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二·肝膽部 (17)
卷之十二·肝膽部 (17)
1. 著痹(即麻木不仁)
〔《靈》〕衛氣不行,則為麻木。(刺真節邪篇)
〔垣〕:神效黃耆湯,治渾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頭,或手臂,或腳腿,麻木不仁,並皆治之。(方見目門倒睫拳毛)
芍藥補氣湯,治皮膚間有麻木,此肺氣不行也。(潔古老人立效神方)
黃耆(一兩),白芍藥(兩半),橘皮(一兩),澤瀉(半兩),甘草(一兩,炙)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如肌肉麻,必待瀉營氣而愈。如濕熱相合,四肢沉痛。當瀉濕熱。
〔垣〕:杜彥達患左手右腿麻木,右手大指次指亦常麻木至腕,已三四年矣。諸醫不效,求治明之,明之曰:麻者,氣之虛也,真氣弱,不能流通,填塞經絡,四肢俱虛,故生麻木不仁。與一藥,決三日夜。遂制人參益氣湯。服二日,便覺手心熱,手指中間如氣滿脹。至三日後,又覺兩手指中間皮肉如不敢觸者,似癢痛滿脹之意,指上瑟瑟,不敢用手擦傍觸之。明之云:真氣遍至矣。
遂於兩手指甲傍各以三稜針一刺之,微見血如黍黏許,則痹自息矣。又為處第二、第三服之。
人參益氣湯,治五六月間,兩手麻木,四肢困倦,怠墮嗜臥。乃濕熱傷元氣也,以此藥治之。
黃耆(八錢),人參,甘草(各五錢,生),甘草(炙,二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升麻(二錢),柴胡(二錢半),芍藥(三錢)
上㕮咀。每服稱半兩,水五盞,煎一盞,去渣,空心溫服,服後令少臥。於麻痹處,按摩屈伸少時,午飯前,又一服,日二服。第二次藥,煎服如前。
黃耆(八錢),紅花(五分),陳皮(一錢),澤瀉
第三次服藥
黃耆(六錢),黃柏(一錢二分),橘皮(三錢),澤瀉,升麻(各二錢),白芍(五錢),生甘草(四錢),五味(一百粒),生芩(八錢),炙甘草(一分)
上㕮咀。分作四服,煎服如前法,稍熱服。秋涼去五味,冬月去黃芩,服之大效。
除濕補氣湯,治左腿麻木沉重。
黃耆(八錢),甘草梢(六錢),五味(一百二十粒),升麻梢,當歸,柴胡梢,澤瀉(各二錢),紅花(二錢半),陳皮(一錢),青皮(四錢)
上㕮咀。分作四服,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前服。
〔仲〕血痹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形如風狀,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耆,芍藥,桂枝(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參。
白話文:
[麻木不仁]
《靈樞》說,衛氣運行不順暢,就會導致麻木。
朱丹溪說,神效黃耆湯可以治療全身麻木不仁,無論是左邊或右邊、半身麻木,或是臉部、頭部、手臂、腳腿麻木,都能夠治療。(這個方子在眼科的倒睫拳毛條目中有記載)
芍藥補氣湯,可以治療皮膚間的麻木,這是因為肺氣運行不暢所導致的。(出自潔古老人立效神方)
**芍藥補氣湯的組成:**黃耆(一兩)、白芍藥(二兩半)、橘皮(一兩)、澤瀉(半兩)、炙甘草(一兩)。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一兩,加水兩大碗,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後溫服。如果肌肉麻木,必須要疏泄營氣才能痊癒;如果同時有濕熱,四肢會感到沉重疼痛,這時應該要瀉濕熱。
朱丹溪說,杜彥達左手和右腿麻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也經常麻木到手腕,已經三四年了。許多醫生都醫治無效,來找我醫治。我說,麻木是因為氣虛,真氣虛弱,不能順暢流通,阻塞經絡。四肢都虛弱,所以才會麻木不仁。我給他開了一個方子,預計三日就會有效果。我開了人參益氣湯,他服用了兩天,就覺得手心發熱,手指間有氣脹滿的感覺。到了第三天,又覺得兩個手指間的皮膚像不敢碰一樣,有癢痛脹滿的感覺,手指微微顫抖,不敢用手去摩擦或觸碰。我說,這是真氣已經到達了。
於是,我在他兩個手指甲旁邊各用三稜針刺了一下,流出像黍米大小的血,麻木就消退了。之後又為他開了第二、第三次的藥方。
**人參益氣湯,**可以治療五、六月間,兩手麻木,四肢困倦,疲乏想睡,這是因為濕熱損傷元氣所導致的。用這個藥可以治療。
**人參益氣湯的組成:**黃耆(八錢)、人參(五錢,生的)、炙甘草(二錢)、生甘草(五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升麻(二錢)、柴胡(二錢半)、芍藥(三錢)。
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半兩,加水五碗,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後,在空腹時溫服,服藥後稍微休息。在麻木的地方,按摩、屈伸一會兒。午飯前再服用一次,一天服用兩次。第二次的藥方煎服方法同前。
**第二次藥方:**黃耆(八錢)、紅花(五分)、陳皮(一錢)、澤瀉。
**第三次藥方:**黃耆(六錢)、黃柏(一錢二分)、橘皮(三錢)、澤瀉、升麻(各二錢)、白芍(五錢)、生甘草(四錢)、五味子(一百粒)、生黃芩(八錢)、炙甘草(一分)。
將藥材切碎,分成四次服用,煎煮方法同前,稍微熱的時候服用。秋天氣候轉涼時去掉五味子,冬天去掉黃芩,服用效果顯著。
**除濕補氣湯,**可以治療左腿麻木沉重。
**除濕補氣湯的組成:**黃耆(八錢)、甘草梢(六錢)、五味子(一百二十粒)、升麻梢、當歸、柴胡梢、澤瀉(各二錢)、紅花(二錢半)、陳皮(一錢)、青皮(四錢)。
將藥材切碎,分成四次服用,加水三大碗,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後,稍微熱的時候,飯前服用。
《傷寒論》說,血痹病是怎麼產生的呢?醫生說,生活富貴的人,骨骼比較脆弱,肌肉卻很豐滿。如果過度勞累,汗出後就睡覺,沒有及時活動身體,又吹到微風,就容易得這個病。症狀像風病,但診脈會發現脈象微微細澀,寸口關部稍微緊繃。這時候應該用針灸引導陽氣,使脈象平和,緊繃的脈象消失,病就會好。血痹是陰陽都虛弱,寸口關部脈象微弱,尺部脈象略微緊繃,外在症狀是身體麻木不仁,像風痹一樣。可以用黃耆桂枝五物湯來治療。
**黃耆桂枝五物湯的組成:**黃耆、芍藥、桂枝(各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將以上五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到剩兩升,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有的方子裡會加入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