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肝膽部 (9)

1. 目赤腫痛

上為末,煉蜜丸,如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嚼下。

目赤腫足寒者,必用時時溫洗其足,並詳赤脈處屬何經,灸三里、臨泣、崑崙等穴,立愈。

〔海藏〕四物龍膽湯(方見熱條。)

〔《保》〕,地黃湯,治眼小昏澀,因發而久不能瘥。

防風,當歸,黃芩,黃連,人參,茯神,羌活,地黃(各等分)

上粗末,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丹〕赤眼癢痛。煎枸杞汁服。(《救急方》)

〔垣〕,助陽和血補氣湯,治眼發上熱壅,白睛紅,眵多淚無,疼痛而隱澀難開,此服寒藥太過,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陽和血補氣。

防風(七分),黃耆(一錢),甘草(炙,五分),蔓荊子,歸身(洗,五分),白芷(二分),升麻(七分),柴胡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避風,及忌食冷物。

碧天丸,治目疾累服寒涼不愈,兩目蒸熱有如火熏,赤而不痛,紅系血脈,滿目貫睛,瞀悶昏暗,羞明畏日,或上下瞼赤爛,或不伏風土而內外銳眥皆洗破之。

瓦粉(炒,一兩),銅綠(七分,為末),枯白礬(二分,是一錢中五分之一)

上研銅綠、白礬令細,旋旋入瓦粉銅綠勻,熱水和之,共為丸。每用一丸,熱湯半盞,浸一二個時辰,洗至覺微澀為度,少閤眼半時辰許,臨臥更洗了,瞑目就睡尤神妙。一丸可洗十日,如再用,重湯內燉令熱。此藥治其標,為裡熱治已去矣。裡實者,不宜用此,當瀉其實熱。諸方見前大腑秘堅條。

〔子和〕清州王正之子,年十五歲,目赤多淚,眾工無效,戴人見之曰:此兒病在目睘,當得之母腹中被驚。其父曰:妊娠時在臨清被圍。戴人令服瓜蒂散加鬱金,上湧下泄,各去涎沫數升。人皆笑之。其母曰:兒腹中無病,何以吐瀉如此?至明日其目輝然爽明。一小兒名得孫,眼發赤,其母買銅綠欲洗兒目,煎成,家人誤與兒飲之,須臾大吐,吐訖,立開。安慶趙君玉,目暴亦腫,點洗不退。

偶思戴人法曰:凡病在上者皆宜吐,乃以茶調散湧之,一湧亦腫消散。君玉嘆曰:法之妙其迅如此,乃知法不遠人,人自遠耳。

〔孫〕仁廟朝中衛才人忽患眼疼,眾醫皆不能療,或投寒藥,或投補藥加之,臟腑不安。上乃問孫,孫曰:臣非眼科,乞不全責於臣。降旨有功無過,孫乃診之。肝脈弦滑,非熱壅也,乃才人年壯血盛,肝血並不通。遂問及宮人,月經已二月不通。眾醫曰有孕。孫曰:此正為疾耳。

遂下通血藥。其經既通,不日眼疾亦愈。上賜錢三十萬,才人贈金一囊。宮人謠曰:神醫不來,雙目難開。

〔丹〕治風赤眼。干蚯蚓十個,炙為末,冷清茶下二錢,臨臥與服。(《聖惠方》)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豆子一般,再用朱砂裹在外面。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邊嚼邊吞。

眼睛紅腫且腳部冰冷的人,一定要時常用溫水洗腳,並詳細觀察紅脈分佈在哪條經絡,然後針灸足三里、臨泣、崑崙等穴位,就能立即痊癒。

(海藏)四物龍膽湯(藥方在「熱」的篇章)。

(《保》)地黃湯,治療眼睛視力模糊不清,因病發作而久治不癒。藥方組成:防風、當歸、黃芩、黃連、人參、茯神、羌活、地黃(各等分)。將以上藥材粗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溫服。

(丹溪)治療眼睛發癢疼痛,用枸杞汁煎服。(《救急方》)

(李杲)助陽和血補氣湯,治療眼睛因上焦熱壅,白眼球紅腫,眼屎多且無眼淚,疼痛且感覺隱隱澀澀難以睜開,這是因為服用過多寒涼藥物,導致真氣無法暢通至九竅,所以眼睛昏花看不清,應該用助陽和血補氣的藥方。藥方組成:防風(七分),黃耆(一錢),炙甘草(五分),蔓荊子(五分),洗過的當歸身(五分),白芷(二分),升麻(七分),柴胡。將以上藥材略為搗碎,作為一服藥,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趁熱服用。臨睡前要注意避風,並忌食生冷食物。

碧天丸,治療眼睛疾病,長期服用寒涼藥物都無法痊癒,兩眼感到蒸熱如被火熏烤,紅腫但不痛,紅色的血絲佈滿眼睛,甚至貫穿整個眼球,感到頭暈眼花,怕光畏日,或者上下眼瞼紅爛,或是因水土不服而導致眼角內外側都潰爛。藥方組成:瓦粉(炒過,一兩),銅綠(七分,磨成粉),枯白礬(二分,是一錢的五分之一)。將銅綠和白礬研磨成細末,慢慢加入瓦粉中混合均勻,再用熱水調和,製成丸子。每次用一丸,用半碗熱水浸泡一到兩個時辰,然後用來洗眼睛,洗到感覺稍微有點澀為止,接著閉眼休息半個時辰左右,臨睡前再洗一次,閉目入睡效果更佳。一丸可用十天,如果再用,用熱水燉熱即可。此藥治療的是眼睛的表面症狀,病根是體內有熱。體內有實熱的人不適合用此藥,應該用瀉火的藥物。詳細的藥方在「大便秘結」的篇章。

(朱丹溪)清州王正之子,十五歲時眼睛紅腫,眼淚很多,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戴人(指醫家戴思恭)診斷後說:這個孩子病在眼睛深處,應該是母親懷孕時受到驚嚇所致。孩子的父親說:懷孕時在臨清被圍困。戴人讓他服用瓜蒂散並加入鬱金,結果上吐下瀉,吐出和排泄出許多黏液,人們都嘲笑他。孩子的母親說:孩子腹中沒有病,為何要這樣吐瀉?第二天,孩子的眼睛竟然變得明亮清爽。另一個孩子名叫得孫,眼睛發紅,他的母親買了銅綠想給孩子洗眼睛,煎煮時,家人誤讓孩子喝下,過一會兒孩子就大量嘔吐,吐完後,眼睛竟然就好了。安慶趙君玉,眼睛突然紅腫,用藥洗都無法消退。

他想起戴人說過:凡是病在上部的,都應該用催吐的方法治療,於是就用茶調散催吐,吐過一次,腫脹就消退了。趙君玉感嘆道:醫術的奇妙竟然如此迅速,才知道醫術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是我們自己疏遠了它。

(孫思邈)仁宗皇帝時,宮中的才人突然眼睛疼痛,許多醫生都無法治好,有的用寒涼藥,有的用補藥,結果反而讓內臟不適。皇帝就問孫思邈,孫思邈說:我不是眼科醫生,請不要完全把責任推給我。皇帝說如果治好有功,治不好也沒過錯。孫思邈診脈後,發現才人的肝脈弦滑,並非熱壅,而是因為才人年輕氣盛,肝血不通暢。於是就問宮女,才人的月經已經兩個月沒來了。其他醫生都說可能是懷孕了,孫思邈說:這正是病因所在!

於是開了通經絡的藥,月經來了以後,眼睛的疾病也很快痊癒了。皇帝賞賜三十萬錢,才人也送了一袋金子。宮中流傳歌謠說:神醫不來,雙目難開。

(丹溪)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眼睛發紅。將乾蚯蚓十條,烤乾磨成粉末,用冷開水送服二錢,臨睡前服用。(《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