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五·婦人部 (10)
卷之三十五·婦人部 (10)
1. 胞衣不下
〔《大》〕,奪命丹,治血入胎衣,衣為血脹不得下。
附子(炮,半兩),牡丹(一兩),乾漆(一分,碎之,炒盡煙)
上為末,以釅酷一升,大黃末一兩,熬成膏,和藥丸如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不拘時。此藥逐去胞中之血,血散脹消,胞衣自下矣。
花蕊石散,治產後氣欲絕。緣敗血不盡,血迷血暈,惡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者。但心頭暖,急以童便調一錢,取下惡血如豬肝,終身無血風血氣疾。膈上有血,化為黃水,即吐出,或從小便出也。(方見跌撲傷損。)
黑龍丸治胞衣不下,神效。(方見產後血不下。)
黑神散治惡露不快,胞衣不下。(方見產通用。)
牛膝湯,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三兩),通草(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
上㕮咀,以水九升,煮三升,分三服。若衣不下,腹滿,即殺人。推其源皆胞衣有血奔心,是以不出,服此藥衣即爛出。
治胞衣不出。牛膝一兩,葵子一合,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千》〕,備急丹,治產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
以錦紋大黃一兩為細末,用釅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患者用醋七分盞,化五丸至七丸服之,須臾血下即愈。
〔《保》〕治胎衣不下,或子死腹中,或血衝上昏悶,或血暴下,及胎幹不能生產,半夏湯主之。(見前催生條。)
下胎丸
半夏,白蘞(各半兩),
上細末,丸如桐子大。食後半夏湯下三十丸,漸加至五十丸。如未效者,須廣大其藥,榆白皮散主之;又不效,大聖散主之;有宿熱者,宜服人參荊芥散。
〔《大》〕治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採得胡氏方一妙法。若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證,宜急斷臍帶,以少物繫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則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
只要產母心懷安泰,終自下矣,累試有驗。治胞衣不下,以蛇蛻炒為細末,酒下二錢。如聖膏(方見胎前催生,即蓖麻子法。)若胞衣不下,腹脹則殺人。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盞,煎,去豆分三服。胞衣不下。取灶內黃土一寸,研碎,同醋調勻,納於臍中,續煎甘草湯三四合,服之出。
〔《山》〕胞衣不下。用取初洗兒湯,服下一盞,勿令產母知。
〔《集》〕胞衣不下:三陰交、中極(各瀉之。)
〔標幽〕又法:照海、內關。
〔《甲》〕女子字難,若胞不出,崑崙主之。
白話文:
【胎盤不下】
「奪命丹」能治療血液滲入胎盤,導致胎盤因血脹無法排出的情況。
所需藥材包括炮製過的附子半兩,牡丹一兩,乾漆一分(需先敲碎再炒至煙盡)。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濃醋一升與大黃末一兩熬成膏狀,混合藥粉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溫酒送服五到七粒,不限時間。此藥可驅除胎盤中的血液,血液散去腫脹自然消退,胎盤也會自行排出。
「花蕊石散」,適用於產後呼吸急促近乎窒息的情況。原因通常是因為體內殘餘的血液未完全排出,導致血液迷亂、血暈,或是惡血湧向心臟,胎兒死亡在腹中,胎盤無法排出,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只要心臟部位尚有溫度,應立即以童子尿調和一錢藥粉,服用後可排出類似豬肝的凝固血液,終生可免於血風血氣疾病。如果膈膜上方有血液,會轉變為黃色液體,可能會嘔吐出來,或者由尿液排出。(此方亦適用於跌打損傷)
「黑龍丸」對胎盤不下有奇效。(此方亦適用於產後血不下)
「黑神散」能治療惡露排不出,以及胎盤不下的情況。(此方亦適用於產婦通用)
「牛膝湯」,用於胎盤無法排出,腹部堅硬腫脹,劇烈疼痛的情況。服用此藥後,胎盤會軟化排出,即使是死胎也能順利排出。
所需藥材有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三兩,通草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將所有藥材切碎,用水九升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胎盤不排,腹部滿漲,可能會致命。其根本原因都是胎盤有血液沖向心臟,因此無法排出。服用此藥後,胎盤即可軟化排出。
「備急丹」,能治療產後惡血沖向心臟,胎盤不下,以及腹部血塊的情況。
將錦紋大黃一兩研磨成細末,用濃醋半升一同煎煮成膏狀,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患者以醋七分碗溶解五到七粒藥丸服用,不久後血塊排出即能痊癒。
「半夏湯」能治療胎盤不下,或是子宮內胎兒死亡,或是血液沖向上方導致昏厥,或是血量突然大量流失,以及胎兒乾燥無法順利生產的情況。(此方亦適用於催生)
「下胎丸」
所需藥材有半夏、白蘞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以半夏湯送服三十粒,逐漸增加至五十粒。如果效果不佳,應加大藥量,使用榆白皮散;仍無效則改用大聖散;若有長期積熱的情況,應服用人參荊芥散。
若胎盤不下,可用蛇蛻炒成細末,以酒送服二錢。若胎盤不下導致腹部脹大,可能會致命。可取一合黑豆炒熟,加入一盞醋煎煮,去豆後分三次服用。胎盤不下時,可取竈內一寸黃土研碎,與醋調勻後敷在肚臍上,再續服三四合甘草湯即可排出。
此外,胎盤不下時,可用初洗嬰兒的水服下一盞,但不要讓產婦知道。
在針灸治療上,可用三陰交、中極穴(均需施以瀉法)。另一種方法是使用照海、內關穴。
女性分娩困難,若是胎盤無法排出,可用崑崙穴作為治療。
2. 產後血暈
〔仲〕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痓。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鬱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產婦鬱冒,即今世所謂血暈也。)
〔《大》〕產後血暈者,氣血暴虛,未得安靜,血隨氣上,迷亂心神,故眼前生花。極甚者,令人悶絕不知人,口噤神昏氣冷,但服,清魂散,即醒。
澤蘭葉,人參(各二錢半),荊芥(一兩),川芎(半兩),甘草(一兩,先方無)
上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盞,調一錢,急灌之。下咽即開眼氣定,省人事。
〔《保》〕治產後風虛血暈,精神昏昧,,荊芥散,。
荊芥(一兩三錢),桃仁(五錢,炒)
上細末,溫水下三錢。微喘加杏仁、炒甘草各三錢。
〔《衍》〕治產後血暈。用荊芥穗為末,童便調下二三錢,極妙驗。產後血暈,身痓直,戴眼,口角與目外眵,向上牽急,不知人。取雞子一枚,去殼取清,以荊芥末二錢調服,遂仍依次調治。若無他疾,則不須治,甚敏捷。
上荊芥例,氣虛人不宜服。
〔《大》〕下血多而暈者,但昏悶煩亂而已,當補血;下血少而暈者,乃惡露不下,上搶於心,心下滿急,神昏口噤,絕不知人,當破血行血。
〔丹〕婦人產後血暈,此乃虛火載血,漸漸暈將上來。用鹿角燒灰,出火毒,研極細,用好酒、童便調,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極效。
〔云〕,獨行散,治產後血暈,昏迷不省,衝心悶絕。
五靈脂半生半炒,各二錢,為細末,溫酒調下二錢。口噤者,斡開口灌之,入喉即愈。一方。加荊芥,等分為末,童便調下。
〔世〕治下胎或產後血上衝心,已死。用鬱金燒存性,為末二錢,釅醋一合,調灌之,立活。
〔《簡》〕產後血暈,心悶氣絕。紅花一兩,搗為末,分作二服,酒二鍾,煎取一鍾,並服。如口噤,斡開灌之,速效。一方,用紅花三兩,新者,無灰酒、童便各半升,煮取一盞服之。
〔《肘》〕治血暈。蘇木三兩,細銼,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瘥。無蘇木,方取緋衣煮汁服之,亦得。
〔《聖》〕產後血暈,不知人及狂語。麒麟竭一兩,細研為末,非時溫酒調下二錢匕。
〔《保》〕,紅花散,治產後血昏血暈血崩,及月事不勻,遠年乾血氣。
乾荷葉,牡丹皮,川歸,紅花,蒲黃(炒,等分)
上細末,每半兩,酒煎和渣溫服。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湯調半兩,立效。
上破血輕劑。
〔無〕,牡丹散,治產後血暈,悶絕。口噤,則斡開口灌之。
牡丹皮,大黃(煨),芒硝(各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三十粒,去皮尖)
上銼,每服五錢,水三鍾,煎至一鍾半,去渣,入硝又煎,分二服。
〔《產書》〕治產後心煩,手腳煩熱,氣力欲盡,血暈連心,頭硬,及寒熱不禁。接骨木破之如算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溫二服。或小便數,惡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木煎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之方。
上重劑,血點滴不出者宜用。
〔《大》〕花蕊石散治產後氣欲絕,惡血奔心至死者,但以童便調一錢,取下惡物極妙。(方見跌撲傷損。)
黑神散治產後血暈,用細酒調服佳。(方見產通用。)
上二方寒多者用之。
芎歸加芍藥湯治產後去血過多而暈。(方見產後血不止。)
〔《保》〕又方,治產後血暈危困。
生地汁(一大盞),當歸(二錢半,炒),赤芍藥(二錢半,銼)
上水煎三五沸,溫服。如覺煩熱,去當歸,入童便半盞服之。
〔梅〕治產後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悶,面青身冷,氣欲絕。新羊血一盞飲之,日三服,妙。
〔《大》〕產後忽冒悶,汗出,不識人者,暴虛故也。破雞子三枚,吞之便醒。若未醒,可與童便一升,甚驗。若產後去血多者,又增此疾,與雞子不醒者,可急作竹瀝汁,一服五合。須臾不定,再與五合,頻與三五服,瘥。
〔丹〕婦人年三十餘,面白形長,心中長有不平事。忽半夜誕子,才分娩後,侵晨暈厥不知人,遂急於氣海灼艾十五壯而蘇,後以參、術等藥,兩月方安。
〔仲〕一產婦鬱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但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鬱冒即暈也。)
〔《大》〕治產後血暈,全不省人事,極危殆者。用韭菜切入有嘴瓶內,煎熱醋沃之,便密封瓶口。以瓶嘴向產婦鼻孔,令醋氣透入,須先扶病人起坐,即醒。又方,如覺暈,即以醋噀面,醒來,即與醋細細呷之,又以醋塗口鼻,並置醋於傍,使常聞其氣。又法,治血暈去者。
急取乾漆燒取煙以向鼻,即醒。如無干漆,舊漆器亦可。又方,治產後血暈,用生半夏末少許,吹入鼻中。
〔《本》〕治胎後血上衝心。生薑五片,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丹〕醋墨防產時血暈。好墨半錠,火燒赤,投醋中,如此三遍,出火毒,研細,每服五分,淡醋湯調下。
〔《摘》〕產後血暈,不省人事:三里、支溝、三陰交(《心術》無此一穴。)
〔《標幽》〕又法:陰交、陽別。
〔世〕又法:神門,內關(不應,取後穴:),關元(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