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4)
卷之三十八·小兒部 (4)
1. 腹脹
(附丁奚)
〔潔〕腹脹虛實,凡久病吐瀉之後,虛則其脈微細。肺主目胞及腮,脾主四肢。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服塌氣丸,後服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益黃散之類,用諸溫藥養真氣。(異功散、和中丸方見吐瀉,四君子湯方見治虛實法。)
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尾(半兩),
白話文:
潔
腹脹虛實,凡是久病吐瀉之後,虛證則脈象微弱細小。肺主司目胞和腮,脾主司四肢。如果面色淡黃,目胞和腮部虛腫,手足冰冷,應先服用塌氣丸,之後再服用異功散、和中丸、四君子湯、益黃散等溫性藥物,用以溫補真氣。(異功散、和中丸方劑見於吐瀉病症,四君子湯方劑見於治療虛實證之法。)
塌氣丸
胡椒(一兩),蠍尾(半兩)。
上為末,糊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陳米飲下,無時。(一方有木香一錢。)
〔《本》〕,調中丸,治小兒久傷脾胃,腹脹。
乾薑,橘紅,白朮,茯苓,木香,砂仁,官桂,良薑(各等分),
上細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熟水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製成像小米一樣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甚至十到二十顆,用陳米水送服,沒有時間限制。(有一個藥方還加了一錢木香。)
調中丸是用於治療小孩脾胃長期受損,導致腹脹的藥方。
乾薑、橘紅、白朮、茯苓、木香、砂仁、官桂、良薑各取等份,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製成像麻子一樣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顆,飯後用溫水送服。
〔潔〕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久病後,亦不因痢下,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痰有熱,及有宿食不化而腹脹者,宜服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詳認大小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後利大便。(白餅子方見癖。解毒丸方見喉痹。大黃丸方見傷寒。)
〔云〕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瀉青丸。
〔錢〕腹脹由脾胃虛氣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白餅子。(此言未下而喘者為實,故可下,若誤下而喘者為虛氣附肺,不可下也。紫霜丸、白餅子方見癖。)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若誤下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治之用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矣。
白話文:
如果脈象洪實,即使不是因為嘔吐、腹瀉、久病或痢疾導致的腹脹,也不管是因痰熱,還是宿食不化引起的腹脹,伴隨喘急、悶亂,都應該服用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來瀉下。同時要注意觀察大小便情況,如果都無法排出,先利小便,後利大便。
小兒如果體內有熱結,導致腹脹、發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應該服用瀉青丸。
腹脹是由脾胃虛弱導致的氣機逆亂造成的。如果是實證,伴隨悶亂、喘滿,可以瀉下,用紫霜丸、白餅子。如果沒有喘,就是虛證,不能瀉下,否則會導致脾虛氣上附肺,造成肺脾雙虛。肺主目胞腮,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則會出現目胞腮腫、四肢發黃。治療要用塌氣丸逐漸消除,未愈可以逐漸增加丸數,不能用丁香、木香、橘皮、豆蔻等溫散藥治療。這是因為脾虛氣未出,雖然腹脹卻不喘,可以用溫散藥治療,使上下分消其氣就能痊癒。
若氣虛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隨肺氣上行於四肢,而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浮於肺,即大喘也。此當用塌氣丸,病愈後面未紅者,虛衰未復故也。
(此下後喘,故宜塌氣丸。若未下而喘,宜下之。)治腹脹者,譬如行兵,戰寇於林,寇未出林,以兵攻之,必可獲;寇若出林,不可急攻,攻則必有失,當以意漸收之,即順也。(寇未出林謂虛氣未出而不喘,不目胞腮腫,故可用丁香、木香大溫散藥上下分消其氣而愈也。寇已出林,謂虛氣已出為喘,為目腮腫,須用塌氣丸漸消之。
白話文:
如果氣虛已經散發出來,附著在肺部運行,就表示脾胃內部虛弱,常常會產生虛氣,進入四肢和面部。小孩子的體質容易虛實交替,脾虛就無法抵擋寒暑,吃寒涼的食物就會加重寒涼,吃溫熱的食物就會加重燥熱,要了解這一點,不要誤診。胃部長期虛熱容易導致黃疸病,或者引起喝水不停。脾虛不能勝過腎臟,就會隨著肺氣上行到四肢,導致眼睛腫脹,像水一樣。腎氣漫溢到肺部,就會出現喘不過氣。這時應該服用塌氣丸,病癒後臉色沒有恢復紅潤,是因為虛弱尚未恢復。
治療腹脹,就像打仗一樣,敵人在森林裡,敵人還沒出來,就用軍隊攻擊,一定能獲勝;如果敵人已經出來了,就不能急於攻擊,攻擊就會失敗,應該慢慢收攏兵力,這就叫做順應。敵人還沒出來就代表虛氣還沒出來,沒有喘不過氣,眼睛和臉頰也沒有腫脹,所以可以用丁香、木香等溫熱散寒的藥物,上下分開消散氣機,就能治癒。敵人已經出來就代表虛氣已經出來,出現喘不過氣,眼睛和臉頰腫脹,需要用塌氣丸慢慢消散。
)
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可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丹〕,阿魏丸,治小兒食積,腹如蜘蛛狀,肚痛,小便白濁。
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兩),黃連(炒,半兩),花鹼(研如粉,三錢),山楂肉(一兩),連翹(一兩半),半夏(皂角水浸一宿,一兩),
白話文:
治療小兒虛腹脹,要先服用塌氣丸。如果沒有效果,肚子裡有食物積累、糞便積聚,小便顏色發黃,偶爾微微喘不過氣,脈象沉伏而有力,且能喝水、吃東西,就可以使用瀉藥。因為脾胃一開始虛弱,後來又出現積食,治療時應先補益脾胃,然後再使用瀉藥,之後再補益脾胃,就能痊癒。不能補益肺部,否則可能會導致虛喘。
用阿魏丸治療小兒食積,肚子像蜘蛛網一樣鼓脹,肚子痛,小便白濁。
將阿魏用醋浸泡一晚上,研磨成泥狀,取半兩;黃連炒熟,取半兩;花鹼研磨成粉末,取三錢;山楂肉取一兩;連翹取一兩半;半夏用皂角水浸泡一晚上,取一兩。
上為末,炒神麯糊丸如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吃果子多者加胡黃連,米食多者加神麯、山楂,肉食多者加阿魏。
又,阿魏丸
阿魏(一兩),黃連(酒煮,六兩),
上為末,醋浸阿魏一宿,研如泥,湯浸,蒸餅丸。如元氣不足,加人參。
小阿魏丸
山楂肉(三兩),石鹼(三錢),半夏(一兩),
上為末,阿魏半兩,醋浸糊丸,白湯下。
小兒疳病,或腹大。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如黃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空腹時用米湯送服。如果患者經常吃水果,就加點黃連;如果經常吃米飯,就加點神麴和山楂;如果經常吃肉,就加點阿魏。
此外,還可以製作阿魏丸:將阿魏和黃連研磨成粉末,用醋浸泡阿魏一夜,研磨成泥狀,再用湯浸泡,製成蒸餅大小的丸子。如果元氣不足,可以加點人參。
也可以製作小阿魏丸:將山楂肉、石鹼和半夏研磨成粉末,加入阿魏,用醋浸泡,製成糊狀丸子,用白湯送服。
這些藥方可以用於治療小兒疳積病,或腹部脹大。
胡黃連(二錢,去果積),阿魏(一兩半,去肉積),神麯(二兩,去食積),黃連(二錢,去熱積),麝香(四粒,通竅)
上為末,每服十二粒,白朮湯下。
〔無〕,肥兒丸,治小兒病多因缺乳吃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發熱,無精神。
黃連,神麯(各一兩),麥芽(炒,半兩),木香(二錢),檳榔(三個,不見火),使君子,肉豆蔻(麵裹煨。各半兩),
白話文:
將胡黃連二錢去果積、阿魏一兩半去肉積、神麯二兩去食積、黃連二錢去熱積、麝香四粒通竅,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十二粒,用白朮湯送服。此方名肥兒丸,用於治療小兒因缺乳過早吃食或久病臟腑虛弱、胃氣不足、蟲積腹中,導致身體消瘦、腹大難行、頭髮豎立、發熱、精神不振等症狀。方中黃連、神麯各一兩,炒麥芽半兩,木香二錢,檳榔三個(不經火炒),使君子、肉豆蔻(麵裹煨)各半兩。
上為末,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量兒加減,熟水吞下。
六神丸,治如前證。
丁香,木香,肉豆蔻(用麵裹煨。各五錢),訶子(煨,去核,半兩),使君子,蘆薈(研。各一兩),
上為末,以棗肉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米飲下,食前。
丁奚者,腹大、頸小、黃瘦是也。無辜、哺露三候,大體相似,輕重立名,宜服十全丹。
十全丹,治丁奚、哺露神效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至二十丸,依兒童體質調整劑量,以溫水吞服。
六神丸,治療與上述症狀相同的疾病。
丁香、木香、肉豆蔻(用麵粉包裹烤熟,各五錢)、訶子(烤熟去核,半兩)、使君子、蘆薈(研磨,各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棗肉混合製成如麻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至七丸,溫米飲送服,飯前服用。
丁奚者,腹部肥大、頸部瘦小、身體消瘦發黃的症狀。無辜、哺露三候,症狀大致相似,依嚴重程度命名,宜服用十全丹。
十全丹,治療丁奚、哺露,效果顯著。
檳榔,枳殼(麩炒),青皮,陳皮,三稜(炒),蓬朮(炒),砂仁(各半兩),丁香,木香(各一分),香附(一兩),
上為末,神麯糊丸如黍米大。空心食前,米飲下百丸。一方,去香附、砂仁、丁香、三稜、枳殼,加五靈脂、白蔻、使君子、蘆薈、蝦蟆、川芎。
〔世〕治小兒腹如蜘蛛,四肢瘦者。用黑骨雞子破頂,入蜘蛛一枚於內,以濕紙糊竅,用文武火煨熟,去蜘蛛,食其雞子,累效。必數枚方愈。
白話文:
檳榔、枳殼(麩炒)、青皮、陳皮、三稜(炒)、蓬朮(炒)、砂仁(各半兩)、丁香、木香(各一分)、香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神麴糊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藥。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一百丸。另一方,去除香附、砂仁、丁香、三稜、枳殼,加入五靈脂、白蔻、使君子、蘆薈、蝦蟆、川芎。
治療小兒腹如蜘蛛,四肢瘦弱者,可用黑骨雞蛋破開頂部,放入一隻蜘蛛,以濕紙封口,文武火煨熟,取出蜘蛛,食用雞蛋,連續服用數枚即可痊癒。
〔垣〕,中滿分消丸
黃連,枳實,厚朴(各五錢),乾薑,薑黃,豬苓,砂仁,澤瀉,茯苓(各三分),陳皮,白朮(各一分),半夏(四分),黃芩(一兩二錢),甘草(一分),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
消痞丸,快利之劑。
白話文:
黃連、枳實、厚朴各五錢,乾薑、薑黃、豬苓、砂仁、澤瀉、茯苓各三分,陳皮、白朮各一分,半夏四分,黃芩一兩二錢,甘草一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蒸餅做成米粒大小的丸藥,每次服三十丸,溫酒送服。這個方子叫做消痞丸,是治療痞症的有效藥物。
黃連(半兩),枳實,黃芩,甘草,人參(各三錢),厚朴(七分),乾薑(四分),橘皮(一錢),薑黃(五分),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隨乳下。
〔丹〕腹脹。
蘿蔔子,蘇梗,乾葛,陳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如食減,加白朮煎服。
〔垣〕,升陽滋血湯,二月間,一小兒未滿百日,病腹脹,不大便,二日便瘦弱,遍身黃色,宜升陽氣,滋血和血補血,利大便。
蠍梢(二分),神麯(三分),厚朴,當歸(各一錢),桃仁(十個),升麻(三分),
白話文:
黃連、枳實、黃芩、甘草、人參各取三錢,厚朴七分,乾薑四分,橘皮一錢,薑黃五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蒸餅做成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乳汁送服。這個方子主要針對腹脹。
蘿蔔子、蘇梗、乾葛、陳皮各取等量,甘草取一半,如果食慾減退,可以加入白朮一起煎服。
這個升陽滋血湯適用於二月間,未滿百日的嬰兒,出現腹脹、便秘、瘦弱、全身發黃的症狀,需要升陽氣,滋血、和血、補血,並幫助排便。
蠍梢取二分,神麯取三分,厚朴、當歸各取一錢,桃仁十個,升麻取三分。
上作一服,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渣,食前服。
麻黃升麻湯,治小兒面色痿黃,腹脹食不下。正月四月,小兒服之神效。
麻黃(二分),桂枝(一分),杏仁,吳茱萸,草豆蔻,厚朴,曲末,羌活(各一分),柴胡根(五分),白茯苓(一分),白朮,青皮(各五分),升麻根,蒼朮,澤瀉,豬苓,陳皮(各一分),黃連(五分),黃柏(一分),
白話文:
取藥材煎煮成一劑藥,用一杯水煎煮至半杯,去除藥渣,飯前服用。此方名為麻黃升麻湯,適用於小兒面容萎黃、腹部脹滿、食慾不振的症狀。正月和四月服用此藥,療效奇佳。藥材包括麻黃二分、桂枝一分、杏仁、吳茱萸、草豆蔻、厚朴、曲末、羌活各一分、柴胡根五分、白茯苓一分、白朮、青皮各五分、升麻根、蒼朮、澤瀉、豬苓、陳皮各一分、黃連五分、黃柏一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一大盞,煎七分,去渣,食前熱服。
〔丹〕寄子年五歲,痘後肚急。
白朮(一錢),陳皮,木通(各五分),犀角屑,川芎,白芷,蘇梗,甘草(炙。各三分),
上㕮咀,水煎服。
〔田〕治腹脹引背,食飲多,漸漸羸瘦黃。可灸脾腧二穴七壯,在十一椎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黃疸灸三壯。
〔《甲》〕小兒腹滿,不能食飲,懸鐘主之。
丁奚即脹,治見脹門丹溪條。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取一劑量,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飯前熱服。
孩子五歲,出痘後肚子脹痛。
白朮一錢,陳皮、木通各五分,犀角屑、川芎、白芷、蘇梗、甘草(炙)各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用清水煎服。
治療腹部脹滿,牽連背部疼痛,食慾過盛,逐漸消瘦發黃的症狀。可以在脾腧穴位灸七壯,穴位位於第十一椎骨下兩旁各一寸五分處。黃疸患者灸三壯。
小兒腹脹,不能吃喝,可以針灸懸鐘穴。
腹部脹滿,可以參照丹溪先生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