。黃帝問道:請問五運主時如何呢?鬼臾區回答:五氣運行,各自有終結的日期,並不單純只是主時而已。黃帝又問:請問所謂的五運主時是指什麼?鬼臾區回答:我根據《太始天元冊》中記載,太虛無垠,天地初始,萬物從此開始,五運結束時,佈散真靈,統御坤元,九星高懸,七曜周旋,有陰有陽,有柔有剛,幽明各佔其位,寒暑交替,生生不息,萬物皆顯其形,我將此記錄下來,這就是五運主時。

這段文字講述五運六氣的起源,以及天地間變化盛衰的起點。五運是指地之木火土金水,治理政令於內者也。三陰三陽是指天之風熱濕燥寒,治理政令於外者也。黃帝問道:五運相繼治理,與三陰三陽外治的時機,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呢?鬼臾區回答:五運陰陽的治理,是天地之道,萬物綱紀,變化之根源,生死之本,神明之所在。

故其治也,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莫測之謂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其變化神聖謂之用。在天則為風熱濕燥寒,三陰三陽之氣,在地則風之氣為木,熱之氣為火,濕之氣為土,燥之氣為金,寒之氣為水,而成五運之形。故在天之形與地相感而萬物育,以為物生之化也。

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此在天三陰三陽之氣,右旋於外,以加地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金木者生成之終始,此在地五運之形,左轉於內,以臨天也。天上之氣有多少,地下之形有盛衰,故天上多少之氣,與地下盛衰之形相召而損益彰,以為物極之變也。其氣之多與形之盛相召者益,益為變之盛也。

白話文:

因此治療的原則是,萬物生長叫做化,萬物極致叫做變,陰陽變化莫測叫做神,神妙無方叫做聖,這些變化神聖的力量叫做用。在天空中表現為風、熱、濕、燥、寒,三陰三陽之氣,在地面上則風之氣為木,熱之氣為火,濕之氣為土,燥之氣為金,寒之氣為水,形成五運之形。因此天上的形狀與地上的形狀感應,萬物得以生長,這就是物生之化。

然而天地是萬物的上下,左右是陰陽的道路,天上的三陰三陽之氣,向外右旋,作用於地。水火是陰陽的徵兆,金木是生成之始終,地上的五運之形,向內左轉,與天相應。天上之氣的多少,地下之形的盛衰,因此天上多少之氣,與地下盛衰之形相互感應,相互損益,這就是物極之變。氣之多與形之盛相互感應,就會有所增益,增益就是變之盛。

氣之少與形之衰相召者損,損為變之虛也。蓋物生之化者,天地之常氣,在五運曰平氣,在六氣曰常化也。物極之變者,天地之變氣,在五運曰太過不及,在六氣曰淫勝、反勝、相勝也。其變之盛者,則五運之太過,六氣之淫勝也。其變之虛者,則五運之不及,六氣之反勝、相勝也。

凡此五運六氣,所謂變化盛虛,經後篇千言萬語,皆所以反覆發明,此四者學者當潛心以究之也。五運氣行,各終期日,非獨主時者,言木火土金水治政各終一歲之期日,不獨治歲內六步之時令也。蓋經於前篇但論五運,不及六氣,但論主時,不及治歲,今始於此篇論五運六氣相感相召而治,不獨五運也。次論五運各治一歲,不獨主時也。

白話文:

氣不足和身體衰弱相互影響,導致損傷,損傷則代表虛弱的變化。萬物的生長變化源於天地常氣,在五運中稱為平氣,在六氣中稱為常化。物極必反,天地之氣也會變化,在五運中稱為太過不及,在六氣中稱為淫勝、反勝、相勝。變化過於強烈,則屬於五運的太過,六氣的淫勝;變化過於虛弱,則屬於五運的不及,六氣的反勝、相勝。

這些五運六氣,所謂的變化盛虛,經書後篇千言萬語都在反覆闡述,這四個方面是學者應該用心鑽研的。五運氣的行進,各有終期,不僅主導著時間,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政治運作,各有一年的終期,也不僅主導著一年內六個階段的時令變化。因為經書前篇只論五運,未及六氣,只論主導時間,未及治理一年,現在才從這篇開始論述五運六氣相互影響而治理,不只是五運而已。接下來論述五運各治理一年,不只是主導時間而已。

帝曰:善。何謂氣有多少,形有盛衰?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三陰三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氣,各有太過不及也。故其始也,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有餘從之,知迎知隨,氣可與期,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三合為治。帝曰:上下相召奈何?鬼臾區曰: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天有陰陽,地亦有陰陽。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故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所以欲知天地之陰陽者,應天之氣,動而不息,故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靜而守位,故六期而環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什麼叫做氣有盛衰,形有盛衰呢?

**鬼臾區說:**陰陽之氣,各有其多寡,所以叫做三陰三陽。形體有盛衰,指的是五行之氣,各有其過度與不足。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氣盛而往,不足隨之,不足而往,氣盛隨之。了解迎合和隨順的道理,就能夠預知氣的變化,與之相應。順應天時,叫做天符,順應歲時,叫做歲直,三者相合,就能夠治病。

**皇帝說:**上下相召是怎麼回事呢?

**鬼臾區說:**寒暑燥濕風火,是天的陰陽,三陰三陽上應天時。

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生長化收藏下應地氣。天以陽氣生長,以陰氣收藏;地以陽氣殺伐,以陰氣收藏。天有陰陽,地也有陰陽。木火土金水,是地的陰陽,生長化收藏,所以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想要了解天地陰陽,應順應天氣的運動不息,所以五歲而右遷;應順應地氣的靜止守位,所以六期而環會。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變化由此而生。

帝曰:上下周紀,其有數乎?鬼臾區曰: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周天氣者,六期為一備;終地紀者,五歲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凡三十歲;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帝曰:夫子之言,上終天氣,下畢地紀,可謂悉矣。

余願聞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之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鬼臾區曰:至數之機,迫迮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謹奉天道,請言真要。帝曰:善言始者,必會於終。

白話文:

皇帝問:「天地運行的週期,是否有規律?」鬼臾區回答:「天以六為節奏,地以五為法則。天運行的週期,六個時期為一循環;地運行的週期,五年為一循環。君火代表光明,相火代表位置,六與五相合,七百二十個氣為一週期,共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個氣,共六十年,為一循環。不足或過度,都會有跡象顯現。」

皇帝說:「您的話,上至天運,下至地紀,可謂詳盡無遺。我想學習並記錄下來,用來治理國家和自身,讓百姓明明白白,上下和睦相處,德澤流傳,子孫無憂,代代相傳,永無止境。可以告訴我嗎?」鬼臾區說:「天地運行的規律奧妙無窮,隱晦難測,來去無蹤,敬畏者昌盛,輕慢者滅亡。不守道義,私心自用,必遭天譴。謹慎遵循天道,我願意講述真諦。」皇帝說:「善於開頭的人,必能成就終局。」

善言近者,必知其遠,是則至數極而道不惑,所謂明矣。願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條理,簡而不匱,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為之紀綱,至數之要,願盡聞之。鬼臾區曰:昭乎哉問!明乎哉道!如鼓之應桴,響之應聲也。臣聞之,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帝曰:其於三陰三陽,合之奈何?鬼臾區曰:子午之歲,上見少陰;丑未之歲,上見太陰;寅申之歲,上見少陽;卯酉之歲,上見陽明;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巳亥之歲,上見厥陰。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帝曰:光乎哉道!明乎哉論!請著之玉版,藏之金匱,署曰天元紀。

白話文:

精通道理的人,必能从细微处推知深远,这样才能达到极致而不会迷失方向,这便是明智之举。我希望您能将这些道理进一步阐述,使其有条理,简洁而全面,持久而不断,易于运用,难以遗忘,成为指导原则,揭示事理的根本。鬼臾区说:您问的真是明智,您阐述的真是精妙!就像敲击鼓面,便会有回应;呼喊一声,便会有回声一样。我听说,甲己年,土气主导;乙庚年,金气主导;丙辛年,水气主导;丁壬年,木气主导;戊癸年,火气主导。

天帝说:这些与三阴三阳如何对应呢?鬼臾区说:子午年,对应少阴;丑未年,对应太阴;寅申年,对应少阳;卯酉年,对应阳明;辰戌年,对应太阳;巳亥年,对应厥阴。少阴代表开始,厥阴代表结束。厥阴之上,以风气为主;少阴之上,以热气为主;太阴之上,以湿气为主;少阳之上,以相火为主;阳明之上,以燥气为主;太阳之上,以寒气为主,这便是它们的根本,被称为六元。天帝说:您阐述的真是光辉灿烂,论述的真是明晰透彻!请将这些道理刻在玉板上,收藏在金匮中,并命名为“天元纪”。

(天元紀大論)

此一章覆論前章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之義也。陰陽之氣,各有多少者,夫三陰三陽之氣,各分多少。陰多者太陰,次少者少陰,又次者厥陰也。陽多者太陽,次少者陽明,又次者少陽也。形有盛衰,謂五行之治,各有太過不及者,地五運之形,各有盛衰,土有大、少宮,金有大、少商,水有大、少羽,木有大、少角,火有大、少徵,而大者太過,少者不及也。

上下相召者,天右旋之陰陽,加於地下,地左轉之陰陽,臨於天上,上下加臨而相召,治歲步也。天之陰陽,風熱燥濕寒,又增火為六數者,在天之熱分為暑火二氣,故三陰三陽各上奉之也。地之陰陽,木火土金水,亦增火為六數者,在地之火,分為君相二形,故生長化收藏各下應之也。其天之陰陽,下加地氣,共治歲也,則應天之氣,動而不息。

白話文:

這一章承接前章,再次論述氣的多少、形體的盛衰以及上下相召的道理。陰陽之氣,各有不同的數量,三陰三陽之氣,各自佔據不同的比例。陰氣多的為太陰,次之為少陰,再次為厥陰。陽氣多的為太陽,次之為陽明,再次為少陽。形體有盛衰,指的是五行之氣的運作,各有過度和不足的情況,地五運之形,也各有盛衰,土有大小宮,金有大小商,水有大小羽,木有大小角,火有大小徵,其中大者為過度,少者為不足。

上下相召指的是,天右旋的陰陽之氣,加臨於地下,地左轉的陰陽之氣,臨於天上,上下相互加臨而相召,共同治理歲步。天上的陰陽之氣,包括風、熱、燥、濕、寒,再加上火,總共六種,其中天的熱氣分為暑和火兩種,故三陰三陽各向上奉迎。地上的陰陽之氣,包括木、火、土、金、水,也再加上火,總共六種,其中地上的火,分為君和相兩種形狀,故生長、化、收藏各向下應合。天上的陰陽之氣,向下加臨於地氣,共同治理歲時,則應合天之氣,不斷地運動變化。

蓋地之治歲,君火不主運,惟五運循環,故天之六氣加之,常五歲右餘一氣,與地遷移一位而動不息也。地之陰陽,上臨天氣,共治步也,則應地之氣,靜而守位。蓋地之治步,其木君相土金水無殊,皆各主一步以終期,故其上臨天之六氣共治也。常六期齊,周復於始,治之步環會而靜守位也。

故治歲動者與治步靜者相召,外旋上者與內運下者相臨,則陰陽相錯,而損益盛虛之變所由生也。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者,上下相召之數也。蓋天之六氣,各治一歲,故六期一備。地之六位,其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五歲一周。五六相合,凡三十歲為一紀,六十歲為一周,其間相錯之陰,或氣類同多而益為太過之盛者,或氣類異少而損為不及之虛者,斯皆可見其變也。

白話文:

地球運行一週的週期,君火並非主導因素,而是五運循環的結果。因此天上的六氣會影響地球,每五年會多出一氣,而地球的位置也會跟著改變,永不停息。地球的陰陽受到天气的影响,两者共同运行,所以地氣应该保持静止,按部就班。地球运行的五個阶段,無論是木、君、相、土、金、水,每個階段都各佔一階段,然後結束,因此會受到天上的六氣共同影响。六個階段循环往复,回到最初狀態,就像地球運行一样,環環相扣,保持靜止。

所以,地球运行的动态和五個階段的靜態相互呼應,外在的旋转上升和内在的运行下降相互交织,陰陽相互交錯,導致損益盛虛的變化。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這是上下呼應的規律。因為天上的六氣,每氣主宰一年,所以六氣為一個週期。而地球的六位,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因此五個階段為一個週期。六和五相合,三十年為一個紀,六十歲為一個週期,其間的陰陽相錯,或氣類相同而過於旺盛,或氣類不同而過於虛弱,這些變化都能觀察得到。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地五位一周之數也。子午之歲,上見少陰熱氣;丑未之歲,上見太陰濕氣;寅申之歲,上見少陽相火;卯酉之歲,上見陽明燥氣;辰戌之歲,上見太陽寒氣;巳亥之歲,上見厥陰風氣者,天六期一備之數也。天地之數五,而火熱居三,可見天地間熱多於寒,火倍於水,而人之病化從可推也。

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請天師而問之曰:論言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聞五運之數於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氣之各主歲耳。首甲定運,余因論之。鬼臾區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

白話文:

甲己年土氣主宰,乙庚年金氣主宰,丙辛年水氣主宰,丁壬年木氣主宰,戊癸年火氣主宰,這是天地五行的運轉規律。子午年出現少陰熱氣,丑未年出現太陰濕氣,寅申年出現少陽相火,卯酉年出現陽明燥氣,辰戌年出現太陽寒氣,巳亥年出現厥陰風氣,這是天地六氣的循環規律。天地五行中,火屬熱居於三,可見天地間熱氣比寒氣多,火氣比水氣強,人的病變也由此可推斷。

黃帝坐在明堂,開始制定天綱,觀察四方八極,考量五行之常,向天師詢問天地運行的規律。黃帝說:「我聽說五行的運轉規律,但只知道五行各主一年,請您詳細講解。」鬼臾區回答:「土主甲己年,金主乙庚年,水主丙辛年,木主丁壬年,火主戊癸年。」

子午之上,少陰主之;丑未之上,太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陽主之;巳亥之上,厥陰主之。不合陰陽,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陰陽也。夫推之可數者,人中之陰陽也,然所合,數之可得者也。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

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帝曰:願聞其所始也。岐伯曰:昭乎哉問也!臣覽《天元冊》文,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於氐亢昴畢,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者,奎壁角軫,則天地之門戶也。

白話文:

子午時分,少陰主宰;丑未時分,太陰主宰;寅申時分,少陽主宰;卯酉時分,陽明主宰;辰戌時分,太陽主宰;巳亥時分,厥陰主宰。若陰陽不和,原因為何?岐伯說:這就是明道啊!這是天地間的陰陽之道。推算可以數得的,是人體內的陰陽,而它們的結合,也是可以數得的。陰陽之數,可推至十,可推至百,可推至千,可推至萬。

天地陰陽,不是以數推算,而是以象徵來理解。帝皇說:希望聽到它的起源。岐伯說:問得好!臣觀看《天元冊》的記載,丹天之氣經過牛女戊分,黅天之氣經過心尾己分,蒼天之氣經過危室柳鬼,素天之氣經過氐亢昴畢,玄天之氣經過張翼婁胃。所謂戊己分,指的是奎壁角軫,它們是天地之門戶。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五運行大論)

此一章覆論前章五運六氣所化陰陽之義也。其論五天之象所經星宿為運氣之化,皆干與支同屬者及連位者齊化也。土主甲己,及丑未之上太陰主之者,黅天之氣經於心尾己分之象,而心尾者甲地,己分者中宮,故甲與五連位,己與未同屬,齊化濕土也。金主乙庚,及卯酉之上陽明主之者,素天之氣經於亢氐昴畢之象,而氐亢者乙地,昴畢者庚地,故乙與卯同屬,庚與酉同屬,齊化燥金也。

水主丙辛,及辰戌之上太陽主之者,玄天之氣經於張翼婁胃之象,而張翼者丙地,婁胃者辛地,故丙與辰連位,辛與戌連位,齊化寒水也。木主丁壬,及巳亥之上厥陰主之者,蒼天之氣經於危室柳鬼之象,而危室者壬地,柳鬼者丁地,故壬與亥同屬,丁與巳同屬,齊化風木也。

白話文:

身體狀況的變化是源於氣血運行的變化,而氣血的運行必須暢通無阻,才能維持身體健康。

這段文字延續前文,繼續說明五行和六氣之間的關係,並以五天之象(即五行)所經星宿為例,解釋運氣的變化。

土與甲己同屬,以及丑未之上由太陰主宰,代表濕土之氣運行於心尾己分,而心尾是甲地,己分是中宮,因此甲與五連位,己與未同屬,皆化為濕土。

金與乙庚同屬,以及卯酉之上由陽明主宰,代表燥金之氣運行於亢氐昴畢,而氐亢是乙地,昴畢是庚地,因此乙與卯同屬,庚與酉同屬,皆化為燥金。

水與丙辛同屬,以及辰戌之上由太陽主宰,代表寒水之氣運行於張翼婁胃,而張翼是丙地,婁胃是辛地,因此丙與辰連位,辛與戌連位,皆化為寒水。

木與丁壬同屬,以及巳亥之上由厥陰主宰,代表風木之氣運行於危室柳鬼,而危室是壬地,柳鬼是丁地,因此壬與亥同屬,丁與巳同屬,皆化為風木。

火主戊癸,及子午之上少陰主之、寅申之上少陽主之者,丹天之氣經於牛女戊分之象,而牛女者癸地,戊分者中宮,故癸與子同屬,戌與午連位,齊化火熱也。干之甲乙屬木位東,丙丁屬火位南,庚辛屬金位西,壬癸屬水位北,戊己屬土位中宮。支之寅卯配甲乙,巳午配丙丁,申酉配庚辛,亥子配壬癸。

辰位東南,未位西南,戌位西北,醜位東北,為四維,屬戊己。故乙卯同屬木,丁巳同屬火,己未同屬土,庚酉同屬金,壬癸亥子同屬水也。甲寅位東之首,癸丑位北方尾,而甲醜連位,癸寅連位也。丙位南之首,辰位東之尾,而丙辰連位也。戌己位木火金水中間,在天地為門戶,在四時為長夏,南連午,西連申,而戊己午申連位,故戊己無方位,而經獨言戊分己分者,表章之也。辛戌皆位酉之尾,而辛戌連位也。

白話文:

火元素與戊癸相關,少陰主宰子午,少陽主宰寅申。丹田之氣運行於牛女星宿戊分,牛女屬癸,戊分屬中宮,所以癸與子同屬,戌與午相連,共同化生火熱之性。十天干中,甲乙屬木位東方,丙丁屬火位南方,庚辛屬金位西方,壬癸屬水位北方,戊己屬土位中宮。十二地支中,寅卯配甲乙,巳午配丙丁,申酉配庚辛,亥子配壬癸。

辰位東南,未位西南,戌位西北,醜位東北,為四維,屬戊己。因此,乙卯同屬木,丁巳同屬火,己未同屬土,庚酉同屬金,壬癸亥子同屬水。甲寅位東方之首,癸丑位北方之尾,甲醜相連,癸寅相連。丙位南方之首,辰位東方之尾,丙辰相連。戌己位介於木火金水之間,在天地間為門戶,在四季中為長夏,南方連接午,西方連接申,戊己午申相連,因此戊己無方位,而經文中只提戊分己分,是為了強調其重要性。辛戌皆位酉之尾,辛戌相連。

獨戊火連申夾未土於中,癸火連寅夾醜土於中者,蓋濕土在中,火遊行其間,在天居土前,在地居土後,而土火常相混也,故土旺長夏火熱之內。丹溪深悟此理,發明濕熱相火為病十居八九,及有濕鬱生熱,熱久生濕之論,良以此也。其五天之象所經星宿分野,獨當五運之干位,不及六氣之支位者,蓋干之與支,即根本之與枝葉,經言干則支在其中矣。故其化皆干與支之同屬者,連位齊化者,是根本與枝葉同化者也。

或曰近世獨以五運之化為出五天之象;六氣之化不言五天之象,但將正化對化立說。以土正化於未,對化於醜;金正化於酉,對化於卯;水正化於戌,對化於辰;木正化於亥,對化於巳;君火正化於午,對化於子;相火正化於寅,對化於申。又以未酉戌亥午寅之正化為實,無勝復;醜卯辰巳子申之對化為虛,有勝復。

白話文:

獨戊火連申夾未土於中,癸火連寅夾醜土於中,這是因為濕土居於中央,火在其中游走,在天則位於土的前方,在地則位於土的後方,土火總是混雜在一起,所以土旺盛於長夏火熱之時。丹溪先生深悟此理,因此提出濕熱相火為病十居八九,以及濕鬱生熱,熱久生濕的論點,正是因為這個道理。五天之象所經星宿分野,獨占五運之干位,而不及六氣之支位,這是因為干和支就如同根本和枝葉,經書中說干則支在其中。所以其化都是干和支同屬的,連位齊化的,也就是根本和枝葉同化的。

有些人認為,近世只以五運的化來論述五天之象,而六氣的化則不提五天之象,只將正化和對化立說。例如土正化於未,對化於醜;金正化於酉,對化於卯;水正化於戌,對化於辰;木正化於亥,對化於巳;君火正化於午,對化於子;相火正化於寅,對化於申。又以未酉戌亥午寅的正化為實,無勝復;醜卯辰巳子申的對化為虛,有勝復。

今子所釋經文,一以運氣之化,皆出五天之氣,與彼說異者,何也?曰:經旨皎如日星,好事者鑿此正化對化之說也。謹按經文帝悉陳五運之干,六氣之支,一併設問,非獨問五運,不及六氣也。岐伯之答,亦以五天之象所經星宿,一併答五運之干六氣之支,非獨答五運而分出六支不答也。

今何為不究經旨,擅將運氣分作二義,妄撰正化對化異說,上亂聖經,下惑後學,而作軒岐之罪人也。至於勝復之說,經但以子午寅申辰戌六歲之紀,氣化大而先天無勝復,未聞未酉亥氣化少者為實無勝復。以丑未卯酉巳亥六歲之紀氣化少而後天有勝復,未聞子辰申氣化大者為虛有勝復也。

白話文:

你所解讀的經文,認為氣運變化都源自五行之氣,與其他說法不同,這是為什麼呢?經文的意思如同太陽般明亮,那些好事者卻妄加解釋,創造出正化對化之說。仔細研讀經文,可見帝皇問及五運的干支,以及六氣的支,並非單純詢問五運,而忽略六氣。岐伯的回答也以五行之象所屬的星宿,同時回答了五運的干支以及六氣的支,並非單純回答五運,而將六氣支別來回答。

現在為何不深入研究經文之意,而擅自將氣運分為兩種意義,妄加撰寫正化對化之說,上悖聖經,下誤後學,成為曲解岐黃之罪人?至於勝復之說,經文中只以子午寅申辰戌六歲的紀年,氣化旺盛,先天並無勝復之說,沒有聽說過未酉亥氣化衰微者便沒有勝復。以丑未卯酉巳亥六歲的紀年,氣化衰微,後天則有勝復之說,沒有聽說過子辰申氣化旺盛者便虛有勝復之說。

帝曰:善。論言天地者,萬物之上下;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未知其所謂也?岐伯曰:所謂上下者,歲上下見陰陽之所在也。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帝曰:何謂下?岐伯曰: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見也。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論述天地,是萬物上下之分;左右,是陰陽運行之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岐伯說:所謂上下,是指一年四季中,陰陽的變化位置。所謂左右,是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陰陽的分布位置:當看到厥陰時,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當看到少陰時,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當看到太陰時,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當看到少陽時,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當看到陽明時,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當看到太陽時,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這就是我們站在北方,面向南方而命名的方位,指的是我們看到的情況。

皇帝說:什麼叫做下?岐伯說:當厥陰在上時,少陽在下,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當少陰在上時,陽明在下,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當太陰在上時,太陽在下,左邊是厥陰,右邊是陽明;當少陽在上時,厥陰在下,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當陽明在上時,少陰在下,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當太陽在上時,太陰在下,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這就是我們站在南方,面向北方而命名的方位,指的是我們看到的情況。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帝曰:氣不相得而病者何也?岐伯曰:以下臨上,不當位也。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帝曰:余聞鬼臾區曰,應地者靜,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謂也,願聞何以生之乎?岐伯曰:天地動靜,五行遷復,雖鬼臾區言其上候而已,猶不能遍明。夫變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

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憑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

白話文:

天地之間,寒暑交替,氣息調和則身體健康,氣息失衡則疾病叢生。黃帝問道:氣息失衡導致疾病的原因是什麼?岐伯回答:下寒上熱,位置不當。黃帝又問:動靜如何?岐伯說:上行右旋,下行左旋,左右循環,最後交匯。黃帝說:我曾聽鬼臾區說,應地者靜,你卻說下行左旋,我不明白,希望你解釋一下。岐伯說:天地運行,五行遷移,鬼臾區只是觀察了天象,還不能完全理解。變化之道,天垂象,地成形,七曜運行於虛空,五行依附於大地。

大地承載著萬物的形狀,虛空則容納著天地精氣。形與精氣的運動,如同樹根與枝葉,只要觀察天象,就能推知其運作。黃帝問道:地是下方嗎?岐伯回答:地是人體下方,位於太虛之中。黃帝問:依靠什麼?岐伯回答:靠著大氣舉托,燥氣使之乾燥,暑氣使之蒸發,風使之運動,濕氣使之滋潤,寒氣使之堅硬,火氣使之溫暖。

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化生也。故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帝曰:天地之氣,何以候之?岐伯曰:天地之氣,勝復之作,不形於診也。《脈法》曰:天地之變,無以脈診,此之謂也。

帝曰:間氣何如?岐伯曰:隨氣所在,期於左右。帝曰:期之奈何?岐伯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不當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氣,左右應見,然後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順。帝曰: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生化?岐伯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氣。

白話文:

所以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氣在各處流動,寒暑六氣進入人體,因此就會讓身體虛弱而化生出疾病。所以燥氣過盛,土地就會乾旱;暑氣過盛,土地就會炎熱;風氣過盛,土地就會震動;濕氣過盛,土地就會泥濘;寒氣過盛,土地就會裂開;火氣過盛,土地就會堅硬。

黃帝問道:天地之氣,要怎麼樣才能觀察出來?岐伯回答:天地之氣,勝復變化,無法從脈象觀察出來。《脈法》說:天地變化的氣象,不能用脈象診斷,這就是這個道理。

黃帝又問:間氣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間氣就如同氣所在的位置,會影響左右兩邊。黃帝問:影響的狀況如何?岐伯回答:順應氣的變化,身體就會健康;違背氣的變化,就會生病;氣不在應在的位置,就會生病;氣不斷地移位,就會生病;氣失去原本的位置,就會危及生命;脈象相反,就會死亡;陰陽交替,就會死亡。首先要確定年份,才能知道天地的氣,觀察左右兩邊的應驗,然後才能判斷生死的逆順。

黃帝問:寒暑燥濕風火,在人體內應該怎麼處理?它們對萬物又怎麼樣才能生化呢?岐伯回答: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它在天上是玄,在人體是道,在地是化,化生出五味,道生出智慧,玄生出精神,化生出氣。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氣為柔,在臟為肝。其性為暄,其德為和,其用為動,其色為蒼,其化為榮,其蟲毛,其政為散,其令宣發,其變摧拉,其眚為隕,其味為酸,其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肝,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臟為心。其性為暑,其德為顯,其用為燥,其色為赤,其化為茂,其蟲羽,其政為明,其令鬱蒸,其變炎爍,其眚燔焫,其味為苦,其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白話文:

天地萬物皆有其性,如同人體一樣,都有著各自的屬性。

天空中的風,在地上的木,在人體中的筋,在氣中的柔,在臟腑中的肝,其性溫暖,其德柔和,其作用是運動,其顏色是青綠,其變化是榮華,其動物是毛蟲,其政令是散發,其令牌是宣發,其變化是摧毀拉扯,其災難是隕落,其味道是酸,其志向是憤怒。憤怒傷肝,悲傷可以克制憤怒,風可以傷肝,乾燥可以克制風,酸可以傷筋,辛辣可以克制酸。

南方屬火,火生熱,熱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天空中的熱,在地上的火,在人體中的脈,在氣中的呼吸,在臟腑中的心,其性炎熱,其德顯耀,其作用是乾燥,其顏色是紅色,其變化是茂盛,其動物是鳥類,其政令是光明,其令牌是鬱悶蒸騰,其變化是火焰燃燒,其災難是火災,其味道是苦,其志向是喜悅。喜悅傷心,恐懼可以克制喜悅,熱可以傷氣,寒冷可以克制熱,苦可以傷氣,鹹可以克制苦。

中央屬土,土生濕,濕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氣為充,在臟為脾。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其色為黃,其化為盈,其蟲裸,其政為謐,其令雲雨,其變動注,其眚淫潰,其味為甘,其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脾,酸勝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氣為成,在臟為肺。其性為涼,其德為清,其用為固,其色為白,其化為斂,其蟲介,其政為勁,其令霧露,其變肅殺,其眚蒼落,其味為辛,其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

白話文:

濕氣在天上,土氣在地,肉體屬濕土,充盈之氣屬濕土,脾臟也屬濕土。濕土的特性是寧靜而兼具,其德性是滋潤,作用是化生,顏色是黃色,轉化為充盈,其蟲無皮毛,其政令是安寧,其氣象是雲雨,其變動是滋潤,其病變是淫濕潰爛,其味道是甘甜,其志向是思考。思考過度傷脾,怒氣可以勝過思考,濕氣傷肉,風氣可以勝過濕氣,甘味傷脾,酸味可以勝過甘味。西方產生燥氣,燥氣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

燥氣在天上,金氣在地,皮毛屬燥金,成形之氣屬燥金,肺臟也屬燥金。燥金的特性是涼爽,其德性是清淨,作用是固守,顏色是白色,轉化為收斂,其蟲有介殼,其政令是剛勁,其氣象是霧露,其變動是肅殺,其病變是蒼白脫落,其味道是辛辣,其志向是憂愁。憂愁過度傷肺,喜悅可以勝過憂愁,熱氣傷皮毛,寒氣可以勝過熱氣,辛辣傷皮毛,苦味可以勝過辛辣。北方產生寒氣,寒氣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

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氣為堅,在臟為腎。其性為凜,其德悽愴,其用為藏,其色為黑,其化為肅,其蟲鱗,其政為靜,其令為寒,其變凝冽,其眚冰雹,其味為咸,其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五氣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

帝曰:病之生變何如?岐伯曰: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帝曰:主歲何如?岐伯曰: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也。(五運行大論)

此一章論天右旋於外,而寒暑六入以舉其地,地受天六入以為五行左轉,化生人物於天之中也。天地萬物之上下,左右陰陽之道路者,天右旋六節之位也。上下,謂在上者司天之位,在下者在泉之位。左右,謂在上之左右者,天左間、右間之位;在下之左右者,泉左間、右間之位也。

白話文:

寒屬水,在人體為骨,氣質堅固,臟腑屬腎。寒性凜冽,德性淒涼,功能收藏,顏色黑色,化為肅殺,主蟲鱗之類,政令靜謐,氣令寒冷,變化凝結,災害冰雹,味道咸,心志恐懼。恐懼傷腎,思慮可以戰勝恐懼,寒冷傷血,乾燥可以戰勝寒冷,鹹味傷血,甘甜可以戰勝鹹味。五氣交替運轉,各有先後,不在其位則為邪氣,在位則為正氣。

黃帝問道:疾病的變化如何?岐伯回答:氣相合則病情輕微,不相合則病情嚴重。黃帝又問:主宰一年四季的氣如何?岐伯回答:氣有餘則克制自己所勝之氣,而侮辱自己所不勝之氣;氣不足則被自己所不勝之氣侮辱並乘其虛,自己所勝之氣輕而被侮辱。侮辱反過來就會受到邪氣侵襲,被侮辱而受到邪氣侵襲,是因其缺乏警惕。

這一章論述的是天右旋於外,寒暑六氣以舉動地氣,地氣受天六氣影響而形成五行左轉,化生萬物於天地之間。天地萬物上下左右,皆遵循陰陽之道,天右旋六節的位置,即為陰陽之道。上下,指的是上為司天之位,下為在泉之位。左右,指的是上方的左右,為天左間、右間之位;下方的左右,為泉左間、右間之位。

故天之三陰三陽,於其六位右旋。如巳亥歲上見厥陰,而左間少陰,右間太陽;至子午歲,厥陰右旋下降,則上見少陰,而左間太陰,右間厥陰,常如此逐歲自上旋降於右也。面北命其位,言其見者,謂司天之位在南而面北,命其左右,則西南為左間之位,東南為右間之位,而言其所見之陰陽也。

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而左間陽明,右間太陰;至厥陰右旋下降,而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而左間太陽,右間少陽。常如此隨司天旋轉也。面南命其位言其見者,謂地之位在北而面南,命其左右,則東北為左間之位,西北為右間之位,而言其所見之陰陽也。自天地萬物之上下至此,獨論天右旋之氣也。

白話文:

因此,天有三陰三陽,在六個位置上右旋。例如,在巳亥年,厥陰在上,左邊是少陰,右邊是太陽;到了子午年,厥陰右旋下降,則少陰在上,左邊是太陰,右邊是厥陰。如此循環,每年自上而下右旋。面朝北方定其位置,所謂“見”,是指司天之位在南方,面朝北方,其左右分別是西南為左間,東南為右間,以此來描述所見的陰陽。

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邊是陽明,右邊是太陰;當厥陰右旋下降,少陰在上時,則陽明在下,左邊是太陽,右邊是少陽。如此隨司天之位旋轉。面朝南方定其位置,所謂“見”,是指地之位在北方,面朝南方,其左右分別是東北為左間,西北為右間,以此來描述所見的陰陽。從天地萬物上下至這裡,僅論述了天右旋之氣。

上下相遘,寒暑相臨,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者,言天之右旋繞地方位,而其氣與地方位氣相遘相臨,其遘同類,相生之氣則和;不同類,相制之氣則病也。或氣雖同類相得亦病者,惟相火臨於君火,為不當位故也。經下篇云: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病近害速者是也。

動靜何如者,帝謂天動能臨於地,地靜不能臨天,而難上下相遘,寒暑相臨之語也。岐伯答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則知天常於上自右降東南而旋迴以臨地,地常於下自左升東北而循顯明,木君相土金水之位,循環臨天而皆動也。故左右臨動,各皆周天,過則復相會也。然天之右行,即歷家退度之右行,其實皆如地之左行,而東昇西降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寒暑交替,氣息相合則身體健康,不相合則會生病。這是因為天體自右向左旋轉,其氣息與地面的氣息相遇,同類相生則和諧,不同類相克則會生病。即使同類相合,也可能生病,例如相火臨於君火,就是不當位所致。經書中說,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容易生病。

天地如何運動呢?天體運動能臨於地,地靜止不能臨天,因此難以達到天地相合、寒暑交替的狀態。岐伯回答說,天體自右向左運行,地體自左向右運行,因此天體常自右向東南降臨大地,地體常自左向東北升起,木君、相土、金水各自循環,臨於天,皆在運動。所以天地左右運動,各自環繞一周,然後相遇。然而,天體的右行,其實就像地體的左行,都是東昇西降。

應地者靜,帝復難下者左行之言也。岐伯答天地之體,動靜雖殊,而其用之變化,在地則五行麗地而載生成之形類運於內,在天則七曜緯虛而列應天之精氣運於外,其形類與精氣之相隨運動,猶根本之與枝葉,同乎一氣而不殊,故但仰觀七曜之象,周旋雖遠,可知其動也。自上下相遘至此,通論天右旋地左轉之氣也。

地之為下否乎者,帝謂天象周旋,皆轉於地下。而地居其上,今曰下者左行,則地之左行為下,得非否乎?岐伯答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則上下之義始明矣。蓋以其所屬言之,則司天在泉之氣屬天者為上,五行之屬地者為下,以其所在言之,則司天者為上,在泉者為下,而地之五行居中。岐伯以所屬言之,故曰下者左行;帝以所在言之,故難地之左行非下也。

白話文:

意思是說,在地上的氣息是靜止的,而天上的氣息是左旋的。岐伯回答說,天地雖然運行方式不同,但都遵循五行和七曜的規律,在地則五行依附大地產生萬物,在天則七曜運行於虛空,影響天地的精氣,兩者相互影響,如同樹根與枝葉,本質相同,因此觀察七曜的運行,就能了解天地的變化。

皇帝認為天體的運行都是在地下旋轉,而大地在上面,現在說左旋為下,難道不是錯的嗎?岐伯回答說,大地是人之下,在虛空中,所以上下之分才明確。如果以其屬性來講,司天之氣屬於天,五行之氣屬於地,屬於天者為上,屬於地者為下。如果以其所在位置來說,司天者為上,在泉者為下,而地五行居於中間。岐伯是以屬性來講,所以說左旋為下;皇帝是以位置來講,所以認為地之左旋不代表為下。

憑,附也。地居太虛之中何所憑附而不墜也。大氣舉之,謂風寒暑濕燥火六節大氣旋轉於外,任持其地而干蒸動潤堅濕以入其體也。故其入也,風寒在下,而風居東寒居北,燥熱在上,而燥居西熱居南,濕氣在中而居中央,火於未入之前在濕上,已入之後在濕下,而遊行上下之間也。自地之為下至此,原地氣一皆本乎天也。

候,診候也。言天地之氣及勝復之作,統貫六位,難以診候,唯間氣偏治一位。故可隨其所在,期之於尺寸左右也。凡期之之法,陽之所在,其脈應,陰之所在,其脈不應。故北政之歲,人氣面北而寸北尺南,地左間之氣在右寸,右間之氣在左寸,天左間之氣在左尺,右間之氣在右尺。所以少陰在泉,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寸俱不應。

白話文:

地球懸浮在虛空中,沒有依附之物,為何不會墜落?因為是大氣的力量托舉著它。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形成大氣,不斷循環變化,帶動著地氣,使地氣蒸騰、潤澤、堅硬、濕潤,並滲透進地體。因此,風寒在下,風在東方,寒在北方;燥熱在上,燥在西方,熱在南方;濕氣居中,位於中央;火在未入地體前,位於濕氣之上,入地後則位於濕氣之下,在上下之間不斷流動。從地底到地表,所有地氣都源於天。

候,指的是診候。天地之氣的變化和盛衰起伏,貫穿六個方位,難以診斷,只能診斷其中偏向某一個方位的氣。因此,可以根據氣所在的位置,用尺寸来推測其方位。一般來說,陽氣所在,脈象應,陰氣所在,脈象不應。所以,在北政之年,人體的陽氣面向北方,寸脉在北,尺脉在南;地左間的氣在右寸,地右間的氣在左寸;天左間的氣在左尺,天右間的氣在右尺。因此,少陰脈在泉,則左間为太陰,右間为厥陰,而兩寸脈都應不應。

厥陰在泉,則左間少陰,而右寸不應。太陰在泉,則右間少陰,而左寸不應。少陰司天,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尺俱不應。厥陰司天,則左間少陰,而左尺不應。太陰司天,則右間少陰,而右尺不應也。南政之歲,人氣面南而寸南尺北,天左間之氣在右寸,右間之氣在左寸,地左間之氣在左尺,右間之氣在右尺。

所以少陰司天,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寸俱不應;厥陰司天,則左間少陰,而右寸不應;太陰司天,則右間少陰,而左寸不應。少陰在泉,則左間太陰,右間厥陰,而兩尺俱不應。厥陰在泉,則左間少陰,而左尺不應;太陰在泉,則右間少陰,而右尺不應也。從其氣則和者,陰陽各當尺寸本位也。

白話文:

如果厥陰經脈氣虛衰弱,就會導致左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右側寸口脈無反應。如果太陰經脈氣虛衰弱,就會導致右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左側寸口脈無反應。當少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左側太陰經脈氣虛,右側厥陰經脈氣虛,並且兩側尺脈都無反應。如果厥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左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左側尺脈無反應。如果太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右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右側尺脈無反應。在南方主宰的年份,人體的氣機朝向南方,寸口脈在南方,尺脈在北方,天地的氣機也呈現相應的變化。

因此,當少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左側太陰經脈氣虛,右側厥陰經脈氣虛,並且兩側寸口脈都無反應;如果厥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左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右側寸口脈無反應;如果太陰經脈主宰天時,就會導致右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左側寸口脈無反應。當少陰經脈氣虛衰弱,就會導致左側太陰經脈氣虛,右側厥陰經脈氣虛,並且兩側尺脈都無反應。如果厥陰經脈氣虛衰弱,就會導致左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左側尺脈無反應;如果太陰經脈氣虛衰弱,就會導致右側少陰經脈氣虛,而右側尺脈無反應。順應氣機,保持陰陽平衡,才能使各經脈氣血運行正常,達到健康狀態。

違其氣則病者,陰陽或不當其位,或迭移其位,或失守其位,或尺寸反,或陰陽交也。不當其位者,謂陰陽之見,不當尺寸本位也。迭移其位者,謂陰陽迭皆移轉一位也。假如南政少陰司天,陰皆在寸,陽皆在尺,迭皆左轉者,則陰皆移左而左不應,陽皆移右而右應;迭皆右轉者,則陰皆移右而右不應,陽皆移左而左應之類是也。失守其位者,謂本位他位皆失守不見也。

如陰失守則尺寸皆無陰,陽失守則尺寸皆無陽,非如迭移而相反相交見於他位也。尺寸反者,假如北政,少陰司天,陽在寸,陰在尺,而陽反見尺,陰反見寸之類是也。陰陽交者,假如北政太陰司天,陽在左,陰在右,而陽反見右,陰反見左之類是也。寒暑燥濕風火,在人合之奈何?其於萬物何以生化者,言天外旋轉,大氣六入地中,生化人物,其在人臟腑形體者如何合之,在萬物如何生化也。

白話文:

身體的病症,大多是因為氣機運行失調導致陰陽失衡。陰陽失衡的表現形式包括:位置不當、位置互換、位置消失,以及陰陽交錯。

位置不當是指陰陽的部位與正常位置不符。例如,陰陽應該在特定的尺寸部位,但卻出現了偏差。

位置互換是指陰陽的位置相互轉換。例如,本來陰應該在寸,陽應該在尺,但卻出現了陰在尺,陽在寸的情況。

位置消失是指陰陽原本應該存在的位置,卻完全消失不見。例如,陰應該存在的位置,卻完全沒有陰的氣息。

陰陽交錯是指原本應該在左邊的陽氣,卻出現在了右邊,原本應該在右邊的陰氣,卻出現在了左邊。

寒暑燥濕風火這些外邪進入人體,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它們又是如何影響萬物的生長變化?

天地運行的規律是:天體自轉,大氣六合於地,滋養萬物,使之生長變化。那麼,這些外邪進入人體後,是如何影響人體臟腑和形體的呢?它們又是如何影響萬物的生長變化呢?

東方生風者,天六入之風,居東方地體中,為生生之始也,自風而生木、酸、肝、筋、心矣。凡東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皆本乎風,而內合人之肝氣者也。故肝居左,象風之生於東,筋為屈伸,象風之動也。南方生熱者,天六入之熱,居南方地體中,為生長之始也,自熱而生火、苦、心、血、脾,矣。凡南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皆本乎熱,而內合人之心氣者也。

故心居前,象熱之生於南,血為人之神,象火之明曜也。中央生土者,天六入之濕,居中央地體中,為生化之始也,自濕而生土、甘、脾、肉、肺矣。凡中央性用德化政令之類,皆本乎濕,而內合人之脾氣者也。故脾居腹,象濕之生於中央,肉充一身,象土之充實大地也。

白話文:

東方的風是天六入之風,位於東方的地體之中,是生生之始。從風而生出木、酸、肝、筋、心。凡是東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都源於風,並與人體的肝氣相合。所以肝臟位於左側,象徵著風生於東方,筋骨負責屈伸,象徵著風的運動。

南方的熱是天六入之熱,位於南方的地體之中,是生長之始。從熱而生出火、苦、心、血、脾。凡是南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都源於熱,並與人體的心氣相合。所以心臟位於前方,象徵著熱生於南方,血液是人體的神,象徵著火的明亮。

中央的土是天六入之濕,位於中央的地體之中,是生化之始。從濕而生出土、甘、脾、肉、肺。凡是中央性用德化政令之類,都源於濕,並與人體的脾氣相合。所以脾臟位於腹部,象徵著濕生於中央,肉體充盈全身,象徵著土充實大地。

西方生燥者,天六入之燥居西方地體中,為生收之始也,自燥而生金、辛、肺、皮毛、腎矣。凡西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皆本乎燥,而內合人之肺氣者也。故肺居右,象燥之生於西,皮毛乾於身表,象氣之燥也。北方生寒者,天六入之寒,居北方地體中,為生藏之始也,自寒而生水、咸、腎、骨、肝矣。凡北方性用德化政令之類,皆本乎寒,而內合人之腎氣者也。

故腎居後,象寒之生於北,骨為百骸,象寒之堅也。五氣更立,各有所先,其所先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者,謂前五方之氣,各治一部之令者也。五氣更立,治令皆各有所先,其所先者,風之立非春令,熱之立非夏令,濕之立非長夏令,燥之立非秋令,寒之立非冬令,是皆非其位之立,為勝復之邪也。

白話文:

西方屬燥,因為天六氣中的燥氣存在於西方的地體之中,是生收的開始。從燥氣生出金、辛、肺、皮毛、腎。所有西方特性、德化、政令等,都源於燥氣,並與人體的肺氣相合。因此,肺臟位於右側,象徵燥氣生於西方,皮毛乾燥於身體表面,象徵氣的乾燥。

北方屬寒,因為天六氣中的寒氣存在於北方的地體之中,是生藏的開始。從寒氣生出水、咸、腎、骨、肝。所有北方特性、德化、政令等,都源於寒氣,並與人體的腎氣相合。因此,腎臟位於後方,象徵寒氣生於北方,骨骼是百骸的支撐,象徵寒氣的堅固。

五氣交替,各有其先後順序,如果先後順序不符合其所在方位,就是邪氣,符合其所在方位就是正氣。這指的是五行之氣,分別掌管各個季節的氣候。五氣交替,每個季節的氣候都有其先後順序,如果先後順序不符合,例如風氣不屬於春季,熱氣不屬於夏季,濕氣不屬於長夏,燥氣不屬於秋季,寒氣不屬於冬季,這些都是不符合其所在方位,屬於勝復之邪氣。

風當春令立,熱當夏令立,濕當長夏令立,燥當秋令立,寒當冬令立,是皆當其位之立,為本氣之正也。氣相得則微,不相得則甚者,言非位所立之邪生變之病,其邪與治令之氣相得則病微,不相得則病甚也。主氣者亦謂前五方之氣,各治一歲之政者也,歲氣有餘,則制所勝而侮所不勝,如歲木治政之氣有餘,則制土氣而濕化減少,侮金氣而風化大行也。

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如歲木治政之氣不及,則金氣勝,侮而乘之,燥化乃行,土氣輕而侮之,濕氣反布也。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於畏者,金侮木不及,從而乘之,則木之子火報復其勝,而侮金反受邪也;侮金受邪,則其不及之木寡於畏,而氣復疏伸也。自天地之氣何以候至此,原人氣一皆本乎天也。

白話文:

春天以風為氣,夏天以熱為氣,長夏以濕為氣,秋天以燥為氣,冬天以寒為氣,這些都是各個季節應有的氣候特徵,是天地間正常的運作。當季節氣候與邪氣相合時,疾病就會較輕微;反之,若季節氣候與邪氣相沖時,疾病就會比較嚴重。五方之氣,分別主導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例如春木之氣主導一年,若春木之氣旺盛,則可制土氣,使濕氣減少,並侮金氣,使風氣旺盛。如果春木之氣不足,則金氣旺盛,會乘虛而入,造成燥化,而土氣則被木氣所輕視,導致濕氣反覆出現。當一個季節的氣候被另一個季節的氣候所克制,被克制的季節氣候會變得弱勢,而克制它的季節氣候會變得強勢。例如金氣克制木氣不足,木氣反過來會借助其子火氣來克制金氣,金氣因此受到反噬;而金氣克制木氣過於強盛,木氣就會變得弱勢,無法有效抵抗金氣的入侵,而氣息也會變得稀疏。天地萬物皆受天時影響,人氣亦然,都源於天。

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干,每干六歲,通該四十八歲。

甲己通該十二歲。

黃帝問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夫子數言謹奉天道,余聞而藏之,心私異之,不知其所謂也。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天之道可得聞乎?岐伯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

帝曰:願聞天道六六之節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太陽之右,厥陰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陰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時,正立而待之,此之謂也。

白話文:

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個天干,每個天干代表六歲,共計四十八歲。甲己兩個天干則各代表十二歲。

黃帝問道:啊,天道的運行實在是深奧難測,就像迎著飄浮的雲朵,又像注視著深不見底的淵藪。深淵尚且可以測量,但迎著飄浮的雲朵卻無法得知它的盡頭。先生您剛剛簡潔扼要地闡述了天道,我雖然記下了,但心中卻感到很奇怪,不明白您的意思。希望先生您能詳盡地講解,讓這些道理永存不滅,流傳後世,讓我能真正理解天道。

岐伯回答道:您問得真好啊!天道指的是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以及萬物的盛衰變化。

黃帝說:我希望了解天道中六六之節的盛衰變化。

岐伯回答道:天體運行有其固定的位置,也有左右的規律。因此,少陽在右邊,陽明之氣主宰;陽明在右邊,太陽之氣主宰;太陽在右邊,厥陰之氣主宰;厥陰在右邊,少陰之氣主宰;少陰在右邊,太陰之氣主宰;太陰在右邊,少陽之氣主宰。這就是所謂的氣的標誌,也就是我們面向南方等待它的到來。因此說:根據天體運行的規律,萬物的盛衰變化,光線的移動和時間的確定,我們要正襟危坐,靜候時機,這就是天道。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脈其應也。

白話文: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間就出現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間就出現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間就出現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間就出現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間就出現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間就出現陽明。所謂本,也就是根本,根本之下,就出現中間的徵兆;徵兆之下,就是氣的表現。根本和表現不同,氣的表現就會有不同的現象。

黃帝問道:為什麼有些病氣能完全到達病變部位,有些卻不能到達,有些則到達得過於嚴重呢?岐伯回答說:完全到達病變部位的,就是氣和;不能到達的,就是氣不足;未到達就到達的,就是氣過剩。黃帝又問道:氣不能到達和氣過剩,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岐伯回答說:順應自然法則就會順利,不順應就會逆行,逆行就會產生變化,變化就會導致疾病。黃帝說:好,請詳細說明氣的應驗。岐伯回答說:萬物都有其應驗,氣則以脈象作為應驗。

(六微旨大論)

此一章,論天之陰陽,右周天道之常。所謂上者,右行者也。天道六六之節盛衰者,天之三陰三陽右旋天外,更治歲政,每歲各一盛衰,至六歲周遍,通得盛衰之節六六也。上下有位,左右有紀者,謂每歲陰陽盛衰之位,上下,謂司天、在泉二位也。左右,謂司天之左間、右間及在泉之左間、右間,為四紀也。

凡天右旋之陰陽,臨司天之位者,其天之政盛,至三之氣始布;臨在泉之位者,其地之氣盛,至終之氣始布。而上下二位有二節,陰陽盛衰也。臨司天之左間者,其氣至四之氣盛;右間者,其氣至二之氣盛。臨在泉之左間者,其氣至初之氣盛;右間者,其氣至五之氣盛。而左右四紀有四節,陰陽盛衰也。

白話文:

這章講的是天體的陰陽運作,以及一年四季的變化規律。所謂「上者,右行者也」,指的是天體的運行方向是順時針的。天體的運轉週期是六六年,這六六年中,天體的三陰三陽會依序運行,並掌控著一年四季的變化。每一年,陰陽氣息會達到一個盛衰的狀態,六年的時間便會輪迴一次,完成一個盛衰的週期。

天體的運轉位置分為上下左右,上是指司天之位,下是指在泉之位。左右是指司天之位左側和右側,以及在泉之位左側和右側,這四個位置分別稱為四紀。

當天體運行到司天之位時,天氣的變化最為明顯,從三之氣開始佈散。當天體運行到在泉之位時,地氣的變化最為明顯,從終之氣開始佈散。上下兩個位置各有兩個節氣,分別代表著陰陽氣息的盛衰。

當天體運行到司天之位左側時,氣候變化最為明顯,從四之氣開始盛行;運行到右側時,氣候變化最為明顯,從二之氣開始盛行。當天體運行到在泉之位左側時,氣候變化最為明顯,從初之氣開始盛行;運行到右側時,氣候變化最為明顯,從五之氣開始盛行。左右四個位置各有四個節氣,分別代表著陰陽氣息的盛衰。

故此六節陰陽,每歲各一盛衰而數得六。寅申歲,少陽旋來司天,治之為初六,少陽之右卯酉歲,陽明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二;陽明之右辰戌歲,太陽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三;太陽之右巳亥歲,厥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四;厥陰之右子午歲,少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五;少陰之右丑未歲,太陰旋來司天,治之為六六;太陰之右,周而復始於少陽治之,故曰六六之節盛衰也。凡此三陰三陽為治之氣,皆所謂六氣之標也。

南面待之者,明前少陽之右云云,皆南面立而待之,乃右居西而從西旋過東也。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者,其火、燥、風、寒、熱、濕為治之氣,皆所謂六氣之本也。其中見之氣,乃六氣之中氣也。

白話文:

因此,六個節氣的陰陽變化,每年各有一盛衰,循環六次。寅申年,少陽主氣司天,稱為初六;少陽之後的卯酉年,陽明主氣司天,稱為六二;陽明之後的辰戌年,太陽主氣司天,稱為六三;太陽之後的巳亥年,厥陰主氣司天,稱為六四;厥陰之後的子午年,少陰主氣司天,稱為六五;少陰之後的丑未年,太陰主氣司天,稱為六六;太陰之後,又回到少陽主氣司天,故稱六六之節的盛衰。這三陰三陽主氣,都是所謂的六氣之標。

南面而待之者,指的是前述少陽之後等等,都是站在南方,面向北方,因此右邊位於西方,從西向東旋轉。少陽之上,火氣主氣,其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主氣,其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主氣,其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主氣,其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主氣,其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主氣,其中見陽明。這些火、燥、風、寒、熱、濕,都是所謂的六氣之本。其中所見的氣,則是六氣之中氣。

通前六氣之標言之,則本居上,標居下,中氣居本標之中。故曰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中氣者三陰三陽,各猶夫婦之配合相守,而人之臟腑經脈皆應之也。故少陽本標之中見厥陰,厥陰本標之中見少陽,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膽、三焦少陽經亦絡肝、心包,肝、心包厥陰經亦絡膽、三焦而互交也。

陽明本標之中見太陰,太陰本標之中見陽明,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胃、大腸陽明經亦絡脾、肺,脾、肺太陰經亦絡胃、大腸而互交也。太陽本標之中見少陰,少陰本標之中見太陽,而互為中氣相守,則人之膀胱、小腸太陽經亦絡腎、心,腎、心少陰經亦絡膀胱、小腸而互交也。本標不同,氣應異象者,謂太陽、少陰二氣也。

白話文:

前六氣的本氣和標氣,本氣位於上,標氣位於下,中氣則位於本氣和標氣之間。所以說,本氣在下,中氣就顯現出來;中氣在下,標氣就顯現出來。中氣指的是三陰三陽,就像夫妻互相配合守護一樣,人體的臟腑經脈都與之相應。因此少陽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厥陰,厥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少陽,兩者互相作為中氣守護,所以膽、三焦少陽經也連通肝、心包,肝、心包厥陰經也連通膽、三焦而互相交匯。

陽明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太陰,太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陽明,兩者互相作為中氣守護,所以胃、大腸陽明經也連通脾、肺,脾、肺太陰經也連通胃、大腸而互相交匯。太陽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少陰,少陰的本氣和標氣之間顯現出太陽,兩者互相作為中氣守護,所以膀胱、小腸太陽經也連通腎、心,腎、心少陰經也連通膀胱、小腸而互相交匯。本氣和標氣不同,氣的反應就會有不同的現象,這就是指太陽、少陰二氣。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是標陽本寒不同,其氣應則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而寒溫異象也。少陰之上,熱氣治之,是標陰本熱,不同其氣應,則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而熱寒異象也。至於脈從病反,如瓜甜蒂苦,蔥白葉青,參補蘆瀉,麻黃髮汗根節止汗之類,皆太陽少陰本標不同之氣異象也。

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者,言陰陽旋來治歲之候至,而其氣化亦應候至者,為至而至者和也。候至而其氣化不至者,為至而不至,旋來之氣不及也。候未至而氣化先至者,為未至而至,旋來之氣有餘也。故氣化應候,至者為順,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者為逆,逆則勝復之變生,變生則病作矣。

白話文:

太陽經病症,以寒氣治療,這和太陽經原本就寒涼不同,其氣應太陽經所到之處,就會出現寒涼,中間則為溫和,而寒涼與溫和的表現就不同。少陰經病症,以熱氣治療,這和少陰經原本就熱燥不同,其氣應少陰經所到之處,就會出現熱燥,中間則為寒涼,而熱燥與寒涼的表現就不同。至於脈象與病情相反,就像瓜果甜而蒂苦,蔥白葉青,人參補氣而蘆根瀉火,麻黃發汗而根節止汗等等,這些都是太陽經與少陰經本質不同,而導致氣象表現不同的現象。

有些病症,會在時節應到時出現,有些病症,會在時節應到時卻沒有出現,有些病症,則會在時節未到時就提前出現。這是指陰陽運轉,治療時節的變化,其氣化現象也應隨著時節變化而出現。在時節應到時,氣化現象也應到,這就叫做「至而至」,是和諧的表現。時節應到,但氣化現象沒有出現,這就叫做「至而不至」,是旋轉運行的氣力不足。時節未到,但氣化現象卻提前出現,這就叫做「未至而至」,是旋轉運行的氣力有餘。因此,氣化現象要應時節變化,出現的叫做順應,提前出現或延遲出現就叫做逆反。逆反就會出現勝復變化,勝復變化就會導致生病。

物生其應氣脈其應者,覆說應則順之義也。經所謂厥陰所至,為風生之類,是物生之應;厥陰之至,其脈弦之類,是氣脈之應也。

少陽,治寅申歲六節盛衰。陽明,治卯酉歲六節盛衰。

太陽治辰戌歲六節盛衰。厥陰治巳亥歲六節盛衰。

少陰治子午歲六節盛衰。太陰治丑未歲六節盛衰。

火燥寒風熱濕為本,三陰三陽為標,本標之中見者為中氣。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

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

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

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

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

白話文:

萬物生長應合著天地之氣,氣脈也隨之變化,這便是順應天地之道的道理。經書上說厥陰所到之處,會出現風寒之症,這就是物生之應;厥陰所到之處,脈象會呈現弦緊之狀,這就是氣脈之應。

少陽主治寅年、申年及六節的盛衰。陽明主治卯年、酉年及六節的盛衰。

太陽主治辰年、戌年及六節的盛衰。厥陰主治巳年、亥年及六節的盛衰。

少陰主治子年、午年及六節的盛衰。太陰主治丑年、未年及六節的盛衰。

火燥寒風熱濕是疾病的根本,三陰三陽是疾病的表現,在根本和表現中顯露出來的便是中氣。

少陽之上,火氣主治,中氣偏於厥陰。

厥陰之上,風氣主治,中氣偏於少陽。

陽明之上,燥氣主治,中氣偏於太陰。

太陰之上,濕氣主治,中氣偏於陽明。

太陽之上,寒氣主治,中氣偏於少陰。

少陰之上,熱氣主治,中氣偏於太陽。

五臟六腑為本,十二經絡為標,本標之間所絡者為中氣。臟腑之本居里,中氣居表裡之間,經脈之標為表。

足少陽屬膽絡肝

手少陽屬三焦絡心包

足厥陰屬肝絡膽

手厥陰屬心包絡三焦

足陽明屬胃絡脾

手陽明屬大腸絡肺

足太陰屬脾絡胃

手太陰屬肺絡大腸

足太陽屬膀胱絡腎

手太陽屬小腸絡心

足少陰屬腎絡膀胱

手少陰屬心絡小腸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白話文:

五臟六腑是人體的根本,十二經絡是它的外在表現,而它們之間的聯繫就是中氣。臟腑的根本位於內部,中氣則居於內外之間,經脈的外在表現則位於表層。

足少陽經屬於膽經,並與肝經相連;手少陽經屬於三焦經,並與心包經相連;足厥陰經屬於肝經,並與膽經相連;手厥陰經屬於心包經,並與三焦經相連;足陽明經屬於胃經,並與脾經相連;手陽明經屬於大腸經,並與肺經相連;足太陰經屬於脾經,並與胃經相連;手太陰經屬於肺經,並與大腸經相連;足太陽經屬於膀胱經,並與腎經相連;手太陽經屬於小腸經,並與心經相連;足少陰經屬於腎經,並與膀胱經相連;手少陰經屬於心經,並與小腸經相連。

皇帝說:很好,我想知道地理上的六個節氣位置如何?岐伯說:顯明之右,是君火的位置;君火之右,退後一步,相火掌管;再退一步,土氣掌管;再退一步,金氣掌管;再退一步,水氣掌管;再退一步,木氣掌管;再退一步,君火掌管。相火之下,水氣承接;水位之下,土氣承接;土位之下,風氣承接;風位之下,金氣承接;金位之下,火氣承接;君火之下,陰精承接。

皇帝說: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亢盛則有害,承接則制衡,制衡則生化,外在表現出盛衰,有害則敗亂,生化則是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帝曰:何謂當位?岐伯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陽、少陰;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岐伯曰:天之與會也。故《天元冊》曰天符。

帝曰:天符歲會何如?岐伯曰:太乙天符之會也。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乙天符為貴人。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其害微,所謂二火也。(六微旨大論)

白話文:

六微旨大論:盛衰與運位

黃帝問道: 盛衰之道如何呢?

岐伯答道: 事物不在其位,就會出現邪氣;在適當的位置,則為正氣。邪氣則變化劇烈,正氣則變化微弱。

黃帝問道: 何謂「當位」?

岐伯答道: 木氣運行至卯月,火氣運行至午月,土氣運行於四季,金氣運行至酉月,水氣運行至子月,這就是所謂的「歲會」,是氣運平衡的狀態。

黃帝問道: 非位又如何?

岐伯答道: 就是歲氣不與「歲會」相合。

黃帝問道: 土運之年,天象出現太陰;火運之年,天象出現少陽、少陰;金運之年,天象出現陽明;木運之年,天象出現厥陰;水運之年,天象出現太陽,這是什麼道理?

岐伯答道: 這是天象與地運相合的結果。因此,《天元冊》稱之為「天符」。

黃帝問道: 「天符」與「歲會」有何關係?

岐伯答道: 「天符」是太乙天符與歲會相合。

黃帝問道: 「天符」的貴賤如何?

岐伯答道: 「天符」執掌法令, 「歲位」執行命令, 「太乙天符」則代表貴人。

黃帝問道: 邪氣侵犯「天符」、「歲位」、「貴人」時會如何?

岐伯答道: 邪氣侵犯「天符」,病症發展迅速且危急;邪氣侵犯「歲位」,病症發展緩慢且持續;邪氣侵犯「貴人」,病症突然爆發且容易致死。

黃帝問道: 運位的變化如何?

岐伯答道: 君位處於臣位,則順應天理;臣位處於君位,則逆反天理。逆反天理,病症容易發作,危害也迅速;順應天理,病症發作較晚,危害也較輕微。這就是所謂的「二火」之理。

此一章,論地之陰陽,左運地理之常。所謂下者,左行者也。地理應六節氣位者,地之四方,分為六步,更治時令,以應天外六節氣位之治也。顯明之右,君火之位者,日出顯明卯地之右,在方屬東南,在時屬春分,卯中之後,為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者,地氣至南方相火位行令,治夏至前後三之氣,以應司天之政布,其運主戊癸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者,地氣至西南土位行令,治秋分前四之氣,以應司天左間之氣盛,其運主甲己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金氣治之者,地氣至西北金位行令,治秋分後五之氣,以應在泉右間之氣,其運主乙庚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水氣治之者,地氣至北方水位行令,治冬至前後終之氣,以應在泉之氣布,其運主丙辛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

白話文:

這章節講的是地理的陰陽變化,左邊代表着地理的常規運作。所謂的「下」,指的是往左邊運行。地理應合六節氣,地上的四方被劃分為六個區域,分別對應著天上的六個節氣。

東方日出,陽氣顯明,位於卯地右邊,方位屬東南,時間屬春分。卯中之後,是君火的位置。

君火右邊,退行一步,是相火的位置。地氣到達南方相火位置,掌管夏至前後三個月的气候變化,應合司天之政的佈置。它的運作主導戊癸年,與司天之政的政治年份相應。

再往前走一步,是土氣的位置。地氣到達西南土位,掌管秋分前四个月的气候變化,應合司天左間之氣的盛旺。它的運作主導甲己年,與司天之政的政治年份相應。

再往前走一步,是金氣的位置。地氣到達西北金位,掌管秋分後五个月的气候變化,應合在泉右間之氣的變化。它的運作主導乙庚年,與司天之政的政治年份相應。

再往前走一步,是水氣的位置。地氣到達北方水位,掌管冬至前後的氣候變化,應合在泉之氣的佈置。它的運作主導丙辛年,與司天之政的政治年份相應。

復行一步,木氣治之者,地氣至東北木位行令,治春分前初之氣,以應在泉左間之氣盛,其運主丁壬歲,以應司天之政治歲也。復行一步,君火治之者,地氣至東南君火位行令,治春分後二之氣,以應司天右間之氣盛,其運周歲,相火代之,不主歲也。凡此六步治令之時,各行本方之氣入於中國。

故木於東方治令時,春氣西行,而中國皆東方溫氣與泉左間所居之氣也。君相於南方治令時,夏氣北行,而中國皆南方熱氣,與天右間所居之氣也。金於西方治令時,秋氣東行,而中國皆西方涼氣與天左間所居之氣也。水於北方治令時,冬氣南行,而中國皆北方寒氣與泉右間所居之氣也。

白話文:

當木氣主宰時,地氣運行至東北方,主導春分前的氣候,應對泉左間的旺盛之氣,其運勢主要在丁壬年,與司天之政治歲相應。接著,君火主宰時,地氣運行至東南方向,主導春分後第二階段的氣候,應對司天右間的旺盛之氣,其運勢持續一整年,之後由相火取代,不再主宰年份。這六個階段的治令時節,各自行駛其所屬方位的氣息,進入中國。

因此,當木氣在東方主宰時,春季的氣息西行,而中國則處於東方溫暖的氣候與泉左間所居之氣的影響下。當君相火在南方主宰時,夏季的氣息北行,而中國則處於南方炎熱的氣候與天右間所居之氣的影響下。當金氣在西方主宰時,秋季的氣息東行,而中國則處於西方涼爽的氣候與天左間所居之氣的影響下。當水氣在北方主宰時,冬季的氣息南行,而中國則處於北方寒冷的氣候與泉右間所居之氣的影響下。

六氣之下,各有所制之氣承之者,蓋五行之氣,一極則一生,而循環相承,無一息間斷也。相火之下,水氣承之者,夏相火極,水生承之,從微漸化至冬著也。水位之下,土氣承之者,冬水極,土生承之,從微漸化,至長夏著也。土位之下,木氣承之者,長夏土極,木生承之,從微漸化,至春著也。

水位之下,金氣承之者,春木極,金生承之,從微漸化,至秋著也。金位之下,火氣承之者,秋金極,火生承之,從微漸化,至夏著也。君火之下,陰精承之者,夏君火極,陰精承之,從微漸化,至冬著也。其意與陰陽家水胎於午、金胎於卯等說大同小異,而皆循環相承以為胎也。

白話文:

六種氣象之下,各有其相應的氣息承接,這是因為五行之氣,一極盛則產生下一種氣息,彼此循環相承,永不間斷。

夏季火氣最盛,水氣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冬季。冬季水氣最盛,土氣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長夏。長夏土氣最盛,木氣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春季。

春季木氣最盛,金氣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秋季。秋季金氣最盛,火氣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夏季。夏季君火最盛,陰精承接,從微弱逐漸變化,直至冬季。

這些說法與陰陽學說中「水胎於午、金胎於卯」等理論大同小異,都是強調循環相承,以至於產生新的氣息。

亢,過極也。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者,言六位之氣過極,則必害作,承氣乃生於下制之,使不過也。故制則從微化著,承者自外列盛,極者自外列衰,而生化循環,害作則敗壞擾亂,而生化大病也。盛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者,覆明上文制則生化,外列盛衰之盛衰也。

蓋制亢下承生化之盛衰,惟歲氣和平,則其所化循序漸進,從微至著,而皆當六位之正。其歲氣有太過不及,則其所化無序,或躐等陵節,或乘危往勝,故變或兼化,而為半非其位之邪;變或復勝,而為全非其位之邪也。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者,言此八歲皆歲與五運相會,而氣和平,其盛衰皆能循序當六位之正。如餘歲不與運會,則氣有太過不及,其盛衰皆無序而非其位也。

白話文:

所謂「亢」,就是過度極端的意思。過度就會帶來危害,因此要以「承」來制約,制約就能夠生化。外列盛衰,指的是外在環境的盛衰變化,危害則會導致敗壞混亂,而生化則會導致重大疾病。這就是說,六位之氣過度極端,就會產生危害,承氣則從下方制約,使其不過度。因此,制約之後,就會從微弱逐漸化著,承氣則從外在環境的盛衰變化中逐漸積累,極端則從外在環境的衰敗中逐漸衰減,如此循環生化。危害出現則會敗壞擾亂,而導致重大疾病。盛衰不在其位,就是邪氣,在它應該在的位置,就是正氣。覆明上文「制則生化,外列盛衰」,指的是盛衰的變化。

總之,制約過度,從下方承接,生化盛衰,只有當歲氣平和時,其變化才會循序漸進,從微弱逐漸化著,並且都符合六位之正。如果歲氣過度或不足,其變化就會無序,要么越級跳躍,要么乘勝追擊,因此變化可能混合,形成部分不符合其位的邪氣;變化可能完全戰勝,形成完全不符合其位的邪氣。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這就是所謂的歲會氣之平,意思是這八個歲,都是歲與五運相會,氣和平,其盛衰都能循序符合六位之正。如果其他歲沒有與運相會,則氣就會過度或不足,其盛衰就會無序,不符合其位。

或曰:王氏註文釋水承火下者,熱甚則潤溢象水也;土承水下者,寒甚則冰堅象土也;風承土下者,雨為疾風吹零也;金承風下者,風動氣清,萬物皆燥也;火承金下者,火煅金流也。林氏校正又引木發而毀折,及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等語證之。河間又以亢則害承乃制六字之義,著書伸二家之說,其說皆指六位下承之氣,為旦夕之暴作。

今吾子獨謂為四時之循環,必將有說通知之,而證其得失是非乎?曰:經下文制則生化,外列盛衰,盛衰當其位則正,非其位則邪數句,論下承之義親切詳備,足可證其得失是非矣。

今經云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水氣承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木氣承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火氣承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土氣承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金氣承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陰精承之一節,乃下承生化之盛衰,當其位則正者也。蓋其盛衰循序不亂,盛者當法之正位,衰者當承之正位,而各當本位之正,故溫當春,熱當夏,涼當秋,寒當冬,而氣候和平,以為生長收藏焉。此則經之本旨,論四時循環當位正化也。

白話文:

有人说,王氏注解说水承火下,是因为火气过盛,就会润泽溢出,就像水一样;土承水下,是因为寒气过盛,就会冰冻坚硬,就像土一样;风承土下,是因为雨水被疾风吹落;金承风下,是因为风吹动,空气清净,万物干燥;火承金下,是因为火可以煅烧金属使其熔化。林氏校正又引用“木发而毀折,及厥阴所至为飘怒大凉”等说法来佐证。河间又以“亢则害承乃制”六字的含义,著書解释了两家说法,他们都指出了六位下承之气,是旦夕之间突然发生的。

如今你却说这是四时循环,一定有说法可以解释清楚,并且能证明你的观点的正确与否吧?我说,经文中后面有“制则生化,外列盛衰,盛衰当其位则正,非其位则邪”几句话,论述了“下承”的含义,非常详细,足以证明你的观点的正确与否。

现在经文说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水气承之;再退行一步,土气治之,木气承之;再退行一步,金气治之,火气承之;再退行一步,水气治之,土气承之;再退行一步,木气治之,金气承之;再退行一步,君火治之,阴精承之。这一节就是说“下承”之气生化盛衰的规律,当其位则正。因为它的盛衰循序不乱,盛者处于法定的正位,衰者处于承接的正位,各自处于本位的正位,所以温暖属于春天,炎热属于夏天,凉爽属于秋天,寒冷属于冬天,气象平和,才能使万物生长收藏。这就是经文的本意,论述四时循环当位正化的道理。

王氏註文所釋下承之義,又引林氏所引木發毀折,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之證,乃下承生化之盛衰,非其位則邪者也。蓋其盛衰無序而亂,故木發毀折者,暴亢極之木飄,半兼暴承下之金殺同化,而盛衰半非其位,為兼化之邪也。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者,暴亢極之木飄怒,為暴承下之金涼報復,而盛衰全非其位,為勝復之邪也。故溫非春,熱非夏,涼非秋,寒非冬,而或和或乖,以為人之百病焉。

此則王氏、林氏誤用旦夕暴作非位之邪,釋經當位之正也。然其非位之兼化勝復,又有太過不及之殊。今河間所伸王氏、林氏之說,以「亢則害承乃制」六字釋變氣之義,有曰木極似金,金極似火,火極似水,水極似土,土極似木,皆以亢過極則反似勝己之化者;有曰制甚則兼化乃虛象者;有曰治兼化但當瀉其亢甚之氣為病本,不可反誤治其兼化者。諸儒此言,皆謂五氣變盛之兼化,若夫不及者,則未之及也。

白話文:

王氏註解中所說的「下承」,指的是五行生剋化育的順序和規律。林氏引用「木發毀折,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之證」,指的是木氣過盛,導致厥陰經氣失衡,出現發熱、暴躁、寒冷等症狀。這其實是五行生剋化育過程中,各個元素盛衰失衡,導致氣機逆亂,而非正常的生理現象。

木氣過盛,就會表現為木發毀折,這是木氣亢盛,並受到金氣克制,導致木氣失衡。而厥陰經氣失衡,則表現為飄怒大涼,這是木氣亢盛,並受到金氣克制,導致木氣被金氣所傷,進而影響了厥陰經氣的運行。

所以,溫氣不應當在春天出現,熱氣不應當在夏天出現,涼氣不應當在秋天出現,寒氣不應當在冬天出現,這些都是五行生剋化育失衡所導致的病症。

王氏和林氏誤將五行生剋化育的順序和規律,解釋為氣機逆亂,而實際上,氣機逆亂的根本原因,在於五行生剋化育的失衡。

河間學派在解釋王氏和林氏的觀點時,用「亢則害承乃制」六字,來闡述氣機變化的道理。他們認為,五行生剋化育的過程中,如果某個元素過盛,就會影響到其所克制的元素,而被克制的元素也會反過來制約過盛的元素。

例如,木氣過盛,就會克制土氣,但土氣也會反過來制約木氣。這種現象,就是五行生剋化育的正常規律,而非氣機逆亂。

河間學派還指出,五行生剋化育的過程中,如果某個元素過盛,就應該瀉其亢盛之氣,而不要反過來治療其被克制的元素。

這些學者都認為,五行生剋化育的過程中,如果某個元素過盛,就會導致氣機逆亂,而氣機逆亂的根本原因,在於五行生剋化育的失衡。

謹按五常政大論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紀,其動緛戾拘緩,其味酸辛,其色白蒼,其聲角商。火不及曰伏明。伏明之紀,其動彰伏變易,其味苦鹹,其色玄丹,其聲徵羽。土不及曰卑監。卑監之紀,其動瘍湧分潰癰腫,其味酸甘,其色蒼黃,其聲宮角。金不及曰從革。從革之紀,其動鏗禁瞀厥,其味苦辛,其色白丹,其聲商徵。

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紀,其動堅止,其味甘鹹,其色黅玄,其聲羽宮。委和所謂軟戾拘緩者:緛,王注謂縮短也。蓋木之條達不及而極,則金兼化縮短,承於非位以勝之也。戾,肢體曲戾也。拘,筋脈拘強也。木為金之縮短牽引,而曲戾拘強也。緩,筋脈緩縱也。金勝木則土寡於畏,故土兼化緩縱於其空隙,而拘者自拘,緩者自緩也。

白話文:

依照五行學說,木氣不足則稱為委和,其特徵是動作遲緩、僵硬,味道偏酸辛,顏色為白蒼色,聲音為角商。火氣不足則稱為伏明,其特徵是動作顯著、變化無常,味道偏苦鹹,顏色為玄丹色,聲音為徵羽。土氣不足則稱為卑監,其特徵是動作腫脹、潰爛,味道偏酸甘,顏色為蒼黃色,聲音為宮角。金氣不足則稱為從革,其特徵是動作僵硬、昏厥,味道偏苦辛,顏色為白丹色,聲音為商徵。水氣不足則稱為涸流,其特徵是動作停滯,味道偏甘鹹,顏色為黅玄色,聲音為羽宮。委和之所以動作遲緩、僵硬,是因為木氣不足,金氣旺盛,導致木氣被金氣壓制而縮短,筋脈也因此變得僵硬。土氣不足則會導致筋脈鬆弛,而金氣對木氣的壓制則會造成土氣不足,進而導致筋脈鬆弛。

酸辛、白蒼、角商,皆木不及而夭極,金於非位承之兼化也。伏明所謂彰伏變易者:彰,火化彰明也。伏,水化隱伏也。變易,火不及水兼之,而或彰或伏,變易不常也。苦鹹、玄丹、徵羽者,皆火不及而夭極,水於非位承之兼化也。卑監所謂瘍湧分潰癰腫者:瘍,癰腫土化壅塞也。

湧,分潰木化啟折也。土化壅塞而為瘍癰腫,木兼化啟折而為騰湧分潰其壅塞也。酸甘、蒼黃、宮角者,土不及而夭極,木於非位承之兼化也。從革所謂鏗禁瞀厥者:鏗,謂金化鏗聲而為咳也。禁,謂閉氣抑喉而禁忍其咳也。蓋金肺太過,則欲氣伸而喘喝胸憑仰息,金肺不及,則欲氣蓄而禁忍鏗咳也。

白話文:

酸辛、白蒼、角商,都是木氣不足而夭折的極端表現,金氣在非其本位的情況下,承接木氣並轉化而成。伏明所說彰伏變易是指:彰,火氣化而顯明;伏,水氣化而隱伏。變易,火氣不足而水氣兼而有之,所以或顯明或隱伏,變化無常。

苦鹹、玄丹、徵羽,都是火氣不足而夭折的極端表現,水氣在非其本位的情況下,承接火氣並轉化而成。卑監所說瘍湧分潰癰腫是指:瘍,是癰腫之土氣壅塞;湧,是分潰之木氣啟折。土氣壅塞而形成瘍癰腫,木氣兼而化之啟折,則會騰湧分潰其壅塞。

酸甘、蒼黃、宮角,都是土氣不足而夭折的極端表現,木氣在非其本位的情況下,承接土氣並轉化而成。從革所說鏗禁瞀厥是指:鏗,指金氣化為鏗鏘之聲而咳嗽;禁,指閉氣抑喉而忍住咳嗽。金肺太過,則欲氣伸展而喘息胸悶,仰頭呼吸;金肺不足,則欲氣蓄積而忍住咳嗽。

瞀,昏也。厥,逆也。金化鏗禁而不及,則火兼化,昏瞀厥逆之氣升于禁忍之處也。苦辛、白丹、商徵者,皆金不及而夭極,火於非位承之兼化也。涸流所謂堅止者:堅,堅干。止,定止也。水少堅干而土兼之定止也。甘鹹、黅玄、羽宮者,皆水不及而夭極,土於非位承之兼化也。

凡此皆氣虛所變之兼化,其治法當補本氣之虛,非如氣盛兼化之法當瀉。今河間例言治兼化,但當瀉其亢甚之本氣者,可乎?其所兼之化,皆本氣不足,所承者得以勝之而然,不治則本氣愈衰,承氣愈勝,今例言兼化為相似之虛象,不可反治之者,可乎?此則河間誤釋太過不及所變之兼化皆為太過也。曰:王氏、林氏、河間氏失經旨意,已聞命矣。

白話文:

昏瞀是指昏迷,厥是指逆氣上衝。當金氣衰弱無法克制火氣時,火氣就會過盛,導致昏瞀厥逆之氣上升至禁忍之處。苦辛、白丹、商徵等屬金氣不足,火氣過盛而兼化而成。涸流指水氣不足,堅干指土氣過盛,定止指土氣凝固。當水氣不足時,土氣就會過盛而凝固。甘鹹、黅玄、羽宮等屬水氣不足,土氣過盛而兼化而成。

這些都是氣虛所導致的兼化現象,治療方法應該補益本氣,而非瀉去亢盛的本氣。河間先生所言治兼化,只當瀉其亢盛的本氣,是否正確?因為這些兼化現象,都是本氣不足,導致其他氣得以乘虛而上,如果不治療,本氣會更加衰弱,其他氣會更加旺盛。河間先生將兼化視為虛象,認為不可反治,是否正確?這說明河間先生誤解了太過不及所導致的兼化現象,都認為是過度造成的。可見,王氏、林氏、河間氏都未能領悟經書的真意。

然六位下承之氣,其所以為正化之常者,為兼化勝復之變者,為和者,為乖者之詳,猶有可得聞之而一證之以經旨乎?曰:至誠無息者,道體也。陰陽五行,在天地間流行,一極一生,而更互相承,循環無端者,與道為體也。

故其相承,以陰陽言,則冬至陰極,陽生承之,夏至陽極,陰生承之也;以五行言之,則五行即陰陽之相承,特有盛稚之分耳,故火盛陽,水盛陰,木稚陽,金稚陰,土負陰抱陽為沖氣。

其在陰陽相承,則冬至陰極,陽生承之,始於長夏土之沖氣極,木稚陽生承之,次於秋金之稚陰極,火盛陽生承之,終於冬水之盛陰極,土沖氣生承之也;夏至陽極,陰生承之,始於春木之稚陽極,金稚,陰生承之,次於夏君火之盛陽極,陰精生承之,終於夏相火之盛陽極,陰生承之,而一歲一周也。其在五行自相承,則君火相火之下,陰精水氣承之。

白話文:

六種氣息向下承接,它們究竟是屬於正氣運化的常態,還是兼具轉化旺盛和恢復變化的狀態,或是屬於和諧的狀態,或是屬於不和諧的狀態?這些細微的差別,是否可以從經文中找到依據呢? 答案是:至誠無息,才是道的根本。陰陽五行在天地間運行不息,一極達到極點便會生出另一極,彼此互相承接,循環往復,永無止境,這與道合為一體。

因此,它們互相承接的規律,用陰陽來說,就是冬至陰氣達到極點,陽氣便開始生長承接;夏至陽氣達到極點,陰氣便開始生長承接。用五行來說,五行就是陰陽相互承接的表現,只是在盛衰稚老上有所區別。所以火氣盛則為陽,水氣盛則為陰,木氣稚嫩則為陽,金氣稚嫩則為陰,土氣則兼具陰陽,為沖氣。

在陰陽相互承接的過程中,冬至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生長承接,這個過程始於長夏土氣沖氣的極點,木氣稚陽開始生長承接;其次是秋金氣稚陰達到極點,火氣盛陽開始生長承接;最後是冬水氣盛陰達到極點,土氣沖氣開始生長承接。夏至陽氣達到極點,陰氣開始生長承接,這個過程始於春木氣稚陽達到極點,金氣稚陰開始生長承接;其次是夏君火氣盛陽達到極點,陰精開始生長承接;最後是夏相火氣盛陽達到極點,陰氣開始生長承接,至此完成一年週期。在五行相互承接的過程中,君火與相火之下,陰精與水氣承接。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者,初歲也,土位之下,木氣承之者,二歲也。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者,凡三歲,周而復始也。故混而陰陽,分而五行。常如是更互相承,循環無端者,實由相承之體,至誠無息而然。聖人在川上,所謂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正謂此至誠無息之體也。

然以其相承之體言之,則至誠無息,隨極而承,無常變和乖之殊。以其流行之用言之,則極於平氣之紀,而當其位承之者,為正化之常,而為和;極於太過不及之紀,而非其位承之者,為兼化勝復之變而為乖也。其常者則循序漸進,以為四時之周流;其變者則或肆威太過,而暴極於非位,或勢力不及,而夭極於非位。故所承者皆隨其極制於下,而躐等陵節變其本氣,以為旦夕之暴化。

白話文: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就是初年;土位之下,木氣承之,就是第二年。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這三年的循環就這樣周而復始。所以混而陰陽,分而五行,彼此互相承接,循環不已,這就是自然運行的規律。聖人觀於河流,感嘆時光流逝,不捨晝夜,正是指這種無盡循環的至誠之道。

然而從承接的角度來說,至誠無息,隨其極限而承接,沒有恆常變化或乖違的區別。從流動的角度來說,達到平和的狀態,而處於應當承接的位置,便是正常的變化,是和諧的狀態;達到過度或不足的狀態,而沒有處於應當承接的位置,則是偏離常軌的變化,是乖違的狀態。正常的狀態,則循序漸進,形成四季的循環;變化的狀態,則可能過於強盛而暴極於非位,也可能力量不足而夭極於非位。因此,承接的氣息都隨其極限而受到制約,進而改變本來的氣質,造成瞬息萬變的變化。

是故半變者,本氣半衰,下承半盛,而為半非位之兼化;全變者,本氣全衰,下承全盛,而為全非位之勝復。和而變者,為德化政令,乖而變者,為災害眚傷也。經所謂發生之紀,其變振拉摧拔之類,乃太過之兼化;木不勝德,則收氣復之類,乃太過之勝復。委和之紀,其動緛戾拘緩之類,乃不及之兼化;肅殺炎赫沸騰之類,乃德化政令之勝復。

水發而雹雪,木發而毀折之類,乃災害眚傷之兼化;厥陰所至為飄怒太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之類,乃災害眚傷之勝復也。故均是至誠無息之體,但其所極所承者,有常變和乖之不齊,則其應見者,有變化、兼化、勝復及微甚災祥之各異。王氏、林氏不分變化,釋變化為變氣,河間不分虛實,釋兼化為盛,皆不思之過也。

白話文:

因此,半變是指本氣衰退一半,下承的力量卻還很強,導致出現既非原本狀態又非完全轉化的變化;全變則是指本氣完全衰退,下承的力量卻完全充盈,導致出現完全轉變的現象。和諧而變,代表著德化政令的影響;不和諧而變,則代表著災害或傷害。經書中提到的「發生之紀」,例如振拉摧拔等變化,屬於過度轉化的表現;「木不勝德,則收氣復之類」,則屬於過度轉化的逆轉現象。而「委和之紀」,例如緛戾拘緩等變化,屬於不足轉化的表現;「肅殺炎赫沸騰之類」,則屬於德化政令的逆轉現象。

水氣上升卻形成冰雹或雪,木氣上升卻導致折斷,都是災害或傷害的轉化表現;厥陰所至導致的飄怒太涼,少陰所至導致的大暄寒,都是災害或傷害的逆轉現象。總之,變化都是由至誠無息之體造成的,但由於其所極所承的力量不同,導致出現常、變、和、乖等不同的變化狀態,並反映出變化、兼化、勝復以及微甚災祥等不同的現象。王氏和林氏將變化和變氣混為一談,河間將兼化和盛混為一談,都是思考不夠周全的錯誤。

六位之下各有承氣制亢圖,當其位則正。

冬至陰盛極陽生承之(陰盛亢則害,陽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春夏著盛,春即稚陽木,夏即老陽火,長夏即沖氣上也。)

夏至陽盛極陰生承之(陽盛亢則害,陰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秋冬著盛,秋即稚陰金,冬即老陰水也。)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夏火亢則害,水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冬著盛。)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冬水亢則害,土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長夏著盛。)

土位之下木氣承之(長夏土亢則害,木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春著盛。)

木位之下金氣承之(春木亢則害,金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秋著盛。)

白話文:

六個方位各自有承氣制亢的循環,當氣運運行到該方位時,便會趨於平衡。冬至時,陰氣盛極,陽氣開始生長,承接陰氣,制約其過盛,使陰氣轉化,到春夏逐漸強盛,春天是稚陽木氣,夏天是老陽火氣,長夏則為沖氣上行。夏至時,陽氣盛極,陰氣開始生長,承接陽氣,制約其過盛,使陽氣轉化,到秋冬逐漸強盛,秋天是稚陰金氣,冬天是老陰水氣。相火之下,水氣承接,制約夏火過盛,使火氣轉化,到冬天強盛。水位之下,土氣承接,制約冬水過盛,使水氣轉化,到長夏強盛。土位之下,木氣承接,制約長夏土氣過盛,使土氣轉化,到春天強盛。木位之下,金氣承接,制約春木過盛,使木氣轉化,到秋天強盛。

金位之下火氣承之(秋金亢則害,火承乃制之,制生則化,至夏著盛。)

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亢則害,承乃制,制生則化,外列盛衰。盛衰,當其位則正,非其位則邪。

木發而毀折(風木之飄,半兼金承之,故毀折。)

火發而曛昧(火熱之明,半兼木承之,故曛昧。)

土發而飄驟(土濕之雨,半兼風承之,故飄驟。)

金髮而清明(金燥之清,半兼火承之,故清明。)

水發而雹雪(寒水之零,半兼土承之,故雹雪。)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風飄之勝全變,非位承之,金涼復。)

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君火之勝全變,非位承之,寒雰復。)

白話文:

金氣衰弱時,火氣會承接金氣的能量。秋季金氣旺盛時會帶來危害,火氣則會抑制金氣,抑制生長就會轉化,到了夏季就達到極盛。

心火衰弱時,陰精會承接心火的能量。

氣息過盛就會帶來危害,承接的能量就會抑制它,抑制生長就會轉化,外在表現為盛衰。盛衰,在它應該出現的位置就是正常,不在它應該出現的位置就是病變。

木氣過盛就會導致破壞和折斷。風吹動樹木,部分依靠金氣承接,所以才會造成破壞和折斷。

火氣過盛就會導致昏暗不明。火熱的光亮,部分依靠木氣承接,所以才會變得昏暗不明。

土氣過盛就會導致飄忽不定。濕潤的土壤會降雨,部分依靠風氣承接,所以才會造成飄忽不定。

金氣過盛就會導致清澈明亮。金氣乾燥的特性,部分依靠火氣承接,所以才會變得清澈明亮。

水氣過盛就會導致冰雹和雪。寒冷的水氣降落,部分依靠土氣承接,所以才會造成冰雹和雪。

厥陰之氣到達就會帶來飄揚怒吼的大風和寒冷。風的飄揚,完全是由金氣轉化而來,不在它應該出現的位置,所以才會帶來寒冷。

少陰之氣到達就會帶來極度的溫暖和寒冷。心火過盛,完全是由陰精轉化而來,不在它應該出現的位置,所以才會帶來寒冷。

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驟雨之勝全變,非位承之,烈風復。)

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相火之勝全變,非位承之,霜凝。)

陽明所至為散落溫(金涼之勝全變,非位承之,溫熱復。)

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寒雰之勝全變,非位承之,溫埃復。)

帝曰:善。願聞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謂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岐伯曰:位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岐伯曰:明乎哉問也!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白話文:

太陰到來時,就會有雷電驟雨狂風,(驟雨的盛況完全變化,不再是原本的位次,烈風又出現。)

少陽到來時,就會有飄風焚燒和霜凍,(相火的力量完全變化,不再是原本的位次,霜凍出現。)

陽明到來時,就會有散落溫熱,(金涼的力量完全變化,不再是原本的位次,溫熱又出現。)

太陽到來時,就會有寒雪冰雹和白塵,(寒雰的力量完全變化,不再是原本的位次,溫暖的塵埃又出現。)

皇帝說:很好,我想知道這步法是怎麼樣的?岐伯說:所謂的步法,就是六十度加上一些,因此二十四步積累完畢就能達到一百刻,構成一天。皇帝說:六氣應對五行變化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岐伯說:位次有始有終,氣也有初有中,上下不同,求取的方法也不一樣。皇帝說:要怎麼求取呢?岐伯說:天氣從甲日開始,地氣從子時開始,子時和甲日相合,稱為歲立。謹慎地等待這個時刻,氣就可以預知。

皇帝說:我想知道每年六氣的開始和結束,早晚是怎麼樣的?岐伯說:問得真是明智!甲子年,第一個氣,天數從水下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第二個氣,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第三個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第四個氣,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第五個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第六個氣,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這就是所謂的初六,是天的數目。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三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五之氣,始於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所謂六三,天之數也。

白話文:

乙丑年,第一個季節的天數從二十六刻開始,到十二刻半結束;第二個季節從十二刻六分開始,到水下百刻結束;第三個季節從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第四個季節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第五個季節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第六個季節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所謂六二,是天數的規律。

丙寅年,第一個季節的天數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第二個季節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第三個季節從二十六刻開始,到十二刻半結束;第四個季節從十二刻六分開始,到水下百刻結束;第五個季節從一刻開始,到八十七刻半結束;第六個季節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所謂六三,是天數的規律。

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終於一十二刻半;終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終於水下百刻。所謂六四,天之數也。

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於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復始。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氣復始於一刻,所謂一紀也。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白話文:

丁卯年,一年分成六個氣候階段,第一階段從七十六刻開始,結束於六十二刻半;第二階段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結束於五十刻;第三階段從五十一刻開始,結束於三十七刻半;第四階段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結束於二十五刻;第五階段從二十六刻開始,結束於一十二刻半;第六階段從一十二刻六分開始,結束於水下百刻。這六個階段的刻數總和為六十四,代表天數。

接下來是戊辰年,第一階段從一刻開始,並且不斷重複循環。皇帝問岐伯:請問這一年四季氣候如何?岐伯回答:您問的真是太好了!太陽運行一周,天氣從一刻開始;太陽運行兩周,天氣從二十六刻開始;太陽運行三周,天氣從五十一刻開始;太陽運行四周,天氣從七十六刻開始;太陽運行五周,天氣又回到一刻,這稱為一個週期。因此,寅午戌年氣候相同,卯未亥年氣候相同,辰申子年氣候相同,巳酉醜年氣候相同,如此不斷循環。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氣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氣也。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

白話文:

皇帝问:“我很想听听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 岐伯回答:“谈论天就必须追根溯源,谈论地就要了解它的位置,谈论人就要探究气的交汇。” 皇帝问:“什么是气的交汇?” 岐伯说:“上下之间的位置,气交汇的地方,就是人的居所。所以说,天枢之上,天气的主宰;天枢之下,地气的主宰;气的交汇处,人气随之而来,万物由此而生,这就是气的交汇。” 皇帝问:“什么是初中?” 岐伯说:“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皇帝问:“初中是什么?” 岐伯说:“用来区分天地。” 皇帝问:“请您详细解释一下。” 岐伯说:“初是地气,中是天气。” 皇帝问:“它们是如何升降的?” 岐伯说:“气的升降,是天地交替运用的方式。” 皇帝问:“请您详细说明它的运用方式。” 岐伯说:“升起之后就下降,下降就称为天;下降之后就上升,上升就称为地。天气下降,气流向地;地气上升,气腾向天。”

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六微旨大論)

此一章,論天之陰陽與地之陰陽相錯而變生,所謂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者也。步者,帝覆問上章地之六步也。六十度有奇者,地之六步繞天一周,凡三百六十五度以為一歲之日數,而每步各得六十度有奇也。故一日為一度,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為一步而不盈日,積二十四步,凡四歲則其餘奇積盈百刻而成日,於歲終以為一紀也。六氣應五行之變者,帝覆取上文天道六六之節及地理應六節氣位二章之義,合而問之也。

言天六氣風、熱、濕、火、燥、寒之盛衰,相應地五行木、君火、相火、土、金、水之治令者,同一歲步,而其氣錯之變,何如求之也。位,即步也。位有終始者,即天六氣之盛者,應地五行之治令者,同在一步,而其候有終始也。氣有初中者,即每步始終之盛。而治令之氣分為前後,前半步為初氣,主地氣升;後半步為終氣,主天氣降也。

白話文:

所以高低互相吸引,升降互相依附,才產生變化。

這一章,論述天地的陰陽相互交錯而產生變化,也就是動靜互相吸引,上下相互臨近,陰陽相互交錯。步,是皇帝重複詢問上一章地之六步。六十度有奇,是地的六步繞天一周,總共三百六十五度,作為一年中的日數,而每一步都得到六十度有奇。所以一天為一度,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為一步而不滿一天,累積二十四步,總共四年則其餘奇數累積成一百刻而成為一天,在歲末作為一個紀年。六氣應五行之變,是皇帝重複引用上文天道六六之節和地理應六節氣位兩章的道理,合併起來詢問。

意思是說天的六氣風、熱、濕、火、燥、寒的盛衰,相應地五行的木、君火、相火、土、金、水的治令,同在一年之中,而其氣的錯綜變化,要如何推求呢?位,就是步。位有終始,也就是天的六氣最盛的時候,應地五行的治令,同在一歩,而其候有始終。氣有初終,也就是每一步始終的盛衰。而治令之氣分為前後,前半步為初氣,主地氣上升;後半步為終氣,主天氣下降。

天上地下之氣,相錯於位之終始,氣之初中不同,而求之之法亦異也。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者,求位有終始之法也。言天地之氣,皆自甲子歲始求之者,謹按其始終之時,則其氣候之至,可與之期也。

歲六氣始終早晏者,蓋天地二氣之始終,有步候之分,其在步候,則一歲六步,每步天地之氣始終各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其在歲候,則每歲天地之氣始終各治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今帝先問一歲六步之氣,始終之候早晏也。

甲子之歲,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者,甲子歲六步,其天之氣,少陰司天,而左間太陰,右間厥陰,陽明在泉,而左間太陽,右間少陽,皆各於所在之步更盛,而相應地氣同治其令。今初之氣則在泉左間太陽,寒氣盛,相應地東北木氣治令,而同主春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白話文:

天上的氣和地上的氣,相互交錯變化,有起始和終結。氣的始終和中間不同,尋找氣的變化方法也各不相同。天之氣始於甲,地之氣始於子,尋找氣的起始和終結有固定的方法。意思是說,天地之氣都從甲子年開始尋找,只要仔細觀察其起始和終結的時間,就能預測氣候的變化。

一年之中有六個氣候,其起始和終結時間早晚不同,這是因為天地二氣的起始和終結有步候的區分。步候是指一年分成六個步,每個步天地之氣的起始和終結各持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歲候是指一年中天地之氣的起始和終結各持續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現在皇帝問的是一年六個步的氣候,其起始和終結時間的早晚。

甲子年的氣候,始於水下一刻,終於八十七刻半。甲子年六個步,天之氣為少陰司天,左間為太陰,右間為厥陰,陽明在泉,左間為太陽,右間為少陽,每個步都在各自的位置達到最盛,並與對應的地氣共同治理氣候。現在初始的氣候在泉左間太陽,寒氣盛,對應東北木氣治理氣候,共同主導春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這就是其起始和終結時間的早晚。

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終於七十五刻者,司天右間厥陰風氣盛,相應地東南君火治令,而同主春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終於六十二刻半者,司天少陰熱政布,相應地南方相火治令,而同主夏至前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終於五十刻者,司天左間濕氣盛,相應地西南土氣治令,而同主秋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終於三十七刻半者,在泉右間火氣盛,相應地西北金氣治令,而同主秋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

終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終於二十五刻者,在泉陽明燥氣盛,相應地北方水氣治令,而同主冬至前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始終之候早晏也。天地之氣,在甲子歲六步始終之候早晏,餘歲同例推之也。歲候者,帝因步候而問及歲候也。蓋天地於一歲之政,天氣之司天在上者共主一歲,地氣之主運者居中配之。

白話文:

第二個氣候從八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七十五刻結束,此時司天右間厥陰風氣旺盛,對應東南君火主宰氣候,這個氣候也與春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氣候一致。第三個氣候從七十六刻開始,到六十二刻半結束,此時司天少陰熱氣盛行,對應南方相火主宰氣候,這個氣候也與夏至前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氣候一致。

第四個氣候從六十二刻六分開始,到五十刻結束,此時司天左間濕氣旺盛,對應西南土氣主宰氣候,這個氣候也與秋分前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氣候一致。第五個氣候從五十一刻開始,到三十七刻半結束,此時司天泉右間火氣旺盛,對應西北金氣主宰氣候,這個氣候也與秋分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氣候一致。

最後一個氣候從三十七刻六分開始,到二十五刻結束,此時司天泉陽明燥氣旺盛,對應北方水氣主宰氣候,這個氣候也與冬至前後六十日八十七刻半的氣候一致。天地的氣候,在甲子年六個階段的氣候變化规律,其他年份可以以此類推。所謂歲候,就是帝王根據氣候變化詢問當年的氣候情況。因為天地一年運行的規律,是由上天的司天之氣和地氣的運氣共同主宰的。

凡二氣之候同,其始終於一歲也。日行一歲,日行一周天也。氣始於一刻者甲子歲,司天少陰熱氣,在泉陽明燥氣,中運大宮土氣之候始,同治其歲也。日行二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者乙丑歲,司天太陰濕氣,在泉太陽寒氣,中運少商金氣之候始,同治其歲也。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者丙寅歲,司天少陽火氣,在泉厥陰風氣,中運大羽水氣之候始,同治其歲也。

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者丁卯歲,司天陽明燥氣,在泉少陰熱氣,中運少角木氣之候始,同治其歲也。此天地之氣在初紀四歲始終之候,余紀同例推之也。用者用前歲步始終之候,求天地之氣也。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用。言人者,求之歲交者,言用前歲步始終之候也。

白話文:

一年之內,氣候的變化規律是相同的,從開始到結束都遵循著一個週期。太陽一天運行一圈,也就是一天走完一個週期。如果氣始於甲子年的第一刻,那麼這一年司天為少陰熱氣,在泉陽明燥氣,中運則為大宮土氣,這三種氣候共同主宰著這一年。

如果氣始於乙丑年的第二十六刻,也就是太陽運行兩圈的時候,那麼這一年司天為太陰濕氣,在泉太陽寒氣,中運則為少商金氣,這三種氣候共同主宰著這一年。

如果氣始於丙寅年的五十一刻,也就是太陽運行三圈的時候,那麼這一年司天為少陽火氣,在泉厥陰風氣,中運則為大羽水氣,這三種氣候共同主宰著這一年。

如果氣始於丁卯年的七十六刻,也就是太陽運行四圈的時候,那麼這一年司天為陽明燥氣,在泉少陰熱氣,中運則為少角木氣,這三種氣候共同主宰著這一年。

以上是天地之氣在最初四年的運行規律,其餘年份可以依此類推。要使用這些知識,就要根據上一年氣候運行的規律,來推算當年天地之氣的變化。

說到天,就要追本溯源;說到地,就要探究其應用;說到人,就要觀察歲交,也就是說要根據上一年氣候運行的規律。

言求天氣者,則求風、寒、暑、濕、燥、火之本氣,其標與中氣不必求之也。言求地氣者,則求木、火、土、金、水、火之位氣,其下承之氣不必求之也。言求人氣者,則求氣交中所應見之氣,其不應見者不必求之也。

就甲子歲初之氣言之,則言求天氣者,求司天之熱、在泉之燥、泉左間之寒也;言求地氣者,求中運之土、本部之木也;言求人氣者,則求氣交所應見者,或熱,或燥,或寒,或土,或木,五者之氣為常,非是五者皆勝復之邪變也。

氣交者,天地二氣之交接,以人之身半天樞為界,天樞之上至司天之位,屬天氣主之;天樞之下至在泉之位,屬地氣主之;天地二氣於天樞交接之界分,屬人氣之所從,萬物之所由,故曰氣交也。凡此天地始終之候,亙古不易之體也。初凡三十度有奇,中氣同法者,求氣有初中之法也。

白話文:

想要了解天氣,就應該探究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基本的氣候,至於它們的具体表现和中氣的變化,就不用再深入探究了。想要了解地氣,就應該探究木、火、土、金、水、火這六種位置上的氣,至於它們之下承接的氣,就不用再深入探究了。想要了解人氣,就應該探究天地之氣交接時人體應該出現的氣,至於那些不应该出現的氣,就不用再深入探究了。

以甲子年的開始之氣來說,想要了解天氣,就應該探究司天之熱、在泉之燥、泉左間之寒;想要了解地氣,就應該探究中運之土、本部之木;想要了解人氣,就應該探究天地之氣交接時應該出現的氣,可能是熱、燥、寒、土、木,這五種氣是常態,如果出現不屬於這五種氣的現象,那就是邪氣變化的表現。

氣交,指的是天地二氣的交接,以人體的肚臍為界,肚臍之上至司天之位,屬於天氣主導;肚臍之下至在泉之位,屬於地氣主導;天地二氣在肚臍處交接,屬於人氣的來源,萬物的根本,所以稱為氣交。這些天地始終的變化规律,自古以來都是不變的。初氣一共大約三十度,中氣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探究氣的變化,就有了初氣和中氣的說法。

言每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其前三十日有奇,則為初氣,而日屬陽,主天樞以下之氣皆升;後三十日有奇,則為中氣,而月屬陰,主天樞以上之氣皆降。就甲子歲初之氣言之,天樞以下者,謂在泉燥氣,泉左間寒氣,中運土氣,本部木氣,皆上升也;天樞以上者,謂司天熱氣下降也。

升已而降,降者流地,降已而升,升者騰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隨,而氤氳錯雜,勝侮相乘,由是變常化於氣交,而作勝復也。蓋天地之氣,各皆均平,則於升降之間各守界分,而應歲步本位始終之常化;其有盈虛多少,則盈而同類多者勝,勝則越出歲步之本位,虛而同類少者侮,侮則為非歲步本位之氣,氣乘來勝,故常化變而勝復作矣。凡此天地升降之氣,隨時變化之用也。

白話文:

每一步六十日,八十七刻半。前三十日有奇數,稱為初氣,屬於陽,主導天樞以下的氣皆向上升;後三十日有奇數,稱為中氣,屬於陰,主導天樞以上的氣皆向下降。以甲子年年初的氣來說,天樞以下指的是泉燥氣、泉左間寒氣、中運土氣、本部木氣,皆上升;天樞以上指的是司天熱氣下降。

上升之後便下降,下降的氣流入大地;下降之後便上升,上升的氣騰空飛上天。因此,高低相互吸引,升降相互追隨,氣息交織錯雜,相互勝侮相乘,從而導致常態變化於氣交之中,形成勝復現象。

天地之氣,本來都應該是均衡平和的,在升降之間各自守住界限,遵循著一年四季步步推進的常態變化。然而,如果出現盈虛多寡,盈滿而同類多的氣就佔優勢,勝過其他氣,越出一年四季步步推進的範圍;虛弱而同類少的氣則被其他氣所侮,成為非一年四季步步推進的氣。氣乘勝而來,所以常態變化而產生勝復現象。

這些都是天地升降之氣,隨時間變化的作用。

或曰天之陰陽六節,惟司天在泉二節統盛一歲,餘四節獨盛一步者,何也?曰:司天在泉二節,正當天地之中,其升降常在中國相持,故統盛一歲。餘四節各居四方,其升降不在中國,惟治令一方所居之氣,隨春令西行,夏令北行,秋令東行,冬令南行,入歸中國盛之,故此四節,各隨四時之令獨盛一步也。若夫勝復作而出位變常者,雖不居治令之方,亦入中國往復也。

曰天氣以風、暑、濕、火、燥、寒為序,而濕居火前,地氣以木、火、土、金、水為序,而土居火後。夫濕三合氣,其位不同。何也?曰:在天為氣,故天以三陰三陽之氣多少為序,在地成形,故地以五行之形相生為序。

白話文:

有人問:為什麼天地的陰陽六節中,只有司天在泉這兩個節氣統攝整年,而其他四個節氣只掌管一個季節呢?

回答:司天在泉兩個節氣恰好位於天地正中,其升降變化始終在中央相互平衡,因此可以統攝整年。其他四個節氣分別位於四方,其升降變化不在中央,而是依循節令變化,春季往西、夏季往北、秋季往東、冬季往南,最終歸於中央,因此這四個節氣各自掌管一個季節。

至於那些勝復變化、脫離常規的氣候,即使不在掌管節令的方位,也會進入中央進行往復變化。

又問:為什麼天地的氣象以風、暑、濕、火、燥、寒為序,而濕氣位於火氣之前?地氣以木、火、土、金、水為序,而土氣位於火氣之後?濕氣的三種變化,其位置為何不同呢?

回答:天上的氣是無形的,因此以三陰三陽之氣的多少為序;地上的氣是有形的,因此以五行相生為序。濕氣在天為氣,所以以三陰三陽之氣的多少為序;在地成形,所以以五行相生為序。

其以氣之多少為序者,從少漸多,則陰之序始厥陰,厥陰者一陰也,次少陰,少陰者二陰也,終太陰,太陰者三陰也;陽之序始少陽,少陽者一陽也,次陽明,陽明者二陽也,終太陽,太陽者三陽也。此則天氣以陰陽之多少為序,而濕居火前也。

其以形之相生為序者,生生不已,則其氣始於木,初之氣;木生火,故君火為二之氣;相火為三之氣;火生土,故土為四之氣;土生金,故金為五之氣;金生水,故水為終之氣,而復生木。此則地氣以五行之相生為序,而土居火後也。王太僕以少陽次太陽,陳無擇以濕土生相火,可謂不究經旨矣。

帝曰: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間乎?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帝曰:何謂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搏,成敗之所由也。故氣有往復,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風之來也。

白話文:

氣的多少決定陰陽的順序,陰氣最少的是厥陰,厥陰是一陰;其次是少陰,少陰是二陰;最後是太陰,太陰是三陰。陽氣最少的是少陽,少陽是一陽;其次是陽明,陽明是二陽;最後是太陽,太陽是三陽。所以天氣以陰陽的多少來排序,而濕氣居於火氣之前。

形體的相生決定五行之氣的順序,生生不息,氣始於木,是初之氣;木生火,所以君火是二之氣;相火是三之氣;火生土,所以土是四之氣;土生金,所以金是五之氣;金生水,所以水是終之氣,然後再生木。所以地氣以五行相生來排序,而土氣居於火氣之後。王太僕認為少陽排在太陽之後,陳無擇認為濕土生相火,這兩種說法都可以說是不理解經書的旨意。

皇帝問道:寒濕相遇,燥熱相鄰,風火相逢,這之間有區別嗎?岐伯回答道:氣有勝復,勝復的運作,有德性,有變化,有用處,也有變化,變化則邪氣會趁虛而入。皇帝問道:什麼是邪氣呢?岐伯回答道:萬物的生長源於變化,萬物的極限源於變化,變化之間相互碰撞,就是成敗的原因。所以氣有往復,運用有快慢,四者皆具備,就化而變,風也因此而來。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衰之變耳。成敗倚伏遊乎中,何也?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帝曰:不生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與道合同,惟真人也。(六微旨大論)

白話文:

帝曰: 遲速往復,是風的產生原因,風不斷變化,所以才會因盛衰而有所改變。成敗倚伏為何會在其中遊走呢?

岐伯曰: 成敗倚伏源於運動,運動不停息,就會產生變化。

帝曰: 這些變化有時間限制嗎?

岐伯曰: 不生不化,是靜止的狀態。

帝曰: 真的完全不生不化嗎?

岐伯曰: 出入停止,神機就會消滅;升降停止,氣就會孤立無援。因此,若沒有出入,就無法生長、壯大、衰老、死亡;若沒有升降,就無法生長、化育、收藏。

所以,升降出入,沒有任何器物能脫離。器物是生化運作的空間,器物散失,生化就會停止。因此,沒有不出入,沒有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遠,四者都存在,但重要的是要常守法則,違背常規就會招致災害。所以說:無形無患,就是這個道理。

帝曰: 好。真的完全沒有不生不化嗎?

岐伯曰: 你問得好!與道相合,只有真人才能做到。(六微旨大論)

此一章論天地陰陽之變。寒暑相遘,燥濕相臨,風火相值,其有間乎?帝承上章天地初中升降之義,而問寒濕燥熱風火等氣,其於升降相遘、相臨、相值之交接處,有空隙之間否乎也。岐伯答氣有勝復者,言天地相遘、相臨、相值者凡五,氣有盈虛多少,常於升降之交接處,強弱侵凌,乘勢勝復,無空隙之間也。

故其勝復之作於升降交接處,有為數和、彰顯、溽蒸、清潔、淒滄之德者,有為生榮、蕃茂、豐備、緊斂、清謐之化者,有為曲直、燔爍、高下、散落、沃衍之用者,有為摧拉、炎燥、淫潰、肅殺、凝冽之變者,唯變則邪氣居之,於人為病死也。帝問何謂邪乎,言何故謂變為邪也。

白話文:

這章講的是天地陰陽的變化。寒冷與暑熱相遇,乾燥與潮濕相鄰,風與火相碰,它們之間會有空隙嗎?黃帝承接上一章天地初生升降的道理,就問寒濕燥熱風火等氣,在升降相遇、相鄰、相碰的交接處,是否有空隙存在。岐伯回答說,氣有盛衰起伏,天地相遇、相鄰、相碰的情況共有五種,氣的盈虛多少,常常在升降交接處,強弱相互侵凌,乘勢勝敗,沒有空隙可言。

因此,它們在升降交接處的變化,有和諧、顯著、潮濕、清潔、淒涼等特點,有生長繁茂、豐盛、緊縮、安靜等變化,有彎曲、燃燒、高低、散落、滋潤等作用,也有摧毀、炎熱、腐爛、肅殺、寒冷等變化。只要有變化,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對人體造成疾病,甚至導致死亡。黃帝問什麼叫做邪氣,也就是問為什麼說變化就是邪氣。

岐伯答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者,言變化二氣,猶陰陽晝夜之相反,而物之生從化、極由變,故變之於化更相搏物,則化者成之所由而為正氣,變者敗之所由而為邪氣,是故謂變為邪也。氣有往復,用有遲速者,言變化之氣,皆有往復,其往復之用,皆有遲速也。如經所謂春有鳴條律暢之化,則秋有霧露清涼之政者,是其化氣往復之類是也;冬有慘淒殘賊之勝,則夏有炎暑燔爍之復者,是變氣往復之類,又皆其往復之用遲者也。所謂少陰所至為太暄寒,陽明所至為散落溫者,是其往復之用速者也。

凡變化必有此往復遲速四者播扇,然後化之正風,變之邪風,始來薄入也。成敗倚伏遊於中者,即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及仲景所謂伏氣伏寒之類是也。帝問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運氣盛衰之變而常然生風者耳,人感其風以為成敗者,則倚伏遊行於中,不於當時隨所感發作者,何也?岐伯答成敗倚伏生於動,動而不已則變作者,倚伏之義始明。丹溪所謂傷寒屬內傷十居八九之論,深得斯旨也。

白話文:

岐伯說,萬物的生成來自於化,萬物的極限則來自於變。這就是說,變化如同陰陽、晝夜的相互對應,而萬物的生成源於化,極限則源於變。因此,變化相對於化,彼此相互作用影響,化就成為事物形成的根本,形成正氣;變則成為事物衰敗的原因,形成邪氣。所以說變就等同於邪氣。

氣的變化有往復,使用的速度也有快慢。意思是,變化的氣都有往復的過程,而往復的過程速度又各有快慢。例如,經書中所說春有鳴條律暢的變化,則秋有霧露清涼的氣候,這就是化氣往復的例子;冬有慘淒殘賊的寒氣,則夏有炎暑燔爍的暑氣,這就是變氣往復的例子,而且都屬於往復速度較慢的類型。而所謂少陰所至為太暄寒,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就是往復速度較快的例子。

凡是變化都必然有往復、遲速這四個因素相互作用,然後化氣的正風、變氣的邪風才開始逐漸侵入人體。而造成成敗、倚伏的因素在人體內遊走,就如同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必飧泄;以及仲景所說的伏氣伏寒之類,都是這個道理。

皇帝問道:遲速往復,風從何而生,並且化而變,為何總是隨著運氣盛衰的變化而生風?岐伯回答說:因為運氣盛衰的變化,風才會常年生長。人體感受到風,就會導致成敗,而這些因素在體內遊走,並非當時就立即發病,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成敗倚伏的因素源於人體的活動,活動不止就會導致變化,倚伏的意義由此可見。丹溪所說傷寒屬內傷十居八九之論,就深切體會了這個道理。

言成敗倚伏遊於中者,皆生於人之所動,人動有節而自養,則其氣和,而所感者亦化氣之和來居,以為成身之生氣倚伏遊於中焉。人動無節而煩勞,則其氣乖,而所感者亦化氣之乖來居,以為敗身之病根倚伏遊於中焉。至於動而不已,煩勞無休,而重感變氣以啟之,然後舊之倚伏者,始發而變作矣。

期者,變作之期也,言變動而不以之動作也。不生不化,靜之為期而死矣。故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故動物靜,則以口鼻出入之息廢,而神機化滅為期;植物靜,則以根柯升降之化已,而氣之孤危為期也。故動物非息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植物非化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白話文:

一個人成功或失敗、身體強壯或虛弱,都源於自身的行為。如果行為規律,懂得調養身體,就能保持氣血調和,所接觸到的外氣也會變得平和,成為維持生命健康的根本。相反,如果行為不規律,過度勞累,就會導致氣血失衡,所接觸到的外氣也會變得紊亂,成為致病的根源。如果長時間不停歇地勞累,並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使原本隱藏的病根發作,轉變成疾病。

所謂“期”,就是疾病發作的時間,也就是說,疾病是因過度勞累和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如果身體不活動,不進行新陳代謝,就等於死亡。所以說,不生不化,就是死亡的開始。動物需要呼吸才能生存,植物需要生長和收穫才能存活,一旦停止了這些活動,生命就會走向終結。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動植之器,乃化生之宅宇,氣散則出入升降各相離分,而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自蠢動之微,至天地之廣;期有近遠,自蜉蝣之朝生暮滅,至聃彭之壽年千百。凡此大小遠近四者之有,皆貴乎常守,反常則災害至,而靜期促矣。

帝問曰:五運六氣之應見,六化之正,六變之紀何如?岐伯對曰:夫六氣正紀,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不同其候,帝欲何乎?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夫氣之所至也,厥陰所至為和平,少陰所至為暄,太陰所至為埃溽,少陽所至為炎暑,陽明所至為清勁,太陽所至為寒雰,時化之常也。

白話文:

因此,升降出入,沒有器物不存在,所以動植物的器官,就是化生之處。氣散了,升降出入便各自分離,生命就消亡了。所以,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生有大小,從微小的蠢動之物,到廣闊的天地;期限有遠近,從朝生暮死的蜉蝣,到活到千百歲的彭祖。凡此大小遠近四者,都貴在常守,反常了就會有災禍,生命也會縮短。

皇帝問道:五運六氣的應驗,六氣的正常變化,六氣變化的規律是什麼?岐伯回答道:六氣的正常規律,有變化也有變異,有勝有衰,有用也有病,不同的時候表現不同,您想知道什麼?皇帝說:希望全部都聽聽。岐伯說:氣運行到哪裡,厥陰運行到哪裡就是平和,少陰運行到哪裡就是溫暖,太陰運行到哪裡就是陰濕,少陽運行到哪裡就是炎熱,陽明運行到哪裡就是清勁,太陽運行到哪裡就是寒冷,這是時令變化的常態。

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司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氣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德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毛化,少陰所至為羽化,太陰所至為裸化,少陽所至為羽化,陽明所至為介化,太陽所至為鱗化,德化之常也。

白話文:

厥陰經所到之處為風府、璺啟,少陰經所到之處為火府、舒榮,太陰經所到之處為雨府、員盈,少陽經所到之處為熱府、行出,陽明經所到之處為司殺府、庚蒼,太陽經所到之處為寒府、歸藏,這是氣化運行的常規。厥陰經所到之處為生、風搖,少陰經所到之處為榮、形見,太陰經所到之處為化、雲雨,少陽經所到之處為長、蕃鮮,陽明經所到之處為收、霧露,太陽經所到之處為藏、周密,這是氣化運行的常規。厥陰經所到之處風氣產生,最終歸於肅殺;少陰經所到之處熱氣產生,中間轉為寒氣;太陰經所到之處濕氣產生,最終歸於降雨;少陽經所到之處火氣產生,最終歸於蒸溽;陽明經所到之處燥氣產生,最終歸於涼爽;太陽經所到之處寒氣產生,中間轉為溫暖,這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常規。厥陰經所到之處毛髮生長,少陰經所到之處羽毛生長,太陰經所到之處裸露無毛,少陽經所到之處羽毛生長,陽明經所到之處介殼生長,太陽經所到之處鱗片生長,這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常規。

厥陰所至為生化,少陰所至為榮化,太陰所至為濡化,少陽所至為茂化,陽明所至為堅化,太陽所至為藏化,布政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飄怒大涼,少陰所至為大暄寒,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氣變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暝,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令行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裡急,少陰所至為瘍疹身熱,太陰所至為積飲痞膈,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支痛,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太陰所至為稸滿,少陽所至為驚躁瞀昧暴病,陽明所至為鼽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病,太陽所至為腰痛,病之常也。

白話文:

六陰六陽各有其運行規律,厥陰主生化、少陰主榮化、太陰主濡化、少陽主茂化、陽明主堅化、太陽主藏化,這是天地運行常態。

六陰六陽也各有其氣象變化,厥陰主飄怒大涼、少陰主大暄寒、太陰主雷霆驟注烈風、少陽主飄風燔燎霜凝、陽明主散落溫、太陽主寒雪冰雹白埃,這是氣候變化常態。

六陰六陽也各有其影響,厥陰主撓動、迎隨,少陰主高明焰、曛,太陰主沉陰、白埃、晦暝,少陽主光顯、彤雲、曛,陽明主煙埃、霜、勁切、淒鳴,太陽主剛固、堅芒、立,這是天地運行影響常態。

六陰六陽也各有其病症表現,厥陰主裡急,少陰主瘍疹身熱,太陰主積飲痞膈,少陽主嚏嘔、瘡瘍,陽明主浮虛,太陽主屈伸不利,這是疾病常態。厥陰主支痛,少陰主驚惑惡寒戰慄譫妄,太陰主稸滿,少陽主驚躁瞀昧暴病,陽明主鼽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病,太陽主腰痛,這是疾病常態。

厥陰所至為緛戾,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蔑、為行勁,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陽明所至為脅痛皴揭,太陽所至為寢汗痙,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少陰所至為語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陽明所至為鼽嚏,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帝曰:自得其位何如?岐伯曰:自得其位,常化也。帝曰:願聞所在也。岐伯曰: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

白話文:

厥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緛戾(指身體拘緊、不舒展),少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悲妄、衄蔑(指精神恍惚、鼻出血、身體顫抖),以及行勁(指身體僵硬、行動困難),太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中滿、霍亂、吐下(指腹脹、嘔吐、腹瀉),少陽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喉痹、耳鳴、嘔湧(指喉嚨堵塞、耳鳴、噁心),陽明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脅痛、皴揭(指脅肋疼痛、皮膚乾燥、脫屑),太陽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寢汗、痙攣(指睡覺出汗、肌肉抽搐),這些都是疾病常見的表現。

此外,厥陰經脈所到之處也會出現脅痛、嘔泄(指脅肋疼痛、嘔吐、腹瀉),少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語笑(指言語異常、發笑不止),太陰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重胕腫(指腳踝沉重、腫脹),少陽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暴注、瞤瘛、暴死(指突然發病、抽搐、猝死),陽明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鼽嚏(指打噴嚏),太陽經脈所到之處會出現流泄禁止(指大小便失禁或不通),這些也是常見的病症。

以上這些變化,都是身體對外界環境的反應,它們都是以德報德,以化報化,以政報政,以令報令的結果。氣升則身體向上變化,氣降則身體向下變化,氣後則身體向後變化,氣前則身體向前變化,氣中則身體在中間變化,氣外則身體向外變化,這些都是正常的位向變化。所以,風勝則身體會動,熱勝則身體會腫,燥勝則身體會乾,寒勝則身體會浮,濕勝則身體會濕潤、泄瀉,如果過於嚴重,則會導致水閉、胕腫。疾病的變化,都依氣的所在而有所不同。

黃帝問道:我希望了解這些經脈的運用。岐伯回答:六氣的運用,都是以不勝之氣來轉化,因此太陰之氣以雨化施於太陽,太陽之氣以寒化施於少陰,少陰之氣以熱化施於陽明,陽明之氣以燥化施於厥陰,厥陰之氣以風化施於太陰,這些都是根據它們各自所處的位置來決定的。

黃帝又問:經脈自得其位,會如何呢?岐伯回答:經脈自得其位,就會維持正常的運化。黃帝再次問道:我想知道它們的位置。岐伯回答:根據它們的位置,可以推測出它們所應當在的季節。

帝曰:六位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太少異也。太者之至徐而常,少者暴而亡。帝曰:天地之氣,盈虛何如?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同和,隨運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勝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大要曰:甚紀五分,微紀七分,其差可見,此之謂也。

帝曰:善。(六元正紀大論)

此一章,論五運六氣應見之候也。六化之正者,常氣也。六變之紀者,變氣也。有化有變,有勝有復。有用有病之六候者,其化之一候,六化之正應見也。變、勝、復、用、病五候,六變之紀應見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六氣的盈虛變化如何?」岐伯回答:「太少有別。太者極為緩慢而持久,少者則急促而消失。」黃帝又問:「天地之氣的盈虛變化如何?」岐伯回答:「天之氣不足,地之氣隨之不足;地之氣不足,天之氣也隨之不足。運氣居於天地之間,常居於先導地位。惡氣不勝,則歸於同類氣而相和,隨著運氣而歸順,從而產生疾病。所以,上勝下則天之氣下降,下勝上則地之氣上升。勝少則差異小,勝多則差異大,甚者則氣位易位,氣交替變化則產生重大變異而導致疾病。總而言之,極度變化佔五分,微弱變化佔七分,其差異由此可見,這就是所謂的六氣變化。」

黃帝說:「很好。」

這一章主要講述了五運六氣應驗的徵兆。六氣正常的運行,稱為常氣;六氣變化的規律,稱為變氣。有正常運作,有變化規律,有勝有復,有正常狀態,有病態,這些都是六氣運行的規律。其中,正常的運行狀態,是六氣運行的正常表現;變、勝、復、用、病這五種狀態,是六氣變化的規律。

厥陰所至為和平流泄禁止十二節,論化、變、病三候也,其曰時化、司化、氣化、德化之常,及布政令行之常者,論化之候也;其曰氣變之常者,論變之候也;其曰病之常者,諭病之候也。「凡此十二變」至「言其變」一節,論勝復之二候也。「六氣之用」至「方月」一節,論用之一候也。

時化之常者,六部生氣之常化也。司化之常者,司天在泉六位之常化也。氣化之常者,五運之常化也。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者,其風生、熱生、濕生、火生、燥生、寒生六者,本氣也;終為肅,終為注雨,終為蒸溽,終為涼四者,標氣也;中為寒中為溫二者,中氣也。夫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也。

白話文:

厥陰經氣運行到各個部位,影響著十二個節氣的變化。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化、變、病三種變化,以及勝復和用這兩種狀態。

「化」指的是正常運行的狀態,包括時化、司化、氣化、德化,以及布政令行。時化指的是六部生氣的正常變化,司化指的是司天在泉六位(指六種氣候)的正常變化,氣化指的是五運(指五行相生相克)的正常變化。

「變」指的是氣候變化的狀態,主要是指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的正常變化。

「病」指的是疾病狀態,主要指的是十二變和六氣的運用方式。十二變指的是十二種氣候變化,六氣指的是六種氣候。

六氣的變化影響著人體的氣血運行,而氣血運行又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狀態。因此,了解六氣的變化規律,對於養生保健至關重要。

故其生物之德,皆始於本氣,終於標氣,而中氣常居標本之中。故言標本,則中氣在其中矣。惟少陰、太陽言中而不言終者,蓋少陰、太陽,中氣與標氣同,故言中則標氣亦在其中矣。德化之常者,德生植物之常化也,其次德化之常者,德生動物之常化也。凡此十二變者,言前德化政令病變十二節之候,若不當歲步主客正位而至者,則屬變氣而為勝復也。

凡勝復之候,至其勝氣,變德則報復以德,變化則報復以化,變政令則報復以政令,而其氣之往復不能相移也。所變之氣,居高則報復亦高,居下則報復亦下,居後則報復亦後,居前則報復亦前,居中則報復亦中,居外則報復亦外,而其位之高下,亦不能相移也。由是言之,則天下風、寒、暑、濕、燥、火之變常,不能同也。

白話文:

所以生命的力量,都源於本氣,終結於標氣,而中氣始終居於標本之間。因此談到標本,中氣就在其中。只有少陰、太陽提及中氣而不提終氣,是因為少陰、太陽的中氣與標氣相同,所以說中氣,標氣也包含在其中。生命演化的常規,首先是植物演化的常規,其次是動物演化的常規。這十二種變化指的是前述生命演化的規律、政治命令、疾病變化的十二個節氣。若不符合當年節氣主客正位而至,則屬於變氣而導致勝復。

凡是勝復的徵兆,到達其勝氣時,變化生命本質則會以生命本質報復,變化生命形式則會以生命形式報復,變化政治命令則會以政治命令報復,而氣的往復不會互相影響。變化的氣,處於高位則報復也處於高位,處於低位則報復也處於低位,處於後位則報復也處於後位,處於前位則報復也處於前位,處於中位則報復也處於中位,處於外位則報復也處於外位,而其位置的高低也不會互相影響。由此可知,天下風、寒、暑、濕、燥、火變化的常規,並非一致。

南方清燥而旱,北方雨濕而潦者有之,中原冰雪而寒,左右鬱蒸而熱者有之。況地理有高下,形勢有大小,高者氣寒多清燥,下者氣熱多雨濕,小者小異,大者大異,而錯雜於天道不一之變矣。王氏釋高下前後中外,俱作人身生病之所,而不及地理之分野,宜乎程子以天下旱潦常不同之義,非運氣主歲之說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者,勝復為病之位也。假若風於高處勝,則人身亦於高處病,頭重而掉眩;風於下處勝,則人身亦於下處病,足動而戰慄。又如熱於高處勝,則人身亦於腰上分野病腫熱;熱於下處勝,則人亦於腰下分野病腫熱,皆隨六氣勝復之所在高下前後中外,以言其變病之所也。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者,謂各歸不勝之方月施化也。

白話文:

南方氣候乾燥少雨,北方卻容易下雨潮濕,甚至泛濫成災;中原地區可能冰天雪地,寒冷刺骨,而有些地方卻濕熱難耐。更何況地理環境高低起伏,地形大小各異,高處氣溫偏低,乾燥少雨,低處氣溫偏高,容易潮濕多雨,範圍小的差異小,範圍大的差異就大,這些變化錯綜複雜,受到天道的影響。王氏解釋高低前後中外,都將其與人體生病聯繫在一起,卻沒有提及地理環境的差異,因此程子認為天下旱澇不一,并非仅仅是運氣和歲時變化造成的。

風盛行則會導致身體運動,熱盛行則會導致腫脹,燥盛行則會導致乾燥,寒盛行則會導致浮腫,濕盛行則會導致水腫和泄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水閉和胕腫。根據氣候的盛行情況,會出現不同的病症,而這些盛行狀態正是疾病發生的部位。比如,如果風盛行於高處,則人體也會在高處出現病症,表現為頭重頭暈;如果風盛行於低處,則人體也會在低處出現病症,表現為腳發抖。同樣的,如果熱盛行於高處,則人體上半身會出現腫脹和發熱;如果熱盛行於低處,則人體下半身會出現腫脹和發熱。總而言之,人體生病的部位會隨著六氣盛行的情況,在高低前後中外發生變化。六氣的運作,最終都會歸於不勝而轉化,這就是六氣在不同月份施化作用的原理。

方月者,假如厥陰司天之歲,則陽明之位在泉左間,其方月東北,初之氣也;太陽之位右間,其方月東南,二之氣也;厥陰之位司天,其方月正南,三之氣也;少陰之位在天左間,其方月西南,四之氣也;太陰之位在泉右間,其方月西北,五之氣也;少陽之位在泉,其方月正北,終之氣也。

故其歲施用太陰雨化,施於東南二之氣太陽之位;太陽寒化,施於西南四之氣少陰之位;少陰熱化,施於東北初之氣陽明之位;陽明燥化,施於正南三之氣厥陰之位;厥陰風化,施於西北五之氣太陰之位,皆各命其所在之化,以徵驗其所施之化,於歲同法推之也。自得其位,在本位之方月施化也。

白話文:

方月指的是一年中不同季節的氣候變化,如果當年是厥陰司天之歲,也就是厥陰主宰天運的年份,那麼陽明之位就在泉的左邊,其方月在東北方向,代表著一年初始的氣息;太陽之位在右邊,其方月在東南方向,代表著第二個氣息;厥陰之位司天,其方月在正南方向,代表著第三個氣息;少陰之位在天左邊,其方月在西南方向,代表著第四個氣息;太陰之位在泉的右邊,其方月在西北方向,代表著第五個氣息;少陽之位在泉,其方月在正北方向,代表著一年結束的氣息。

因此,在這個年份裡,應該運用太陰的雨化之氣,施於東南方向的二之氣太陽之位;運用太陽的寒化之氣,施於西南方向的四之氣少陰之位;運用少陰的熱化之氣,施於東北方向的初之氣陽明之位;運用陽明的燥化之氣,施於正南方向的三之氣厥陰之位;運用厥陰的風化之氣,施於西北方向的五之氣太陰之位。這些都是根據各自所處的位置,運用相應的氣化之氣,來驗證所施之氣的效用,在其他年份也可以依此類推。只要找到正確的位置,就能在相應的方月施用氣化之氣。

如厥陰之歲,則太陰自得於西北五之氣本位施雨化,太陽自得於東南二之氣本位施寒化,少陰自得於西南四之氣本位施熱化,少陽自得於正北終之氣本位施火化,陽明自得於東北初之氣本位施燥化,厥陰自得於正南三之氣本位施風化,於歲同法推之也。大者之至徐而常者,六氣之盈者為病,則其勢反徐而微,治法當逆之也。

少者之至暴而亡,六氣之虛者為病,則其勢反暴而甚,治法當從之也。人見其氣暴烈,驟用峻劑攻之,則熱病未已,寒病復始,殊不知大者之氣反微,少者之氣反甚也。

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岐伯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岐伯曰:兩陰交盡也。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雨陰交盡故曰幽,兩陽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異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氣至之謂至,氣分之謂分,至則氣同,分則氣異,所謂天地之正紀也。帝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

白話文:

如果遇到厥陰之年,太陰就會從西北五方的氣息本位獲得雨水,並施放雨水;太陽則從東南二方的氣息本位獲得寒氣,並施放寒氣;少陰從西南四方的氣息本位獲得熱氣,並施放熱氣;少陽從正北終方的氣息本位獲得火氣,並施放火氣;陽明從東北初方的氣息本位獲得燥氣,並施放燥氣;厥陰則從正南三方的氣息本位獲得風氣,並施放風氣。其他年份也同樣以此類推。

病情較重者,發病緩慢,但病情持續時間較長,這是六氣充盈導致的疾病,其發展趨勢反而是緩慢而輕微,治療時應該逆著病情進行。

病情較輕者,發病迅速,但病程短暫,這是六氣虛弱導致的疾病,其發展趨勢反而是迅速而嚴重,治療時應該順應病情進行。人們看到病情嚴重,就急於使用猛烈的藥物攻治,結果熱病尚未痊癒,寒病又開始了,殊不知病情嚴重者反而氣虛,病情輕微者反而氣盛。

皇帝問道:請問陰陽的三種情況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氣的多少和不同的作用。皇帝問道:陽明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兩種陽氣結合在一起,就叫做陽明。皇帝問道:厥陰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兩種陰氣交合到極致,就叫做厥陰。皇帝問道:幽明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雨水和陰氣交合到極致,所以叫做幽,兩種陽氣結合在一起,所以叫做明,幽明相配,就形成了寒暑的不同。皇帝問道:分至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氣的到達叫做至,氣的分開叫做分,至則氣相同,分則氣不同,這就是所謂天地運行規律的正常記錄。皇帝問道:所有的疾病最初都是怎麼發生的?岐伯回答說:所有的疾病都是從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開始的,由於六氣的變化而引發的。

經言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應,猶拔刺雪汙,工巧神聖,可得聞乎?岐伯曰: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瘈,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白話文:

經書上說,身體盛實的就要瀉去,虛弱的就要補益。我將此方法傳授給方士們,但他們運用起來卻不能十全十美。我希望能讓要領得以徹底施行,使治療效果像桴鼓相應一般迅速有效,如同拔除刺、洗去污垢般精巧神妙。您能教我這其中的奧秘嗎?

岐伯說:要仔細審察病症的根本原因,不可違背氣候的變化,這才是關鍵所在。

黃帝說:我想要知道病症的根本原因是怎麼回事?

岐伯說:所有的風眩症都屬於肝;所有的寒收引症都屬於腎;所有的氣鬱症都屬於肺;

所有的濕腫滿症都屬於脾;所有的熱瞀瘈症都屬於火;所有的痛癢瘡症都屬於心;

所有的厥固泄症都屬於下焦;所有的痿喘嘔症都屬於上焦;

所有的禁鼓慄,如喪神守症都屬於火;所有的痙項強症都屬於濕;

所有的逆衝上症都屬於火;所有的脹腹大症都屬於熱;

所有的躁狂越症都屬於火;所有的暴強直症都屬於風;

所有有聲的病症,敲打身體時發出如鼓聲的,都屬於熱。

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麻黃,皆屬於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至和平,此之謂也。(至真要大論)

此一章,論五運六氣之為病治法也。病機一十九條實察病之要旨。而「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一十六字,乃答篇首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之旨,而總結一十九條之義,又其要旨中之要旨也。河間《原病式》但用病機一十九條立言,而遺此十六字,猶有舟無操舟之工,有兵無將兵之帥,今負僣竊之罪以補之。

白話文:

各種疾病出現腫塊、疼痛、酸痛、驚恐等症狀,都屬於火。疾病出現反覆、逆流、水液渾濁等現象,都屬於熱。疾病表現為水液清澈、寒冷,都屬於寒。疾病出現嘔吐、胃酸、麻黃症狀,都屬於熱。因此《大要》中說:要謹慎觀察疾病的機理,各司其職,有則探求原因,無則探求原因,盛則責其過度,虛則責其不足,必須先掌握五行相克的原理,疏通血氣,使其調和暢達,才能達到平和狀態,這就是治療疾病的道理。

這段文字論述了五運六氣的致病和治療方法。病機十九條是觀察疾病的重要原則。「有則探求原因,無則探求原因,盛則責其過度,虛則責其不足」這十六字,回應了文章開頭「盛則瀉之,虛者補之」的論點,總結了病機十九條的意義,是其核心中的核心。河間《原病式》只引用了病機十九條來論述,卻遺漏了這十六字,就像有船卻沒有駕駛者,有兵卻沒有統帥。現在我冒昧借用這十六字來補充,以彌補這個缺憾。

夫諸風病皆屬於肝也,風木盛則肝太過而病化風,如木太過,發生之紀病掉眩之類,俗謂之陽痓急驚等病,治以涼劑是也。燥金盛則肝為邪攻而病亦化風,如陽明司天,燥金下臨,病掉振之類,俗謂之陰痓慢驚等病,治以溫劑是也。諸火熱病,皆屬於心也,火熱甚則心太過而病化火熱,如歲火太過,諸譫妄狂越之類,俗謂之陽躁譫語等病,治以攻劑是也。

寒水勝則心為邪攻,而病亦化火熱,如歲水太過,病躁悸煩心譫妄之類,俗謂之陰躁鄭聲等病,治以補劑是也。諸濕病皆屬於脾也,濕土甚則脾太過而病化濕,如濕勝則濡泄之類,仲景用五苓等劑去濕是也。風木勝則脾為邪攻而病亦化濕,如歲木太過,病飧泄之類,錢氏用宣風等劑去風是也。

白話文:

所有的風病都屬於肝臟,風木過盛就會導致肝臟過度,從而生病變成風病。就像樹木過度生長,就會出現掉髮、眩暈等病症,民間稱之為陽痓急驚等病,治療方法要用涼性的藥物。乾燥的氣候過盛,就會導致肝臟受到邪氣侵襲,同樣也會生病變成風病。就像陽明主氣候,乾燥的氣候下臨,就會出現掉髮、振顫等病症,民間稱之為陰痓慢驚等病,治療方法要用溫性的藥物。

所有的火熱病都屬於心臟,火熱過度就會導致心臟過度,從而生病變成火熱病。就像炎熱的夏季,就會出現譫妄、狂躁等病症,民間稱之為陽躁譫語等病,治療方法要用攻邪的藥物。寒冷的水氣過盛,就會導致心臟受到邪氣侵襲,同樣也會生病變成火熱病。就像寒冷的冬季,就會出現躁動、心悸、煩躁、譫妄等病症,民間稱之為陰躁鄭聲等病,治療方法要用補益的藥物。

所有的濕病都屬於脾臟,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脾臟過度,從而生病變成濕病。就像濕氣過盛,就會出現水腫、泄瀉等病症,仲景用五苓散等藥物來去除濕氣。風木過盛就會導致脾臟受到邪氣侵襲,同樣也會生病變成濕病。就像春季風木過盛,就會出現飧泄等病症,錢氏用宣風等藥物來去除風氣。

諸氣膹郁,皆屬於肺也,燥金甚則肺太過而病化膹郁,如歲金太過,甚則咳喘之類,東垣謂之寒喘,治以熱劑是也。火熱勝則肺為邪攻,而病亦化膹郁,如歲火太過,病咳喘之類,東垣謂之熱喘,治以寒劑是也。諸寒病皆屬於腎也,寒水甚則腎太過,而病化寒,如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之類,仲景用烏頭湯等劑是也。

濕土勝則腎為邪攻,而病亦化寒,如濕氣變物,病筋脈不利之類,東垣用復煎、健步等劑是也。其在太過,所化之物為盛,盛者真氣也;其在受攻,所化之病為虛,虛者假氣也。故有其病化者,恐其氣之假,故有者亦必求之。無其病化者,恐其邪隱於中,如寒勝化火,燥勝化風,及寒伏反躁,熱伏反厥之類,故無者亦必求之。其病之化似盛者,恐其盛之未的,故盛者亦必責之。

白話文:

氣機不暢,都屬於肺的問題。燥金過盛就會導致肺氣過旺,引起氣鬱,就像金氣過盛會出現咳嗽喘息一樣,東垣先生稱之為寒喘,治療方法要用溫熱藥物。火熱過盛就會攻擊肺臟,也會導致氣鬱,就像火氣過盛也會出現咳嗽喘息一樣,東垣先生稱之為熱喘,治療方法要用寒涼藥物。各種寒症都屬於腎的問題。寒水過盛就會導致腎氣過旺,引起寒症,就像太陽到達某個位置時會導致身體活動不便一樣,仲景先生用烏頭湯等藥物治療。

濕土過盛就會攻擊腎臟,也會引起寒症,就像濕氣侵入身體會導致筋脈不暢一樣,東垣先生用復煎、健步等藥物治療。氣機過盛就會導致真氣旺盛,氣機受損就會導致虛氣不足。所以,有病變的人,要擔心他的氣虛,也要找出原因。沒有病變的人,要擔心邪氣潛藏在體內,例如寒勝化火、燥勝化風、寒伏反躁、熱伏反厥等等,所以沒有病變的人也要找出原因。病症表現得好像很嚴重的人,要擔心他是否真的痊癒,所以病症表現得好像很嚴重的人也要嚴格治療。

其病之化似虛者,恐其虛之未真,故虛者亦必責之。凡一十九條病機皆用此一十六字為法求之,庶幾補瀉不瘥也。今河間損此一十六字,但以病化有者為盛,無者為虛,而不復求其假者虛者,為未備,故引經傳以證其得失也。

帝曰:五味陰陽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耎或堅,以所利行之,調氣使平。帝曰:非調氣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無毒,何先何後?願聞其道。岐伯曰:有毒無毒,所治為主,適大小為制也。

帝曰:請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益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帝曰:何謂逆從?岐伯曰: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

白話文:

許多疾病表現看似虛弱,但要小心,虛弱可能不是真的虛弱,因此即使是虛弱的病症,也必須仔細治療。這19條病機都運用這16個字的原則來治療,這樣才能有效地補瀉,避免疾病久治不愈。現在河間學派捨棄了這16個字,只用病症有表現的就認為是實證,沒有表現的就認為是虛證,不再深入探究是假虛還是真虛,這就缺乏了全面的考量,所以引用經傳來證明他們的得失。

黃帝問道:五味陰陽的運用如何?岐伯回答:辛甘味發散,屬於陽性;酸苦味湧泄,屬於陰性;鹹味湧泄,屬於陰性;淡味滲泄,屬於陽性。這六味藥性,有的收斂,有的散開,有的緩和,有的急促,有的乾燥,有的濕潤,有的軟化,有的堅固,根據其特性來使用,調節氣機,使之平衡。黃帝又問:如果不調氣機,要怎麼治療?有毒無毒的藥物,哪個先用,哪個後用?請講解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有毒無毒的藥物,主要看治療的目標,根據病情輕重來決定。

黃帝問道:請說明一下治療的尺度?岐伯回答:君藥一味,臣藥兩味,這是輕度治療;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藥五味,這是中等程度治療;君藥一味,臣藥三味,佐藥九味,這是重度治療。寒症用熱藥治療,熱症用寒藥治療,輕微的病症用逆治法,嚴重的病症用順治法,堅固的病症用削弱的方法治療,外來的病邪用祛除的方法治療,勞累的病症用溫補的方法治療,阻塞的病症用散開的方法治療,停滯的病症用攻破的方法治療,乾燥的病症用濕潤的方法治療,急性的病症用緩和的方法治療,散開的病症用收斂的方法治療,損傷的病症用補充的方法治療,逸散的病症用收斂的方法治療,驚恐的病症用安撫的方法治療,上逆的病症用下行的藥物治療,用按摩和沐浴的方法治療,薄弱的病症用加強的方法治療,阻滯的病症用疏通的方法治療,閉塞的病症用開通的方法治療,根據病症的需要來選擇治療方法。黃帝問道:什麼是逆治和順治?岐伯回答:逆治是正治,順治是反治,根據病症的輕重來選擇,觀察病情變化。

帝曰:反治何謂?岐伯曰: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至真要大論)

此一章論內氣不調得病者之治法也。蓋內氣不調而得病,故所病寒熱之邪,但可於其氣之微者逆治之。如氣甚而逆治之,則正邪格拒,不能勝邪,命將難全,故但當從其寒熱之邪於外,伏其所主之劑於中,然後正邪相入,而邪就擒矣。東垣所謂姜附寒飲,承氣熱服,及仲景於白通湯加尿膽治少陰,丹溪於苓柏湯皆熟炒治色目婦人惡寒之類是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反治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熱症就用寒性藥物治療,寒症就用熱性藥物治療,阻塞就用阻塞的藥物治療,通暢就用通暢的藥物治療。一定要針對病症的主症,並先處理病因,開始治療時看似相同,但最終結果卻不同,可以破除積聚,可以軟化堅硬,可以使氣血調和,可以使疾病痊癒。」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治療內氣失調而導致疾病的方法。由於內氣失調而生病,因此所患的寒熱之邪,只能用逆治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氣勢很盛而用逆治的方法,則正氣與邪氣會互相抵觸,無法戰勝邪氣,生命就會有危險。因此,只能從寒熱之邪的外在表現入手,用針對主症的藥物治療內在病因,這樣正氣才能與邪氣相合,最終制服邪氣。就像東垣所說用生薑附子治療寒飲,用承氣湯治療熱症,還有仲景在白通湯中加入尿膽治療少陰症,丹溪在苓柏湯中加入炒熟的藥物治療色目婦女惡寒之症,都是這種方法的應用。

帝曰:氣調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疏氣令調,則其道也。(至真要大論)

此一章,論內氣本調,因外邪得病者之治法也。蓋內氣調而得病,故不分寒熱之微甚,或逆治之,或從治之皆可,更不須懼其正邪格拒,正固則邪自退矣。

帝曰: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帝曰:善。火熱復,惡寒發熱,有如瘧狀,或一日發,或間數日發,其故何也?岐伯曰:勝復之氣,會遇之時,有多少也。陰氣多而陽氣少,則其發日遠;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

白話文:

皇帝問:「氣調而得病要如何治療?」岐伯回答:「逆著病性治療,順著病性治療,先逆著病性再順著病性治療,疏通氣機使之調和,這就是治療的方法。」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內氣本就調和,因外邪入侵而得病的治療方法。由於內氣調和,所以不論寒熱輕重,都可以逆著病性治療,也可以順著病性治療,也不用擔心正邪相抗拒,正氣充足,邪氣自然會退去。

皇帝又問:「病從內而外,或從外而內,應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從內而外的病,要調和內氣;從外而內的病,要治療外邪;從內而外,且外邪較重的,要先調和內氣,再治療外邪;從外而內,且內邪較重的,要先治療外邪,再調和內氣;內外不相干的,就要治療主要病症。」皇帝說:「很好。」

皇帝又問:「反覆發熱,惡寒發熱,症狀像瘧疾,有時一天發作一次,有時間隔幾天發作,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這是因為正氣恢復,遇到發病的時機,正氣的強弱不同。陰氣多而陽氣少,發作間隔時間就長;陽氣多而陰氣少,發作間隔時間就短。」

此勝復相搏,盛衰之節,瘧亦同法。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謂也?岐伯曰: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非上下三品之謂也。

白話文:

這種相克的道理,在盛衰的變化中,瘧疾也是一樣。黃帝說:你說治療寒症用熱法,治療熱症用寒法,但醫術不能拋棄規矩而改變方法。有些人明明是熱症,用寒法治療卻反而更熱,有些人明明是寒症,用熱法治療卻反而更寒,這兩種情況都可能發生,如果舊病剛癒又復發,應該怎麼治療呢?岐伯說:所有寒症用熱法治療後反而更熱的,應該從陰性入手,熱症用寒法治療後反而更寒的,應該從陽性入手,這就是所謂的「求其屬」。

黃帝說:很好。服用寒藥後反而發熱,服用熱藥後反而發寒,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是因為治療了它的「王氣」,所以才會出現反轉的現象。

黃帝說:那不治療「王氣」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岐伯說:您問得真精闢!原因在於「五味」的屬性。五味進入胃中,各自歸屬於自己喜愛的臟腑,所以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時間久了就會增強臟腑的氣,這是物質轉化的常規。氣增強了並且持續很長時間,就會導致早夭。

黃帝說:很好。你說「君臣」的方劑,是什麼意思呢?岐伯說:治療主要病症的藥物叫做「君」,輔助「君」藥的叫做「臣」,配合「臣」藥的叫做「使」,並不是指藥物的等級高低。

帝曰:三品何謂?岐伯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定其中外,各守其鄉,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盛者奪之,汗之下之,寒熱溫涼,衰之以屬,隨其攸利,謹道如法,萬舉萬全,氣血正平,長有天命。帝曰:善。

(「不治五味屬也」,一本「五味」二字作「王氣」二字。至真要大論)

岐伯曰: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蒼丹。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其味酸,其氣溫,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陽在泉,熱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秬。厥陰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蒼赤,其氣專,其味正。

白話文:

皇帝問道:「三品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說:「是用來辨別善惡、明辨是非的根本原則。」皇帝說:「好。」皇帝又問:「病症的內外如何區分?」岐伯回答:「調治氣血的方法,一定要區分陰陽,確定病症的內外,各守其位,內部的病症就用內治法,外部的病症就用外治法,輕微的病症就調節它,其次要使它平和,嚴重的病症就奪取它的力量,發汗就讓它往下走,寒熱溫涼,要根據病情的需要來治療,依照正確的方法,萬事萬全,氣血平和,才能長壽。」皇帝說:「好。」

岐伯說:「寒、熱、燥、濕,它們的變化各不相同。所以少陽在泉,寒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是辛,治療方法是苦酸,谷物是蒼丹。陽明在泉,濕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是酸,氣溫和,治療方法是辛苦甘,谷物是丹素。太陽在泉,熱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是苦,治療方法是淡咸,谷物是黅秬。厥陰在泉,清毒不會產生,它的味道是甘,治療方法是酸苦,谷物是蒼赤,它的氣很專,味道很正。」

少陰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陰在泉,燥毒不生,其味鹹,其氣熱,其治甘鹹,其谷黅秬。化淳則咸守,氣專則辛化而俱治。故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故曰: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此之謂也。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帝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奈何?岐伯曰: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

白話文:

少陰經脈在足少陰腎經,寒毒不會產生,其味道辛辣,用辛、苦、甘三味藥物治療,主食是白米。太陰經脈在足太陰脾經,燥毒不會產生,其味道鹹,其氣溫熱,用甘、鹹二味藥物治療,主食是黑米。如果藥性偏向溫和,則以鹹味藥物為主,如果藥性偏向辛辣,則以辛辣藥物為主,同時並用。所以說:補充上焦或下焦的藥物,要根據經脈的走向,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治療上焦或下焦的病症,要根據寒熱盛衰來調整藥物。所以說:要從上往下取藥,也要從下往上取藥,要從內往外取藥,也要從外往內取藥,要根據病症來尋找治療方法。能抵抗毒素的病人可以用濃藥,不能抵抗毒素的病人可以用稀藥,這就是這個道理。

氣逆者,病在上焦,就要從下焦取藥治療;病在下焦,就要從上焦取藥治療;病在中焦,就要從旁邊取藥治療。用寒藥治療熱症,要溫和地服用;用熱藥治療寒症,要涼快地服用;用清涼的藥物治療溫病,要冷涼地服用;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寒涼的病症,要熱一些服用。所以,可以用消的方法、削的方法,可以用吐的方法、下瀉的方法,可以用補的方法、瀉的方法,長期服用的藥物和新服用的藥物,可以用相同的方法。

皇帝問道:病症在中焦,既不充實也不堅固,時而聚集,時而散開,該怎麼辦呢?岐伯回答道:沒有積聚的病症,就應該尋找其藏身之處,虛弱就應該補充,用藥物驅除它,用飲食配合它,用運動促進水液的代謝,使中焦和內外相調和。就可以使病症完全消失。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帝曰:其久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岐伯曰:昭乎哉聖人之問也!化不可代,時不可違。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聖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此之謂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藥物有毒無毒,服用時有甚麼規律嗎?岐伯回答:疾病有久病新病,藥方也有大小,有毒無毒,本來就應該有固定的用法。大毒治病,能治癒六成;常毒治病,能治癒七成;小毒治病,能治癒八成;無毒治病,能治癒九成。穀物、肉類、水果、蔬菜,這些食物可以滋養身體,但不要過度食用,以免傷了正氣。如果沒有完全治癒,就按照方法繼續服用藥物。

一定要先觀察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不要過於偏激,不要過於虛弱,否則會導致夭折,不要讓邪氣入侵,不要失去正氣,這樣才能長壽。皇帝問道:對於久病的人,有些氣血不足,病好了之後卻很虛弱,該怎麼辦呢?岐伯回答:您真是聖明的問題!人體的變化不可代替,時間不可違背。經絡通暢,血氣運行,補充不足,讓身體恢復正常,滋養調和,靜心等待,謹慎守護元氣,不要讓它傾斜,身體就會恢復健康,生機勃勃,長命百歲,這就是聖王之道。《大要》中說:「不要代替自然變化,不要違背時令,一定要滋養調和,等待疾病自然恢復,這就是正確的方法。」

(五常政大論)

帝曰:氣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緩急,方有大小,願聞其約奈何?岐伯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遠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病所遠而中道氣味之者,食而過之,無越其制度也。

是故平氣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遠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帝曰:善。病生於本,余知之矣。生於標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得標之方。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人體的氣有多少,疾病的盛衰程度如何,治療的緩急程度如何,藥方的劑量大小如何,請你說明一下這些原則。岐伯回答:氣有高低之分,疾病有遠近之別,病症有內外之分,治療有輕重之分,要根據病情來適當調整。總的來說,君藥一味臣藥兩味,為奇數搭配;君藥兩味臣藥四味,為偶數搭配;君藥兩味臣藥三味,為奇數搭配;君藥兩味臣藥六味,為偶數搭配。因此,對於近處的病症用奇數搭配,對於遠處的病症用偶數搭配;發汗的藥方不用奇數搭配,瀉下的藥方不用偶數搭配;補益上焦的藥方以緩和的方式調製,補益下焦的藥方以急迫的方式調製;急迫的藥方氣味濃烈,緩和的藥方氣味清淡,要根據病情適當選擇藥物,這就是所謂的“適其至所”。如果病症遠處,需要通過藥物的中和作用來治療,就要適當增加藥量,但不能超過藥方中的劑量。

所以,調和氣血的方法是,對於近處的病症,奇數或偶數搭配,藥方劑量小;對於遠處的病症,奇數或偶數搭配,藥方劑量大。藥量大的話服藥次數少,藥量小的話服藥次數多;藥量多的話服用九次,藥量小的話服用兩次。如果奇數搭配的藥方沒有效果,就改用偶數搭配的藥方,這就是所謂的“重方”。如果偶數搭配的藥方也沒有效果,就用相反的藥性來治療,例如寒熱溫涼,就要根據病症的寒熱來選擇藥物。皇帝說:很好,我知道疾病的根本原因了。那麼,對於表面的病症,應該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疾病從本源上來,如果患了表面的病症,就要從根本上治療,用治本的藥方來治療表面的病症。

(至真要大論)

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過者死。(六元正紀大論)

白話文:

黃帝問道:婦女懷孕期間,如果施用藥毒會如何呢?岐伯回答說:如果沒有原本存在的病狀,施用藥毒也無法對她造成傷害。黃帝接著問道:請您詳細說明「有故無殞」這句話的意思。岐伯回答說:當身體出現大規模的積聚病症時,那時施用藥毒是可以接受的,但只需要治療到其症狀的三分之二即可停止,如果超出了這個範圍,可能會導致死亡。

「六元正紀大論」則進一步討論了關於藥物使用、疾病進展以及治療方法的理論,強調了在進行治療時需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避免過度治療可能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