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20)
卷之十三·肝膽部 (20)
1. 內障
柴胡根(七錢),羌活根(一兩半),防風根(半兩),白朮,甘草(炙),歸根(酒洗),升麻根(各一兩),白芍(六錢),乾薑(一錢),五味子(二錢),人參,葛根,黃耆(各一兩),白茯苓(三錢)
上㕮咀,每服五六錢,水三大盞,煎至二盞,入黃芩黃連湯二錢,同煎數沸,去渣,煎至一盞,食後,熱服。
黃芩黃連湯(一方有升麻五錢,柴胡一兩。)
黃芩(酒洗,炒,一兩),黃連(去須,酒洗,炒,七錢),草龍膽(一兩,酒洗,炒四次),生地(一兩,酒洗)
上㕮咀,每服二錢,入水二盞,煎數沸去渣,再煎至一盞,熱服,午後晚間俱不可服,唯午飯時服之方效。
復明散,治內障。
黃耆(一錢半),川芎(五分),柴胡,連翹,甘草(炙。各一錢),歸身(二錢),蒼朮(五分),生地(一錢),陳皮(五分),黃柏(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後。忌酒濕面辛熱大料之物。
上四方,治目不明,皆氣虛而未脫,故可與參、耆中微加連、柏。若氣即脫,則黃柏等涼劑不可施。經云: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之類,是其證也。
內障瞳子散大論並方。(腎主骨之精為瞳子,散大者因腎水虛骨枯而心包絡之火得以乘之也。)凡心包絡之脈,出於心中,代心君行事也,與少陽為表裡。瞳子散大者,少陰心之脈挾目系,厥陰肝之脈連目系,心主火,肝主木,此木火之勢盛也。其味則宜苦宜酸宜涼,大忌辛辣熱物,是瀉木火之邪也,飲食中常知此理可也。
以諸辛主散,熱則助火,故不可食。諸酸主收心氣,瀉木火也。諸苦瀉火熱,則益水也。尤忌食冷水大寒之物,此物能損胃氣,胃氣不行,則元氣不生,元氣不生,緣胃氣下陷,胸中三焦之火及心火乘於肺上,入胸灼髓。火主散溢瞳子之散大者,以此大熱之物,直助火邪,尤為不可食也。
藥中去茺蔚子,以味辛及主益肝,是助火也,故去之。加黃芩半兩,黃連三錢,黃連瀉中焦之火,黃芩瀉上焦肺火,以酒洗之,乃寒因熱用也。亦不可用青葙子,為助陽火也。更加五味子三錢,以收瞳人之散大也。且火之與氣,勢不兩立。故經曰: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少火生氣,壯火散氣。
諸酸物能助元氣,孫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助五臟氣,以補西方肺金。又經云:以酸補之,以辛瀉之。則辛瀉氣明矣。或曰:藥中有當歸,其味亦辛甘而不去,何也?此一味辛甘者,以其和血之聖藥也。況有甘味,又欲以為鄉導,為諸藥之使,故不去也。
熟地黃丸,治血弱氣虛,不能養心,致火旺於陰分,瞳子散大。少陰為火,君主無為,不行其令,相火代之,與心包絡之脈出心系,分為三道。少陽相火之體無形,其用在其中矣。火盛則能令母實,乙木肝旺是也。其心之脈挾目系,肝之脈連目系,況手足少陽之脈同出耳中,至耳上角,斜起終於目外小眥。風熱之盛,亦從此道來,上攻頭目,致偏頭腫悶,瞳子散大,視物昏花,血虛陰弱故也。法當養血涼血益血,收火散火,而除風熱,則愈矣。
白話文:
內障
這個藥方由以下藥材組成:柴胡根七錢、羌活根一兩半、防風根半兩、白朮、炙甘草、酒洗過的當歸根、升麻根各一兩、白芍六錢、乾薑一錢、五味子二錢、人參、葛根、黃耆各一兩、白茯苓三錢。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五六錢,加入三大碗水煎煮至剩兩碗,再加入黃芩黃連湯二錢,一同煎煮數次沸騰後,去除藥渣,繼續煎煮至剩一碗,飯後趁熱服用。
黃芩黃連湯(另一種配方有升麻五錢,柴胡一兩。)
此方由以下藥材組成:酒洗炒過的黃芩一兩、去除鬚根酒洗炒過的黃連七錢、酒洗炒過四次的草龍膽一兩、酒洗過的生地一兩。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加入二碗水煎煮數次沸騰後去除藥渣,再煎煮至剩一碗,趁熱服用,只能在午飯時服用,下午和晚上都不能服用,否則無效。
復明散,治療內障的藥方。
此方由以下藥材組成:黃耆一錢半、川芎五分、柴胡、連翹、炙甘草各一錢、當歸身二錢、蒼朮五分、生地一錢、陳皮五分、黃柏三分。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藥材切成如麻豆大小的碎塊,每次取一份,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一碗,去除藥渣,稍稍溫熱後服用,飯後服用。服用期間忌酒、濕麵、辛辣、熱性、大料等食物。
以上四個藥方,都是治療眼睛看不清楚,是由於氣虛但還沒到完全衰竭的地步,所以可以在人參、黃耆等補氣的藥材中,稍微加入黃連、黃柏等清熱的藥材。如果氣已經完全衰竭,就不能使用黃柏等寒涼的藥物了。經書上說:「陽氣因為過度勞累而擴散,精氣耗竭,眼睛就看不見,耳朵也聽不到。」這就是這種情況的症狀。
關於內障瞳孔放大的論述及藥方。(腎臟主管骨頭的精氣,精氣是瞳孔的根本,瞳孔放大是因為腎水虛弱,骨頭枯竭,導致心包絡的火氣趁機上炎。)心包絡的脈絡,出自心臟,代替心君行使職責,與少陽經互為表裡。瞳孔放大,是因為少陰心經的脈絡夾帶著目系,厥陰肝經的脈絡連接著目系,心主管火,肝主管木,這是木火之勢旺盛的表現。用藥應該使用苦味、酸味、寒涼的藥物,最忌諱辛辣熱性的食物,這是為了瀉木火的邪氣。在飲食中應該常常明白這個道理。
因為辛辣的東西會使氣散開,熱性的東西會助長火勢,所以不能吃。酸味的東西可以收斂心氣,瀉木火。苦味的東西可以瀉火熱,從而使水氣得到滋養。尤其忌諱吃冷水等大寒之物,這些東西會損傷胃氣,胃氣不運行,元氣就無法產生。元氣不生,是因為胃氣下陷,導致胸中的三焦之火和心火上炎到肺部,灼傷骨髓。火的特性是散溢,瞳孔的放大也是因此而來,所以絕對不能吃這些大熱的食物,這會直接助長火邪,更是要避免。
藥方中要去掉茺蔚子,因為它的味道辛辣,而且主要功效是滋養肝臟,會助長火勢,所以要去掉。加入黃芩半兩,黃連三錢。黃連可以瀉中焦的火,黃芩可以瀉上焦肺火,用酒洗可以借用藥物的寒性來治療熱病。也不能用青葙子,因為它會助長陽火。再加入五味子三錢,可以收斂瞳孔的放大。而且火和氣是不能同時並存的。所以經書上說:「旺盛的火會消耗氣,氣可以消耗少量的火,少量的火可以產生氣,旺盛的火會使氣散失。」
酸味的食物可以幫助元氣產生。孫思邈說:「五月要常吃五味子,可以幫助五臟的氣,補充西方的肺金。」經書上又說:「用酸味來補養,用辛味來發散。」就說明了辛味會使氣散失。有人問:「藥方中有當歸,它的味道也是辛甘的,為什麼不去掉呢?」這是因為當歸是調和氣血的重要藥物。而且它有甘味,又能引導其他藥物,所以不去除。
熟地黃丸,可以治療因為血弱氣虛,不能滋養心臟,導致火旺盛在陰分,造成瞳孔放大。少陰心經屬火,君主應該無為而治,不執行自己的命令,反而讓相火代替行使職責。心包絡的脈絡出自心系,分為三條。少陽相火的本體沒有形狀,其作用在其中。火氣旺盛能讓母臟更強壯,就像乙木肝旺盛一樣。心經的脈絡夾著目系,肝經的脈絡連著目系,而且手足少陽的脈絡都出自耳朵中,到耳朵的上角,斜著向上延伸到眼睛外側的眼角。風熱旺盛,也從這個途徑上來,向上侵襲頭部和眼睛,導致偏頭痛、頭部悶脹,瞳孔放大,看東西模糊不清,這是因為血虛陰弱的緣故。治療方法應該是養血涼血益血,收斂火氣,發散火氣,並且去除風熱,這樣就能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