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七·陰陽臟腑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陰陽臟腑部 (2)

1. 刺虛實

〔《素》〕曰: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神有有餘有不足,氣有有餘有不足,血有有餘有不足,形有有餘有不足,志有有餘有不足。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灑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斥,推也。小絡,孫絡也。《針經》曰: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也。)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

白話文:

出自《素問》的這段文字,談論了中醫學中的「有餘」與「不足」的概念。這裡提到的「有餘」與「不足」,並非簡單地指物質上的多或少,而是涉及到了人體的神、氣、血、形以及志(即情緒、精神狀態)等多個層面的平衡與失衡。

「有餘」指的是人體在某個層面上過度,如神經過度亢奮會讓人不斷開懷大笑;「不足」則表示人體在某個層面上欠缺,如情緒過度低落會導致悲傷。

當一個人的神、氣、血、形、志等五臟六腑處於平衡狀態時,他們的心神、肺氣、肝血、脾肉、腎志等生理機能就能正常運作,形成整體的健康身體。然而,如果這些功能出現異常,如情緒或精神狀態失調,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疾病。

為了維持身體的健康,必須保持各個系統的平衡,特別是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的穩定。當神經系統過度活躍時,可能需要通過放血療法來調節,但必須謹慎進行,避免損傷到主要的經絡(即大經脈),以免影響到神氣的平和。

這段文字強調了中醫學中調節和平衡的重要性,通過正確的方法調整過度或不足的狀態,以達到身體健康的目標。

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帝曰:刺微奈何?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

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問曰:刺微奈何?對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白話文:

在神氣不足的情況下,要觀察到體內的虛弱血絡,輕柔地按壓,再用針灸刺激,使氣血流通,但不讓血液流出,也不讓氣息洩失,這樣可以平衡神氣。黃帝問:如何處理這些細微的情況呢?回答說:在施按摩時不要停止,針刺後不要立即拔出,轉移氣力到不足的部分,這樣就能恢復神氣。

如果氣力過剩,會導致喘息和上氣;氣力不足則會引起呼吸困難。當血氣還未混合,五臟穩定,皮膚出現輕微疾病時,稱為「白氣微洩」。氣力過剩時,應調節經絡,避免傷害經絡,不需放出血液,也不讓氣息洩失。

相反,當氣力不足時,應調節經絡,但不放出氣息。黃帝又問:如何處理這些細微的情況?回答說:在施按摩時不要停止,取出針後觀察,表示將要深入治療,適合的人反應會有所改變,精氣會自行沈寂,邪氣會散開,無法安息,氣息會從皮膚洩出,真正的生命力得以保全。

如果血液過剩,會讓人怒氣沖沖;氣力不足則會讓人感到恐懼。當血氣還未混合,五臟穩定,小血管中的水分過多,形成經絡中的血液積聚。如果血液過剩,應調節旺盛的經絡,放出血液。反之,若發現血液不足,則要觀察到虛弱的經絡,將針插入脈搏中,停留一段時間後再快速取出針,以免血液流失。

問曰:刺留血奈何?對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毋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問曰:刺微奈何?對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志有餘則瀉然筋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然筋即然谷穴。)問曰:刺未並奈何?對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問曰: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對曰:血氣已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夫五臟之虛實,皆生於血氣之離並耳。

白話文:

問曰:如何進行針刺以引出血來?對曰:要觀察血絡(血管),然後在該處針刺,使其血液流出,務必避免讓不好的血液進入經脈,從而導致病情加重。身體過度時會出現腹脹、排尿困難的情況;相反,若身體不足則四肢活動不靈活。在血氣尚未混合,五臟功能穩定,肌肉呈現蠕動狀態時,我們稱為微風。若身體過度,則應放出陽經的氣息,若不足則需補充陽絡的能量。問曰:如何進行針對微風的針灸治療?對曰:應選擇肌肉之間的部位進行針刺,避免刺中經脈或傷及血絡,使衛氣得以恢復,邪氣自然消失。問曰:如何處理血氣尚未融合的狀況?對曰:應立即進行針灸治療,但要確保不刺中經脈,這樣邪氣才無法形成空虛。問曰:如何分辨虛實的症狀,並理解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對曰:當血氣已經融合,陰陽力量失衡,氣體在衛氣中混亂,血液在經脈中逆流,使得血氣分離,形成一實一虛的狀態。總而言之,五臟的虛實狀態都源自血氣的分離與融合。

有餘者,血氣併入其募,盛而實也。不足者,血氣離去其臟,衰而虛也。經氣未並,五臟安定者,五臟之血氣未併為實,未離為虛者,安定其所,而陰陽均平。久留者,一邪初客之時,故當即治。若其初不治,則漸並漸離,而虛臟所離之血氣有並歸於實臟,所以陰陽相傾而不均乎,衛亂榮逆而三候不一,實臟自實,虛臟自虛,而一實一虛也。然所謂一盛一虛者,不獨五臟也,凡陰陽表裡上下經絡皆然也。

故病有陽盛陰虛,陰盛陽虛者,有表盛裡虛,里盛表虛者,有上盛下虛,下盛上虛者,有經滿絡虛,絡滿經虛者,所謂無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者。海藏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之類,皆治一實一虛之戒,學者宜究心焉。)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白話文:

有過剩的情況,血液和氣息會一起進入其募穴,這表示它們非常充實和實在。不足的情況下,血液和氣息會離開內臟,顯示出衰弱和虛弱。如果經絡的氣息還沒有合併,五臟處於安穩狀態,那麼五臟的血液和氣息還未合併為實質,未離開為虛弱,應保持其穩定,並使陰陽保持平衡。如果停留時間長,這是當初邪氣剛到來的時候,因此應該馬上治療。如果起初未進行治療,那麼邪氣會逐漸聚集,逐漸離開,從虛弱的臟器離開的血液氣息可能會回到實質的臟器,導致陰陽失衡,衛氣混亂,榮氣逆反,三候不一,實質的臟器變得更實質,虛弱的臟器變得更虛弱,形成一實一虛的狀態。然而,所謂的一盛一虛不僅限於五臟,所有陰陽、表裡、上下、經絡都是如此。

所以,疾病有陽盛陰虛、陰盛陽虛的情形,有表盛裡虛、裏盛表虛的情形,有上盛下虛、下盛上虛的情形,有經絡滿溢、經絡虛弱的情形,也就是說,看似實質的可能是虛弱的,看似虛弱的可能是實質的,需要補充和減少。海藏所說的上熱未除、中寒復生等情況,都是處理一實一虛的警戒,學習者應該深入研究這些原則。當血液聚集在陰部,氣息聚集在陽部,就會引起驚恐和狂躁。當血液聚集在陽部,氣息聚集在陰部,則會導致中焦熱症。

(炅即熱也。)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善忘。問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對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間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對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問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對曰:夫陰與陽,皆有俞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

白話文:

("炅"即是熱的意思。)當心血和氣一同聚集,心會感到煩躁、易怒;當下心血和氣一同聚集,人會變得混亂且容易忘事。問道:當心血在陰部聚集,氣在陽部聚集時,如果血液和氣體分離,哪一個是真正的「實」,哪一個是真正的「虛」呢?回答說:血液和氣體都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受到寒冷會凝結無法流動,受到溫暖就能化解。因此,氣體聚集的情況是因為血液不足,血液聚集的情況是因為氣體不足。問道:人的所有物質,不過是血液和氣體而已。現在您卻說血液聚集是虛弱,氣體聚集也是虛弱,這表示沒有真正存在的東西嗎?回答說:存在就是實,不存在就是虛。所以氣體聚集表示沒有血液,血液聚集表示沒有氣體,現在血液和氣體失去平衡,所以是虛弱的。絡和孫脈都是輸送血液和氣體的管道,當血液和氣體一同聚集時,就形成了實症狀。血液和氣體一同流向頭部,就會造成大厥,厥就是突然昏倒。氣體再次返回時,生命可以恢復,否則就可能死亡。問道:真正的狀態是通過什麼途徑來的?虛弱的狀態又是通過什麼途徑消失的?關於虛實的關鍵,請詳細說明原因。回答說:陰和陽都有穴位可以進行交流,陽氣進入陰脈,陰脈外溢,陰陽達到平衡,以填補身體,九個診斷指標都表現一致,稱為健康的人。邪氣的產生,可能是源自陰部,也可能是源自陽部。

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問曰:風雨之傷人也奈何?對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問曰:寒濕之傷人也奈何?對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聶謂聶皺,闢謂闢疊也。)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問曰:陰之生實奈何?對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

白話文:

在陽性環境中產生的疾病,是由風、雨、寒、暑等因素導致;在陰性環境中產生的疾病,則由飲食、居住環境、以及情緒喜怒等內因所引起。問道:風和雨如何傷害人?答道:風雨傷害人的過程,先是侵襲皮膚,接著進入小脈,當小脈滿溢,便會傳至細脈,細脈滿溢後,血液與病邪一同滯留在肌肉間,導致脈搏變得堅硬、粗大,因此稱為「實」。實,即外表堅硬充盈,按壓時無法輕易觸及,反而會感到疼痛。

問道:寒冷和濕氣如何傷害人?答道:寒冷和濕氣入侵時,皮膚失去彈性,肌肉緊縮,血液循環受阻,衛護身體的氣體流失,這被稱為「虛」。虛,指的是肌膚表面呈現皺紋狀,並有疊疊堆積的現象。氣體不足,按壓時,氣體能補充,使人感到舒適而不會感到疼痛。問道:陰性環境產生的「實」是怎麼回事?答道:若情緒控制失衡,過度喜樂或悲傷,會導致陰氣上行,上行的陰氣使下部虛弱,下部虛弱時,陽氣會流向其他部位,所以稱為「實」。

問曰:陰之生虛奈何?對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充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問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予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對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問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對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問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對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問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對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白話文:

問曰:陰虛的情況如何產生?對曰:喜樂情緒會導致氣息下降,悲傷情緒會使得氣息消失,氣息消失後脈象變得虛弱,如果再加寒冷的飲食,寒氣充斥體內,那麼血液就會受到刺激而使氣息離去,所以這就是陰虛的情況。

問曰:陽虛會導致外在寒冷,陰虛會導致內在熱度,陽盛則會導致外在熱度,陰盛則會導致內在寒冷,我已經聽過這些理論了,但不明白其背後的原因。對曰:陽氣從上焦接受氣體,用來溫暖皮膚和肌肉間的空間,現在外面有寒冷的氣氛,那麼上焦就無法正常運作,上焦運作不順,那麼寒冷的氣氛就只能留在外面,因此會感到寒冷。

問曰:陰虛產生內在熱度的情況如何?對曰:長期勞累,身體和精神的活力減少,飲食不足,上焦不能順暢運作,下脘也不通暢,胃部熱度增加,熱氣燻蒸胸部,所以產生內在熱度。

問曰:陽盛產生外在熱度的情況如何?對曰:上焦運作不順暢,皮膚變得緊致,毛孔閉塞,玄府(指汗孔)不通,衛氣無法正常流動,所以產生外在熱度。

問曰:陰盛產生內在寒冷的情況如何?對曰:逆氣上升,寒氣在胸部積聚且無法排出,無法排出就使得溫暖的氣息離開,寒氣獨自留下,那麼血液就會凝結,凝結就使得脈絡不通,脈搏會變得大而澀,所以產生內在寒冷。

問曰: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對曰:刺之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問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對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問曰:補虛奈何?對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調經論)

白話文:

問曰:陰與陽相互影響,血液和氣息一同改變,疾病因此形成,該如何進行針灸治療?對曰:針灸治療時,應選擇經絡穴位,針對營血和衛氣進行調整,根據病人的形狀特徵,以及四季變化來決定針灸的力度和數量。

問曰:當血液和氣息同時被影響,疾病形成,且陰陽力量相對失衡時,應該如何進行補充或排除治療?對曰:對於實症(過盛的氣息),當氣息充足時才進行針灸,讓針與氣息一同進入,開啟通道,如同打開門戶,針與氣息一同退出,使精氣不受損傷,邪氣隨之下降,外部門口不會關閉,以便排出疾病,擴大通道,如同打開道路,這種方法稱為大瀉。必須在氣息完全排出後再拔針。

問曰:如何進行補虛治療?對曰:手持針不放,安定患者心神,等待他們呼氣時進行針灸,氣息排出後針才插入,針孔四周封閉,精氣無法離開,等到氣息滿盈時迅速拔針,讓氣息進入針孔,熱氣不能返回,封閉針孔,邪氣會散開,精氣得以保存,調節氣息,讓近處的氣息不失去,遠處的氣息自然來到,這種方法稱為追之。(調經論)

〔《素》〕帝曰:不足者補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故,候呼引針,針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離合真邪論)

補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捻針入透於腠理,後令病人呼氣一口,隨呼針至分寸,待針沉緊時轉針頭向病所,以手循捫經絡,覺氣至卻因針頭向下,覺針沉緊,令病人吸氣一口,急出其針,急閉其穴,虛羸氣弱癢麻者補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

黃帝問:對於氣血不足的情況,該如何進行補救呢? 岐伯回答:首先,需要通過觸摸和按摩的方式來感受身體的狀態,接著用針灸來調整氣血流通,再以推拿、按壓、點按等手法來刺激穴位,並配合彈按、抓取等動作。在治療過程中,要確保針灸的氣流順暢,讓氣息能夠自由地在體內運行,直至達到療效。這種過程需要有耐心,如同等待貴重之物一樣,直到氣息自然到來,病人也需保持平靜,直到氣息完全恢復。在針灸結束後,要確保氣息能夠被有效封存,避免再次流失。對於虛弱、疲憊、皮膚異常的人,我們可以使用補法進行治療。

吸氣時,將針插入,避免阻礙氣息的流通。保持平靜,長時間留針,防止邪氣侵入。在吸氣時轉動針頭,以確保氣息的獲得。等到病人呼氣時,隨呼氣將針抽出,確保氣息能完全排出體外。這樣,就能完成一次補法或瀉法的治療過程。

補法的執行方式是:左手下按穴位,右手持針置於穴位上方,讓病人發出一聲咳嗽,以此動作幫助針深入皮膚表層(腠理)。接著讓病人吐出一口氣,隨即跟著呼吸的節奏將針插入到適當深度。當感到針感緊密時,轉動針頭對準病竈,同時用手按摩經絡,感知氣息的來源。當感受到針感緊密時,讓病人吸入一口氣,迅速拔出針頭,同時封閉穴道。對於體質虛弱、容易出現癢麻現象的病人,我們可以使用補法進行治療。

瀉法,先以左手掐穴,右手置針於穴上,令病人咳嗽一聲,捻針入於腠理,復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氣入針至分寸,覺針沉緊,轉針頭向病所,若覺氣退便轉針頭向下,以手循取經絡,覺針沉悶,令病人吹氣一口,徐出其針,不閉其穴,命之曰瀉,豐肥堅硬疼痛者瀉之。

上以病人氣之呼吸,醫人針之出納,分補瀉。令病人吸氣而入針,氣與針同入為補。令呼氣出針,針與氣同出為瀉。呼氣氣出而入針為瀉,吸氣氣入而出針為補也。

〔《難》〕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榮衛通行,此其要也。(七十六難)

白話文:

瀉法,首先由醫師用左手按壓穴位,同時右手持針置於該穴位上,請病人輕輕咳嗽,接著迅速將針插入皮膚,再請病人吸入一口氣,隨著吸氣將針深入到適當深度,感覺針感深且緊繃,轉動針頭對準病痛部位,如果感覺到氣息減弱則將針頭轉向下方,用手沿著經脈搜尋,感覺針感沈澱,請病人呼出一口氣,然後慢慢拔出針頭,不封閉穴位,這種治療方式稱為瀉法,對於腫脹、堅硬、疼痛的部位適用瀉法。

上以病人的呼吸,下以醫師的操作,進行補瀉。當進行補法時,讓病人吸氣進針,氣與針一同進入是補法。當進行瀉法時,讓病人呼氣出針,針與氣一同出來是瀉法。呼氣時氣體隨著針一起出去是瀉法,吸氣時氣體進入再跟著針一起出去是補法。

在《難題》中提到:什麼是補法和瀉法?在應該補充的時候,應該從哪裡取得氣體?在應該排瀉的時候,又該在哪裡放置氣體?答案是,在應該補充的時候,從防禦系統(衛)取得氣體。在應該排瀉的時候,從營養系統(榮)放置氣體。如果陽氣不足,陰氣過剩,應先補充陽氣,後排瀉陰氣。如果陰氣不足,陽氣過剩,應先補充陰氣,後排瀉陽氣。營養與防禦系統共同運作,這是重點。(七十六難)

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然知其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壓按其所,針榮腧之處,彈而努之,抓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七十難)

上以針之推內動伸分補瀉也。從衛取氣者,謂淺內針,待衛氣至,漸漸推內進至深也。從榮置氣者,謂深內針,待榮氣至,卻漸動伸退至淺也。蓋補者針入腠理,得氣後漸漸作三次推內,進至分寸,經所謂徐內疾出,世所謂一退三飛,熱氣榮榮者是也。瀉者宜針入分寸,得氣後漸漸作三次動伸,退出腠理,經所謂疾內徐出,世所謂一飛三退,冷氣沉沉者是也。

白話文:

針療有補法和瀉法,這是指什麼呢?然而,補法和瀉法並不一定需要在拔針時調整呼吸。補法和瀉法的應用,關鍵在於針刺的位置和手法:如果知道所用的是針,就應將針置於左手,若不確定是針,則應放在右手。在進行針刺時,首先需用左手按住針孔周圍的皮膚,使針尖抵達脈搏跳動的地方。接著,用手指輕彈、加壓或向下推動針尖,使針尖進入脈動的部位。當感覺到如同脈動一般的氣息流動,應沿著針的方向進行針刺,得到這種氣息後,再將針往裡推進,這就是補法。反之,若以快速的方式拉出針尖,則稱為瀉法。若未能得到氣息,這就像是男性在外、女性在內都無法得到氣息的情況,被認為是十死無生的病症。

補法和瀉法的差異主要在於針刺的深度和手法。取衛氣的針法是淺刺,等待衛氣來臨,然後緩慢地將針深入;而置榮氣的針法則是深刺,待榮氣來臨後,再逐步地將針向外推,回到較淺的位置。補法是讓針進入皮膚組織,得到氣息後,以緩慢的方式推進,這是所謂的「徐內疾出」,也被俗稱為「一退三飛」,指的是熱氣充盈的現象。瀉法則是讓針停留在一定的深度,得到氣息後,以快速的方式推出,這是所謂的「疾內徐出」,也被俗稱為「一飛三退」,指的是冷氣沈澱的現象。

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七十二難)

上以迎隨分補瀉也。然迎隨之法有三,此法以針頭迎隨經脈之往來,一也。又瀉子為迎而奪之,補母為隨而濟之,二也。又隨前法呼吸出納針,亦名迎隨,三也。又針頭之隨者,調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也。迎者以針頭斜迎三陰三陽之來處針去也,隨者以針頭斜隨三陰三陽之往處針去也。

白話文:

經書提到,瞭解經絡中的氣流方向,可以進行調節。調節氣息的方法,必定涉及陰陽理論,這是為什麼呢?換言之,所謂的「迎隨」,指的是理解榮衛(人體的兩種重要氣息)在經絡中的流動與往返,根據氣流的方向來進行治療,所以稱為「迎隨」。調節氣息必須考慮到陰陽理論,因為這樣可以辨識身體內部和外部的狀態,並根據陰陽的特性來調整,因此說「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上文提到了「迎隨」分補瀉的治療方法。迎隨之法有三種,一種是針灸時針頭隨著經絡的來回運動;第二種是針灸時,用針頭「迎」向子穴(屬於子母相生關係的穴位)以瀉出氣息,或「隨」向母穴(屬於母子相生關係的穴位)以補充氣息;第三種是在針灸過程中,根據呼吸的進出來進行「迎隨」。針灸時「隨」的動作,指的是調節榮衛在經絡中的流動,以及經絡的來回運動。手部的三陰經從胸部流向手部,手部的三陽經從手部流向頭部,腳部的三陽經從頭部流向腳部,腳部的三陰經則從腳部流向腹部。迎是將針頭斜著對向三陰三陽來源的地方,隨是將針頭斜著對向三陰三陽去處的地方。

夫行針者,當刺之時,口溫針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針滎俞之氣,彈而努之,抓而下之,捫而循之,通而取之,隨病人咳嗽一聲,右手持針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氣來如動脈之狀。補者隨經脈推而內之,左手閉針孔,徐出針而疾按之。瀉者迎經脈動而伸之,左手閉針孔,疾出針而徐按之。隨而濟之,是謂補。迎而奪之,是謂瀉。

上合迎隨推內動靜二法言補瀉也。

〔《靈》〕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毋使邪氣得入。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終始篇)

白話文:

針灸師在進行針灸時,應在施針前,讓針和針頭保持溫暖。接著,使用左手觸摸並按壓所選穴位,然後用手指彈擊、向下拉動、輕柔地滑動,直到找到正確的通路,隨後在病人咳嗽的瞬間,用右手持針施針。在春夏之季,每分鐘需施針24次,秋冬之季則為36次,針進出要緩慢,如同動脈的跳動。補法是沿著經絡方向深入針刺,左手封住針孔,緩慢拔針,但立即按壓。瀉法則是在經絡動脈處反向施針,左手封住針孔,迅速拔針,但緩慢按壓。這種方法是根據經絡的補瀉原則。

在《靈》中提到,補法需要針對病人的脈象實質情況,深入施針,少按壓穴道,以最大限度地排除邪氣。如果脈象虛弱,則應淺層施針,以養護脈象,快速按壓穴道,防止邪氣進入。對於脈象實滿的狀況,應深層施針以洩除氣血;若脈象虛弱,則應淺層施針,避免精氣外洩,以養護脈象,只排除邪氣。

上以淺深分補瀉,淺為補,深為瀉也。

〔竇〕凡補瀉非必呼吸出內,而在乎手指,何謂也?故動搖進退搓盤彈捻指循捫攝按抓切者是也。動者,如氣不行,將針伸提而已。退者,為補瀉欲出針時,各先退一頭許,然後卻留針,方可出之,此謂之退也。搓者,凡令病人覺熱外向臥,針似搓線之狀,勿轉太緊,治寒向里臥,依前轉法,以為搓也。進者,凡不得氣,男外女內者,及春夏秋冬各有進退之理,此謂之進也。

盤者,為如針腹部,於穴內輕盤搖而已,此謂之盤也。搖者,凡瀉時欲出針,必須動搖而出者是也。彈者,凡補時用大指甲輕彈針,使氣疾行,如瀉不可用也。捻者,以手捻針也,務要記左右,左為外,右為內也。循者,凡下針於所部分經絡之處,用手上下循之,使氣血往來。

白話文:

在針灸治療中,根據針刺的深度可以區分補法和瀉法,淺層針刺用於補,深入針刺用於瀉。

在針灸操作中,補法和瀉法不一定透過呼吸控制來進行,主要取決於施針的手法。這包括動搖、進退、搓線、盤旋、搓揉、進針和出針等動作。動搖是指針不移動,只是微微提拉;進針則是在不能得到氣感的情況下,根據男性由外而內、女性由內而外,以及四季變化來決定進針的深淺。出針時,先退針頭一小段距離,再留針一段時間後再完全取出,這是退針的方法。搓線則是讓針線狀地在皮膚表面滑動,對於治療寒症,則需逆著經絡方向搓動。盤旋則是在穴位上輕輕旋轉,以刺激穴位。

瀉法時,針刺到一定深度後,需要微微動搖以引出針感。補法時,則使用大拇指輕輕敲擊針尖,促進氣血流通。捻針是用手捻動針身,要注意左右方向,左為外,右為內。循針則是在經脈的走行路線上,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地滑動針身,以調節氣血的流通。

經云:推之則行,引之則止。捫者,凡補者出針時,用手捫閉其穴是也。攝者,下針時如氣澀滯,隨經絡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氣血自得通行也。按者,以手按針,無得進退,如按切之狀也。抓者,凡下針用手指作力,置針有準也。切者,凡欲下針,必先用大指甲左右於穴切之,令氣血宣散,然後下針,是不傷榮衛故也。

問:穴各有兩,如補瀉,只刺病所耶?兩穴俱刺耶?曰:不然,隨病左右而補瀉之,左則左補,右則右補。問:《針經》云:灸幾壯,針訖而後灸,何也?曰:針則針,灸則灸,若針而弗灸,若灸而弗針。

〔《難》〕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曰: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加入,有見如出也。(王注謂此法取有其經者未然。見八十難)

白話文:

經典提到:推動它則會運行,拉引它則會停止。"捫"是指在補益療法中,針拔出時,用手指按住穴位,使其閉合。"攝"則是在針下時,如果感到氣血阻塞,可以沿著經脈方向用大拇指上下輕切,使氣血流通。"按"是用手指按住針頭,不讓它上下移動,就像按壓切脈一樣。"抓"是指用手指施力固定針頭,確保針的位置正確。"切"則是在要下針前,用大拇指左右切過穴位,使氣血散開,然後才下針,這樣不會傷害到營養和防護體系。

問:每個穴位通常都有兩個,那麼在進行補益或消減療法時,只是針對病竈所在的一個穴位嗎?還是兩個都需刺針?答:不完全是這樣,需根據病情選擇左右側的穴位進行補益或消減療法,如果需要補益,就補益左側,如果需要消減,就消減右側。

問:針灸經典說到:針灸的次序是先針後灸,這是為什麼?答:針灸是分開進行的,如果只針不灸,或者只灸不針,效果都會打折。

「難」中提到的"見如入,見如出",指的是什麼?答:這指的是左手看到氣流來到,便將針插入,當針插入後,看到氣流結束,便拔出針,這就是所謂的有見加入,有見如出。 (王注認為這種方法適合那些已經通暢的穴位。詳見難八十大法)

〔《靈》〕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大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終始篇)

〔《素》〕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針解云:刺實須其虛者,為針陰氣隆至針下寒,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為針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王注云:要以氣至而有效也。)

〔《靈》〕三脈動於足大指之間,必審其實虛。虛而瀉之,是謂重虛,重虛者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脈動而實且疾者,疾瀉之,虛而徐者,則補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動也,陽明在上。(衝陽脈也。)厥陰在中。(太衝脈也。)少陰在下。(太谿脈也。)

白話文:

【靈】書中提到,當氣息到達且產生效果時,放血治療會使病情加重,因為脈搏會變得比原先更大,但卻沒有變得更堅固。如果脈搏和原先一樣大,且仍然沒有變得更堅固,這表示病情並未真正改善。相反的,補充療法會使病情加重,因為脈搏會變得比原先更大,且更加堅固。如果脈搏比原先更大,但卻沒有變得更堅固,這表示病情並未真正得到緩解。因此,補充療法會使病情加重,放血療法則會使病情減輕。即使針灸過程中並無明顯的疼痛感,但病情必定會有所減輕。

【素】書中指出,對於虛弱的患者,應選擇強壯的針灸手法;對於強壯的患者,則應選擇虛弱的針灸手法。針灸理論認為,當針頭下方出現陰冷感時,即表示治療效果已達,應停止施針;反之,當針頭下方出現熱感時,即表示治療效果已達,亦應停止施針。王氏注釋指出,這種做法必須確保氣息到達且產生效果。

【靈】書中提到,在腳拇指間有三個脈動,必須仔細判斷脈象的虛實。對於虛弱的患者,若使用放血療法,這被稱為「重虛」,即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對於想要施針治療的患者,首先以手指按壓脈動處,若脈動處既實又快,則應迅速放血;若脈動處既虛又慢,則應進行補充療法。若反其道而行,則病情會進一步惡化。其中,脈動處所對應的足陽明胃經(衝陽脈),足厥陰肝經(太衝脈),以及足少陰腎經(太溪脈)。

〔《難》〕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

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七十五難「金不得平木」,「不」字衍文。)

〔《素》〕上實下虛,切而從之,索其經絡脈,刺出其血以見通。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有東、西、南、北、中五方,分別對應著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概念。這段文字主要談論了五行之間的平衡與調節原則。

  1. 「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指的是東方代表木,西方代表金。當東方的木氣過盛時(即「實」),應該用西方的金來調和,使之達到平衡。類似地,當西方的金氣不足時(即「虛」),則需用東方的木來補充。其他元素間的調節原則類推。

  2. 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因此,當木氣過盛時,金可以制衡它;當木氣不足時,土可以補充它。同樣的道理適用於其他元素之間的調節。

  3. 具體到身體部位,東方代表肝,肝氣過盛(實)表示肝功能強盛;西方代表肺,肺氣不足(虛)表示肺功能弱。所以,如果肝氣過盛,需要通過調節以保持肝氣的平衡;若肺氣不足,則需要補充。

  4. 南方代表火,北方代表水。火是木的子(生成),水是木的母(滋養)。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則,水能制衡火,反之亦然。因此,當火勢過旺時,需要用水來調節;反之,當水勢不足時,需要用火來補充。這樣做可以防止木氣被過度制衡或滋養。

  5. 在針灸治療中,如果上半身(心肺)的病狀過重(實),下半身(肝腎)的病狀較輕(虛),則需要先針對上半身進行治療,並尋找相應的經絡脈進行針灸,排出血液,觀察是否得到通暢的療效。這段文字強調的是,在治療虛實失調的情況下,首先應該針對實症進行治療。

〔《靈》〕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胸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俯,補足外踝下留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陰陽皆虛,火自當之。

〔《甲》〕內傷不足,三陽絡主之。

〔《靈》〕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取之其經。(終始篇)

〔《難》〕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曰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也。(六十九難)

白話文:

[「靈」篇中提到,如果上部實熱下部虛寒而不通暢,這一定是橫行的脈絡增強了主要脈絡,導致通暢受阻,我們應當觀察後進行針灸放血,這種做法稱為解結。邪氣所到的地方,都是能量不足的表現,因此上部氣血不足,胸部會感到不舒適,耳朵會有耳鳴,頭會感到傾斜,眼睛會模糊。中部氣血不足,排尿和排便會有變化,腸道會感到咕嚕聲。下部氣血不足,會導致萎縮和厥冷,心臟下垂,我們應當在足外踝下方進行留針。上部氣血不足,要推拿以提升;下部氣血不足,要積累以促進。陰陽都虛弱時,火邪自然會產生。

「甲」篇提到,內傷導致氣血不足,主要由三陽脈絡負責處理。

「靈」篇指出,如果陰陽兩方面都不移動,虛實兩方面也不傾斜,應當根據經脈進行治療。

「難」篇中問道,如何理解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以及在沒有虛實的情況下,如何根據經脈進行治療?回答是,虛者應該補充其母脈,實者應該清除其子脈。如果不存在虛實的情況,則根據經脈進行治療,指的是經脈自身發生病變,而不是被其他邪氣影響,應該自行對應經脈進行治療,所以稱為根據經脈進行治療。]

上自篇首分陰陽臟腑虛實而施補瀉法者,皆謂陰陽相移,虛實相傾,而血氣所離之經為虛,所並之經為實,故一實一虛,而用針補虛瀉實矣。若陰陽不相移,虛實不相傾,則血氣未離,並無虛經,無實經,但取本經自病,不於他經補瀉也。

〔《靈》〕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帝曰:何謂相順?對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秋冬春夏。其氣各異,榮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之而治。

帝曰:何謂逆而亂?對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大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輸。

白話文:

在古代醫學中,根據陰陽理論來判斷臟腑的虛實,並選擇適當的補瀉方法,這是基於陰陽之間的相互轉移和虛實的相對傾斜。當某個經絡的血液和氣息離開,成為虛弱的狀態,與其相併的經絡則表現為實熱的狀態。因此,在這種一實一虛的情況下,針灸療法被用於補強虛弱的經絡,並消減實熱的經絡。如果陰陽之間沒有轉移,虛實之間沒有傾斜,那麼血液和氣息仍然相連,不存在虛弱的經絡,也不存在實熱的經絡。這時,治療只需針對受影響的本經,而不必到其他經絡進行補瀉。

「靈」帝問:十二條經脈分別對應五行和四季,它們會出現錯亂嗎?岐伯回答:五行和四季各有其規律,若能順應這些規律,則可保持平衡;反之,若違反這些規律,就會導致錯亂。帝問:什麼是順應?答曰:十二條經脈對應著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份,這些月份又分為四季,即秋冬春夏。每季的氣候不同,血液和氣息的運行也有所不同,只要陰陽調和,清濁之氣互不幹擾,這樣的順應就能帶來健康。

帝再問:什麼是逆向和錯亂?答曰:清潔的氣息在陰面,混濁的氣息在陽面,血液順從脈絡,衛護之氣逆流而行,清濁之氣相互幹擾,在胸部形成堵塞,這就是大癥狀。若氣息在心臟錯亂,會感到煩躁不安,低頭沈靜;在肺部錯亂,則會呼吸困難,需用手幫助呼吸;在腸胃錯亂,則會發生霍亂;在手臂和小腿錯亂,則會引起四肢厥冷;在頭部錯亂,則會出現厥逆症狀,頭部沈重,眼花暈倒。帝又問:五種錯亂的狀況,有什麼治療的方法嗎?岐伯答曰:如果氣息錯亂在心臟,應該採用手少陰心主之輸穴進行針灸治療。

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輸。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抒。不知,取足太陽滎輸。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輸。帝曰:補瀉奈何?對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

亂氣之相逆也。(五亂篇)

〔《靈》〕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素》〕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脅者肝之野,怒者肝之用,肝實則氣並其經,故脅痛。)

白話文:

氣若在肺部,可以採用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的穴位來治療;氣若在腸胃,則應選擇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若氣流不通暢,可以選用三里穴。氣若在頭部,可選用天柱和大抒穴來治療。若以上方法均無法確定氣的所在位置,則應選用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來治療。氣若在手臂和腳部,首先需排掉血脈中的瘀血,然後再使用陽明和少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黃帝問:補法和瀉法該如何進行?回答說:緩慢地進針和出針,稱為導氣;補瀉無具體形態,稱為同精,這是根據氣的有餘或不足來決定的。當氣的運行出現混亂時,會造成氣的逆向運行(五亂篇)。

若邪氣進入肝臟,會導致兩側肋骨疼痛,並伴有寒氣侵襲,血液瘀積在體內,影響活動,偶爾腳部也會浮腫。可以選用行間穴來舒緩肋骨疼痛,補充三里穴來溫暖胃部,使用血脈穴來散除瘀血,選用耳間的青色血脈來消除疼痛。

若肝病發作,會引起兩側肋骨下疼痛,連帶影響小腹,使人容易生氣。若肝氣虛弱,會導致視力模糊,聽力減退,經常感到恐懼,徬彿有人要捕捉自己,應選用肝經和少陽經的穴位進行治療。若肝氣上逆,會引起頭痛、耳聾、面部腫脹,應使用血脈穴來治療。

〔《靈》〕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

〔《素》〕心病者,胸中痛,脅支痛,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胸脅者,心之野。背肩胸者,心之府。小腸經所過,心實故氣並其經也。)

〔《靈》〕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熱有寒,皆調於三里。

〔《素》〕脾病者,身重善飢內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白話文:

【靈】如果邪氣侵入心臟,會導致心痛、情緒波動、偶爾暈倒,看診時會注意到心臟功能的異常,需要調整相應的穴位來治療。

【素】心臟疾病會引起胸部疼痛、右側肋骨疼痛、右下腹部疼痛、胸背及肩胛骨間疼痛、雙臂內側疼痛。如果心虛,可能出現胸腹膨脹、右下腹及腰部連接處的疼痛,治療上要選取心經、少陰和太陽經的穴位,舌頭下方可能有出血現象。若出現變化,可以針刺特定穴位放血。

【靈】如果邪氣進入脾胃,會引起肌肉疼痛。陽氣過盛、陰氣不足會導致內熱,容易感到餓;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會導致寒症,出現腸鳴和腹痛。如果陰陽二氣都過盛或過衰,會同時出現熱症和寒症,這時候可以在三里穴進行調理。

【素】脾胃疾病會讓人感覺身體沈重、容易感到餓、消化不良、腳部無力、腳踝疼痛。如果脾胃虛弱,可能會出現腹脹、腸鳴、大便溏稀、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治療上需要選取脾經、胃經和腎經的穴位,舌頭下方可能有出血現象。

〔《靈》〕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節五臟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素》〕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

〔《靈》〕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脛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素》〕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以上《靈》出五邪篇,《素》出藏氣法時篇。)

白話文:

【靈】如果邪氣侵入肺部,會導致皮膚疼痛、發冷發熱、呼吸困難、喘息、出汗、咳嗽引發肩背疼痛,治療方式是在胸部中央的兩側和背部,靠近五臟旁邊的位置,用手指快速按壓,感覺舒適後再進行針灸治療。在鎖骨中間處進行針灸以幫助排出邪氣。

【素】肺部疾病會引起喘息、咳嗽、逆氣、肩背疼痛、出汗、臀部、陰部、大腿、膝蓋、小腿、腳都感到疼痛。若為虛弱症狀,則會出現呼吸困難、聽力減退、喉嚨乾燥,治療方式是在太陰、足太陽經脈的外側以及厥陰經脈的內部進行針灸。

【靈】如果邪氣侵入腎部,會導致骨骼疼痛、陰部癥瘕。陰部癥瘕是按壓後無法得到緩解,腹部脹滿、腰部疼痛、排便困難、肩背、小腿、頸部疼痛,偶爾會有頭暈現象。治療方式是在湧泉、崑崙穴進行針灸,尋找有血液的地方全面治療。

【素】腎部疾病會導致腹部脛部腫脹、喘息、身體沈重、睡眠時出汗、怕風。若為虛弱症狀,則會出現胸痛、腹痛、寒厥、心情不愉悅。治療方式是在少陰、足太陽經脈的血道進行針灸。

(以上「靈」出自《五邪篇》,「素」出自《藏氣法時篇》。)

〔《靈》〕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邪氣臟腑病形篇)腹中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四時氣篇)

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同上邪氣篇)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同上四時篇)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同上邪氣篇)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而調之。(同上四時篇)

白話文:

【《靈》】大腸疾病時,腸內會感到劇烈疼痛並發出響聲,冬季受到寒冷侵襲後會導致腹瀉,疼痛位置在肚臍周圍,且無法長時間站立,這與胃部的症狀相類似,治療方法是選擇「巨虛上廉」穴位(邪氣臟腑病形篇)。腹部腸鳴,氣體上升至胸部,讓人喘不過氣,站立時間長了會感到困難,這是大腸受影響的症狀,應在「盲之原」和「巨虛上廉三里」進行針灸治療(腹中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盲之原,巨虛上廉三里)。

胃病時,腹部會有脹滿感,胃部附近出現疼痛,向上延伸到兩側肋骨處,造成胸悶不暢,進食困難,治療選取「三里」穴位(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之三里)。進食困難,胸部堵塞不通,如果是在胃部上方,可以通過按壓來緩解;如果是在胃部下方,則需要分散注意力,遠離此部位(飲食不下,膈塞不通,在上脘則刺抑而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小腸疾病時,小腹會疼痛,腰脊處也會有牽扯感,尤其是排尿後疼痛更為明顯,耳前部位可能感到熱感,或整體身體有冷感,尤其是肩膀部分或手指間的熱感,如果脈搏出現凹陷,這是診斷小腸疾病的特徵。這屬於手太陽病範疇,治療方式是選擇「巨虛下廉」穴位(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小腸疾病主要表現為小腹疼痛、腰脊痛、肩背熱感等,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了小腸,導致與膀胱、脊柱、肝肺、心脈等器官的聯繫受阻,氣血流通不暢,可能引起厥逆、上衝腸胃、燻肝等症狀。治療時,應首先針對「肓原」進行針灸以疏散氣血,接著對「太陰」進行治療以補充能量,再針對「厥陰」進行處理以調節氣血,最後在「巨虛下廉」進行治療以去除邪氣,並調整涉及的經絡以達到平衡(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繫。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而調之)。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若脈陷,取委中央。(同上邪氣篇)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脈絡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同上四時篇)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同上邪氣篇)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同上四時篇)

白話文:

膀胱疾病:腹部側面會腫脹且疼痛,用手按壓,就會有想尿尿但無法排尿的情況,肩膀部位會感到熱,如果脈搏沈降,或者腳的小拇指外側以及小腿踝後方都感到熱,脈搏沈降,可以採用委中央進行治療。

三焦疾病:腹部充滿氣體,小腹特別堅硬,無法尿尿,感到緊迫,一旦尿液排出,就會引起脹脹的症狀,在腳的太陽穴外側的大絡脈,大絡脈位於太陽穴和少陽穴之間,也可以在脈搏上找到,可以使用委陽進行治療。腹部疼痛腫脹,無法尿尿,疾病在三焦,應該從太陽大絡開始治療,觀察脈絡與厥陰小絡結合處是否有血液積聚,如果腫脹上漲至胃部,可以使用三里進行治療。

膽囊疾病:容易嘆息,口中苦澀,嘔吐舊的食物,心下部感覺震動,害怕被追捕,咽喉有噁心感,頻繁地吞口水,在腳的少陽穴的始終部位,也可以觀察到脈搏沈降的地方進行灸療。有寒熱症狀時,可以使用陽陵泉進行治療。容易嘔吐,嘔吐物帶苦味,頻繁嘆息,心下部震動,害怕被追捕。疾病在膽囊,逆向影響胃部,膽液滲漏導致口中苦澀,胃部氣逆導致嘔吐苦味,所以稱為嘔膽。可以從三里以下開始治療。胃部氣逆時,應針刺少陽血絡,以阻止膽囊逆流,調整其虛實,去除邪氣。

〔《靈》〕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

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禁服篇)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

白話文:

【《靈》】寸口代表內部,人迎代表外部,這兩者相應,一同來回,如果像拉繩子一樣,大小均勻。春夏時,人迎稍微大一點,秋冬時,寸口稍微大一點,這樣的情況被稱作「平人」。人迎比寸口大一倍,病在腳少陽;如果大一倍還帶有焦躁,病在手少陽。人迎比寸口大兩倍,病在腳太陽;如果大兩倍還帶有焦躁,病在手太陽。人迎比寸口大三倍,病在腳陽明;如果大三倍還帶有焦躁,病在手陽明。

過度就是熱,不足就是寒,緊張就是疼痛或關節炎,交替就是忽重忽輕。過度就是放出(洩),不足就是補充,緊張疼痛就在肌肉中治療,交替就是在血管中治療,並且服用藥物,沈降的地方就用火灸,既不過度也不不足,就從經絡治療,這叫做經刺。人迎比寸口大四倍,又大又快,稱作溢陽。溢陽會造成外部阻塞,死亡且無法治療。一定要詳細地按住起始和終點,觀察冷熱,以驗證內臟的疾病。(禁服篇)人迎比寸口大一倍,放血腳少陽而補血腳厥陰,大兩倍放一次補一次,每天一次,一定細心檢查,快速治療,直到上氣平和才停止。

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而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終始篇)

〔《靈》〕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

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通其滎輸,乃可傳於大數。大數曰:盛則徒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刺灸,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白話文:

人迎脈搏強度為兩次脈動,應採用清洩足太陽經,滋補足少陰經的方法,進行兩次洩一次補的治療,每隔兩天執行一次,必須切脈確認病情,輕柔地施行治療,直到上焦氣血平和為止。人迎脈搏強度為三次,應採用清洩足陽明經,滋補足太陰經的方法,進行兩次洩一次補的治療,每天執行兩次,同樣需要切脈確認病情,輕柔地施行治療,直到上焦氣血平和為止。

(終始篇)

根據《靈》書,寸口脈搏大於人迎脈搏一倍,表示足厥陰有病;若一倍而有躁動,則在手心主有病。寸口脈搏為人迎脈搏的二倍,表示足少陰有病;若二倍而有躁動,則在手少陰有病。寸口脈搏為人迎脈搏的三倍,表示足太陰有病;若三倍而有躁動,則在手太陰有病。脈搏強盛時會出現腹脹、寒中、消化不良等症狀;脈搏虛弱時會出現內熱、便稀、少氣、尿色變化等症狀;脈搏緊繃時會感到疼痛、關節僵硬;脈搏間歇時會出現忽痛忽止的現象。脈搏強盛時應行洩法治療,脈搏虛弱時應行補法治療,脈搏緊繃時應先針刺再灸治,脈搏間歇時應先取血絡再調理,脈搏低落時則僅需灸治。

「陷下」指的是脈血在脈管中凝結,脈中存有瘀血,由於血寒,所以需要灸治。若脈搏既不強也不虛弱,則按照經脈的常規方法進行治療。寸口脈搏為四倍時,稱為內關,內關脈搏又大又快,表示病情嚴重,無法救治。必須詳細觀察脈搏的寒熱變化,以診斷臟腑的病狀,疏通脈道,才能傳授更高級的診斷方法。高級診斷方法是:脈搏強盛時只行洩法治療,脈搏虛弱時只行補法治療,脈搏緊繃時需要同時針刺和灸治,並且配合藥物治療,脈搏低落時僅需灸治,脈搏既不強也不虛弱時則按照經脈的常規方法進行治療。所謂經脈治療,即是針刺或灸治,也可以是藥物治療,脈搏緊繃時需要引導脈氣,脈搏又大又弱時則需要保持安靜,避免勞累。

(禁服篇)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而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日二取之也。

(終始篇)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為他病矣。(同上)

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白話文:

(禁服篇)脈口脈搏強大時,應洩去足厥陰肝經的氣,補益足少陽膽經的氣。若先補兩次再洩一次,每日治療一次,必須用針深入按壓驗證效果,再適度地治療。當呼吸平和後停止治療。脈口脈搏強大到第二層時,應洩去足少陰腎經的氣,補益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若先補兩次再洩一次,兩天治療一次,同樣需深入按壓驗證效果,再適度地治療。當呼吸平和後停止治療。脈口脈搏強大到第三層時,應洩去足太陰脾經的氣,補益足陽明胃經的氣。若先補兩次再洩一次,每日治療兩次,同樣需深入按壓驗證效果,再適度地治療。當呼吸平和後停止治療。為何每日治療兩次?因為足太陽膀胱經主管胃部,充盈著大量的谷氣,因此適合每日治療兩次。

(終始篇)人迎脈和脈口脈都比正常脈搏強大三倍以上,稱為陰陽氣血過盛。若不開通,則可能導致血液循環受阻,氣流無法流通,瘀滯於體內,對五臟造成傷害。若遇到這種情況,應進行灸療,否則可能導致病情轉變為其他疾病。

肺的手太陰脈跳動,會引起肺脹滿、呼吸困難、胸部疼痛,甚至雙手麻木。此脈主管肺部的病症,包括咳嗽、呼吸困難、口渴、心煩、胸部滿脹、手臂內側前部疼痛及麻痺、手掌熱感等。氣血旺盛時,可能會引起肩背疼痛、風寒出汗、發冷、尿頻、打呵欠等症狀。氣血虛弱時,肩背會感到寒冷,呼吸困難。對於這些症狀,氣血旺盛時應洩去,氣血虛弱時應補益,熱症時應迅速治療,寒症時應緩慢治療,陷下的地方可用灸法治療,若氣血既不旺盛也不虛弱,則按照經絡的原則進行治療。氣血旺盛時,寸口脈的脈搏大小是人迎脈的三倍。

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

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是動,則病齒痛䪼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在中醫理論中,「虛」指的是體內能量或氣血不足的情況。而「寸口」和「人迎」是兩種診脈點的位置,通常用來診斷病人的健康狀況。「寸口」位於手腕內側的脈搏位置,「人迎」則位於頸部的脈搏位置。如果一個人的「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小,這表示該人可能處於虛弱的狀態。

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當脾足太陰之脈出現異常活動時,可能會引發舌頭根部僵硬、進食時嘔吐、胃部疼痛、腹部脹滿、容易打嗝、吃東西後感到舒暢但又像衰弱、全身感到沈重的症狀。

脾所主的疾病還包括:舌頭根部疼痛、身體無法自由活動、食慾減退、心煩、胃部緊繃疼痛、寒性或熱性的傷寒、腹瀉、水滯、黃疸、難以躺下、站立時大腿內側腫脹、足大拇指無力等。

對這些病症,如果是實證(即病徵過於旺盛),則使用瀉法;若是虛證(即體力不足),則使用補法;如果是熱性病症,則使用清熱法;如果是寒性病症,則使用溫裏法;如果脈象下陷,則使用灸療法;如果脈象既不旺也不虛弱,則按照經絡取穴治療。實證的情況下,寸口脈搏會比人迎脈搏大三倍;虛證的情況下,寸口脈搏則會比人迎脈搏小。

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胃足陽明之脈動,會出現發冷震顫,容易呻吟打呵欠,臉色晦暗,病情來臨時,會怕見人和火光,聽到樹枝聲便驚悸,心神不定,想要關門閉窗獨自待著,嚴重時會想要上高處唱歌,脫掉衣服奔跑,腹部膨脹,這是骭厥的症狀。這個脈象主司血液循行,相關疾病包括狂熱、熱病、多汗、鼻塞出血、嘴角歪斜、嘴脣腫脹、喉嚨腫大、腹脹水腫、膝蓋腫痛、胸部、乳房、大腿、小腿外側、腳踝疼痛,無法使用中指。脈象強盛時,全身前部會感到熱,如果胃氣過盛,則食慾增加,尿液顏色黃。脈象不足時,全身前部會感到寒冷,胃部受寒時會有脹滿感。對於這些病症,如果脈象強盛,就採用瀉法;脈象不足,就採用補法;脈象過熱,就加快治療;脈象過寒,就延長治療;脈象下陷,則用灸療;脈象既不強盛也不不足,則依照經絡進行治療。脈象強盛時,人迎脈的大小是寸口脈的三倍;脈象不足時,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

心手少陰之脈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腎足少陰之脈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苦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酸,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白話文:

心手少陰之脈若出現動態,會導致咽喉乾燥、心臟疼痛、口渴且想喝水的情況,這是一種臂部麻痺的症狀。它負責的心臟相關疾病包括:眼睛黃染、肋骨疼痛、手臂內側後方疼痛、四肢麻痺以及手掌發熱和疼痛。對於這些病症,如果症狀嚴重就應該進行排滯(瀉法),如果症狀輕微則應進行補益(補法)。如果症狀呈現熱性,治療時應快速進行;如果症狀表現冷性,則應延遲治療。若症狀深陷,則需使用火灸來治療。若既非過盛也非虛弱,則根據經絡進行治療。當脈象強烈到在寸口脈搏數量是人迎脈搏的兩倍時,被視為過盛;當寸口脈搏數量比人迎脈搏要小時,則被認為是虛弱。

腎足少陰之脈若出現動態,會導致餓了但不想吃飯,臉色像燒柴一樣,咳嗽吐血,呼吸急促,坐下時想要起身,雙眼模糊好像看不清東西,心像懸掛著一樣感到苦澀,氣息不足時會感到恐懼,心中感到焦慮,像有人要捕捉他一樣。這是一種骨頭的麻痺症狀。它負責的腎臟相關疾病包括:口乾舌頭乾燥、咽喉腫脹、呼吸困難、喉嚨乾燥及疼痛、心煩、心痛、黃疸、腸道出血、脊椎痠痛、大腿內側後方疼痛、肌肉萎縮、嗜睡,腳底板發熱和疼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小腸手太陽之脈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胱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對於這些疾病,當病情嚴重時,使用放血療法;當病情虛弱時,使用補養療法;當病情熱性時,使用清涼療法;當病情寒性時,使用溫暖療法;當病情低落時,使用灸療法;當既不嚴重也不虛弱時,使用針灸經絡治療。灸療後應增加飲食和食用生肉,鬆弛腰帶,披散頭髮,使用粗長的棍棒行走。病情嚴重時,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兩倍;病情虛弱時,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小。

小腸的「手太陽之脈」如果出現動態,會導致咽喉疼痛,下巴腫脹,無法轉頭,肩膀感覺像是被拔起,手臂部分感覺像是斷了。這個脈脈所引起的疾病包括耳鳴、眼睛發黃、面頰腫脹、頸部下巴肩膀手臂外側後部的疼痛。

膀胱的「足太陽之脈」如果出現動態,會導致衝擊頭痛,眼睛好像要脫落,頸部感覺像是被拔起,背部疼痛,腰部感覺像是折斷,大腿無法彎曲,膝蓋感覺像有結塊,腳底板感覺像裂開,這是踝部癱瘓的症狀。這個脈脈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痔瘡、瘧疾、精神錯亂、頭痛、眼睛黃色、流淚、鼻塞、出血,頸部、背部、臀部、小腿、腳跟、腳趾都感到疼痛,不能使用小指。對於這些疾病,病情嚴重時,使用放血療法;病情虛弱時,使用補養療法;熱性時,使用清涼療法;寒性時,使用溫暖療法;低落時,使用灸療法;既不嚴重也不虛弱時,使用針灸經絡治療。病情嚴重時,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大兩倍;病情虛弱時,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小。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跳動時,會出現手掌心熱、手臂和肘部緊繃疼痛、腋下腫脹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胸部脅下部感到阻塞,心中感覺跳動頻繁,臉色紅潤、眼睛發黃,表現出不停開心笑的表情。這個脈象所主導的疾病,通常會有心煩、心痛以及手掌心熱的症狀。對於這些疾病,當脈象強烈時,需要進行放血治療;當脈象虛弱時,則需要進行補充營養;當脈象過熱時,需要加快治療速度;當脈象寒冷時,需要延長治療時間;當脈象低落於常態時,則需要使用針灸治療;若脈象既不強烈也不虛弱,則可以根據經絡理論進行治療。脈象強烈時,寸口脈搏大於人迎脈搏的一倍;脈象虛弱時,寸口脈搏小於人迎脈搏。

肝足厥陰之脈跳動時,會出現腰部疼痛、無法彎腰或彎曲的情況,男性可能會出現睪丸脹痛,女性則可能腹部腫脹,嚴重時會導致喉嚨乾燥,臉色暗淡無光。這個脈象所主導的疾病,通常會有胸滿、嘔吐、消化不良、睪丸脹痛、尿失禁、尿路阻塞的症狀。對於這些疾病,當脈象強烈時,需要進行放血治療;當脈象虛弱時,則需要進行補充營養;當脈象過熱時,需要加快治療速度;當脈象寒冷時,需要延長治療時間;當脈象低落於常態時,則需要使用針灸治療;若脈象既不強烈也不虛弱,則可以根據經絡理論進行治療。脈象強烈時,寸口脈搏大於人迎脈搏的一倍;脈象虛弱時,寸口脈搏小於人迎脈搏。

三焦手少陽之脈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為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脈動時,會導致耳鳴、耳部混亂、咽喉腫脹、喉嚨堵塞的症狀。這條脈管主管的疾病還包括多汗、眼睛疼痛、臉頰疼痛、耳後、肩胛、手臂外側的疼痛,以及手指無法正常使用。對於這些病症,如果病情嚴重,應使用洩法治療;若病情較輕,則應補充元氣。若患者發熱,就應快速治療;若患者畏寒,則需延長治療時間。如果病情陷入低落,應使用艾灸進行治療。如果病情既不嚴重也不輕微,則應根據經絡的原則進行治療。當脈象強烈時,人迎脈的脈搏大於寸口脈的兩倍;當脈象弱小時,人迎脈的脈搏小於寸口脈。

足少陽膽脈動時,會出現口苦、頻頻打呵欠、肝臟部位疼痛、難以翻身的症狀。病情加重時,臉部可能會顯得有些灰暗,身體缺乏油膩感,腳部外側會感到熱。這是陽厥的表現。這條脈管主管的疾病還包括頭痛、頸部疼痛、眼睛疼痛、鎖骨中間腫脹疼痛、腋下腫脹、鎖骨與喉結相連的腫瘤、出汗、發抖、發燒、寒熱交替、胸部、兩側、大腿、膝蓋、小腿外側、腳踝前部和各關節的疼痛,以及手指無法正常使用。對於這些病症,如果病情嚴重,應使用洩法治療;若病情較輕,則應補充元氣。若患者發熱,就應快速治療;若患者畏寒,則需延長治療時間。如果病情陷入低落,應使用艾灸進行治療。如果病情既不嚴重也不輕微,則應根據經絡的原則進行治療。當脈象強烈時,人迎脈的脈搏大於寸口脈的兩倍;當脈象弱小時,人迎脈的脈搏小於寸口脈。

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俱見經脈篇)

〔《難》〕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脈輒變為二病者,何也?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者,為氣先病也。血滯而不濡者,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二十二難)

上十二經為病,通表裡而言。若其病或見於表,或為疼痛,或為癰癤者,但當於其所痛之分野,求其經脈屬何經而針灸之也。另立經脈分野圖於左。

頭部:

巔(足太陽厥陰督脈),頭角直耳上(中是少陽),中行(前直鼻上巔後直鬢中上巔督脈),第二行(足太陽一寸五分各開兩傍為頭第三行),第三行(足少陽)

白話文:

"虛"指的是人迎脈(位於頸部)的脈象比寸口脈(位於手腕處)要小。這是從經脈理論中的描述。

在「難經」中有提到,脈象有某種特定的動態變化,會引發疾病,且一脈常會轉化為兩種疾病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確實,經典中提到的「動脈」,主要是指氣的流動;而「生病」的部分,則與血液有關。當邪氣影響到氣的循環時,就會導致「動脈」現象;反之,當邪氣影響到血液時,則會造成「生病」的結果。氣能養生,血能潤養身體,當氣的循環受阻,不能正常流通,就可能出現「氣先病」的情況;當血液滯留,不能充分滋潤組織,則可能會出現「血後病」的問題。因此,「動脈」現象通常在疾病初期出現,接著會跟隨著「生病」現象發生,呈現出先後的順序。

「十二經脈」的病症,是從內外兩個方面來考慮的。如果疾病表現為表面的症狀,或者疼痛、腫塊等情況,我們應該在疼痛的部位,尋找相應的經脈,並對其進行針灸治療。另外,我們還有一個經脈分佈圖,可以參考。

頭部的經脈分佈如下:

  1. 頂部:足太陽經和厥陰經、督脈
  2. 頭角至耳上方:少陽經
  3. 正對鼻子上方、督脈後方:第一行
  4. 足太陽經在頭部的第二行,距離頭頂約一寸五分,每側各開兩旁
  5. 足少陽經在頭部的第三行

面部:

額(足少陽陽明),鼻(手陽明太陽足陽明督脈),人中(督脈手足陽明),唇(足陽明),唇內(足厥陰),承漿(足陽明任脈),上齒(足陽明),下齒(手陽明),舌(足太陰少陰),目內眥(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目銳眥(手太陽手足少陽),眉至額(直鼻而上督脈直目內眥而上足太陽直目瞳子而上足少陽直銳眥而上手足少陽),頰(直目內眥而下足陽明直目瞳子而下足陽明),頰車(足少陽陽明),耳(手足少陽手太陽),目系(手少陰足太陽)

頸項部:

項中間,拔項大筋中(足太陽),當完骨下(手少陽項大筋之前耳之後也),當耳下(足少陽),當曲頰下(手太陽),曲頰前一寸(手陽明)

白話文:

臉部:

額頭(足少陽與陽明經絡),鼻子(手陽明、太陽與足陽明、督脈),人中(督脈、手足陽明經絡),嘴脣(足陽明經絡),嘴脣內部(足厥陰經絡),承漿穴(足陽明、任脈),上顎齒(足陽明經絡),下顎齒(手陽明經絡),舌頭(足太陰、少陰經絡),內眼角(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經絡),外眼角(手太陽、手足少陽經絡),眉毛到額頭(沿著鼻子直上督脈,然後到內眼角、外眼角,最後到手足少陽經絡),臉頰(沿著內眼角直下到足陽明經絡,然後到瞳孔下方的足陽明經絡),臉頰骨(沿著內眼角直下到足陽明經絡),耳朵(手足少陽、手太陽經絡),眼睛連接(手少陰、足太陽經絡)

頸部與背部:

頸部中央,脊椎旁邊的肌肉(足太陽經絡),在完骨下方(手少陽經絡在脊椎前方,耳朵後方的位置),在耳朵下方(足少陽經絡),在轉脖子時可以摸到的肌肉位置(手太陽經絡),在臉頰轉向的一側一寸的位置(手陽明經絡)

挾喉兩旁動脈(足太陽陽明),缺盆中(任脈),咽(手太陰少陰足太陰),喉嚨(足少陰陽明),喉嚨後(足厥陰)

肩:

前廉(手陽明),後廉(手太陽),上廉(手足少陽)

背部:

中行(督脈),第二行(足太陽),第三行(足太陽)

膺輸部:

中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腹部:

中間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腋下:

中間(手厥陰),前(手太陽),後(手太陰)

脅部:

腋直下髀樞(足少陽)

臑部:(自肩至肘曰臑)

白話文:

挾喉兩旁動脈(足太陽陽明),缺盆中(任脈),咽(手太陰少陰足太陰),喉嚨(足少陰陽明),喉嚨後(足厥陰) - 指的是在喉頭周圍的動脈,包括足太陽和陽明脈,缺盆中心的任脈,咽喉部位涉及手太陰、少陰和足太陰脈,喉嚨及後方則是足少陰和陽明脈以及足厥陰脈。

肩: 前廉(手陽明),後廉(手太陽),上廉(手足少陽) - 肩部的前緣是手陽明脈,後緣是手太陽脈,上部則是手足少陽脈。

背部: 中行(督脈),第二行(足太陽),第三行(足太陽) - 背部中央是督脈,第二條線是足太陽脈,第三條線同樣是足太陽脈。

膺輸部: 中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 膺輸部的中央是任脈,第二條線是足少陰脈,第三條線是足陽明脈,第四條線是足太陰脈。

腹部: 中間行(任脈),第二行(足少陰),第三行(足陽明),第四行(足太陰) - 腹部中央是任脈,第二條線是足少陰脈,第三條線是足陽明脈,第四條線是足太陰脈。

腋下: 中間(手厥陰),前(手太陽),後(手太陰) - 腋下中央是手厥陰脈,前方是手太陽脈,後方是手太陰脈。

脅部: 腋直下髀樞(足少陽) - 膈下腋窩直下的穴位是足少陽脈。

臑部:(自肩至肘曰臑)- 自肩膀至手臂肘部的部分稱為臑。

前廉(手陽明),後廉(手太陽),外廉(手太陽),內廉(手少陰),內前廉(手太陰),內後廉(手少陰)

臂部:

上廉(手陽明),下廉(手太陰),外廉(手少陽),內廉(手厥陰),內上廉(手太陰),內下廉(手少陰)

股脛部:

前廉(足陽明),後廉(足太陽),外廉(足少陽),內廉(足厥陰),內前廉(足太陰)

〔《靈》〕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於脘上分間,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取之去脘半寸,別走陽明也。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

白話文:

手部:

前廉(手陽明):大拇指側邊的穴位。 後廉(手太陽):無名指側邊的穴位。 外廉(手太陽):中指側邊的穴位。 內廉(手少陰):小指側邊的穴位。 內前廉(手太陰):大拇指側邊的穴位,靠近手掌側。 內後廉(手少陰):無名指側邊的穴位,靠近手掌側。

手臂:

上廉(手陽明):大拇指側邊的穴位,靠近肩部。 下廉(手太陰):大拇指側邊的穴位,靠近手腕。 外廉(手少陽):中指側邊的穴位。 內廉(手厥陰):小指側邊的穴位。 內上廉(手太陰):大拇指側邊的穴位,靠近肩部。 內下廉(手少陰):小指側邊的穴位,靠近手腕。

腿部:

前廉(足陽明):腳趾側邊的穴位。 後廉(足太陽):腳跟側邊的穴位。 外廉(足少陽):腳踝外側的穴位。 內廉(足厥陰):腳踝內側的穴位。 內前廉(足太陰):腳趾側邊的穴位,靠近腳底板。

關於手太陰之別,名為列缺,從胃部上方的穴位開始,與手太陰的經脈相連,進入手掌中,散入魚際穴。若實症,手會尖細且手掌會發熱;若虛症,則會出現打哈欠、頻尿等現象。取此穴位需在胃部上方半寸處,此點可與陽明相接。足太陰之別,名為公孫,位於腳部本節後方一寸處,與陽明相接。其分出的穴位進入腸胃,若有逆氣上沖,則會引起霍亂。若實症,腸子會感到劇烈疼痛;若虛症,則會產生腹脹的症狀。

取之所別也。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虛則腰痛。

取之所別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項強。取之兩筋間也。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徑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取之所別也。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裏。在腕骨一寸半處分離,然後向上行,沿著經脈進入心臟,與舌頭和視覺神經連接。如果心臟有實症(如熱毒),會導致膈肌受阻;若有虛症(如寒氣),則可能無法發聲。在手掌後面一寸處,有另一條經脈分離走向太陽。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在腳踝後方繞過腳跟,走向太陽。其中一線分離,並沿著經脈到達心包下部,然後向外貫穿腰部和脊椎。若出現逆流的氣血,會感到頭暈胸悶;實症(如熱毒)會導致尿閉;虛症(如寒氣)則會引發腰部疼痛。

取之所別也。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在腕骨二寸處,從兩筋間分離,沿著經脈上升,與心包相連。心臟有實症(如熱毒)會引起心痛;若心虛(如寒氣),則可能造成頭痛或頸部僵硬。在兩筋間可以找到這個穴位。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在內踝五寸處分離,走向少陽。其中一線直接上行至大腿,結合在生殖器周圍。若氣血逆流,會導致生殖器腫脹、突然的疝氣;實症(如熱毒)會使生殖器長大;虛症(如寒氣)則會引起突然的皮膚瘙癢。在分離處可以找到這個穴位。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脘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也。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也。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

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齲聾,虛則齒寒痹隔。取之所別也。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瘁喑。實則狂顛,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也。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

白話文:

手太陽的分支,名叫支正。在上腹部五寸處,注入少陰經。它的分支,向上到肘部,連接肩髃穴。如果經脈實熱,肘部會弛緩,失去力量;如果經脈虛弱,會生出腫塊,小如手指的疹子或皮膚癬。治療方式是刺激該分支所在的部位。

足太陽的分支,名叫飛陽。在腳踝上七寸處,向少陰經分出。如果經脈實熱,會有鼻塞、頭痛和背部疼痛;如果經脈虛弱,會有鼻水、流鼻血的情況。治療方式是刺激該分支所在的部位。

手陽明的分支,名叫偏歷。在手腕外側三寸處,進入太陰經。它的分支,向上到手臂,通過肩髃穴,上行至頸部,影響頰骨和門齒。另一個分支,進入耳朵,與宗脈相合。如果經脈實熱,會導致耳聾;如果經脈虛弱,門齒會冷痛,形成隔障。治療方式是刺激該分支所在的部位。

足陽明的分支,名叫豐隆。在腳踝外八寸處,向太陰經分出。它的分支,沿著小腿外側上升,到達頭頂,與其他經脈相合,在喉嚨和食道下端形成氣流。如果氣流逆流,會引起喉嚨堵塞、失聲。如果經脈實熱,會導致精神錯亂;如果經脈虛弱,腳不能正常行走,小腿乾枯。治療方式是刺激該分支所在的部位。

手少陽的分支,名叫外關。在手腕外側兩寸處,繞過手臂,流入胸部,與心主經脈相合。

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也。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實則項強,虛則頭重。取之所別也。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俱出經脈篇。)

白話文:

疾病實質時,手臂會抽搐;虛弱時,肌肉無法收縮。這是辨識疾病的差異。足少陽經的分支,稱為光明穴,位於腳踝以上五寸處,與厥陰經相連,往下進入腳底。實質病時,腳部會有冷感;虛弱病時,腳部會有萎縮或行走困難,甚至坐著都無法起身。這是分辨取穴的原則。任脈的分支,稱為尾翳穴,位於喉嚨下方,散佈於腹部。實質病時,腹部會疼痛;虛弱病時,腹部會瘙癢。這是分辨取穴的原則。督脈的分支,稱為長強穴,沿脊椎兩側上升至後腦,再分佈到頭頂,往下到肩胛骨兩側,與太陽經相連,進入脊椎。實質病時,背部會僵硬;虛弱病時,頭部會感到沈重。這是分辨取穴的原則。脾的大型分支,稱為大包穴,從腋下三寸處出發,分佈於胸部和兩側肋骨。實質病時,全身會感到疼痛;虛弱病時,所有關節都會鬆弛。這些脈絡若像網一樣纏繞的血液,都是通過脾的大型分支脈絡來治療的。總共十五個脈絡,實質病時必定能察覺,虛弱病時必定會下降,如果看不到,可以在上下搜尋,每個人的經絡不同,脈絡的分支位置也會有所不同。(出自經脈篇。)

〔《素》〕黃帝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敢問何也?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大絡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白話文:

《素問》中,黃帝問道:我聽說了所謂的「繆刺」,但還沒有理解其中的要義,請問這是指什麼?岐伯回答:邪氣侵入身體,首先會停留在皮膚和毛髮,如果停留不走,就會進入小脈,再進入細小的絡脈,接著進入主要的經脈,深入到五臟,然後在腸胃中散佈,形成陰陽兩方面都受到影響的狀況,五臟因此受損。這是邪氣從皮膚進入身體後,影響五臟的過程。所以當遇到這樣的狀況時,我們就需要對相應的經脈進行治療。現在我們所說的「繆刺」,指的是當邪氣進入大絡(即主要的絡脈)時,會左右流動,並可能與經脈產生交叉,影響四肢末端。這種氣流的走向並非固定,不會進入特定的經脈或穴位,這就是「繆刺」的特點。

黃帝進一步問道:請詳細說明,如何使用「繆刺」法,是用左手治療右手,還是用右手治療左手?與「巨刺」又如何區分呢?岐伯回答:當邪氣侵犯經脈時,如果左側的經脈強盛,那麼右側的經脈就會生病;反之,如果右側的經脈強盛,那麼左側的經脈就會生病。有時候,病痛會在某側經脈尚未完全癒合時,突然轉移到另一側經脈,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巨刺」法,必須直接刺入經脈,而不是絡脈。所以,當我們發現病痛與經脈的位置不一致時,這就是「繆刺」的應用場景。

調經篇云: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巨刺之。蓋身形有痛,邪在絡脈,故繆刺絡脈於井穴也。病在於左而右脈病,則知邪偏入半邊經服,而半邊經脈偏盛,並引其無病者半邊亦痛,故宜刺經脈於左邊偏盛者之滎俞也。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

白話文:

調經篇提到:若身體出現疼痛,但根據診脈(九候)卻沒有問題時,可以採用「繆刺」的方式進行治療。如果疼痛在左側,但右側脈搏有異常,則需要使用「巨刺」的方法。這表示,當身體某部位有疼痛時,通常代表相應的絡脈(細小血管)有病,因此會在井穴(特定的穴位)附近進行繆刺。如果疾病集中在左側,但右側脈搏也有問題,這表示邪氣可能偏於某條經脈,導致該經脈偏於強盛,連帶影響到未受影響的另一側,因此需要在左側強盛的經脈附近進行巨刺。

黃帝問:如何進行繆刺?應如何選取穴位?岐伯回答:如果邪氣侵入了足少陰之絡(腳底的絡脈),會使人突然感到心痛、腹部脹大、胸脹脛脛、但無積聚物。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先在足跟前的穴位出血,持續時間約半個小時,若無效,則需要交替在左右腳進行治療,直到有效。對新發作的疾病,一般需5天治療後可見效。

如果邪氣侵入了手少陽之絡(手臂的絡脈),會使人喉部腫痛、舌頭卷縮、口乾、心煩、手臂外側疼痛,手不能觸及頭部。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在中指第二指節上方約韭葉寬的位置,左右各刺一針。壯年患者可立即見效,老年患者則需要稍等片刻。

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數日已。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邪客於掌臂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為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

白話文:

  1. 左側出現問題時選擇右側進行針灸,反之亦然。這是新發的疾病,通常在幾天內會好轉。如果邪氣停留在足厥陰的絡脈上,可能會引發急性的腹痛或疝氣。針灸方法是:在腳大拇指指甲和肉交界處各刺一針。男性立時痊癒,女性稍後即好。同樣地,如果邪氣停留在足太陽的絡脈上,可能會導致頭痛、頸部和肩膀疼痛。針灸方法是在腳大拇指指甲和肉交界處各刺一針,立時痊癒。如果未見效,則需在腳外踝下再刺三針。再次遵循左側治療右側,右側治療左側的原則,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就能痊癒。

  2. 如果邪氣停留在手陽明的絡脈上,可能會引起胸部脹滿、呼吸困難和兩側肋骨下方的疼痛,以及胸部發熱的症狀。針灸方法是在腳大拇指第二趾指甲和肉交界處各刺一針,大約半個小時左右即可痊癒。如果邪氣停留在手掌和手臂之間,使得手臂無法彎曲。需要在腳踝後方進行針灸,首先用手按壓,找到疼痛點後再進行針灸。根據月亮的生長週期來計算針灸的次數,每月初一針,初二兩針,以此類推,到十五日時針灸十五針,十六日時針灸十四針。如果邪氣停留在足陽蹺的脈上,可能會導致眼睛疼痛,開始從內眼角開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取右,右取左。如行十里頃而已。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

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刺右,右刺左。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死生為數。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

白話文:

在腳踝外側下方,每邊刺兩針,左側取右腳,右側取左腳,類似行走十公里的距離。如果有人跌倒,血液積聚在體內,腹部會感到脹滿,無法排便或排尿。首先應飲用通便藥物。這代表傷害了厥陰經脈和少陰絡脈。在腳踝內側下方、骨頭前方的血脈出血,以及在腳腕上方的動脈進行刺治。若未見效,則在腳趾根部刺三針,見到血液即可止血。左腳取右腳針,右腳取左腳針。邪氣侵入手陽明絡脈,使人聽力喪失,無法聽到聲音。

在大拇指和第二個手指的指甲前端,各刺一針,立刻就能聽到聲音。若未見效,則在中指指甲與肉交界處刺一針,立刻就能聽到聲音。對於無法聽到聲音的人,則不可進行刺治。耳朵出現風感時,也應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刺治。左腳取右腳針,右腳取左腳針。對於經常移動、沒有固定疼痛位置的關節炎,應在肌肉和皮膚之間的疼痛處進行刺治,以月亮的盈虧為計數標準。使用針灸時,根據氣息的盛衰來確定針數,針灸超過規定的天數會導致氣息流失,若不足規定的天數則不能充分排出體內的氣息。

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衄,上齒寒,刺足中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

刺足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復刺如法。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白話文:

「左手刺右手,右手刺左手,如果病症已消失,就停止。若未見效,需按照先前的針灸方法重複進行。月亮初一時,每天施一針;初二時,施兩針;以此類推,逐漸增加到每月十五日時,施十五針;十六日起,逐漸減少到十四針,以此方式調整針數。

如果病邪滯留在足陽明經絡,使人鼻塞流鼻血,牙齒發冷,應在足部中趾旁邊,指甲與肉相接處各施一針。左手對著右手,右手對著左手。如果病邪滯留在足少陽經絡,使人肋骨疼痛,無法喘息,咳嗽且出汗,應在足小趾旁邊,指甲與肉相接處各施一針。若無法喘息,立刻得到緩解;汗水立刻停止,咳嗽的人應該保持暖和並進食,一天後病症即會好轉。

左手對著右手,右手對著左手,病症立刻好轉。若未見效,需依照先前的針灸方法重複進行。如果病邪滯留在足少陰經絡,使人喉嚨疼痛,無法吞嚥食物,無故易怒,氣息上衝至賁門,應在足部中央脈上各施三針。總共需施六針,病症即會好轉。

若咽喉腫脹,無法吞嚥唾液,時常不能吐出口水,則應在腳踝前的骨骼附近出血,病症立刻好轉。」

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胛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挾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治諸經刺之,所過者不病,則繆刺之。耳聾,刺手陽明。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

白話文:

左側的穴位要由右側刺激,右側的穴位要由左側刺激。邪氣侵襲在足太陰經的絡脈,會使人感到腰部疼痛,連帶影響到小腹和下部,甚至無法平躺呼吸。應在腰骶部、兩肩胛骨上方找到腰俞穴,按照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決定刺激次數,用針快速刺激即可痊癒。左側刺激右側,右側刺激左側。邪氣侵襲在足太陽經的絡脈,會使人感到背部僵硬疼痛,連帶影響到肋骨部分。從頭部開始沿脊椎方向刺激,每節脊椎旁邊輕按,直到找到疼痛點。在疼痛點旁邊三處各刺激一次即可痊癒。

邪氣侵襲在足少陽經的絡脈,會使人感到腹部疼痛,無法抬起大腿。在腹部疼痛點使用毫針刺激,冷則久留針,根據月亮的盈虧變化來決定刺激次數,即可立即痊癒。對於各條經絡的刺激,若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可以進行交叉刺激。耳鳴時,可刺激手陽明經。若無效,再尋找出耳前的通脈進行刺激。牙痛時,可刺激手陽明經。若仍無改善,再尋找進入牙齒中的脈絡進行刺激,即可立即痊癒。邪氣侵襲在五臟之間,病症表現為脈絡牽引的疼痛,這種疼痛會時斷時續。

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出之,足陽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

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不能飲者,灌之立已。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白話文:

觀察病徵,針灸在手、腳、指甲上。觀察脈象,放出血液。每兩天針灸一次。如果一次沒有療效,則連續針灸五次。針對上顎齒痛,針灸手背脈上的出血點。在足陽明胃經的中指指甲上針灸一處,在大拇指和次拇指的指甲上各針灸一處,立刻就能痊癒。左手針灸右手,右手針灸左手。

邪氣侵入手、腳、少陰、太陰、足陽明的絡脈,這些絡脈都會在耳朵中匯聚,上連左角,如果所有絡脈都乾涸,人就會脈搏跳動不定,身體失去知覺,表現出像死人一樣的狀態,或者被稱為「屍厥」。

針灸在腳的大拇指內側指甲上,與韭菜葉一樣寬的部位,接著針灸腳心,再針灸腳中指指甲上,各一處,接著針灸大拇指內側,與韭菜葉一樣寬的部位,再針灸手掌心的少陰銳骨之端,各一處,立刻就能痊癒。如果沒有療效,使用竹管吹通兩耳,剃除左角的頭髮,用火治療,再喝美酒。如果無法飲酒,則灌酒,立刻就能痊癒。針灸的次數,首先要觀察經脈,輕柔地跟隨它們,判斷虛實並進行調整,若調整無效則進行經脈針灸,如果有疼痛但經脈無恙則進行繆刺。最後要檢查皮膚上是否有血絡,盡量取之。這是繆刺的基本方法。

(俱出繆刺論。)

〔《靈》〕黃帝曰:願聞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帝曰:刺血絡而僕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濁者,何也?血出清而半為汁者,何也?髮針而腫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蒼蒼者,何也?髮針而面色不變而煩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

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之,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而蒼蒼然。

白話文:

(出自《繆刺論》。)

黃帝問:我想知道一些奇怪的病症,這些病症不在常見的治療範圍內,是什麼?

岐伯回答:這些病症是血絡病。

黃帝接著問:如果針灸血絡後,病人出現昏厥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如果出血後呈現射箭狀的飛射現象,又是什麼原因?如果血色較深且混濁,又代表了什麼?如果出血後呈清水狀,一半是血液一半是汁液,這又是什麼情況?如果針灸後頭部出現腫脹,這是怎麼回事?如果出血量大或小,但臉色蒼白,又是什麼原因?如果針灸後臉色沒有變化,卻感到煩躁,這是怎麼回事?如果大量出血,但病人沒有顫抖,又是怎麼回事?我希望知道這些情況的背後原因。

岐伯回答:如果脈搏和氣息過盛,而血液不足,針灸時會導致氣質流失,氣質流失就會使病人昏厥。如果脈氣和血液都旺盛,但陰性氣質較多,那麼血液會比較滑膩,針灸時會呈現射箭狀。如果陽性氣質長期積聚在某處,未能得到釋放,血液會變得深黑且混濁,所以無法射箭。如果最近大量飲酒,液體滲入血絡,但尚未與血液完全融合,因此出血時會呈現液體與血液分開的現象。如果沒有大量飲酒,身體內部有水分積聚,時間久了會形成腫脹。如果陰性氣質累積在陽性部位,氣質會通過血絡流動,因此在針灸之前,氣質已經流出,導致頭部腫脹。如果陰陽之氣剛剛相結合,但尚未完全融合,繼續進行針灸治療,就會導致陰陽兩種氣質同時流失,從而產生面色蒼白的現象。

刺之血出多色不變而煩悗者,刺絡而虛經,經虛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悶。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而弗能虛也。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者,盛堅橫以赤,上下無常處,小者如針,大者如筋,則其瀉之萬全也,故無失數矣,失數而反,各如其度。黃帝曰:針入而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

(血絡論經脈篇云:諸刺絡脈者,必取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留之發為痹也。又云: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白話文:

在針灸過程中,如果血量流出血色不變,並且患者感到煩悶,這可能是由於刺破了脈絡,導致了經脈的虛弱,特別是那些屬陰的經脈。這會導致患者出現煩悶的症狀。如果陰陽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形成了一種病症,這可能意味著體內的血液過多地滲入經脈,然後流向脈絡。這種情況下,陰陽兩方面都可能存在過剩的情況,即使出血量多,也可能不足以使病情緩解。

黃帝問道:那該如何診斷呢?岐伯回答:血脈的狀態可以通過觀察其形態來判斷,血脈應該呈現紅色、堅實且橫向的特徵,其位置並非固定,小的血脈像針一般細小,大的則像筋一樣粗壯。正確的針灸方法可以確保血液順利流出,因此在進行針灸時,應當遵循一定的次序,否則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黃帝又問:針灸時,如果針頭與皮膚緊密貼合,這是什麼原因?岐伯解釋說:這是因為針頭的熱度導致針身加熱,熱力使皮膚緊密附著在針頭上,這就是針感緊密的現象。

此外,文中提到,對於那些需要刺破脈絡的針灸療法,必須尋找脈絡上最充血的地方進行治療,即使沒有明顯的結節,也應該迅速進行針灸以排除異常,否則可能會導致脈絡堵塞,進而引起疾病。對於那些細小且短暫的脈絡,如果針灸後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過度針灸可能會導致患者感到煩悶,甚至昏倒,對於這種情況,應讓患者坐起以緩解症狀。

上刺臟腑經絡四病各不同。十五絡病至淺在表也,十二經病次之,六腑病又次之,五臟病至深在裡也,故治法有難易焉。至於絡又各不同,十五絡之絡,乃陰經別走陽經,陽經別走陰經,而橫貫兩經之間。所謂橫者,為絡與經相隨上下者也。繆刺之絡,乃病邪流溢大絡,不得入貫經俞,而其痛與經脈繆也,乃絡病經不病者也。

血絡之絡,及皮膚所見或赤或青或黑之絡,而小者如針,大者如筋也。以淺深言之,血絡至淺,繆刺者次之,十五絡近里而貫經俞也。

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衝,下在三里。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不足則飢不受穀食。

白話文:

上刺的疾病分為四種,各自不同。十五條絡病在表面,十二經病其次,六腑病再其次,五臟病最深在內裡,因此治療方法有難易之別。至於絡,它們各有差異。十五條絡,是陰經別行於陽經,陽經別行於陰經,並橫貫兩經之間。所謂橫者,是指絡與經相隨上下。繆刺的絡,是病邪流散於大絡,不能進入貫穿經脈的穴位,疼痛與經脈相繆合,是絡病而經脈無恙的表現。

血絡和皮膚上所見的絡,有紅、青、黑等各種顏色,小的像針尖,大的像筋一樣。按深度來講,血絡在表面,繆刺的絡次之,十五條絡接近內裡,貫穿經脈的穴位。

胃是水穀的海洋,其輸出點在氣衝,位於三里之下。水穀的海洋若存有餘,則會腹脹;若不足,則會感到餓但無法接受食物。

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血海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

膻中者,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審守其輸,而調虛實。

白話文:

衝脈是十二經脈的源泉,其主要輸送點在於大杼,並在巨虛之上下廉處流出。若血海充盈,會讓人總是感覺自己的身體比實際要大,且不知自己究竟哪裡不舒服。反之,若血海不足,則會總是覺得自己的身體比實際要小,且不知自己究竟哪裡不舒服。

羶中是氣的源泉,其主要輸送點在於柱骨上下,並在人迎前方。若氣海充盈,會讓胸部充滿氣息,臉色紅潤,呼吸急促。相反,若氣海不足,則會感到氣息微弱,說話困難。

腦是髓的源泉,其主要輸送點在於頭蓋,並在風府處。若髓海充盈,則會讓人精神旺盛,力量過人,超出正常範圍。相反,若髓海不足,則會導致頭暈耳鳴,小腿痠痛,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疲倦嗜睡。要嚴格守護這些輸送點,並調整體內的虛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