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肝膽部 (2)

1. 驚悸怔忡

〔東〕羌活勝濕湯,治臥而多驚悸多魘溲者,邪在少陽厥陰也,加柴胡五分。如淋,加澤瀉五分。此下焦風寒,二經合病也。經曰:腎肝之病同一治,為俱在下焦,非風藥行經不可也。(羌活勝濕湯方見腰痛。)

諸病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全文見診。)

〔丹〕病自驚而得者,則神出其舍。舍空得液,則成痰也。血氣入舍,則痰拒,其神不得歸焉。(控涎丹加辰砂、遠志。)

〔無〕驚悸,因事有所大驚而成者,名曰心驚膽寒,病在心膽經,其脈大動(動脈如豆,厥厥動搖無頭尾者也。)東垣朱

砂安神丸(方見煩躁門。東垣云:外物驚宜鎮,平以黃連安神丸是也。)

〔無〕,鎮心丹,治驚悸。

辰砂(用黃松節酒浸),龍齒(用遠志苗醋煮)

上只取辰砂、龍齒各等分為末。豬心血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以麥門冬葉、綠豆、燈心、白蜜,水煎,豆熟為度,臨臥嚥下。小兒磨化半丸,量歲數與之。

〔世〕,密陀僧散,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為狼及大蛇所驚,皆以此而安。

用密陀僧研極細末,茶調一錢匕,一服即愈。

〔無〕,寒水石散,治因驚心氣不行,鬱而生涎,結為飲,遂為大疾,忪悸隕祐,不自勝持。少遇驚則發,尤宜服之。

寒水石(煅),滑石(水飛。各一錢),生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則新汲水下,怯寒則薑棗湯下,加龍膽少許尤佳。

〔子和〕衛德新之妻,旅宿樓上,夜值盜劫人燒舍,驚墜床下。自後每聞有響,則驚倒不知人,家人輩躡足而行,莫敢冒觸有聲。諸醫作心病治之,人參、珍珠及定志丸,皆無效。戴人見而斷之曰:驚者為陽,從外入也;恐者為陰,從內出也,驚者為自不知也,恐者為自知也。足少陽膽經,屬肝木,膽者敢也,驚怕則膽傷矣。

乃命侍女執其兩手,按於高椅上坐,當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當視此。一木猛擊之,其婦人大驚。戴曰:我以木擊幾,何必驚乎?伺少停,擊之驚少緩。又斯須,連擊三五次,又以杖擊門,又暗遣人擊背後之窗。徐徐驚定,而嘆曰:是何治法?戴人曰:《內經》云,驚者平之,平者常也,常見必無驚。

是夜使人擊其門窗,自昏暮達曙,熟臥不聞。夫驚者,神上越也,從下擊幾,使之下視,所以收神也。一二日雖聞雷,亦不驚。德新素不喜戴人,至是終身敬服。

〔仲〕炙甘草湯,治脈結代而悸。(方見傷寒。)

〔丹〕驚悸,定志丸加琥珀、鬱金。

〔無〕,定志丸,治心氣不足,驚悸恐怯。

菖蒲(炒),遠志(去心),茯苓(各二兩),人參(一兩),辰砂(為衣)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一方去茯神,名開心散,服二錢匕,不時。

白話文:

驚悸怔忡

〔東垣〕 羌活勝濕湯,能治療睡覺時容易驚醒、做惡夢、頻尿的人,這是邪氣在少陽和厥陰經的表現,可以加入柴胡五分。如果有小便淋漓不盡的情況,可以加入澤瀉五分。這是下焦風寒導致肝腎兩經同時發病的症狀。醫書說:肝腎的病可以一起治療,因為它們都在下焦,需要用能疏通經絡的祛風藥。 (羌活勝濕湯的方子,在治療腰痛的章節可以看到。)

各種疼痛、痠麻、驚嚇的症狀,都屬於火氣過旺。(全文在診斷章節可以看到。)

〔丹溪〕 生病是因為受到驚嚇,導致精神離開了原來的位置。精神離開後,身體的空缺處會產生液體,這些液體就變成痰。如果血氣回到身體,會阻礙痰的排出,精神也無法回到原位。(可以用控涎丹,再加入辰砂和遠志來治療。)

〔無名氏〕 驚悸,是因為受到很大的驚嚇而引起的,這種情況叫做「心驚膽寒」,病在心經和膽經。它的脈搏會很大力的跳動(動脈跳動像豆子一樣,沒有規則的跳動)。東垣認為,外來的驚嚇需要用鎮靜的方式來處理,可以用黃連安神丸來安神。(黃連安神丸的方子在煩躁門可以看到。)

〔無名氏〕 鎮心丹,可以治療驚悸。

用辰砂(用黃松節酒浸泡),龍齒(用遠志苗加醋煮過)

將上述辰砂和龍齒等量研磨成粉末,用豬心血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顆,用麥門冬葉、綠豆、燈心草、白蜜加水煎煮,直到綠豆煮熟,睡前服用。小孩服用半顆,磨成粉後,根據年齡調整劑量。

〔世醫〕 密陀僧散,可以治療因驚嚇導致心絡受阻,無法說話的症狀。以前有人因為被狼或大蛇驚嚇,都是用這個方子治好的。

將密陀僧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茶水調服一錢匕,一服就能見效。

〔無名氏〕 寒水石散,可以治療因驚嚇導致心氣運行不暢,鬱結產生痰液,凝結成飲,最後變成嚴重的疾病。患者會感到心悸、暈眩,身體虛弱無力。如果再遇到驚嚇就會發作,特別適合服用這個方子。

寒水石(煅燒過)、滑石(用水研磨過)、生甘草(各一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如果身體發熱用新汲的水送服,如果身體怕冷用薑棗湯送服。加入少許龍膽效果更好。

〔朱丹溪〕 衛德新的妻子,在旅店樓上住宿,晚上遇到盜賊搶劫並縱火,被驚嚇從床上摔下來。從此以後,只要聽到響聲,就會驚嚇昏倒,不省人事。家裡的人都躡手躡腳走路,不敢發出任何聲音。許多醫生都當作心病來治療,用了人參、珍珠和定志丸,都沒有效果。戴人診斷後說:驚是陽氣外散,從外部進入身體;恐是陰氣內生,從內部產生。驚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回事,恐是自己知道害怕什麼。足少陽膽經,屬於肝木,膽代表膽量,驚怕會損傷膽氣。

於是讓侍女抓住她的雙手,按在高的椅子上坐好,在她面前放一張小桌子。戴人說:「妳要看著這裡。」然後用木頭猛擊小桌子,那婦人嚇了一大跳。戴人說:「我只是用木頭敲桌子,有什麼好害怕的?」過一會兒,又敲一下,驚嚇程度就減輕了。又過了一會兒,連敲三五次,又用杖敲門,還偷偷讓人敲背後的窗戶。慢慢地,婦人的驚嚇就平靜下來了,感嘆說:「這是什麼治療方法?」戴人說:《黃帝內經》說,驚嚇需要用平靜的方法來治療,平靜下來後,就不會再感到驚嚇。

當天晚上,就讓人不停的敲打她的門窗,從傍晚到天亮,她都能熟睡不醒。驚嚇是因為精神向上散亂,從下敲桌子,讓她往下看,是為了收攝精神。一兩天後,就算聽到雷聲,她也不會再感到驚嚇。衛德新平時不喜歡戴人,從此之後對他非常敬佩。

〔仲景〕 炙甘草湯,可以治療脈搏跳動不規則且心悸的症狀。(這個方子在傷寒篇可以看到。)

〔丹溪〕 驚悸,可以用定志丸,再加入琥珀和鬱金。

〔無名氏〕 定志丸,可以治療心氣不足,容易驚悸、恐懼的症狀。

菖蒲(炒過)、遠志(去心)、茯苓(各兩兩)、人參(一兩)、辰砂(做成外衣)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另一種方子去掉茯神,叫做開心散,每次服用二錢匕,隨時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