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肝膽部 (12)

1. 目赤腫痛

目痛引眥,少腹偏痛,(「眥」一作「脊」。)嘔,瘛瘲,視昏嗜臥,照海主之。瀉左陰蹺,取足左少陰前,先刺陰蹺,後刺少陰,氣在橫骨上。目中白翳,然谷取之。目視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見,腰兩脅痛,腳痠轉筋,丘墟主之。目赤目黃,顴窌主之。目眩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眥張急,頷厭主之。

目中痛不能視,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目痛不明,齦交主之。

〔桑〕眼痛久不愈:魚際(灸七壯。)

白話文:

眼睛疼痛,連帶到眼角也痛,下腹部的一側也偏痛,(「眼角」這裡也有的說法是「脊椎」)想吐,手腳抽搐,視力模糊想睡覺,可以按壓照海穴。要疏泄左邊的陰蹺脈,取穴在左腳少陰經的前方,先針刺陰蹺穴,再針刺少陰穴,穴位位置在橫骨上方。眼睛裡有白色的翳膜,可以按壓然谷穴。眼睛看不清楚,發冷,眼睛有翳膜,瞳孔看不見,腰部和兩側脅肋疼痛,腳痠痛抽筋,可以按壓丘墟穴。眼睛紅腫或發黃,可以按壓顴窌穴。眼睛昏花看不清楚,偏頭痛牽引到眼角外側,覺得很緊,可以按壓頷厭穴。

眼睛裡面痛到看不見東西,可以按壓上星穴。先按壓譩譆穴,再按壓天牖穴和風池穴。眼睛痛到看不清楚,可以按壓齦交穴。

〔桑〕眼睛痛很久都沒好:可以灸魚際穴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