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七·小兒部 (8)

1. 痘出太密

〔丹〕疏則無毒,密則有毒。用涼藥解之,雖數十帖亦不妨,無害眼之患。

〔潔〕一發便密如針頭,形勢重者,合輕其表而涼其內,連翹升麻湯主之。

〔垣〕,鼠黏子湯,治癍疹已出稠密,身表熱。急與此藥,防後青乾黑陷。

鼠黏子(炒,二錢),當歸身(酒浸),甘草(炙),柴胡,連翹,黃芩,黃耆(各一錢),地骨皮(二錢),

白話文:

如果疹子散開就不會引起毒素,如果疹子密閉就會有毒。可以用涼性藥物來解毒,就算服用幾十帖也沒有問題,不會傷害眼睛。

如果疹子一長出來就密密麻麻像針頭一樣,情況嚴重的,就要疏解表層,清涼內在,可以用連翹升麻湯來治療。

疹子已經長出來了,又密又多,而且身體表面發熱,可以用鼠黏子湯治療,可以預防之後出現青黑色、乾枯的疹子。

鼠黏子(炒,二錢),當歸身(酒浸),甘草(炙),柴胡,連翹,黃芩,黃耆(各一錢),地骨皮(二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煎,去渣溫服,空心。服藥畢,且勿與乳食。

〔田〕,調肝散,治瘡疹太盛,宜服,令瘡不入眼。

生犀(二錢半),草龍膽(一錢),黃耆(半兩),大黃(二錢),桑白皮(炒黃,半兩),麻黃(去節),鉤藤子(各一錢),石膏(半兩),栝蔞仁(去皮),甘草(炒。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食後溫服,微利效。

白話文:

藥方上方的藥材,每次服用二錢,用清水煎煮,去渣後溫熱服用,空腹服用。服藥後,不要吃乳製品。

這個藥方名為“調肝散”,用於治療瘡疹過盛,服用後能防止瘡疹侵入眼部。

藥方包含生犀(二錢半)、草龍膽(一錢)、黃耆(半兩)、大黃(二錢)、桑白皮(炒黃,半兩)、麻黃(去節)、鉤藤子(各一錢)、石膏(半兩)、栝蔞仁(去皮)、甘草(炒,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清水煎煮,飯後溫熱服用,微利即有效。

〔海〕出太多者,犀角地黃湯、地骨皮鼠黏子湯。(犀角地黃湯方見衄血。地骨皮鼠黏子湯,即地骨皮散,加鼠黏子是也。)

〔丹〕又解瘡毒藥。

絲瓜,升麻,芍藥(酒炒),甘草(生),山楂,黑豆,赤小豆,犀角,

上㕮咀,水煎服。

白話文:

如果流鼻血過多,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或地骨皮鼠黏子湯。犀角地黃湯可以治療鼻出血,地骨皮鼠黏子湯是由地骨皮散加鼠黏子而成。另外,絲瓜、升麻(酒炒)、芍藥(酒炒)、甘草(生)、山楂、黑豆、赤小豆、犀角等藥物可以解瘡毒,將這些藥物研磨成粉末,用水煎服即可。

〔潔〕癍已發密重,微喘飲水者,有熱證,用去風藥微下之。

〔丹〕治男子勞傷出痘,昏不知人,身無全膚者。(方見痘未愈。)

白話文:

〔潔〕如果癰癬已經開始發作且症狀密集沈重,同時伴有輕微喘息和喝水的情況,這表明體內有熱邪,應使用具有祛風功效的藥物進行輕微的通便治療。

〔丹〕對於男性因勞累導致的出現痘疹,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全身皮膚都受到痘疹影響的情況(治療方法請參考尚未痊癒的痘疹部分)。

2. 痘出不快

錢氏消毒散、化毒湯、《活人》鼠黏子湯。(以上三方並見本條。中有鼠黏、荊芥、防風,皆發痘之要劑也。)

上三方發瘡痘,皆溫平溫涼藥。錢氏所謂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發之者是也。如微發不出者,即就與前項藥。該每服二錢者,即加至三四錢,該每日二服者,即加至三四服。如加藥又不出者,即用升麻、葛根、麻黃、桂枝大發之。如大發後不多,及脈平無事者,即瘡稀不可更發。

白話文:

錢氏的消毒散、化毒湯以及《活人》的鼠黏子湯,這三種方劑都包含鼠黏、荊芥、防風,都是治療長痘的關鍵藥材。這三種方劑用於治療長瘡痘,都屬於溫平溫涼的藥性。錢氏所說的三日不出,或出不快,指的是長痘初期症狀。如果長痘症狀輕微,甚至沒有長出來,就可以使用這三種方劑。如果每服二錢的藥量,可以增加至三四錢,每日二服的藥量,可以增加至三四服。如果加藥後痘痘還是沒有長出來,就應該使用升麻、葛根、麻黃、桂枝等藥物來促使痘痘快速生長。如果痘痘大量生長後,脈象平穩,沒有其他不適,就說明痘痘已經發完,不需要再用藥。

如脈洪有熱,有大熱者,當用四聖、導赤、八正輩利小便。有大熱者,當用芩、連及金花丸輩解毒。若利小便解毒後又不快,則勿發勿下,止用抱龍丸治之,此皆錢氏心法也。

〔丹〕勉奴,痘已出第三日,色淡不肯發,此血氣俱虛,與此方。

人參(一錢),白朮(炒),黃耆(酒炙),歸身(酒洗。各二錢),陳皮(二分),甘草(炙,少許),訶子(煨,一錢),豆蔻(煨,一錢半),

白話文:

如果脈象洪大而有熱,甚至有大熱,應該用四聖散、導赤散、八正散等利尿藥物。如果熱度非常高,應該用黃芩、黃連以及金花丸等解毒藥物。如果利尿解毒後病況依然不佳,就不要再發汗或瀉下,只用抱龍丸治療即可。這些都是錢氏心法。

勉奴,你長痘已經第三天了,痘色淡薄,也不肯發出來,這表示你的氣血都虛弱,服用這個方子吧:

人參一錢,白朮(炒)二錢,黃耆(酒炙)二錢,歸身(酒洗)二錢,陳皮二分,甘草(炙)少許,訶子(煨)一錢,豆蔻(煨)一錢半。

上煎,入好酒些飲之。

上治氣血俱虛。

〔彭〕疹痘發未透,宜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糯米煎。凡醫百病不可損胃氣,故用四君子及糯米等助其胃氣。(出閻孝忠續錢氏方中。)

〔世〕,六一湯,專發痘瘡之膿。

黃耆(六錢),甘草(炙,一錢),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六分,煎入酒二分,同煎至半盞,溫服。更加橄欖同煎,尤好。加山藥亦得。

白話文:

將藥材煎好後,加入一些酒,趁熱喝下。這方子用於治療氣血雙虛。如果疹痘還沒完全冒出,可以用四君子湯加黃耆、紫草、糯米煎服。治病不能傷及胃氣,所以用四君子湯和糯米來健脾胃。六一湯專治痘瘡的膿。將黃耆六錢、甘草一錢(炙過)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六分、酒二分煎至半盞,溫服。還可以加橄欖一起煎,效果更好,加山藥也可以。

上治氣虛。

〔活〕,活血散,治瘡子或出不快。用白芍藥末酒調,如欲止痛,只用溫熱水調,嚥下。(海藏云:張子和之治四肢出不快,加防風大效,此症乃太陰藥也。)

〔世〕,四物湯,治痘瘡出不快,不甚紅活,不起根窠,緣血虛故也。此藥能活血,調順痘疾無如此方,自古及今,用之如寶,只加甘草服之。

上治血虛。

〔丹〕女子瘧後出痘,血氣俱虛,又值冬寒,熱易退不出。

丁香(五粒),附子(五分),桂(半錢),甘草(炙,二分),人參(半兩),黃耆(一錢),陳皮,當歸(酒洗。各五分)〔陳〕,異功散,治痘瘡已出之間,不光澤,不起發,根窠不紅,謂之表虛。

白話文:

上治氣虛。

:活血散,用於治療瘡子或出不快。用白芍藥末與酒調和,若想要止痛,只需用溫熱水調和,吞服。(海藏云:張子和之治四肢出不快,加防風效果顯著,此症乃太陰藥也。)

:四物湯,用於治療痘瘡出不快,不甚紅活,不起根窠,緣於血虛所致。此藥能活血,調順痘疾無比此方,自古至今,用之如寶,只需加甘草服用。

上治血虛。

:女子瘧疾之後出痘,血氣俱虛,又值冬寒,熱易退不出。

丁香(五粒),附子(五分),桂(半錢),甘草(炙,二分),人參(半兩),黃耆(一錢),陳皮,當歸(酒洗,各五分)

:異功散,用於治療痘瘡已出之間,不光澤,不起發,根窠不紅,謂之表虛。

木香,當歸(各三錢),桂枝,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去白),厚朴(薑製),人參(去蘆),肉蔻(各二錢半),丁香(一錢半),半夏(薑製,一錢半),附子(炮,去皮,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五片,棗三枚,煎服。

上治虛寒。(虛而不寒者,宜用前方血氣俱虛之劑,不宜用此。必脈虛細,四肢身體冷者,方可用之。)

〔錢〕,藍根散,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名,二聖散,,救小兒垂死。

白話文:

木香、當歸各三錢,桂枝、白朮、茯苓各二錢,陳皮(去白)、厚朴(薑製)、人參(去蘆)、肉蔻各二錢半,丁香一錢半,半夏(薑製,一錢半),附子(炮,去皮,一錢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加入五片薑、三枚棗煎煮後服用。此方主治虛寒,如果只是虛而不寒,則不宜用此方,應使用補血氣的藥方。只有脈象虛細,四肢身體冰冷者,才可以使用此方。

板藍根(一兩),甘草(炙,七錢半),

上末,每服半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調下,無時。甚則三五服,立效。(丹溪云:藍能分散敗血)

〔潔〕若出不快,清便自調,知其在表不在裡,當微發之,宜升麻葛根湯。

〔錢〕,消毒散,治瘡未出,或已出未能勻遍。又治一切瘡,涼膈去痰,治咽喉痛。

牛蒡子(炒,三兩),甘草(炙,半兩),荊芥穗(二錢半),

上同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去渣溫服。(海藏云:此藥皆溫平之劑,一法加防風、薄荷。)

白話文:

板藍根一兩、甘草(炙,七錢半),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取雄雞冠血三兩滴,用溫酒少許調和,飯後服用,不限時間。病情嚴重者,連續服用三到五次,即可見效。(丹溪說:板藍根可以分散敗血。)

若病情沒有迅速改善,大便自調,說明病症在表不在裡,應該略微發散,宜用升麻葛根湯。

此方具有消毒散瘀的功效,適用於瘡瘍未發或已發但未完全擴散的情況。也能治療一切瘡瘍、清熱解毒、去痰止咳,治療咽喉疼痛。

牛蒡子(炒,三兩)、甘草(炙,半兩)、荊芥穗(二錢半),混合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水煎煮,去渣溫服。(海藏說:此方藥性溫和平緩,也可以加入防風、薄荷。)

〔《活》〕,鼠黏子湯,治小兒痘瘡,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

鼠黏子(炒,四兩),荊芥穗,甘草(各一兩),防風(半兩),

上為細末,沸湯點服,臨臥。大利咽喉,化痰涎,止嗽,老幼皆宜。(海藏云:太陽少陽之劑,首論溫平者此也。)

〔海〕又法,用牛蒡子炒熟為末,同荊芥煎服。

上三方,消毒飲加減法也。

〔《活》〕,化毒湯,治小兒瘡痘已出未出,並宜服之。

紫草茸,升麻,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鼠黏子湯用於治療小兒出疹子時,疹子還沒完全長出來,皮膚發熱,喉嚨不舒服,眼睛紅腫,心煩意亂。將鼠黏子、荊芥穗、甘草、防風研磨成粉末,用滾水沖服,睡前服用,可以有效改善喉嚨不適,化痰止咳,老少皆宜。另外,也可以用牛蒡子炒熟磨成粉末,與荊芥一起煎服。這三種藥方都是消毒飲的加減方法。化毒湯則用於治療小兒出疹子前後,可以用紫草茸、升麻、甘草一起煎服。

上㕮咀,水二鍾,粳米五十粒,同煎,此陽明之藥也。(海藏云:出不快者,化毒湯。《本事方》用糯米去粳米。)

〔丹〕亞玉,痘出兩日,不甚透,食稍進,汗微出,熱略減,但食物口中覺有惡味。此出得遲,發未透,須微微表之。

升麻,甘草(炙),紫草,白朮,陳皮,芍藥(炒,半錢),

作一帖,加少酒同煎。白芍須炒,見其大便雖出不多,卻白帶溏滑。

〔世〕,透肌湯,治痘不透。

紫草,白芍藥,升麻,秫米粉(炒。各半兩)

上三方,皆化毒湯加減法也。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症,可以用兩碗水加入五十粒粳米一起煎煮。這個方子屬於陽明藥。如果痘疹出得慢,可以使用化毒湯。可以用糯米代替粳米。

痘疹已經出疹兩天,但疹子不透,食慾稍微好轉,出汗很少,體溫略微下降,但是食物在嘴裡感覺有異味。這是出疹時間比較晚,疹子沒有完全透發,需要稍微宣發一下。

可以用升麻、甘草(炙)、紫草、白朮、陳皮、芍藥(炒,半錢)等藥材,加少許酒一起煎煮。白芍藥一定要炒,因為如果大便量不多,卻有白帶稀薄,就需要炒白芍藥。

另外,還可以用透肌湯治療痘疹不透。透肌湯的藥材包括紫草、白芍藥、升麻、秫米粉(炒,各半兩)。

以上三個方子都是化毒湯的加減法。

〔海〕太陽出不快(身之後也,)荊芥甘草防己湯。陽明出不快(身之前也),升麻加紫草湯。(《聖惠方》升麻、葛根加紫草。)少陽出不快(身之側也,)連翹防風湯。(即連翹散。)四肢出不快,防風芍藥甘草湯。痘疹煩不得眠者,,甘桔加梔子湯,。

桔梗,甘草,梔子,各等分,煎服。

白話文:

太陽從身體後方出來不舒服,用荊芥甘草防己湯。陽明經從身體前方出來不舒服,用升麻加紫草湯。少陽經從身體側面出來不舒服,用連翹防風湯。四肢出來不舒服,用防風芍藥甘草湯。痘疹發疹時煩躁睡不著,用甘桔加梔子湯。桔梗、甘草、梔子各等分,煎服。

〔《活》〕治痘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氣血,用石膏、梔子之類尤佳,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亦當求責的是太陽陽明,方可用之。)

水解散,治天行頭疼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者。

麻黃(去節,四兩),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兩),

白話文:

治療痘疹發出緩慢,煩躁不安難以入睡的症狀,可以使用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 水解散主要治療天行頭疼發熱一兩天,同時也適用於瘡疹尚未發出,煩躁不安,或瘡疹已發出但身體仍然發熱的情況。 麻黃黃芩湯的藥方為:麻黃(去節,四兩)、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兩)。

上為粗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人服二方寸匕。風實之人,三伏中亦宜用之。若去大黃,春夏通用。

升麻黃芩湯治痘瘡出不快,煩躁不得眠。麻黃黃芩湯治痘瘡出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以上二方見小兒傷寒門。)

〔錢〕,四聖散,治瘡疹出不快,及倒靨。一方,有黃耆。

紫草茸,木通,甘草(炙),枳殼(麩炒)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鍾,煎至八分,溫服無時。(劉提點云:疹痘最要大小分曉,錢氏四聖散用木通、枳殼極好。若大小流利,不必苦泥。)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患者用生薑或熟薑水沐浴後,用溫水調和藥粉兩錢,連續服用兩次,就能發汗、通便,病症痊癒。體質強健者,每次服用兩方寸匕。風寒體質的人,在三伏天也可以服用。如果去掉大黃,則春夏兩季都可服用。

升麻黃芩湯用於治療痘瘡發疹緩慢,患者煩躁不安,夜不能眠。麻黃黃芩湯用於治療痘瘡發疹緩慢,患者更加煩躁,昏昏沉沉,或發疹後身體疼痛發熱。(以上兩個方劑見於小兒傷寒門。)

錢氏四聖散用於治療瘡疹發疹緩慢,以及倒靨。這個方劑中含有黃耆。

紫草茸、木通、甘草(炙)、枳殼(麩炒)等量,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一鍾水煎煮至八分,溫服,隨時服用。(劉提點說:治療疹痘最重要的是要區分大小,錢氏四聖散中使用木通和枳殼非常好。如果疹痘大小流利,就不用苦苦糾結。)

〔田〕,紫草回癍散,小兒痘疹出不快,治倒靨,毒氣入腹。

紫草茸,黃耆,桑白皮,木通,枳殼,白朮(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盞,麝香少許,同煎服。

〔海〕,紫草木通散,治小兒瘡疹。

紫草,木通,人參,茯苓,粳米(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煎。此小便不利之劑也。

〔世〕,人參蟬蛻散,治小便不利,瘡痘不散,燥躁多渴,戛牙咬齒,氣粗喘滿。

白話文:

紫草回癍散用於治療小兒痘疹出不快、倒靨、毒氣入腹等症狀,由紫草茸、黃耆、桑白皮、木通、枳殼、白朮等藥材組成,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酒各半煎服,並加入少許麝香。紫草木通散則用於治療小兒瘡疹,由紫草、木通、人參、茯苓、粳米等藥材組成,研成末,每次服用四錢,水煎服,適合小便不利者使用。人參蟬蛻散則用於治療小便不利、瘡痘不散、燥躁多渴、戛牙咬齒、氣粗喘滿等症狀。

人參,蟬蛻,白芍藥,木通,赤茯苓,甘草,紫草茸(各等分),水煎服。

〔錢〕,紫草散,發癍疹。

鉤藤鉤子,紫草茸(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錢,溫酒調下,無時。

〔海〕小兒瘡疹出未快,可濃煎紫草汁服。

上紫草例,為通利腠理要藥也。

瘡不綻。黃狗蠅四五枚,用常酒研細,服之。未綻,再服。冬月在耳內取之。

〔直〕,絲瓜湯,發瘡疹最妙。

絲瓜連皮燒灰存性,百沸湯調下。

白話文:

人參、蟬蛻、白芍藥、木通、赤茯苓、甘草、紫草茸各等份,用水煎服。紫草散,可以治療發癍疹。鉤藤鉤子和紫草茸各等份,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或五分、一錢,溫酒調服,不限時間。小兒瘡疹出得慢,可以用紫草濃煎汁服用。紫草是通利腠理的要藥。如果瘡不破,可以將四五隻黃狗蠅用常酒研磨細碎後服用,如果瘡還不破,可以再服用一次。冬天可以從耳內取黃狗蠅。絲瓜湯可以治療發瘡疹,效果很好。絲瓜連皮燒成灰,用百沸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