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二·肝膽部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肝膽部 (14)

1. 痛痹(即痛風)

次令飲食調養,日服導飲丸、甘露散滑利便溺之藥,四十餘日及復。常仲明之妻,每遇冬寒兩手熱痛。戴人曰:四肢諸陽之本也,當時散越而不痛,及乎秋冬收斂則痛。以三花神祐丸大下之,熱遂去。

運氣,痹有二:

一曰濕。經云:太陰司天,濕淫所勝,病胕腫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治以苦熱是也。

二曰燥。經曰:陽明所至,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痛。又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甚則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痛是也。

〔《內經》〕刺灸諸痛法,先明經脈,次別淺深。蓋經脈者,為手足十二經脈也。

手前廉痛,屬陰明。經云:手陽明脈所生,病者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後廉痛屬太陽。經云:手太陽脈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後廉痛。外廉痛,取少陽。經云:手少陽脈所生病者,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又云:邪客手少陽之絡,令人臂外痛,手不及頭,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內廉痛,取厥陰。

經云:手厥陰脈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內前廉痛,屬太陰。經云:手太陰脈所生病者,臑臂內前廉厥,掌中熱。內後廉痛,屬少陰。經云:手少陰所生病者,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足前廉痛,屬陽明。經云:足陽明脈所生病者,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後廉痛,屬太陽。經云:足太陽脈是動,則病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是謂踝厥,所生病者,項背腰尻膕腨腳背痛,小指不用。外廉痛,屬少陽。經云:足少陽所生病者,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又云: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閤中以員利針,大針不可刺。又云: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內廉痛,屬太陰。經云:足太陰脈所生病者,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內後廉痛,屬少陰。經云:足少陰脈所生病者,脊股內後廉痛,足下熱而痛。

內前廉痛,屬厥陰。經云:足厥陰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

此十二經手足脈痛,皆視虛實寒熱陷下,而施補瀉疾留灸之法也。(以上全文,並見針灸門十二經條。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也)

淺深者,謂皮脈內筋骨之淺深也。病在皮,調之皮,蓋取血絡也。病在脈,調之脈,即取前手足十二經之血脈也。病在肉,調之分肉。《內經》云: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髮針而深之,以為熱故,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病在筋,調之筋。

白話文:

痛痹(即痛風)

文中提及一個病例,患者飲食調理,服用導飲丸、甘露散等利尿藥物四十多天後痊癒。另有一婦人冬天手部熱痛,醫生認為是四肢陽氣不足,於是在冬天陽氣收斂時加重了病情。醫生使用三花神祐丸使其大瀉,熱痛隨之消失。

痛風的病因分為兩種:

一、濕邪:經書記載,太陰主濕,濕邪過盛會導致身體腫脹、骨頭疼痛,稱為陰痹。陰痹按壓時沒有感覺,需用苦熱之藥治療。

二、燥邪:經書記載,陽明主燥,燥邪會導致臀部、陰部、大腿、膝蓋、小腿及腳部疼痛。若年份金氣過盛,燥邪流行,則會引起更嚴重的疼痛,範圍遍及上述部位。

《內經》中記載針灸治療各種疼痛的方法,首先要了解經脈的走向,其次區分病灶的淺深程度。手足十二經脈是治療的重點。

手部:

  • 前廉疼痛屬於陽明經:陽明經病變會導致肩前、上臂疼痛,拇指和食指活動受限。
  • 後廉疼痛屬於太陽經:太陽經病變會導致肩部像被拉扯、上臂像被折斷一樣疼痛,肩、上臂外後側疼痛。
  • 外廉疼痛屬於少陽經:少陽經病變會導致耳後、肩、上臂外側疼痛,小指和無名指活動受限。邪氣侵入少陽經絡會導致上臂外側疼痛,此時需刺中指和無名指甲旁,左右手需對稱施針。
  • 內廉疼痛屬於厥陰經:厥陰經病變會導致手掌發熱、肘臂攣縮、腋下腫脹。
  • 內前廉疼痛屬於太陰經:太陰經病變會導致上臂內側前緣厥冷、手掌發熱。
  • 內後廉疼痛屬於少陰經:少陰經病變會導致上臂內側後緣疼痛厥冷、手掌發熱疼痛。

腳部:

  • 前廉疼痛屬於陽明經:陽明經病變會導致膝蓋腫痛,疼痛沿著胸部、乳房、腹部、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腳背蔓延,中指活動受限。
  • 後廉疼痛屬於太陽經:太陽經病變會導致頭痛、眼睛好像要掉出來、頸部像被拉扯、腰部像被折斷、大腿無法彎曲、膝蓋像打結、小腿像裂開一樣,稱為踝厥,症狀包括頸部、背部、腰部、臀部、膝蓋、小腿、腳背疼痛,小指活動受限。
  • 外廉疼痛屬於少陽經:少陽經病變會導致胸部、脅肋、大腿、膝蓋、小腿外側、外踝前方及各關節疼痛,小指和無名指活動受限。大腿無法抬起時,可在樞關穴(位於大腿外側)以較粗的針刺,不可用太大的針。邪氣滯留於少陽經絡時,會導致大腿無法抬起,需用毫針刺入樞關穴,若患者體寒,需將針留置較長時間,以月經周期為治療時間,即可痊癒。
  • 內廉疼痛屬於太陰經:太陰經病變會導致大腿內側、膝蓋腫脹厥冷,大拇指活動受限。
  • 內後廉疼痛屬於少陰經:少陰經病變會導致脊椎、大腿內側後緣疼痛,腳底發熱疼痛。
  • 內前廉疼痛屬於厥陰經:厥陰經病變會導致腰痛,無法彎腰。

手足十二經脈疼痛的治療,需根據虛實、寒熱、氣血下陷等情況,採用補瀉、針刺、灸法等。

淺深指針刺的深度,分為皮膚、經脈、肌肉、筋骨等層次。病在皮膚,則針刺皮膚上的血絡;病在經脈,則針刺手足十二經脈;病在肌肉,則針刺肌肉;病在筋,則針刺筋。經書記載,若疾病位於肌膚,肌膚都會疼痛,稱為肌痹,這是寒濕所致,需針刺較深,以達到溫熱的效果,避免傷及筋骨。若傷及筋骨則會化膿,需針對各個部位,施以溫熱治療,直到疾病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