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4)

1. 痘瘡痛

〔《活》〕治痘瘡痛,用溫驚丸,水化下。(方見前驚搐條。)

〔海〕治瘡出煩痛,,五物木香散,。

木香(二兩),丁香,零凌香(各一兩),麝香(一分),白礬(一兩),

每服四錢,水一小盞半,煎服之。熱盛者,加犀角一兩。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輕者,一服大效。

又方,以芒硝豬膽塗瘡上,令動,痂落無瘢,仍用黃土抹之良。此病小便澀有血者,中壞。瘡背黑靨不出膿者,死不療。

〔世〕痘將結靨,乾硬而痛,宜塗酥潤之,靨可揭去則去之。如無酥,用豬油煎汁代之。此痛非服藥可免也。

2. 痘膿而不痂

(痂,居牙切,瘡靨曰痂)

〔海〕癍疹膿而不焦,此本治失清涼之氣。有如五穀得陽氣而成熟,非涼風至則不能實也,天地嚴肅之氣一加,則萬物秀而實矣,與癍疹何異?須察何經而清涼之,或下而成嚴肅之氣,則瘡氣必不至於膿而不痂矣。要當知之,餘毒不盡而疾作,蓋出於此。(當是清涼飲子下之是也。

)非陽和則苗不秀,非嚴肅則秀不實。劉洙瘡子訣云:痘發如膿窠不肯靨者,但調砂糖水與吃。劉提點云:亦曾試用,但後來結瘢痕白。

〔錢〕五七日痂不焦,是內發熱蒸於外,故不得焦痂也,宜宣風散導之,用生犀磨汁解之,必著痂矣。

〔陳〕痘已靨未愈之間,忽被風邪搏之,成疳瘡,宜雄黃散綿繭散治之。又不愈,多漬骨傷筋殺人。

黃散,治小兒牙齦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銅綠(二錢),

上二味,同研極細。每用,量瘡大小干貼。

綿繭散,治小兒因痘瘡身體及肢節上生疳蝕瘡,膿水不絕。

用出蛾綿繭,以生白礬捶碎入繭內令滿,炭火燒,令白礬汁盡,取出,研極細。每用,干貼瘡口上。

〔錢〕凡痘瘡方才著痂,即用菜油不住潤之,可揭則揭,若不潤及遲揭,瘡痂硬即隱成瘢痕矣。

〔陳〕痘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凹凸肉起,當用,滅瘢藥,塗之。

韶粉(一兩),輕粉(一字)

上研細,入煉過豬脂油拌和如膏,塗瘢上。

3. 痘後瘡癤

〔世〕,連翹散,治小兒瘡疹癤痘疹餘毒作楚,或生於頭面,耳疼頰赤,生瘡。

連翹黃芩瞿麥木通滑石柴胡荊芥牛蒡子防風羌活,亦芍藥,甘草(各等分),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半盞。又入生薄荷尤好。

4. 痘癰

〔丹〕痘癰多是實毒血熱成癰,分上下用藥,一日不可緩。成膿必用清熱涼血為主,赤芍藥、甘草節連翹桔梗之類,上引用升麻葛根,下引用檳榔、牛膝,更助以貝母、忍冬草、白芷、栝蔞,大便燥用大黃,寒熱用芩、柏,此法累效。

〔《保》〕,木香散,治小兒癍後生癰如神。

地骨皮(一兩),木瓜(半兩),穿山甲(炙黃,三錢半),麝香(一字)

上為末,米飲下二錢。

〔丹〕痘癰敷藥。用貝母、南星、殭蠶、天花粉寒水石、白芷、草烏、大黃、豬牙皂角,醋調敷患處,效。

5. 中惡

〔楊〕小兒神守則強,邪不干正,若真氣衰弱,則鬼毒惡氣中之,其狀卒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是也。凡中惡,腹大而滿,診其脈緊細而微者生,脈大而浮者死。即服蘇合香丸。未醒,以皂角末搐鼻,次服,沉香降氣湯,加人參茯苓,又能辟邪,客忤亦宜服。

降真香白膠香沉香,虎脛骨(酥炙),人參,鬼箭草,草龍膽(各五錢),

上為末,次入雄黃五錢,麝香一錢,煉蜜丸,乳香湯化。又令兒帶及燒臥內,尤妙。

〔《廣》〕治中惡客忤,唾化麝香一錢,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瘥。

〔海〕龍腦膏治小兒發熱在心胃,卒不知人。(方見痘黑陷門,即《活人》方。)

〔湯〕凡中暑悶倒,急扶在陰涼處,切忌與冷,若得冷即死,當用補藥及熱湯熨臍腹間,暖即瘥。如無湯,即掬熱土暈於臍上,仍撥小窩子尿於中,可代湯。熨之良久,嚼大姜一塊,以水嚥下,續用解暑藥。

〔《甲》〕小兒口中腥臭,脅膈氣滿,勞宮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