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0)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10)
1. 痘寒戰
〔世〕憎寒困倦,或發寒戰,能令痘子縮伏,宜用陳文中異功散。(方見痘出不快條。)
〔錢〕寒戰咬牙黑陷者,百祥丸下之。(方見黑靨條。)嘗治痘瘡寒戰,用白朮、耆、歸加芩治之,愈。
白話文:
【對於痘寒戰】
【世】如果患者感到極度畏寒疲倦,甚至出現寒戰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痘疹隱退不顯,此時應使用陳文中異功散來治療。(該藥方詳情可參考「痘出不順」的部分。)
【錢】若患者在寒戰時伴有咬牙及痘色黑沉的情況,則應使用百祥丸進行治療。(該藥方詳情可參考「黑靨」的部分。)曾經在治療痘瘡伴隨寒戰的病例中,使用了白朮、黃耆、當歸加上黃芩進行治療,結果病情得到了改善。
2. 痘發熱
〔丹〕胡宅痘瘡發熱,此血少有餘毒也。
陳皮,白朮,歸身,白芍藥(各三錢),牛蒡子(研破,炒,二錢),木通,犀角,生甘節,川芎(各一錢半),
分六帖,水盞半,煎。食前稍熱,服。
〔《活》〕,連翹散,治一切熱,兼治瘡疹如神。
連翹,防風,梔子,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服。(海藏云:治熱在外而不厥,此少陽藥也。)
易老云:涼膈去大黃、芒硝者,能解六經中熱。此不惟解熱,治小兒癍疹熱候,亦使發之。則本藥與防風、荊芥二物各半,白水煎服。
〔河〕,梔子金花丸
黃芩,黃連,黃柏,山梔(炒。各等分),
上末,滴水丸如豆子大,每服五丸,白湯下。
〔錢〕,三黃丸,治諸熱。
黃芩(半兩),大黃(煨),黃連(各二錢半),
上為細末,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五、二十丸,食後米飲送下。
上錢氏云:有小熱者解毒。海藏謂解毒者,三黃丸、金花丸之類是也。
四聖散(方見出不快。),海藏紫草木通湯(方見同上。),導赤散(方見治虛實。),八正散(方見淋部。)
〔丹〕有初起煩躁譫語,狂渴引飲,若飲水則後來靨不齊,急以涼藥解其標,如益元散之類可用。
上五方,利小便退熱之劑。錢氏云:有大熱者利小便。又云:身熱煩渴,腹滿而喘,大小便澀,面赤悶亂,大吐,此當利小便,蓋此用導赤散之類是也。
〔錢〕,宣風散
檳榔(兩個),陳皮,甘草(各半兩),牽牛(四兩,生半熟半),
上為細末,三二歲蜜湯調下五分,以上一錢,食前。易老加防風。
〔云〕,通膈丸,利上下氣血藥也。
大黃,牽牛,木通(各等分),
上為細末,滴水丸如粟粒大。每服三五十丸,量兒大小虛實加減。
上錢氏云:有大熱,利小便,不瘥者,宜宣風下之。
〔子和〕蔡河有舟師,偶見敗蒲一束,沿流而下。漸泊舟次,似聞啼聲而微,開視之,驚見一兒,四五歲許,瘡疱周匝,密不容隙,兩目皎然,飢而索食,因以粥食之。其妻怒曰:自家兒女多,惹瘡疱傳染奈何?私料蔡河流緩,必不遠,持兒一鞋逆流而上,遍問皆曰無此兒。行二十里,又至一村落。
舟師呼於市曰:有兒年狀如許瘡疱,死棄河中,今復活。忽酒邸中有人出,曰:我某村某人也,兒四五歲,死於瘡疱。舟師出其鞋,其人泣曰:是吾兒也。奔往視,驚見兒活,流涕拜謝舟師,抱兒歸,今二十餘矣。此兒本死,得水而生,第未諗其瘡疱之疾,寒耶熱耶。
白話文:
[痘發熱]
[丹溪] 有一戶姓胡的人家,小孩出痘瘡伴隨發燒,這是因為血液不足且體內有毒氣過剩。
處方:陳皮、白朮、當歸身、白芍藥各三錢,牛蒡子(先研碎再炒,二錢),木通、犀角、生甘節、川芎各一錢半,
分成六帖,用水一碗半煎煮。飯前趁熱服用。
[《活》] 連翹散,可治療各種熱症,對於治療瘡疹效果神奇。
成分:連翪、防風、梔子、甘草各等分,
把所有成分磨成粉末,用水煎煮後服用。(海藏雲:這適用於治療在體表的熱症,而非內部的厥逆,這是少陽經的藥物。)
易老雲:去除了大黃和芒硝的涼膈散,能解決六經中的熱症。這種藥不僅可以解熱,用於治療小兒出疹子的熱症,也能促使其發出疹子。使用方法是將本藥與防風、荊芥按1:1的比例混合,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河間] 梔子金花丸
成分:黃芩、黃連、黃柏、山梔(炒)各等分,
把所有成分磨成粉末,加入足夠的水揉成豆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粒,用溫水吞服。
[錢氏] 三黃丸,治療各種熱症。
成分:黃芩(半兩),大黃(煨)、黃連(各二錢半),
把所有成分磨成細粉,用糊狀物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粒或十五到二十粒,飯後用米湯送服。
錢氏雲:對輕微的熱症,此藥有助於解毒。海藏認為,解毒藥物包括三黃丸、金花丸等。
四聖散(詳見出不順篇),海藏紫草木通湯(詳見同上篇),導赤散(詳見治療虛實篇),八正散(詳見淋病篇)
[丹溪] 如果小孩剛開始出現煩躁、胡言亂語、極度口渴的情況,如果喝水會導致後來的痘疹不均勻,應立即用清涼藥物來緩解症狀,如益元散等可用。
上述五個處方,都是利尿退熱的藥方。錢氏雲:對於嚴重的熱症,利尿有助於降溫。他還說:如果身體發熱、口渴、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大小便不暢、面色紅潤、心慌、大嘔吐,應該利尿,使用導赤散之類的藥物就是這個道理。
[錢氏] 宣風散
成分:檳榔(兩顆),陳皮、甘草(各半兩),牽牛(四兩,生半熟半),
把所有成分磨成細粉,三到兩歲的孩子用蜂蜜湯調和五分之一的藥粉服用,三歲以上的孩子服用一錢,飯前服用。易老建議加入防風。
[雲岐] 通膈丸,這是用來疏通上下氣血的藥物。
成分:大黃、牽牛、木通各等分,
把所有成分磨成細粉,加入足夠的水揉成粟粒大小的丸子。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粒,酌情增減。
錢氏雲:對於嚴重的熱症,如果利尿無法緩解,應該使用宣風散來通便。
[張從正] 蔡河有一位船伕,偶然看到一捆腐爛的蒲葦沿著河流漂浮下來。他漸漸地把船靠了過去,似乎聽到微弱的哭聲,打開一看,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小孩,大約四五歲,全身長滿了痘瘡,密集到沒有空隙,但雙眼炯炯有神,餓著肚子向他要食物,於是船伕給他餵了些粥。他的妻子生氣地說:我們自己家裡孩子已經很多了,萬一感染了痘瘡怎麼辦?她估計蔡河的水流並不急,於是拿著孩子的一隻鞋子逆流而上尋找,問遍了沿途的人,但都說沒見過這個小孩。走了二十里路,來到了一個村落。
船伕在村裡喊道:有一個小孩,年齡和長相與這個差不多,身上長滿了痘瘡,被拋棄在河裡,現在卻活過來了。突然,一家酒店裡有人出來,說:我是這個村莊的某某人,我的兒子四五歲,死於痘瘡。船伕拿出孩子的鞋子,那人哭著說:這是我兒子的鞋子。他跑過去一看,驚訝地發現孩子還活著,流著淚感謝船伕,抱著孩子回家,現在已經二十多歲了。這個孩子原本已經死了,但接觸到河水後竟然活了過來,只是不知道他的痘瘡到底是因為寒冷還是熱毒引起的。
3. 痘寒熱
太和散,治瘡痘後寒熱往來,嗜臥,頓悶躁亂。
生地,當歸,地骨皮,人參,甘草(炙),白芍藥(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錢,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渣溫服。
白話文:
【對於痘疹後的寒熱交錯症狀】
使用「太和散」,適用於治療出疹或長痘後出現的忽冷忽熱、嗜睡、情緒煩躁且有時精神恍惚的情況。
藥方成分為:生地、當歸、地骨皮、人參、炙甘草、白芍藥(以上各成分用量相等)。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一錢,用半盃水煎煮至剩下約三分之一,過濾掉藥渣後溫服。
4. 痘渴
〔丹〕陳十妹,年二十歲出痘而有孕七個半月,大渴,不甚出透,寒熱交作,血虛氣虛。
人參,白朮,黃耆,陳皮,甘草(炙),歸身(各一錢),姜三片,酒水各半盞,煎服。
〔海〕瘡疹大腸閉澀,或發渴。四君子加栝蔞根、桔梗主之。若身熱小渴者,六味人參麥門冬散治之。如不愈,或身熱大渴者,七味人參白朮散治之。又不愈,十一味木香散。
六味人參麥門冬散
麥門冬(去心,一兩),人參(去蘆),甘草(炙),陳皮,白朮,厚朴(薑製。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虛人減厚朴。
七味人參白朮散(方見消渴門。以上四方,四君子加減法也。)
〔丹〕初起煩躁渴引飲者,急以涼藥解其標。
〔錢〕身熱煩渴,腹滿而喘,大小便澀而赤,悶亂大吐,此當利小便,不瘥者,宣風散下之。
〔陳〕十一味木香散,《集驗方》本治瘡痘身熱作渴。(方見後渴瀉條。)
文中雲:腹脹渴者,瀉渴者,足指冷渴者,驚悸渴者,身溫渴者,身熱面㿠白色渴者,寒戰渴不止者,氣急咬牙渴者,飲水轉水瀉不已者,以上九證,即非熱也,乃津液少,脾胃肌肉虛故也,宜木香散治之。如不愈,更加丁香、官桂。(此說必加審用之。脹渴、瀉渴、驚悸渴、寒戰渴、咬牙渴,亦多屬熱者,不可不察。)
白話文:
【痘渴】
有位名叫陳十妹的女子,年紀二十歲,在出痘疹時懷孕七個半月,感到非常口渴,痘疹並未完全爆發,出現寒熱交錯的情況,這是由於血氣雙虛所導致。
治療方案為使用人參、白朮、黃耆、陳皮、炙甘草各一錢,加上三片薑,以一半酒一半水的比例煮沸,然後服用。
對於瘡疹引起的大腸閉塞或是口渴的情況,可在四君子湯中加入栝蔞根和桔梗來進行治療。若患者身體微熱且有些許口渴,則應使用六味人參麥門冬散。如果病情仍未改善,或者身體高熱且嚴重口渴,則應改用七味人參白朮散。再無效,則可嘗試十一味木香散。
六味人參麥門冬散的成分為麥門冬一兩(需去除心部)、人參、炙甘草、陳皮、白朮以及薑製厚朴各半兩。將這些材料切碎,每次取三錢,以一碗水煮沸至剩下三分之二,去除殘渣後溫服,體質虛弱的人可減少厚朴的份量。
在痘疹初期感到煩躁及極度口渴時,應立即使用清涼的藥物以緩解症狀。
對於身體發熱、煩渴、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大小便色紅且排泄困難,以及因悶亂而大量嘔吐的患者,應先利尿。若病情未見好轉,則應使用宣風散。
十一味木香散,根據《集驗方》的記載,原本是用來治療瘡疹時身體發熱並感到口渴的情況。
文中提到,對於腹部脹滿、口渴、腳趾冰冷、驚悸、面色蒼白、寒顫不止、咬牙、喝水後持續水瀉等九種情況,即使並無發熱,也是因為津液不足及脾胃肌肉虛弱所致,應使用木香散來治療。若病情仍未改善,則可添加丁香與官桂。然而,此種說法必須謹慎判斷使用。對於腹部脹滿、口渴、驚悸、寒顫、咬牙等症狀,也可能由體內熱度引起,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