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肝膽部 (22)

1. 內障

〔《保》〕,柴胡散,明目益腎水。

柴胡,羌活,防風,生地,芍藥,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水煎臨臥服。

東垣云:肝木旺,則火之勝,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或病目而生內障者,脾裹血,胃主血,心主脈,脈者血之腑也。或曰:心主血。又云:脈主血,肝之竅開於目也。(治法亦前熟地黃丸之類是也。)

〔河〕目昧不明,熱也。然玄腑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牙爪,至於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為用也。

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臭,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由熱氣怫鬱,玄腑閉密,而致氣液血脈,榮衛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為病之輕重。故知熱鬱於目,則無所見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則轉難辨物,由目之玄腑閉小,如隔簾視物之象也。

或視如蠅翼者,玄腑有所閉合者也。或目昏而見黑花者,由熱氣甚而發之於目。亢則害,承乃制,而反出其泣,氣液眯之,以其至近,故雖微而亦見如黑花也。

誠哉!河間斯言也。目盲,耳聾,鼻不聞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運用者,皆由其玄腑閉塞,而神氣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利。故先賢治目昏花,如羊肝丸,用羊肝引黃連等藥入肝,解肝中諸郁。蓋肝主目,肝中郁解,則目之玄腑通利而明矣。故黃連之類,解鬱熱也。椒目之類,解濕熱也。

茺蔚之類,解氣鬱也。芎、歸之類,解血鬱也。木賊之類,解積鬱也。羌活之類,解經郁也。磁石之類,解頭目郁墜,邪氣使下降也。蔓菁下氣通中,理亦同也。凡此諸劑,皆治氣血鬱結目昏之法。而河間之言,信不誣矣。至於東垣、丹溪治目昏,用參耆補血氣,亦能明者,又必有說通之。

蓋目主氣血盛,則玄腑得利,出入升降而明。虛則玄腑無以出入升降而昏,此則必用參、耆、四物等劑,助氣血運行而明也。

羊肝丸三方,又散一方,並見肝條,治肝中諸郁目昏如神。

〔《本》〕治久年眼生黑花不明者。

椒目(炒,一兩),蒼朮(炒,二兩)

上件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醋茶送下,不過十日取效。(丹溪云:椒目行滲道不行也。)

〔《外》〕,補肝散,治三十年失明。

蒺藜子七月七日收,陰乾,搗散,飲食後,水服方寸匕。

〔崔〕但瞳子不壞者療,十得九愈。蔓菁子六升,蒸之,看氣遍,用甑下釜中熱湯淋,暴乾,還淋,如是三遍,即取杵篩為末,食上,清酒調二錢送下,日再服。(本草云:蔓菁子下氣利五臟,又利大便,通中益氣。)

白話文:

內障

  • **《保》記載:**柴胡散可以明目、補益腎水。

藥方組成:柴胡、羌活、防風、生地、芍藥、甘草(各藥等量)。

將上述藥材磨成粗末,用水煎煮後,在睡前服用。

李東垣認為:肝氣過旺,則火氣也會跟著旺盛,以致於無所畏懼而妄動,最先受害的就是脾胃。眼睛有內障疾病的人,是因為脾臟包藏血液,胃主導血液,心主導脈搏,而脈搏是血液的府邸。另一種說法是心主導血液,還有人說脈搏主導血液,肝臟的孔竅開在眼睛。(治療方法也和之前提到的熟地黃丸類似。)

  • **《河》認為:**眼睛視力模糊不清,是熱引起的。人體內有「玄腑」這種東西,它無處不在,人的臟腑、皮膚、肌肉、筋膜、骨髓、牙齒、爪甲,甚至世間萬物,都有玄腑,它是氣體出入、升降的通道和門戶。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精神、知覺等器官能正常運作,都是因為氣的升降出入順暢。如果氣的通道被阻塞,就無法正常運作。

如果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鼻子聞不到氣味,舌頭嘗不出味道,筋骨萎軟麻痺,指甲退化,牙齒腐爛,毛髮脫落,皮膚失去知覺,腸胃無法正常消化吸收,這些都是因為熱氣鬱積,玄腑閉塞,導致氣、液、血脈、營衛、精神等無法正常升降出入。這些疾病的輕重程度,會隨著鬱積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因此,熱鬱積在眼睛,就會導致視力喪失。眼睛稍微昏花的,看近處的東西會越來越難辨認,這是因為眼睛的玄腑閉塞變小,就像隔著簾子看東西一樣。

如果看東西像看到蒼蠅翅膀一樣,是因為玄腑有所閉合。如果眼睛昏花,並出現黑影,是因為熱氣太盛而發散到眼睛。當事物發展到極端時就會產生危害,而承受與控制就能使之恢復正常,並反而會流出眼淚,眼淚中的氣液模糊了視線,因為離眼睛很近,所以即使很微小也能看到,就像黑影一樣。

張河間說的真對!眼睛失明、耳朵失聰、鼻子聞不到氣味、舌頭嘗不出味道、手腳不能正常活動,都是因為玄腑閉塞,導致神氣出入升降的通道不順暢。所以前賢治療眼睛昏花,會使用羊肝丸,用羊肝來引導黃連等藥物進入肝臟,來解除肝臟中的各種鬱積。因為肝臟主導眼睛,肝臟中的鬱結解除後,眼睛的玄腑就會通暢而視力清晰。黃連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鬱積的熱,椒目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濕熱,茺蔚子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氣鬱,川芎、當歸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血鬱,木賊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積滯的鬱結,羌活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經絡的鬱結,磁石之類的藥物可以解除頭部和眼睛的鬱滯,並使邪氣向下散去,蔓菁有向下疏導氣機、通暢中焦的作用,原理也相同。這些藥方都是治療氣血鬱結、眼睛昏花的藥方。而張河間說的話,是真實可信的。至於李東垣、朱丹溪治療眼睛昏花,會使用人參、黃耆等藥物來補益氣血,也能使眼睛明亮,這也有其道理。

因為眼睛需要氣血充足,玄腑才能通利,才能正常升降出入,使眼睛明亮。如果氣血不足,玄腑就無法正常升降出入,眼睛就會昏花。這時就必須使用人參、黃耆、四物湯等藥方,來幫助氣血運行,使眼睛明亮。

羊肝丸有三種藥方,另外還有一種散劑,都在肝臟的條目中有所記載,治療肝臟的各種鬱積導致的眼睛昏花,效果非常神奇。

  • **《本》記載:**治療多年眼睛長出黑影、視力不清的情況。

藥方組成:炒椒目(一兩)、炒蒼朮(二兩)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醋茶送服,大概十天就能見效。(朱丹溪說:椒目是疏通滲透的藥物,而不是行走於經絡的。)

  • **《外》記載:**補肝散可以治療失明三十年。

藥方組成:蒺藜子(在七月七日採收,陰乾,搗成散)。在飯後用水服用一勺。

  • **《崔》記載:**只要瞳孔沒有損壞,治療眼睛失明,十個病人有九個可以治好。

藥方組成:蔓菁子(六升,蒸熟,看到蒸汽蒸透後,用鍋下方的熱水淋在蒸籠上,然後曝曬乾燥,再淋,如此重複三次),然後搗成粉末,每次在飯後用清酒調和兩錢服用,每天服用兩次。(《本草綱目》記載:蔓菁子能疏導氣機,有利於五臟,還能通便,增強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