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二·肝膽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肝膽部 (3)

1. 行痹(即走注疼痛)

〔仲〕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兀兀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麻黃(二兩),生薑(五兩),白朮(五兩),知母(四兩),防風(四兩),附子(二兩,炮)

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麻黃,芍藥,黃耆(各三兩),甘草(炙),川烏(五枚㕮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去烏頭)

上五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納蜜再煎,服七合,不時盡服之。

〔河〕,防風湯,治行痹走注無定。

防風,甘草,當歸,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桂(以上各一兩),黃芩,秦艽,葛根(各三錢),升麻(去節,半兩)

上為末。服五錢,水酒各二盞,棗三枚,姜五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本》〕治濕傷腎,腎不養肝,肝自生風,遂成風濕,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髃,肌肉疼痛,漸入左指中,,薏苡仁散。

薏苡仁(一兩),當歸,小川芎,乾薑,茵芋,甘草,官桂,川烏,防風,人參,羌活,白朮,麻黃,獨活(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酒調下,日三服。

治白虎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齧,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麝香丸。

川烏(大八角者,三個,用生),全蠍(二十一個,生用),黑豆(二十一個,生用),地龍(半兩)

上為細末。入麝香半字同研勻,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甚者十丸,夜臥令膈空,溫酒下,微出冷汗一身,便瘥。予得此方,凡得歷節及不測疼痛,一二服便瘥。在歙州日,有一貴家婦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則發,如蟲齧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歷節病也,三服愈(歙,屍葉切)。

〔丹〕,龍虎丹,治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或半身疼痛。

草烏,蒼朮,白芷(各一兩)

上研為末,水拌發熱過,再入乳香二錢,當歸、牛膝各半兩,酒糊丸,如彈子大。酒化下。

〔無〕,附子八物湯,治歷節風,四肢疼痛,如錘鍛,不可忍。

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芍藥,茯苓,半夏,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人參(三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丹〕痛風走注疼痛。

黃柏(酒炒),蒼朮(酒炒,各二錢)

上作一服,煎就,調酒威靈仙末、羚羊角灰,臣蒼朮,佐芥子,使用姜一片,入藥末一錢,擂碎,以前藥再溫服。

〔東),和血散痛湯,治兩手十指,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後又腫,骨頭裡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發時多則五日,少則三日,晝輕夜重,痛時覺熱,行則痛輕,腫卻重。解云,先血後氣,乃先痛後腫,形傷氣也。

白話文:

行痹(即走注疼痛)

  • 如果四肢關節疼痛,身體虛弱消瘦,腳腫得像要脫落一樣,頭暈、呼吸短促、想吐,可以使用桂枝芍藥知母湯來治療。
  •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麻黃二兩、生薑五兩、白朮五兩、知母四兩、防風四兩、附子二兩(炮製過)。
  • 用水七升煮成二升,溫服七合,每天三次。
  • 如果關節病痛導致無法彎曲伸直,並且感到疼痛,可以使用烏頭湯來治療。
  • 麻黃、芍藥、黃耆各三兩、炙甘草、川烏五枚(搗碎),先用蜜二升煎煮成一升後,去除川烏。
  • 將以上五味藥搗碎,用水三升煮成一升,去除藥渣,加入蜂蜜再次煎煮,溫服七合,不拘時間服完。
  • 防風湯,可以治療行痹,也就是疼痛遊走不定。
  • 防風、甘草、當歸、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桂(以上各一兩)、黃芩、秦艽、葛根(各三錢)、升麻(去節,半兩)。
  •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酒和水各兩盞,加上三枚紅棗、五片生薑,煎煮至一盞,去除藥渣,溫服。
  • 《本草》提到,治療因為濕氣傷害腎臟,導致腎臟無法滋養肝臟,肝臟自行產生風邪,進而形成風濕病,這種風濕病會流注到四肢筋骨,有時會進入左肩的肌肉,造成疼痛,逐漸延伸到左手指中,可以使用薏苡仁散來治療。
  • 薏苡仁一兩、當歸、小川芎、乾薑、茵芋、甘草、官桂、川烏、防風、人參、羌活、白朮、麻黃、獨活(各半兩)。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或睡前用酒調服,每日三次。
  • 治療白虎歷節這種各種風邪引起的疼痛,疼痛遊走不定,像蟲子咬一樣,白天靜止時疼痛較輕,晚上則加劇,以及一切手足疼痛,可以使用麝香丸。
  • 川烏(大八角形的,三個,生用)、全蠍(二十一個,生用)、黑豆(二十一個,生用)、地龍(半兩)。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加入麝香半字一起研磨均勻,用糯米糊做成丸子,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七丸,嚴重者十丸,睡前在肚子空的時候用溫酒送服,微微出冷汗,病就會好。我得到這個方子後,凡是遇到關節疼痛或不明原因的疼痛,服用一兩次就會好。我在歙州的時候,有個貴婦人,全身遊走性疼痛,到了晚上就發作,像蟲子咬肌肉一樣,很多人都說是鬼怪作祟。我說這是歷節病,服用三次就痊癒了。(歙,音同葉)。
  • 龍虎丹,可以治療走注疼痛,或者麻木不靈活,或者半身疼痛。
  • 草烏、蒼朮、白芷(各一兩)。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攪拌加熱,再加入乳香二錢、當歸、牛膝各半兩,用酒糊做成丸子,如彈子大小。用酒化開服用。
  • 附子八物湯,可以治療歷節風,四肢疼痛,像被錘子敲打一樣,難以忍受。
  • 附子(炮製過,去除皮臍)、乾薑(炮製過)、芍藥、茯苓、半夏、桂心(各三兩)、白朮(四兩)、人參(三兩)。
  •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二盞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飯前服用。
  • 治療痛風引起的走注疼痛。
  • 黃柏(用酒炒)、蒼朮(用酒炒,各二錢)。
  • 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煎好後,調入酒和威靈仙粉、羚羊角灰,其中蒼朮為主要藥物,芥子為輔助藥物,加入一片生薑,和一錢藥末一起搗碎,用先煎好的藥湯再次溫服。
  • 和血散痛湯,可以治療兩手十指疼痛,一個手指痛完另一個手指痛,痛完又腫,骨頭裡面痛,膝蓋痛,左膝蓋痛完右膝蓋痛,發作時多則五日,少則三日,白天輕微晚上嚴重,痛的時候感覺發熱,行走時疼痛減輕,腫脹卻加重。這是因為先有血虛後有氣滯,所以先痛後腫,是因為身體受損而導致氣血不足。